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06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装置用以将文字或图形印刷于纸张或其它种类的纸张上,一般而言,打印装置可分为一般打印装置以及热转写打印装置。一般打印装置与热转写打印装置的结构大致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一般打印装置使用墨水或碳粉输出于纸张上,而热转写打印装置则利用一热打印头(Thermal Print Head,TPH)将色带加热,使色带上的颜料附着于转写纸上。常见的热转写打印装置包括传真机、刷卡机以及标签打印机。上述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已被广泛地使用,上述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中,卷标打印机常常需要进行大量打印,且标签打印机因长时间的运行而容易发生打印质量不良的情形。因此,于标签打印机打印完成后,使用者必须以肉眼来一一检视打印的标签纸,并挑出打印质量严重不良的卷标,至于打印质量不良但无法以肉眼检视的标签纸则必须另外以扫描装置来检验。由上述可知,检视标签纸的工作相当耗时并且需要人力来操作扫描装置,故需要一种可检验打印质量并对不良品进行标记的热转写打印装置。市面上已推出一种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请同时参阅图1以及图2, 图1为现有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的结构侧视图,而图2为现有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侧视图。热转写打印装置1包括一壳体10、一热转写打印模块11、一第一动力装置12、一第一齿轮组13、一第二动力装置14、一第二齿轮组15、一第三动力装置16、一传动机构17、一外挂式辨识模块18以及一控制单元19。热转写打印模块11包括一色带传输模块111、一转写纸传输模块112、一热打印头113以及一打印滚筒 114。色带传输模块111的一色带R穿过热打印头113与打印滚筒114之间,同样地,转写纸传输模块112的一转写纸M亦穿过热打印头113与打印滚筒114之间,且转写纸M包括一离型纸(Releasing Paper)Ml以及位于离型纸Ml上的一媒材M2。热打印头113用以将色带R加热,使色带R上的颜料附着于转写纸M的媒材M2上以进行热转写打印,而使空白的媒材M2形成打印完成的一条形码纸M3。打印滚筒114用以馈送色带R以及转写纸M,并使热打印头113稳定地进行热转写打印。图1中,色带传输模块111包括一色带供应端1111、一色带回收端1112、一第一张力轴1113以及一第二张力轴1114。色带供应端1111用以放置色带R,且色带R的一端以缠绕方式被固定于色带回收端1112上。第一张力轴1113以及第二张力轴1114用以提供张力予色带R,当色带回收端1112被驱动而转动时,色带R由色带供应端1111被传输至色带回收端1112。转写纸传输模块112包括一转写纸供应端1121、一转写纸回收端1122、一第三张力轴1123以及一第四张力轴11M。转写纸传输模块112与色带传输模块111相当类似转写纸供应端1121用以放置转写纸M,且转写纸M的一端以缠绕方式被固定于转写纸回收端1122上。第三张力轴1123以及第四张力轴IlM用以提供张力予转写纸M,当转写纸回收端1122被驱动而转动时,转写纸M由转写纸供应端1121被传输至转写纸回收端1122。图2中,外挂式辨识模块18设置于壳体10上,且位于壳体10外,用以扫描打印完成的条形码纸M3,其中外挂式辨识模块18为扫描模块。由图1以及图2的相对位置可知, 第一齿轮组13连接于色带回收端1112,第二齿轮组15连接于转写纸回收端1122,且传动机构17连接于打印滚筒114。而第一动力装置12连接于第一齿轮组13,用以提供动力予第一齿轮组13而驱动色带回收端1112。第二齿轮组15连接于第二齿轮组15,用以向第二齿轮组15提供动力而驱动转写纸回收端1122。第三动力装置16连接于传动机构17,用以提供动力予传动机构17而驱动打印滚筒114,其中第一动力装置12、第二动力装置14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6为马达。控制单元19分别连接于第一动力装置12、第二动力装置14、第三动力装置16以及外挂式辨识模块18,用以分别驱动或分别关闭第一动力装置12、第二动力装置14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6,并用以判断条形码纸M3的打印质量是否合格。当热转写打印装置1运行时,控制单元19分别驱动第一动力装置12、第二动力装置14以及第三动力装置16,使色带R由色带供应端1111传输至色带回收端1112,且转写纸M由转写纸供应端1121传输至转写纸回收端1122。同时,打印滚筒1114转动。当转写纸M通过热打印头113与打印滚筒114之间时,热打印头113进行热转写打印,使转写纸M 上的空白媒材M2被打印而形成条形码纸M3。且打印滚筒1114与转写纸回收端1122继续转动而使离型纸Ml与条形码纸M3分离,离型纸Ml被传输至转写纸回收端1122,而条形码纸M3则被馈送至显露于壳体10外之处。此时,外挂式辨识模块18对条形码纸M3产生一光束B而扫描条形码纸M3,且控制单元19根据条形码纸M3的影像而判断其扫描质量是否合格。当控制单元19判断其扫描质量合格时,条形码纸M3继续被馈送而离开热转写打印装置1。反之,当控制单元19判断其扫描质量不合格时,控制单元19使打印滚筒114反转而将条形码纸M3馈送至热打印头113与打印滚筒114之间,使热打印头113对条形码纸M3 进行热转写打印,而打印一不合格标记于条形码纸M3上,并输出具有不合格标记的条形码纸M3,以供使用者辨识。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可通过上述运行方式而可令使用者直接根据条形码纸是否具有不合格标记,以辨识条形码纸的扫描质量。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确实可检验其打印质量并对不良的条形码纸进行标记,然而,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对于不良的条形码纸进行不合格标记的打印时,必须控制打印滚筒进行反转而使不良的条形码纸再次通过热打印头, 并于打印完成的后控制打印滚筒正常转动而输出不良的条形码纸。也就是说,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进行打印不合格标记的运行必须令控制单元进行精密计算,并与打印滚轮准确地配合才可完成,因此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需要相当高的可靠度才可运行。再者,当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进行打印不合格标记的运行时,由于转写纸必须退回热打印头所在之处,因此现有热转写打印装置必须设置多个动力装置,由打印滚筒退回转写纸,且色带传输模块以及转写纸传输模块不动以避免色带与转写纸弯折而互相干扰。即使如此,热打印头与转写纸供应端间的转写纸仍会发生弯折而失去张力,因此转写纸容易折损而影响其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进行繁杂控制而可进行标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进行退回转写纸运行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包括一打印模块,用以进行打印而产生一条形码纸并传输该条形码纸;一辨识模块,位于该打印模块的一侧,该辨识模块具有一预设条形码影像,该辨识模块用以判断该条形码纸是否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一动力装置,连接于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用以向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提供动力;以及一标记组件,连接于该辨识模块,用以当该辨识模块判断该条形码纸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不同时在该条形码纸上产生一标记;其中该条形码纸依序通过该打印模块、该辨识模块以及该标记组件。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打印模块包括一色带传输模块,用以将一色带由一色带供应端传输至一色带回收端;一转写纸传输模块,用以将一转写纸由一转写纸供应端传输至一转写纸回收端; 其中该转写纸包括一离型纸以及位于该离型纸上的一媒材;一热打印头,设置于该色带传输模块与该转写纸传输模块之间,用以利用该色带对该转写纸的该媒材进行打印而使该媒材形成该条形码纸;以及一打印滚筒,设置于该热打印头的一侧,用以传输该转写纸而使该转写纸进入该辨识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色带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张力轴,位于该色带供应端与该热打印头之间,用以向该色带提供一张力; 以及一第二张力轴,位于该热打印头与该色带回收端之间,用以将该张力提供给该色
市ο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转写纸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三张力轴,位于该转写纸供应端与该热打印头之间,用以向该转写纸提供一另一张力;以及一第四张力轴,位于该热打印头与该转写纸回收端之间,用以将该另一张力提供给该转写纸。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还包括一传感器,该传感器连接于该打印模块,用以检测该转写纸的厚度;其中当该传感器检测到该转写纸的厚度由一第一厚度变更为大于该第一厚度的一第二厚度时,该传感器向该打印模块输出一驱动信号而驱动该打印模块;其中该第一厚度为该离型纸的厚度,而该第二厚度为该媒材与该离型纸的厚度。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辨识模块包括一扫描组件,用以扫描该条形码纸而获得一条形码纸影像;一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扫描组件,且该预设条形码影像被储存于该控制单元中,该控制单元用以比较该条形码纸影像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而判断该条形码纸影像是否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
一第一传输滚轮组,位于该扫描组件的一第一侧,用以馈送该条形码纸而使该条形码纸通过该扫描组件;以及一第二传输滚轮组,位于该扫描组件的一第二侧,用以馈送该条形码纸离开该扫描模块。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扫描组件为一接触式影像传感器。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标记组件包括一标记头,用以于该条形码纸上增加该标记;以及一电磁阀,连接于该标记头,用以使该标记头相对于该条形码纸上下移动。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标记头为一印章、一打孔头或一裁切刀,而该标记为一不合格记号、一开孔或一缺口。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还包括一齿轮组,连接于该动力装置、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用以接收来自该动力装置的该动力,并向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传输该动力。


图1为现有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2为现有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的转写纸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热转写打印装置10 壳体12、14、16、22 动力装置17传动机构19,212控制单元21辨识模块24传感器111,201色带传输模块113、203 热打印头211扫描组件231标记头251驱动齿轮253色带驱动齿轮256、258 传输齿轮1112,2012色带回收端1114,2014 第二张力轴
2打印装置 11热转写打印模块 13、15齿轮组
18外挂式辨识模块 20打印模块 23标记组件 25齿轮组
112,202转写纸传输模块 114,204打印滚筒 213、214传输滚轮组 232电磁阀
252、254、257调整齿轮 255转写纸驱动齿轮 111U2011色带供应端 1113,2013第一张力轴 1121,2011转写纸供应端
7
1122,2012转写纸回收端1124,2024第四张力轴
1123,2023第三张力轴 B光束
Ml、Ml,离型纸 M3、M3,条形码纸 T1、T2厚度Μ、Μ,转写纸Μ2、Μ2,媒材R、R,色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的结构,请同时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热转写打印装置的转写纸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示意图。转写纸Μ’包括一离型纸Ml’以及一媒材M2’。媒材M2’朝上的一面为空白,且媒材M2’的另一面则附有黏胶而使媒材M2’得以黏贴于离型纸Ml’上。由图3可知,离型纸 Ml,的厚度为一第一厚度Tl,且离型纸Ml’与媒材M2’迭合的厚度为一第二厚度T2。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的结构,请同时参阅图4以及图5,图 4为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图,而图5为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结构侧视图。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2包括一打印模块20、一辨识模块21、一动力装置22、一标记组件23、一传感器M以及一齿轮组25。打印模块20用以对空白的媒材M2’进行打印而产生一条形码纸M3’(亦即被打印完成的媒材)并传输条形码纸M3’。辨识模块21位于打印模块20的一侧,且辨识模块21具有一预设条形码影像,用以判断条形码纸M3’是否与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动力装置22连接于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用以向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提供动力。 标记组件23连接于辨识模块21,用以当辨识模块21判断条形码纸M3’与预设条形码影像不同时在条形码纸M3’上产生一标记。传感器M连接于打印模块20并位于接近打印模块 20之处,用以检测转写纸M’的厚度。齿轮组25连接于动力装置22、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用以接收来自动力装置22的该动力,并向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传输该动力。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中各组件的详细结构,图4中,打印模块20包括色带传输模块201、一转写纸传输模块202、一热打印头203以及一打印滚筒 204。色带传输模块201用以将一色带R’由一色带供应端2011传输至一色带回收端2012。 转写纸传输模块202用以将转写纸M’由一转写纸供应端2021传输至一转写纸回收端 2022。热打印头203设置于色带传输模块201与转写纸传输模块202之间,用以利用色带R 对转写纸M,的媒材M2’进行打印而使媒材M2’形成条形码纸M3’。打印滚筒204设置于热打印头203的一侧,用以传输转写纸M’,使转写纸M’上的条形码纸M3’进入辨识模块21, 且转写纸M,的离型纸Ml,则进入转写纸回收端2022。请继续参阅图4,色带传输模块201除了色带供应端2011以及色带回收端2012 之外还包括一第一张力轴2013以及一第二张力轴2014,第一张力轴2013位于色带供应端 2011与热打印头203之间,用以提供一张力予色带R’。而第二张力轴2014位于热打印头 203与色带回收端2012之间,亦用以提供张力予色带R’。转写纸传输模块202除了包括转写纸供应端2021以及转写纸回收端2022之外还包括一第三张力轴2023以及一第四张力轴20M,第三张力轴2023位于转写纸供应端2011与热打印头203之间,用以提供一另一张力予转写纸M’。而第四张力轴20M位于热打印头203与转写纸回收端2012之间,亦用以
提供另一张力予转写纸M’。至于辨识模块21则包括一扫描组件211、一控制单元212、一第一传输滚轮组213 以及一第二传输滚轮组214。扫描组件211用以扫描条形码纸M3’而获得一条形码纸影像。 控制单元212连接于扫描组件211,且预设条形码影像被储存于控制单元212中,控制单元 212用以比较条形码纸影像与预设条形码影像而判断条形码纸影像是否与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扫描组件211为一接触式影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 CIS),而控制单元212为一微处理器。第一传输滚轮组213位于扫描组件211的一第一侧, 用以馈送条形码纸M3’而使条形码纸M3’通过扫描组件211,而第二传输滚轮组214位于扫描组件211的一第二侧,用以馈送条形码纸M3’离开扫描组件211。标记组件23包括一标记头231以及一电磁阀232,标记头231用以于条形码纸M3’ 上增加标记,而电磁阀232连接于标记头231,用以使标记头231相对于条形码纸M3’上下移动。标记头231可以一印章、一打孔头或一裁切刀来作为标记用的工具,且其标记则对应于标记头231而为一不合格记号、一开孔或一缺口,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标记头231为一打孔头,而该标记为一开孔。接下来请再次参阅图5,齿轮组25包括一驱动齿轮251、一第一调整齿轮252、一色带驱动齿轮253、一第二调整齿轮254、一转写纸驱动齿轮255、一第一传输齿轮256、一第三调整齿轮257以及一第二传输齿轮258。动力装置22连接于驱动齿轮251而使驱动齿轮 251往一顺时针方向转动(由图5的视角),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动力装置22为一马达。首先说明打印模块20接收到动力的情形第一调整齿轮252与驱动齿轮251啮合而根据驱动齿轮25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且第一调整齿轮252与色带驱动齿轮253啮合而使色带驱动齿轮253转动,其中第一调整齿轮252往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色带驱动齿轮253往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色带驱动齿轮253连接于色带回收端2012,因此色带回收端2012得以转动而将色带R’传输至色带回收端2012。相似地,第二调整齿轮2M与驱动齿轮251啮合而根据驱动齿轮25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且第二调整齿轮254与转写纸驱动齿轮255啮合而使转写纸驱动齿轮255转动,其中第二调整齿轮2M往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转写纸驱动齿轮255 往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转写纸驱动齿轮255连接于转写纸回收端2022,因此转写纸回收端202得以转动而将转写纸M’的离型纸Ml’传输至转写纸回收端2022。至于辨识模块21接收到动力的情形第一传输齿轮256连接于第一传输滚轮组 213,且第二传输齿轮258连接于第二传输滚轮组214。且第一传输齿轮256与驱动齿轮251 啮合而根据驱动齿轮251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且第三调整齿轮257与第二传输齿轮258啮合而使第二传输齿轮258转动,其中第三调整齿轮257往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第一传输齿轮 256与第二传输齿轮258往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第一传输齿轮256以及第二传输齿轮 258得以转动而馈送条形码纸M3’。由图5可知,动力装置22通过齿轮组25而分别连接于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并向予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提供动力。接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2的运行情形,请再次参阅图4以及图5,当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2运行时,动力装置22驱动打印模块20以及辨识模块21, 使转写纸M’以及色带R’往热烈印头203以及打印滚筒204之间传输。当传感器M检测到转写纸M’的通过时并检测转写纸M’的厚度为第一厚度Tl时,表示通过传感器M的转写纸M’仅包括离型纸Ml’,而不包括媒材M2’。当传感器对检测到转写纸M’的厚度为第一厚度T2时,则表示贴附于离型纸Ml’的媒材M2’亦通过传感器M,此时,传感器M信号向打印模块20输出一驱动信号而驱动打印模块20,打印模块20被驱动的同时,控制单元212 开始计时,当控制单元212开始计时经过一预设时间后,控制单元212启动扫描组件211以使其进行扫描。当打印模块20被驱动时,热打印头203将色带R’上的颜料打印于转写纸M,的媒材M2’上以形成条形码纸M3’,且打印滚筒204辅助热打印头206进行热转写打印并传送转写纸M’,使离型纸Ml’被传输至转写纸回收端2022,而条形码纸M3’被馈送进入辨识模块 21。当条形码纸M3’被馈送进入辨识模块21时已超过预设时间,故扫描组件211已被启动而准备进行打印。接下来第一传输滚轮组213馈送条形码纸M3’而使其通过扫描组件21, 扫描组件211扫描条形码纸M3’而获得条形码纸影像,并比较条形码纸影像与预设条形码影像。当控制单元212判断来自条形码纸M3’的条形码纸影像与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时, 标记组件23不动作,且第二传输滚轮组214馈送条形码纸M3’离开扫描模块20。而当条形码纸影像与预设条形码影像不同时,标记组件23的电磁阀232动作而使连接于电磁阀232 的标记头231往下移动,使标记头231与条形码纸M3’接触而于条形码纸M3’上形成一开孔,且第二传输滚轮组214馈送条形码纸M3’离开扫描模块20。经过上述运行后,使用者可根据条形码纸M3’上是否具有开孔而可得知该条形码纸M3’是否合格。根据上述可知,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将辨识模块以及标记组件设置于打印模块的一侧,使条形码纸依序通过打印模块、辨识模块以及标记组件。因此,当条形码纸被判断为不合格时,打印装置不需进行退回条形码纸的动作,而是继续被往前馈送以便标记组件进行加注标记工作。故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不需进行繁复且精密的控制。更因此本发明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不需采用三个动力装置分别驱动色带传输模块、转写纸传输模块以及打印滚筒,而可采用单一动力装置同时驱动色带传输模块、转写纸传输模块以及打印滚筒,以降低成本。以上所述案例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案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包括一打印模块,用以进行打印而产生一条形码纸并传输该条形码纸; 一辨识模块,位于该打印模块的一侧,该辨识模块具有一预设条形码影像,该辨识模块用以判断该条形码纸是否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一动力装置,连接于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用以向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提供动力;以及一标记组件,连接于该辨识模块,用以当该辨识模块判断该条形码纸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不同时在该条形码纸上产生一标记;其中该条形码纸依序通过该打印模块、该辨识模块以及该标记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打印模块包括 一色带传输模块,用以将一色带由一色带供应端传输至一色带回收端;一转写纸传输模块,用以将一转写纸由一转写纸供应端传输至一转写纸回收端;其中该转写纸包括一离型纸以及位于该离型纸上的一媒材;一热打印头,设置于该色带传输模块与该转写纸传输模块之间,用以利用该色带对该转写纸的该媒材进行打印而使该媒材形成该条形码纸;以及一打印滚筒,设置于该热打印头的一侧,用以传输该转写纸而使该转写纸进入该辨识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色带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一张力轴,位于该色带供应端与该热打印头之间,用以向该色带提供张力;以及一第二张力轴,位于该热打印头与该色带回收端之间,用以将该张力提供给该色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转写纸传输模块包括一第三张力轴,位于该转写纸供应端与该热打印头之间,用以向该转写纸提供一另一张力;以及一第四张力轴,位于该热打印头与该转写纸回收端之间,用以将该另一张力提供给该转写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打印装置还包括一传感器, 该传感器连接于该打印模块,用以检测该转写纸的厚度;其中当该传感器检测到该转写纸的厚度由一第一厚度变更为大于该第一厚度的一第二厚度时,该传感器向该打印模块输出一驱动信号而驱动该打印模块;其中该第一厚度为该离型纸的厚度,而该第二厚度为该媒材与该离型纸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辨识模块包括 一扫描组件,用以扫描该条形码纸而获得一条形码纸影像;一控制单元,连接于该扫描组件,且该预设条形码影像被储存于该控制单元中,该控制单元用以比较该条形码纸影像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而判断该条形码纸影像是否与该预设条形码影像相同;一第一传输滚轮组,位于该扫描组件的一第一侧,用以馈送该条形码纸而使该条形码纸通过该扫描组件;以及一第二传输滚轮组,位于该扫描组件的一第二侧,用以馈送该条形码纸离开该扫描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扫描组件为一接触式影像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标记组件包括 一标记头,用以于该条形码纸上增加该标记;以及一电磁阀,连接于该标记头,用以使该标记头相对于该条形码纸上下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标记头为一印章、一打孔头或一裁切刀,而该标记为一不合格记号、一开孔或一缺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中该打印装置还包括一齿轮组, 该齿轮组连接于该动力装置、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用以接收来自该动力装置的该动力,并向该打印模块以及该辨识模块传输该动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包括一打印模块、一辨识模块以及一标记组件。打印模块打印条形码于一转写纸上而形成一条形码纸,且辨识模块扫描条形码纸并判断条形码纸的打印质量。当条形码纸的打印质量不合格时,标记组件于条形码纸上加注一标记,且条形码纸依序通过打印模块、辨识模块以及标记组件。因此,本发明的具有标记功能的打印装置能够不需进行繁杂控制而可进行标记。
文档编号B41J3/54GK102371779SQ20101026118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3日
发明者陈义樑 申请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