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123发布日期:2019-08-21 00:49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环锭细纱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市场形势的发展,减少全员用工量和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企业选用集体落纱型细纱机长车已经变成常态化。随着集体落纱长车的普及,用户对集体落纱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带集体落纱的环锭细纱机长车,气架在静止位、中间位及最高位的位置调整,多是在连接摆臂的长臂和外摆臂间的调节杆处进行,随着车间环境温度的变化及气架频繁的里外摆,调节杆容易拉长,至使气架的位置经常走位,气架经常需要局部维护调校,直接影响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的自动化程度、稳定性、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风冷校型工装装置,包括:第一气缸、过渡板、气缸接头、第二气缸、挡块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细纱机的车尾底板活动连接;

所述过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所述缸体的前端,所述过渡板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的通孔;

所述气缸接头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细纱机的尾传动轴的端部固定在所述气缸接头上;

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过渡板上;

所述挡块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气缸伸长或缩短带动所述气缸接头远离或靠近所述过渡板,所述第二气缸伸长后可使所述挡块组件夹持在所述气缸接头与所述过渡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车尾底板上设置有气缸座,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销与所述气缸座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板还设置有托板,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挡块组件在所述托板的顶面上滑移。

作为优选,还包括摆臂,

所述摆臂通过摆臂销铰接在摆臂座上,所述摆臂销位于所述摆臂的长臂和短臂的交接位置;

所述摆臂的短臂与所述气缸接头铰接,所述摆臂的长臂铰接有关节连杆,所述关节连杆与所述细纱机的外摆臂的一端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摆动轴承座;

所述摆动轴承座套设在所述细纱机的传动管上;

所述摆动轴承座上固定有外摆座;

所述细纱机的中墙板与所述外摆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细纱机的人字臂组合及气架与所述中墙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摆臂的另一端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所述外摆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及第三螺栓,

所述外摆座开设有定位孔及两个调整孔,

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定位孔紧配合,

所述第二螺栓或所述第三螺栓与所述调整孔为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与两个所述调整孔的轴心共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及第三螺栓为铰制螺栓。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第一气缸的缸体与细纱机的车尾底板活动连接;过渡板设置在第一气缸的所述缸体的前端,过渡板开设有供第一缸体的活塞杆伸出的通孔;气缸接头固定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细纱机的尾传动轴的端部固定在气缸接头上;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在过渡板上;挡块组件固定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第一气缸伸长或缩短带动气缸接头远离或靠近过渡板,第二气缸伸长后可使挡块组件夹持在气缸接头与过渡板之间,继而实现活塞杆的回程位置控制——具体为: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长到伸出极限位置时,对应的此时细纱机的气架处于最高位;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缩短到缩回极限位置时,气缸接头紧靠过渡板,对应的此时细纱机的气架处于静止位;当第二气缸将挡块组件推动到气缸接头与过渡板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只能缩回到气缸接头夹紧挡块组件的位置而无法继续缩回,对应的此时细纱机的气架处于中间位。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杆调整气架在静止位、中间位及最高位的位置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影响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结构合理,安装空间小,方便调节气架里外摆的位置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的安装长向视图;

图3为图1中过渡板位置的正面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气缸座、2气缸销、3第一气缸、4第二气缸、6过渡板、7挡块组件、8气缸接头、10摆臂座、12摆臂销、13摆臂、15关节连杆、16外摆臂、17外摆座、18摆动轴承座、19传动管、20调节螺栓、21尾传动轴、22车尾底板、23中墙板、24人字臂组合、25气架、26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附图1~3,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包括:第一气缸3、过渡板6、气缸接头8、第二气缸4、挡块组件7,其中:

第一气缸3的缸体与细纱机的车尾底板22活动连接;过渡板6设置在第一气缸3的缸体的前端,过渡板6开设有供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伸出的通孔;气缸接头8固定在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的端部,细纱机的尾传动轴21的端部固定在气缸接头8上;第二气缸4的缸体固定在过渡板6上;挡块组件7固定在第二气缸4的活塞杆的端部;第一气缸3伸长或缩短带动气缸接头8远离或靠近过渡板6,第二气缸4伸长后可使挡块组件7夹持在气缸接头8与过渡板6之间,继而实现活塞杆的回程位置控制。

回程位置控制具体为:当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伸长到伸出极限位置时,对应的此时细纱机的气架25处于最高位;当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缩短到缩回极限位置时,气缸接头8紧靠过渡板6,对应的此时细纱机的气架25处于静止位;当第二气缸4将挡块组件7推动到气缸接头8与过渡板6之间的位置时,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只能缩回到气缸接头8夹紧挡块组件7的位置而无法继续缩回,对应的此时细纱机的气架25处于中间位。这样,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杆调整气架25在静止位、中间位及最高位的位置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影响集体落纱细纱机长车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该细纱机集体落纱臂摆动结构的结构合理,安装空间小,通过挡块组件7调整气缸接头8的回程位置,继而方便调节气架25里外摆的位置。

进一步的,车尾底板22上设置有气缸座1,第一气缸3的缸体通过气缸销2与气缸座1铰接。过渡板6还设置有托板26,第二气缸4驱动挡块组件7在托板26的顶面上滑移,保障挡块组件7滑移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摆臂13,摆臂13通过摆臂销12铰接在摆臂座10上,摆臂销12位于摆臂13的长臂和短臂的交接位置;摆臂13的短臂与气缸接头8铰接,摆臂13的长臂铰接有关节连杆15,关节连杆15与细纱机的外摆臂16的一端铰接。外摆臂16的另一端通过若干螺栓20固定在外摆座17上。

进一步的,外摆臂16的另一端连接摆动轴承座18;摆动轴承座18套设在细纱机的传动管19上;摆动轴承座18上固定有外摆座17;细纱机的中墙板23与外摆座17固定连接。细纱机的人字臂组合24及气架25与中墙板23连接。

进一步的,外摆臂16与外摆座17连接的螺栓20的数量为3个,分别为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及第三螺栓,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及第三螺栓为铰制螺栓。外摆座17开设有定位孔及两个调整孔,定位孔与两个调整孔的轴心共面。第一螺栓与定位孔紧配合,第二螺栓或第三螺栓与调整孔为间隙配合,三个铰制螺栓其中的第一螺栓起到定位作用,另两个与孔留有间隙用于调节。

其中,该摆动结构的动作特征为:当第一气缸3通过气路控制活塞杆向前推出时,尾传动轴21同时带动摆臂13向上摆动,随之使外摆座17带动人字臂组合24及气架25向外摆到位,反之气架25向里回摆到位。气缸接头8配合第二气缸4上的挡块组件7通过气路来控制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回程位置,使外摆座17带动人字臂组合24及气架25回摆到中间位。气架25插拔管的位置及长向直线度通过调整外摆臂16的螺栓20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