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管纱提升装置的高适应性管纱推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0738发布日期:2022-04-21 19:1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管纱提升装置的高适应性管纱推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落纱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管纱提升装置的高适应性管纱推倒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纺织生产线上,需要将纺好的管纱从细纱机的锭杆上取下来,这一工序叫做落纱,在传统工艺中,主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实现落纱,然后将取下的管纱集中放置到手机框内,此种方法需要工人数量较多,并且劳动强大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出现了能够自动化落纱的设备,如在公开号为“cn212335407u”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管纱传输装置,其在工作的时候,当管纱靠近挡料板的时候,锭杆收缩,管纱失去锭杆的支撑,与此同时挡料板在管纱导轨上倾斜设置,对管纱形成阻挡作用,使得管纱顺势倒向传送带的方向,然后进行后续的传输。
3.在上述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在每个锭杆与管纱导轨之间均设置伸缩结构,以使得锭杆在达到预设位置的时候能够完成收缩与伸出,这种结构导致锭杆的故障率较高,一旦出现收缩失效的情况,在挡料板的作用下,管纱与锭杆之间容易出现卡锁的情况,甚至会将锭杆折断,使得整个落纱装置的稳定性大大折扣,所以亟需研制一种更为可靠的管纱推倒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管纱提升装置的高适应性管纱推倒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管纱提升装置的高适应性管纱推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和管纱的底面接触的托板,托板包括水平部以及用于将管纱逐渐的向上托起以使得管纱与锭杆分离的斜部,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拨板,拨板包括与管纱的输送方向相平行的导入侧壁以及用于将管纱的顶部逐渐的向侧面推出的推倒侧壁。
6.进一步,所述托板的顶部以及拨板的侧部设置有耐磨层。
7.进一步,所述水平部与斜部采用圆弧角连接部实现连接。
8.进一步,所述斜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0
°

9.进一步,所述推倒侧壁与导入侧壁之间的夹角为5-20
°

10.进一步,所述拨板包括第一板部与第二板部,所述导入侧壁设置在第一板部上,推倒侧壁位于第二板部上,第一板部设置在安装板上,第二板部的一侧通过第一竖直转轴与第一板部铰接,第二板部的另一侧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连接。
11.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通过第二竖直转轴铰接在安装板上的螺纹套,螺纹套内螺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调节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通过第三竖直转轴与第二板部铰接。
12.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轴承与连接部进行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托板与拨板相配合的形式来完成管纱的推倒动作,取消了传动技术中复杂的锭杆伸缩结构,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而且大大的减少了故障率,为整个落纱装置的稳定性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节式的拨板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管纱提升装置的高适应性管纱推倒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下侧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可以与安装板1焊接或者通过螺栓实现连接,固定板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和管纱的底面接触的托板3,托板3包括水平部301以及用于将管纱逐渐的向上托起以使得管纱与锭杆分离的斜部302,安装板1 的上侧设置有拨板4,拨板4包括与管纱的输送方向相平行的导入侧壁 401以及用于将管纱的顶部逐渐的向侧面推出的推倒侧壁402。
21.托板3的顶部以及拨板4的侧部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可以仅设置在与管纱接触的部位,以在最低的成本下提高托板3与拨板4的耐磨性,耐磨层可以采用高铬合金堆焊耐磨层或者采用其他常见的材料。
22.水平部301与斜部302采用圆弧角连接部303实现连接,在锭杆的带动下,管纱的底面搭接在托板3上并且在托板3上滑动,通过在水平部301与斜部302之间设置圆弧角连接部303,可以使得管纱在由水平部301进入到斜部302的过程中状态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跳管(管纱由于受力不平衡,突然向上跳起所导致的管纱与锭杆的非计划性分离动作)的情况,保证落纱的稳定性。
23.斜部30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0
°
,斜部302的角度不宜过大,保证管纱举升的平稳性。
24.推倒侧壁402与导入侧壁401之间的夹角为5-20
°

25.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做进一步描述:管纱为中空结构,其底部套装在锭杆上,在锭杆的带动下沿着箭头的方向进行水平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管纱的底部首先与托板3的水平部301的上表面实现贴合,管纱的顶部与拨板4的导入侧壁401 贴合
或者具有较小的间隙,在管纱继续移动的过程中,管纱的底部移动至托板3的斜部302上,随着斜部302的上升,管纱被向上托起并且逐渐的与锭杆分离,与此同时,管纱的顶部与拨板4的推倒侧壁402接触,在推倒侧壁402的作用下,管纱逐渐的向侧面偏移,最终管纱在托板3以及拨板4的联合作用下倒向输送带,以配合输送带完成后续的输送工作。
26.如图3-4所示,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管纱,可以将拨板4设置为可调节式的结构,具体如下:
27.拨板4包括第一板部403与第二板部404,导入侧壁401设置在第一板部403上,推倒侧壁402位于第二板部404上,第一板部403设置在安装板1上,第二板部404的一侧通过第一竖直转轴405与第一板部403铰接,第二板部404的另一侧与安装板1之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进行连接6。
28.角度调节结构包括通过第二竖直转轴601铰接在安装板1上的螺纹套602,螺纹套602内螺接有调节螺杆603,调节螺杆603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604,调节部604可以为手轮,调节螺杆60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有连接部605,连接部605通过第三竖直转轴606与第二板部 404铰接,优选的,调节螺杆603通过轴承607与连接部605进行连接。
29.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旋拧调节螺杆可以对第二板部404上的推倒侧壁402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得管纱更好的完成推倒动作。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