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倒减振式中空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3383发布日期:2019-12-24 21: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斜倒减振式中空锭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斜倒减振式中空锭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斜倒式中空锭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振动状态,导致锭子铰接处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提高投资成本,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降低振动率的中空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铰接轴与尼龙挡圈之间间隙配合,起缓冲作用,减少花捻机锭子铰接处的磨损率的斜倒减振式中空锭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倒减振式中空锭子,具有底座、锭子座以及制动凸轮,锭子座铰接在底座上,制动凸轮铰接在锭子座上,所述的锭子座与底座的铰接处具有减振结构;

所述制动凸轮与锭子座的铰接处具有减振结构;

所述减振结构包括套在铰接轴上的铜套,所述铜套与铰接孔之间设有减振用橡胶套,铜套采用的是铜基粉末套,不仅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又要保持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橡胶套能进一步的提高减振效果。

进一步的,铰接孔内设有防止铜套和橡胶套脱落的尼龙挡圈。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减振效果,降低震动率,尼龙挡圈与铰接轴之间为间隙配合,尼龙挡圈与铰接轴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1~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铰接轴与尼龙挡圈之间间隙配合,降低振动率,起缓冲作用,进一步的降低震动率,同时也起到较好的密封性,减少花捻机锭子铰接处的磨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停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锭子座,3.制动凸轮,9.铜套,10.橡胶套,11.尼龙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斜倒减振式中空锭子,具有底座1、锭子座2以及制动凸轮3,锭子座2铰接在底座1上,制动凸轮3铰接在锭子座2上,锭子座2与底座1的铰接处具有减振结构;

制动凸轮3与锭子座2的铰接处具有减振结构;

减振结构包括套在铰接轴上的铜套9,所述铜套9与铰接孔之间设有减振用橡胶套10。

铰接孔内设有防止铜套9和橡胶套10脱落的尼龙挡圈11,图3只是示意铰接轴、铰接孔的装配示意图,不限定形状。

尼龙挡圈11与铰接轴之间为间隙配合,尼龙挡圈11与铰接轴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1~0.15mm。

具有在锭子座2与底座1、锭子座2与制动凸轮3之间的铰链孔中安装减振结构,减振结构中的铜套9套在铰接轴上,铜套9与铰接孔之间还有橡胶套10,尼龙挡圈11与铰接轴之间为间隙配合,既能起到缓冲作用又能提高密封性,制动凸轮3上安装有把手,如图1所示把手扳动时,制动凸轮3远离锭子座2,花捻机开始工作;如图2所示把手扳动时,制动凸轮3紧贴在安装在锭子座2内的中空针筒时,花捻机停车;

由上可知,铰接轴与尼龙挡圈之间为间隙配合,降低振动率,起缓冲作用,进一步的降低震动率,同时也起到较好的密封性。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