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684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锦纶6纤维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锦纶6是我国聚己内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国外商品名称为尼龙6或耐纶6等。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锦纶6高速纺设备和技术,使锦纶6生产成为中国聚酰胺纤维中产量最大的锦纶纤维。锦纶6纤维性能优良,除了具备合成纤维共有的耐腐蚀、耐霉烂、湿强度高、不怕虫蛀、吸湿率低等性能外,其主要特点还在于:断裂强度高,除了芳纶外,几乎是强力最高的一种纤维;耐磨性优异,是纺织纤维中耐磨性最好的一种纤维;比大部分合成纤维比重轻得多;弹性好。锦纶大量用来制造帘子线、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渔网等。根据其单元结构所含碳原子数目,可得到不同品种的命名。例如锦纶6。
[0003]纺丝箱是锦纶6纤维生产的重要设备,用于切片熔体的挤出成丝,纺丝箱需要具有较高的温度才能满足生产需求,一般纺丝箱是依靠联苯保温系统提供热量来确保纺丝过程中所需要的温度。
[0004]现有联苯保温系统主要包括联苯炉,联苯炉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联苯进行加热,使联苯气化,气相联苯从联苯出口散出进入纺丝箱体内,在为纺丝箱体提供所需热量的过程中凝固,从联苯回收管流入联苯炉重新加热气化。这种保温系统利用电加热方式能耗较大;同时存在其他问题,如:联苯炉内的联苯不能在线添加,必须通过移动联苯车添加,联苯车内联苯温度较低,与联苯炉内温度差别较大;容易使联苯炉内温度产生波动,最终将影响锦纶6纤维的品质。
[0005]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纺丝箱联苯保温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
[0007]设计一种易于在线添加联苯的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
[0008]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
[0009]一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包括联苯炉、水煤浆锅炉、联苯输出管、联苯回收管、排放罐和若干纺丝箱体,所述联苯炉内设有盘管式加热装置,水煤浆锅炉上连接有导热油输出管和导热油回收管,导热油输出管连接盘管式加热装置的进口,导热油回收管连接盘管式加热装置的出口,导热油输出管上设有导热油输送泵;联苯炉顶部具有气相出口、底部具有联苯入口 ;所述联苯输出管与气相出口相连接,所述联苯回收管与联苯入口相连接;所述的纺丝箱体上设有联苯进口、联苯出口和排放口,所有纺丝箱体的联苯进口与所述联苯输出管相连接,所有纺丝箱体的联苯出口与所述联苯回收管相连接,所述排放口连接所述排放罐,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补充罐,该补充罐外设有加热夹套,所述联苯回收管经过该加热夹套;所述补充罐与联苯炉之间设有第一平衡管,所述补充罐还通过第一补充管连接所述联苯入口 ;所述导热油输出管、导热油回收管、联苯输出管、联苯回收管、第一平衡管和第一补充管上都设有阀门。
[0010]作为优选:
[0011 ] 还包括一个联苯储罐,联苯储罐顶部通过第二平衡管连接所述补充罐,联苯储罐底部通过第二补充管连接所述补充罐。
[0012]这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在联苯炉中联苯被加热到300°C左右,联苯因此气化,气相的联苯从联苯炉气相出口流向各个纺丝箱体,在纺丝箱气相联苯释放潜热,凝固成液相联苯,纺丝箱体吸收热量可进行保温,液相联苯通过联苯回收管进入联苯入口流回联苯炉内加热成为气相苯炉,气相苯炉进行下一次的使用;如此循环,可以使纺丝箱体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值。
[0013]这种联苯保温系统采用导热油作为导热介质,水煤浆锅炉以水煤浆为燃料,可以对其内部流通的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在水煤浆锅炉中积累热量,在盘管式加热装置释放热量,最终使联苯炉内联苯有效气化,经过比对,这种加热方式比电加热方式能耗更低。
[0014]这种联苯保温系统具有一个补充罐,气相联苯从联苯出口散出进入纺丝箱体内,在为纺丝箱体提供所需热量的过程中凝固成液相联苯,带有余热的液相联苯经过补充罐外的加热夹套,补充罐内的联苯得到加热,可以保持与联苯炉内相近的温度,在线添加时打开第一平衡管和第一补充管,可以对联苯炉进行补液;由于温度相近,在线添加联苯时不易产生温度波动,可以有效确保锦纶6纤维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1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实施例2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联苯炉1、水煤浆锅炉2、联苯输出管3、联苯回收管4、排放罐5、纺丝箱体6、盘管式加热装置7、导热油输出管8、导热油回收管9、导热油输送泵10、气相出口 11、联苯入口 12、补充罐13、加热夹套14、第一平衡管15、第一补充管16、联苯储罐17、第二平衡管18、第二补充管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包括联苯炉1、水煤浆锅炉2、联苯输出管3、联苯回收管4、排放罐5和若干纺丝箱体6,所述联苯炉I内设有盘管式加热装置7,水煤浆锅炉2上连接有导热油输出管8和导热油回收管9,导热油输出管8连接盘管式加热装置7的进口,导热油回收管9连接盘管式加热装置7的出口,导热油输出管8上设有导热油输送泵10 ;联苯炉I顶部具有气相出口 11、底部具有联苯入口 12 ;所述联苯输出管3与气相出口 11相连接,所述联苯回收管4与联苯入口 12相连接;所述的纺丝箱体6上设有联苯进口、联苯出口和排放口,所有纺丝箱体6的联苯进口与所述联苯输出管3相连接,所有纺丝箱体6的联苯出口与所述联苯回收管4相连接,所述排放口连接所述排放罐5,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补充罐13,该补充罐13外设有加热夹套14,所述联苯回收管4经过该加热夹套14 ;所述补充罐13与联苯炉I之间设有第一平衡管15,所述补充罐13还通过第一补充管16连接所述联苯入口 12 ;所述导热油输出管8、导热油回收管
9、联苯输出管3、联苯回收管4、第一平衡管15和第一补充管16上都设有阀门。
[0021]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点在于:采用余热利用技术,即利用回来的液相联苯对补充罐13内的联苯进行加热恒温,在线添加联苯时不易产生温度波动,可以有效确保锦纶6纤维的产品质量,另外在线添加联苯更为方便,可以防止污染环境。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一个联苯储罐17,联苯储罐17顶部通过第二平衡管18连接所述补充罐13,联苯储罐17底部通过第二补充管19连接所述补充罐13 ;补充罐13内的联苯添加后逐渐减少,联苯储罐17可以为补充罐13在线添加联苯,第二平衡管18和第二补充管19的设置是为了在补充联苯时两者可以形成压力平衡,便于在线添加联苯,这样的结构使用更为方便,实用性更强。
[0024]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明显地,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0025]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各种等同修改或补充,都应当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包括联苯炉(I )、水煤浆锅炉(2)、联苯输出管(3)、联苯回收管(4)、排放罐(5)和若干纺丝箱体(6),所述联苯炉(I)内设有盘管式加热装置(7),水煤浆锅炉(2)上连接有导热油输出管(8)和导热油回收管(9),导热油输出管(8)连接盘管式加热装置(7)的进口,导热油回收管(9)连接盘管式加热装置(7)的出口,导热油输出管(8)上设有导热油输送泵(10);联苯炉(I)顶部具有气相出口(11)、底部具有联苯入口(12);所述联苯输出管(3)与气相出口(11)相连接,所述联苯回收管(4)与联苯入口( 12 )相连接;所述的纺丝箱体(6 )上设有联苯进口、联苯出口和排放口,所有纺丝箱体(6 )的联苯进口与所述联苯输出管(3 )相连接,所有纺丝箱体(6 )的联苯出口与所述联苯回收管(4)相连接,所述排放口连接所述排放罐(5),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补充罐(13),该补充罐(13)外设有加热夹套(14),所述联苯回收管(4)经过该加热夹套(14);所述补充罐(13)与联苯炉(I)之间设有第一平衡管(15),所述补充罐(13)还通过第一补充管(16)连接所述联苯入口(12);所述导热油输出管(8)、导热油回收管(9)、联苯输出管(3)、联苯回收管(4)、第一平衡管(15)和第一补充管(16)上都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联苯储罐(17),联苯储罐(17)顶部通过第二平衡管(18)连接所述补充罐(13),联苯储罐(17)底部通过第二补充管(19)连接所述补充罐(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锦纶6纤维生产的纺丝箱保温系统,包括联苯炉、水煤浆锅炉、联苯输出管、联苯回收管、排放罐和若干纺丝箱体,联苯炉内有盘管式加热装置,水煤浆锅炉上连接有导热油输出管和导热油回收管,导热油输出管上有导热油输送泵;联苯炉顶部有气相出口、底部有联苯入口;纺丝箱体上有联苯进口、联苯出口和排放口,还包括一个补充罐,补充罐外有加热夹套,联苯回收管经过加热夹套;补充罐与联苯炉之间有第一平衡管,补充罐通过第一补充管连接联苯入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回来的液相联苯对补充罐13内的联苯进行加热恒温,在线添加联苯时不易产生温度波动,可以有效确保锦纶6纤维的产品质量。
【IPC分类】D01D13-00, D01D4-00
【公开号】CN204455389
【申请号】CN201420788057
【发明人】包成松, 崔保军, 陈常满, 高镇, 应杰
【申请人】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