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1803发布日期:2020-05-29 12: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袋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



背景技术:

滤袋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稳定性和耐热性,是应用于滤料行业中最高性能的代表,也是所有常用过滤材料中性能最高端的品种,在过滤效率和过滤精度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常用的滤材有pe,pp,ptfe,pmia,nmo等。

现有的滤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制备原料进行开松处理,如专利申请号(cn201420790608.4)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卧式螺旋开松装置,包括开松箱、开松辊及若干豪猪打手;开松箱呈锥筒状,前端较后端内径大,后端连接有输棉管道,前端设有出料口,开松箱后端另设有风机;开松辊安置于开松箱内,若干豪猪打手固定于开松辊上,豪猪打手顶端与开松箱内壁具有间隙,将原来的纤维前进方向由横向改为纵向,延长了纤维的开松、混合行程,增加了开松、混合的空间,在螺旋式豪猪打手的打击作用下,保证了无纺布加工中对限位开松度及混合度的要求。

但是现有的开松机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开松机虽设置多个开松腔,但是多个开松腔对物料的开松角度一致,从而导致物料的开松效果差,且利用角钉打手对纤维进行不断的开松,对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大,从而影响纺织质量;

2、现有的开松机在开松过程中物料容易缠绕在角钉打手上,从而降低开松机的开松效率;

3、现有的物料在开松过程中是直接将物料投入开松腔,物料在开松前容易结块,不利于开松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带面一端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上料箱,所述传送带带面另一端通过喂毛辊组件连接有第一开松腔,所述第一开松腔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开松腔,所述第二开松腔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连接有收料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箱的外部顶面上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左右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所述从动轮一与从动轮二平铺在上料箱外部顶面的两侧,且在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上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位于上料箱的内部,且位于上料箱内部的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组拍打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开松腔为圆筒状结构,且在第一开松腔的外部端面上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松辊,所述开松辊位于第一开松腔的内部,且开松辊的中心线与第一开松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开松辊的圆弧侧面上通过连接块设置有若干组角钉打手一,所述角钉打手一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角钉打手一在开松辊上呈120度夹角进行设置,且相邻的角钉打手一之间的开松辊上设置有角钉打手二,所述第一开松腔的内部顶面上设置有若干组剥料刀,所述剥料刀与开松辊上的角钉打手一相间设置,所述第一开松腔的底面为尘格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开松腔与第一开松腔完全一致,且在第一开松腔与第二开松腔的尘格结构下方设置有排杂料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除尘室,所述除尘室与上料箱之间通过滤网层进行隔开,且在除尘室的上方设置有除压负压风机,所述除尘室的底部设置有向外抽拉的集尘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箱外部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且上料箱底部出料口为楔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压紧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料腔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且收料腔的底部出口为喇叭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开松腔和第二开松腔连续对原料进行两次开松,且在第一开松腔和第二开松腔内设置不同长度的角钉打手一和角钉打手二,通过角钉打手一和角钉打手二的交叉设计使原料开松彻底开松区域更广,有效的保护物料纤维的完整性,使开松后的原料松散度好,提高纺织质量;

2、通过在第一开松腔和第二开松腔内部顶面上分别设置剥料刀,且剥料刀与开松辊上的角钉打手一相间设置,通过剥料刀的辅助作用能够将开松辊上角钉打手一上积攒的原料扯下,不易产生缠绕,提高开松效果使开松更松散,大大提高开松量;

3、将待开松的原料初步投入上料箱,通过电机一驱动主动轮与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啮合传动,从而使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分别带动转轴驱动拍打杆将成团的原料打散,便于后续第一开松腔和第二开松腔对原料的开松处理,此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灰尘,除尘负压风机能够使除尘室内形成向内网胆外移动的风力,使杂质能够透过滤网层进入除尘室中。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的主动轮与从动轮一和从动轮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的第一开松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上料箱2、电机一201、主动轮202、从动轮一203、从动轮二204、转轴205、拍打杆206、进料口207、出料口208、传送带3、压紧辊301、喂毛辊组件302、第一开松腔4、剥料刀401、开松辊402、连接块403、角钉打手一404、角钉打手二405、尘格结构406、排杂料箱407、电机二408、第二开松腔5、收料腔6、输料管道601、风机602、除尘室7、除压负压风机701、滤网层702、集尘盒7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滤袋加工用原料开松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带面一端的正上方固定设置有上料箱2,所述传送带3带面另一端通过喂毛辊组件302连接有第一开松腔4,所述第一开松腔4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开松腔5,所述第二开松腔5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道601连接有收料腔6。

所述上料箱2的外部顶面上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电机一201,所述电机一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02,所述主动轮202左右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从动轮一203和从动轮二204,所述从动轮一203与从动轮二204平铺在上料箱2外部顶面的两侧,且在从动轮一203和从动轮二204上分别设置有转轴205,所述转轴205的另一端位于上料箱2的内部,且位于上料箱2内部的转轴205上设置有若干组拍打杆206,将待开松的原料初步投入上料箱2,通过电机一201驱动主动轮202与从动轮一203和从动轮二204啮合传动,从而使从动轮一203和从动轮二204分别带动转轴205驱动拍打杆206将成团的原料打散,便于后续第一开松腔4和第二开松腔5对原料的开松处理。

所述第一开松腔4为圆筒状结构,且在第一开松腔4的外部端面上通过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电机二408,所述电机二40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开松辊402,所述开松辊402位于第一开松腔4的内部,且开松辊402的中心线与第一开松腔4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开松辊402的圆弧侧面上通过连接块403设置有若干组角钉打手一404,所述角钉打手一404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角钉打手一404在开松辊402上呈120度夹角进行设置,且相邻的角钉打手一404之间的开松辊402上设置有角钉打手二405,通过设置第一开松腔4和第二开松腔5连续对原料进行两次开松,且在第一开松腔4和第二开松腔5内设置不同长度的角钉打手一404和角钉打手二405,通过角钉打手一404和角钉打手二405的交叉设计使原料开松彻底开松区域更广,有效的保护物料纤维的完整性,使开松后的原料松散度好。

所述第一开松腔4的内部顶面上设置有若干组剥料刀401,所述剥料刀401与开松辊402上的角钉打手一404相间设置,所述第一开松腔4的底面为尘格结构406,通过剥料刀401的辅助作用能够将开松辊402上角钉打手一404上积攒的原料扯下,不易产生缠绕,提高开松效果使开松更松散,大大提高开松量。

所述第二开松腔5与第一开松腔4完全一致,且在第一开松腔4与第二开松腔5的尘格结构406下方设置有排杂料箱407,对开松过程中的废料进行收集。

所述上料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除尘室7,所述除尘室7与上料箱2之间通过滤网层702进行隔开,且在除尘室7的上方设置有除压负压风机701,所述除尘室7的底部设置有向外抽拉的集尘盒703,除尘负压风机702能够使除尘室7内形成向内网胆外移动的风力,使杂质能够透过滤网层702进入除尘室7中。

所述上料箱2外部顶面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07,且上料箱2底部出料口208为楔形结构。

所述传送带3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压紧辊301,保证传送带3上物料的平整性。

所述收料腔6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602,且收料腔6的底部出口为喇叭状结构。

工作原理:将待开松的原料初步投入上料箱2,通过电机一201驱动主动轮202与从动轮一203和从动轮二204啮合传动,从而使从动轮一203和从动轮二204分别带动转轴205驱动拍打杆206将成团的原料打散,将打散后的原料经传送带3导入第一开松腔4,通过电机二408驱动开松辊402进行转动,使开松辊402上的角钉打手一404和角钉打手二405对原料进行开松处理,并通过剥料刀401的辅助作用将开松辊402上角钉打手一404上积攒的原料扯下,不易产生缠绕,并通过抽风机602将开松后的物料导入收料腔6进行收集。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