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906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工艺设计规定的长度和幅宽,以适宜的、均匀的张力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整经是十分重要的织前准备工作,整经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后道加工的生产效率和织物质量。整经工序所用的纱线卷装形式一般为络筒工序提供的筒子,整经筒子架就是放置这些整经所用的筒子。当进行整经作业时,纱线需同时从挂在整经筒子架上的各个筒子上退绕,如果速度过高,就会发生筒子上的绕线层滑动及退绕纱线的气圈导致的纱线线圈滑动等等,极易产生绕线和卷曲现象,严重影响整经质量和后道工序的进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包括筒子架、筒子、退绕张力仪以及布圈,所述退绕张力仪由若干个布圈缝制而成,所述任意两个布圈的缝制处构成缝制结,所述任意缝制结处皆设有铁珠,所述任意相邻两缝制结将布圈分成长边和短边两部分,所述长边的长度是短边长度的两倍,所述任意相邻两长边和任意相邻两短边皆分别位于同一侧,所述布圈用于逐个套设位于筒子架上同一列的筒子。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退绕张力仪上的布圈套设于筒子上,使得筒子上纱线的退绕阻力增大,从而增加了筒子纱的退绕张力,同时筒子上纱线层的直径变化也不会影响退绕张力的稳定性;铁珠的设计,用于增加布圈的悬垂力;较现有技术,有效避免了退绕速度过高,产生的绕线或卷曲的现象,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退绕张力仪呈横向水平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退绕张力仪呈横向水平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1、缝制结;2、布圈;3、筒子;4、筒子架;5、铁珠;6、短边;7、长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参阅图1至图3,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包括筒子架4、筒子3、退绕张力仪以及布圈2,所述退绕张力仪由若干个布圈2缝制而成,所述任意两个布圈2的缝制处构成缝制结1,所述任意缝制结I处皆设有铁珠5,所述任意相邻两缝制结I将布圈2分成长边7和短边6两部分,所述长边7的长度是短边6长度的两倍,所述任意相邻两长边7和任意相邻两短边6皆分别位于同一侧,所述布圈2用于逐个套设位于筒子架4上同一列的筒子3ο
[0014]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包括筒子架(4)、筒子(3)和退绕张力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圈(2),所述退绕张力仪由若干个布圈(2)缝制而成,所述任意两个布圈(2)的缝制处构成缝制结(1),所述任意缝制结(I)处皆设有铁珠(5),所述任意相邻两缝制结(5 )将布圈(2 )分成长边(7 )和短边(6 )两部分,所述长边(7 )的长度是短边(6 )长度的两倍,所述任意相邻两长边(7)和任意相邻两短边(6)皆分别位于同一侧,所述布圈(2)用于逐个套设位于筒子架(4)上同一列的筒子(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筒子架退绕张力的装置。包括筒子架、筒子、退绕张力仪以及布圈,所述退绕张力仪由若干个布圈缝制而成,所述任意两个布圈的缝制处构成缝制结,所述任意缝制结内皆设有铁珠,所述任意相邻两缝制结将布圈分成长边和短边两部分,所述长边的长度是短边长度的两倍,所述任意相邻两长边和任意相邻两短边皆分别位于同一侧,所述布圈用于逐个套设位于筒子架上同一列的筒子。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退绕张力仪上的布圈套设于筒子上,使得筒子上纱线的退绕阻力增大,从而增加了筒子纱的退绕张力,同时筒子上纱线层的直径变化也不会影响退绕张力的稳定性,较现有技术,有效避免了退绕速度过高,产生的绕线或卷曲的现象,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IPC分类】D02H13-26, D02H1-00
【公开号】CN204417722
【申请号】CN201520037970
【发明人】王传忠
【申请人】吴江市万事达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