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94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打印数据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
背景技术
以往,在高像质喷墨打印机中,采用多次扫描同一扫描线的多遍打印方式,使喷嘴特性的偏差均匀化而实现提高像质。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008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_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高速喷墨打印机中,米用了对同一扫描线仅扫描一次的一遍打印方式。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当喷嘴的喷出特性产生偏差时,在打印图像中沿喷头的移动方向产生条纹不均。特别是,与墨液滴的喷出方向有关的喷出特性的偏差是条纹不均最主要的产生原因。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能够变更点大小的技术。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实现图像形成的高效化,能够选择小点和大点。因此,使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也不能适当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能够抑制喷墨打印机印出的印刷图像产生条纹不均。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点大小设定部,该点大小设定部将上述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上述分辨率间距。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将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来生成打印数据,因此能够使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重叠。由此,能够填满相邻点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由于喷嘴的喷出特性产生偏差等而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也能够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另外,例如即使在打印过程中产生条纹不均,通过将点大小设定为较大也能够消除条纹不均,因此喷墨头的更换率下降,从而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并且,即使是一遍打印方式、较少遍打印的方式,能够实现抑制条纹不均的高像质化,因此能够同时达到高速化和高像质化。此外,例如增加墨液滴的喷出次数或者增加墨液滴的喷出量,能够变更点大小的设定。另外,分辨率间距表示相邻像素的中心之间距离。在该情况下,优选为,上述点大小设定部设定点大小,使得相邻的点在与通过上述相邻的点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重叠宽度为上述分辨率间距的2倍。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即使由于墨液滴飞偏等而导致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与分辨率间距相同的量,也能够消除两个相邻点之间的间隙。另外,优选为,点大小设定部将点的直径设为分辨率间距的2. 3^3. 5倍。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也能够通过消除在斜方向上相邻的点的间隙,从而能够简单且适当地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另外,优选为,点大小设定部根据条纹不均的产生度(程度)来设定点大小。这样,根据条纹不均的产生度来设定点大小,由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另外,优选为,点大小设定部根据墨液滴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来设定点大小。这样,根据墨液滴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来设定点大小,由此能够消除相邻点之间的间隙,适当地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并且,优选为,还具备轮廓检测部,其检测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点大小设定部将由轮廓检测部检测出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小于其它像素的点大小。这样,将与轮廓对应的 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较小,由此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的同时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在该情况下,优选为,点大小设定部将由轮廓检测部检测出的像素的点大小设为分辨率间距的I. (T2. 5倍。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也能够在抑制分辨率的降低的同时简单且适当地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另外,优选为,降低墨浓度以使得在既定的重叠面积率时得到期望的墨浓度。这样,通过降低墨浓度,即使点重叠也能够抑制墨浓度变得过浓。本发明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该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点大小设定步骤,将上述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上述分辨率间距。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方法,将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来生成打印数据,因此能够使形成于记录介质的点重叠。由此,能够填满相邻点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因喷嘴的喷出特性产生偏差等而导致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也能够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程序使计算机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该打印数据生成程序的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点大小设定步骤,将上述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上述分辨率间距。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程序,将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来生成打印数据,因此能够使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重叠。由此,能够填满相邻点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因喷嘴的喷出特性产生偏差等而导致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也能够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通过喷墨打印机打印出的打印图像产生条纹不均。


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备RIP的喷墨打印机系统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在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不均的图。
图3是表示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21/2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2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3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6是用于计算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的图。图7是表示不产生条纹不均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与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将点的直径作为分辨率间距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9是表示在图8中将点的直径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3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10是表示去除轮廓的像素而放大点大小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11是表示去除轮廓以外的像素而放大点大小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12是表示将轮廓的像素数据与轮廓以外的像素数据合成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13是表示点的墨浓度相对于点的重叠面积率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RIP的功能块结构的图。图15是表示RIP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16是用于说明线型打印机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RIP(RasterImage Processor :光栅图像处理器)。此外,在全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应部分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图I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备RIP的喷墨打印机系统的结构的图。如图I所示,喷墨打印机系统I由喷墨打印机10和个人计算机20构成。并且,在个人计算机20中安装有应用程序30,其制作在喷墨打印机10中用于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以及RIP 40,其将该图像数据转换为在喷墨打印机10中用于进行打印的打印数据。在喷墨打印机10中设置有能够在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滑架11,在该滑架11中搭载了喷出墨液滴的喷墨头12。在喷墨头12中形成用于喷出墨液滴的多个喷嘴13,这些喷嘴13朝向与滑架11所移动的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排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滑架11所移动的扫描方向设为喷头移动方向S,将喷嘴13所排列的方向即与喷头移动方向S形成直角的方向设为喷头嘴列方向L。并且,喷墨打印机10使滑架11在扫描方向上往返移动的同时从喷墨头12的各喷嘴13喷出墨液滴,由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多个点。RIP 40根据利用应用程序30制作得到的点图格式、JPEG格式等的图像数据,来生成在喷墨打印机10中用于打印的点格式的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以既定的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按照每个像素由是否喷出墨液滴、墨液滴的喷出次数、墨液滴量等构成。并且,为了降低打印图像所产生的条纹不均,RIP 40将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并且以根据所设定的点大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的方式,计算出墨液滴的喷出次数、墨液滴的喷出量等,根据该计算结果来制作打印数据。此外,当增加墨液滴的喷出次数时,形成于记录介质的点的大小变大,另外,当增加墨液滴的喷出量时,形成于记录介质的点的大小变大。在此,详细说明放大点大小来降低条纹不均的方法。图2是表示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产生的条纹不均的图。图2示出将点的直径(点大小)D设为与分辨率间距P相等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是在从某一喷嘴13喷出的墨液滴在喷头嘴列方向L上偏移AP而着落的情况下将沿喷头移动方向S出现的条纹不均的样子模型化而得到的。此外,分辨率间距P是指相邻像素的中心之间距离或者像素的宽度。如图2所示,可知在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了分辨率间距P的1/8倍、1/4倍、1/2倍、I倍的量的情况下、即点的偏移量A P为P/8、P/4、P/2、P的情况下都产生条纹不均。因此,当将点的直径D放大至分辨率间距P的21/2倍、2倍、3倍时,如图3 图5所示那样逐渐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图3是表示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2V2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2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3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可知当将点的直径D放大至分辨率间距P的21/2倍(二方倍)时,到A P=P/8的偏移为止点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而消除条纹不均。如图4所示,可知当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2倍时,进而到A P=P/2的偏移为止点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而条纹不均被消除。如图5所示,可知当将点大小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3倍时,进而到A P=P的偏移为止点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而消除条纹不均。这样,可知点大小越大则条纹不均越不容易出现。接着,求出对任意的偏移量A P均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图6是用于计算出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的图。在图6中,A点、B点、C点表示理想状态(偏移量AP=O)下的点的中心点,按照A点、B点、C点的顺序排列成一列。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将以A点为中心的点设为点A,将以B点为中心的点设为点B,将以C点为中心的点设为点C。如图6所示,当在与通过相邻点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该相邻点所重叠的宽度W为分辨率间距P的2倍时,间隙被完全填充而条纹不均被消除。因此,当将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设为X、将点的半径设为R时,在与通过相邻点的中心(1/2) X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以2P的宽度重叠的条件为,{(1/2) X }2+P2=R2…(I)。并且,当展开式⑴时,点的半径R为,R=[{(l/2) X }2+P2]1/2…(2)在此,由于超过分辨率间距P的偏移量A P会返回原来的量,因此A P=P时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是与对所有偏移量A P消除条纹不均的条件一致的。并且,即使点B偏移分辨率间距P的量而与点C重叠,如果由于点B及点C与点A连接而间隙被填充,则也不会产生条纹不均。因此,为了寻求在A P=P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当将X =2P代入到式⑵时,成为,
R=(P2+P2)=2'2PN 1.414P ---(3)如式(3)所示,在A P=P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为,点的半径R为I. 414P以上的情况。另外,为了寻求在A P=1/2P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当将X =1. 5P代入到式⑵时,
R=[ {(I/2) 1.5P}2+P2]1/2= 1.56251/2PN1.25P …(4)。如式⑷所示,AP=1/2P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为,点的半径R为I. 25P以上、点的直径D为2. 50P以上的情况。另外,为了寻求在AP=1/4P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当将X =1. 25P代入
到式⑵时,
R=[{(l/2)1.25Pj2^P2]1/2=1.396061/2PN 1.179P …(5)。如式(5)所示,在AP=1/4P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为,点的半径R为
I.179P以上、点的直径D为2. 358P以上的情况。另外,为了寻求在AP=0(没有偏移)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当将X =0代入到式(2)时,
R=[(1/2)P2+P2]=(1.25)1/2PN 1.18P …(6)。如式(6)所示,在A P=O的情况下不出现条纹不均的条件为,点的半径R为I. 18P以上、点的直径D为2. 36P以上的情况。并且,在使X从I. OP变化为2. OP的情况下,从式(2)算出的点的半径R成为图7所示。图7是表示不产生条纹不均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与点的半径的关系的图。如图7所示,当根据着落位置的偏移量来使点的半径R在I. 18P^1. 414P之间变化时,能够防止由点的着落偏移而产生间隙,从而能够消除条纹不均。并且,当将点的直径D设为2.828P(将半径R设为1.414)以上时,能够防止所有点的着落偏移产生间隙。此外,点大小由于其它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因此优选为,根据着落位置的偏移量来将点的直径D设定在2. 3P 3. 5P之间。另一方面,当单纯地增加点大小时,分辨率降低。图8是表示将点的直径设为分辨率间距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在图8中,为了打印抽空一行的线和抽空两行的线,沿喷头嘴列方向L,抽空一行量和两行量的数据来打印。如图8所示,在设为D =P的情况下,在抽空一行量的数据时,抽空一行的线和抽空两行的线不被填充,而清楚地进行打印。图9是表示在图8中将点的直径放大至分辨率间距的3倍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如图9所示,当设为D =3P时,抽空一行的线完全被填充而看不到,抽空两行的线也几乎被填充而变得仅能看到微小的间隙的程度。因此,检测与图像的轮廓对应的像素,将与该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小于除此以外的像素的点大小,由此抑制分辨率的降低。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当检测与图像的轮廓对应的像素时,从原始图像数据中删除与轮廓对应的一个像素的数据,放大其余的各像素的点大小。点大小的放大率优选为,如上所述那样将点的直径D设为分辨率间距P的2. 3^3. 5倍而将点的直径D设为分辨率间距P的2. 828倍以上。图10是表示去除轮廓的像素而放大点大小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此外,在图10中,作为一例,将点的直径D放大至分辨率间距P的3倍。如图10所示,可知在该打印图案中,轮廓以外的像素的点相互重叠而间隙被填充。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设为一个像素,但是如果不会产生条纹不均,则也可以设为两个
像素以上。接着,从原始图像数据中删除与轮廓对应的一个像素以外的数据,将与轮廓对应的各像素的点大小放大,但小于轮廓以外的像素的点大小。点大小的放大率为,将点的直径D设为分辨率间距P的I. (T2. 5倍,优选为,将点的直径D设为分辨率间距P的I. 4 2. 3倍。图11是表示去除轮廓以外的像素而放大点大小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此外,在图11中,作为一例,将点的直径D放大至分辨率间距P的21/2倍。如图11所示,可知在该打印图案中,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被放大,但是抑制其放大率,因此抽空一行的线和抽空两行的线清楚地再现。并且,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数据和轮廓以外的像素的数据进行合成来生成打印数据。图12是表示将轮廓的像素的数据与轮廓以外的像素的数据合成的情况下的打印图案的放大图。如图12所示,可知在该打印图案中,点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而没有产生条纹不 均,并且抽空一行的线和抽空两行的线没有被填充而清楚地再现。另外,当这样放大像素的点时,在所谓完整填充打印的部分中,点的重叠次数增加而打印浓度变得过高。此时,单纯地降低每个单位面积的喷出点密度,也能够降低打印浓度。然而,在这种方法中,还考虑能够使用的喷出密度仅限于低密度侧,从而损害灰度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降低各点的墨浓度,使得在点重叠的情况下墨浓度不会变得过高。图13是表示点的墨浓度相对于点的重叠面积率的曲线图。在图13中,a表示不调整墨浓度的通常的墨浓度曲线,P表不将墨浓度调低的墨浓度曲线。另外,重置面积率100%表示一层的完整填充打印时的墨浓度,重叠面积率200%表示两层的完整填充打印时的墨浓度。因此,在不存在点的重叠的情况下,该重叠面积率与所谓打印率相等。如图13所示,在不调整墨浓度的情况下的墨浓度曲线a中,重叠面积率为100%时墨浓度饱和,因此当点重叠时打印浓度变得过高。然而,如上所述,当放大点大小时,明显地产生点的重叠,因此在墨浓度曲线a中,由于点的重叠而墨浓度变得过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墨浓度曲线0那样设定为重叠面积率为180%时墨浓度饱和。通过设为这种结构,点的重叠面积率变为180%才得到饱和浓度,因此能够在更大的打印率的范围内再现半色调。此外,为了照顾到半色调与墨浓度两者,优选设定为在重叠面积率为130 200%时得到所需的墨浓度。接着,说明通过这种方法来放大点大小而生成打印数据的RIP 40的功能。图14是表示RIP的功能块结构的图。如图14所示,RIP 40作为点偏移量检测部41、轮廓检测部42、点大小设定部43、浓度设定部44以及打印数据生成部45而发挥功能。此外,例如将包括CPU、ROM、RAM的计算机作为主体来构成RIP 40,用于实现上述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在ROM等中。并且,将上述计算机程序读取到CPU、RAM,在CPU的控制下进行动作,由此实现上述各功能。点偏移量检测部41检测墨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来作为在记录介质上产生的条纹不均的客观的信息。点偏移量检测部41可以通过任意方法来检测着落位置的偏移量。例如可以是,通过CCD照相机等拍摄打印了打印图案的记录介质或者检测喷嘴13的喷出误差来检测点的偏移量。另外也可以是,对记录介质进行观察后,用户将偏移量输入到RIP 40,由此检测点的偏移量。并且,点偏移量检测部41能够在任意时刻检测着落位置的偏移量,在通过喷墨打印机10进行打印之前、正在进行打印过程中也能够检测着落位置的偏移量。轮廓检测部42是从图像数据中检测与轮廓对应的一个像素的部分。此外,如上所述,在不产生条纹不均的范围内,也可以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设为两个像素以上。点大小设定部43根据由点偏移量检测部41检测出的偏移量以及由轮廓检测部42检测出的与轮廓对应的像素,将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具体地进行说明,点大小设定部43以满足式(2)且相邻的点之间的间隙被填充的方式,将与轮廓以外对应的像素的点的直径D设为分辨率间距P的2. 3^3. 5倍的范围内,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的直径D设定为分辨率间距P的I. (T2. 5倍的范围内。浓度设定部44根据图13示出的墨浓度曲线P,将点的墨浓度设定为较淡。打印数据生成部45根据由点大小设定部43设定的像素的点大小以及由浓度设定 部44设定的墨浓度,按照每个像素算出墨液滴的喷出次数、墨液滴量等,来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由点大小设定部43设定的点大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接着,参照图15说明RIP 40的处理动作。图15是表示RIP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关于以下说明的处理,在RIP 40中由CPU等构成的处理部(未图示)执行记录在ROM等的存储装置中的计算机程序,由此进行以下处理。首先,RIP 40获取由应用程序30制作的图像数据(步骤S I)。接着,RIP 40通过轮廓检测部42来检测与轮廓对应的一个像素(步骤S2)。接着,RIP 40通过点大小设定部43来放大各像素的点大小(步骤S2)。S卩,点大小设定部43分开设定在步骤S2中检测出的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的直径大小以及与该轮廓以外对应的像素的点大小。S卩,根据通过点偏移量检测部41检测出的偏移量,以满足式(2)且相邻的点之间的间隙被填充的方式,来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的直径D设定为分辨率间距P的
2.3 3. 5倍的范围内。此外,由点偏移量检测部41进行的对偏移量的检测可以预先进行,也可以在由喷墨打印机10进行打印的同时并行进行。另一方面,以比与轮廓以外对应的像素的点的直径D小的方式,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的直径D设定为分辨率间距P的I. (T2. 5倍的范围内。接着,RIP 40通过浓度设定部44来设定墨浓度(步骤S4)。即,浓度设定部44如图13的墨浓度曲线P所示那样以在重叠面积率为180%时变为饱和浓度并且在重叠面积率为130100%时得到所需墨浓度的方式,来将墨浓度设定为较低。接着,RIP 40根据在步骤S 3中放大的各像素的点大小以及在步骤S4中设定的墨浓度来生成打印数据(步骤S 5)。然后,RIP40将所生成的该打印数据发送到喷墨打印机10,从而结束一系列处理。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的直径D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P,来生成打印数据,因此能够使形成于记录介质上的点重叠。由此,能够填满相邻点之间的间隙,因此即使在喷嘴13的喷出特性产生偏差等而导致墨液滴的着落位置偏移,也能够抑制产生条纹不均。另外,即使在打印过程中产生条纹不均,将点大小设定为较大来消除条纹不均,因此能够降低喷墨头的更换率,从而降低维护成本。
另外,即使是一遍打印方式、较少遍打印的方式,也能够实现抑制条纹不均的高像质化,因此能够同时达到高速化和高像质化。另外,将与轮廓对应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小于与轮廓以外对应的像素的点大小,由此在能够抑制分辨率的降低的同时抑制条纹不均的产生。另外,沿墨浓度曲线P来降低墨浓度,由此即使点重叠也能够抑制墨浓度变得过浓。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根据点偏移量检测部41检测出的偏移量来由点大小设定部43自动地放大各像素的点,但是可以作为默认而按照既定的放大率放大各像素的点,也可以由用户观察到条纹不均的产生而适当地指示点的放大率。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点大小设定在既定范围内,但是能够逐步地选择点大小,也可以根据条纹不均、着落位置的偏移量等来适当地选择点大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点大小设为轮廓像素与轮廓以外像素这两种,但是也可以对任意像素设定任意点大小来生成打印数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指出喷墨打印机10所喷出的墨种类,例如使用水性墨、溶剂墨、UV墨等,并不进行限制,但是特别是当应用于使用点大小易于变小的UV墨的喷墨打印机中时效果较明显。另外,设定点大小的方法(调制方法)例如存在使同一位置喷出的墨液滴的数量增加的方法、提高对喷墨头施加的电压的方法、将墨本身变更为更容易渗的墨的方法等。另外,表示半色调的方法例如存在改变所喷出的墨液滴的数量的方法、改变墨液滴的量(volume)的方法、通过对墨施加压力的压电元件的推挽以及推挽定时进行控制来改变墨液滴的大小的方法等,并且,在喷嘴的喷出特性的偏差小时,也可以通过施加电压直接该变所喷出的墨液滴的大小。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搭载喷墨头12的滑架11进行移动来进行打印,如线型打印机(一遍打印)、平板打印机那样,也可以使记录介质进行移动来进行打印。图16是用于说明线型打印机的动作的图。如图16所示,线型打印机通过一次扫描(一遍)对记录介质进行打印。在该线型打印机50中设置有YMCK四种颜色的线型喷墨头51a 51d,各线型喷墨头51a飞Id形成为希望对记录介质M进行打印的宽度、即线宽度。此外,线型喷墨头并不限定于YMCK四种颜色,也可以设置所需的颜色数。并且,线型打印机50使记录介质M在与线型喷墨头51a飞I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移动一次时,从线型喷墨头 51a飞Id喷出墨液滴,由此对记录介质进行打印。此外,记录介质M例如可以是薄膜状,也可以是板状。另外,线型打印机50可以是仅使录介质M移动的类型的打印机,也可以是按照搭载有记录介质M的每个架台进行移动的类型的打印机。在该情况下,线型喷墨头51a 51d不移动,线型喷墨头51a 51d相对于记录介质M的相对扫描是通过线型喷墨头51a 51d的移动来进行的。
权利要求
1.ー种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该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的特征在干, 具备点大小设定部,该点大小设定部将上述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上述分辨率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点大小设定部设定点大小,使得相邻的点在与通过上述相邻的点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重叠宽度为上述分辨率间距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点大小设定部将上述点的直径设为上述分辨率间距的2. 3倍 3. 5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点大小设定部根据条纹不均的产生程度来设定点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点大小设定部根据墨液滴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来设定点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飞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还具备轮廓检测部,该轮廓检测部检测与轮廓对应的像素, 上述点大小设定部将由上述轮廓检测部检测出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小于其它像素的点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上述点大小设定部将由上述轮廓检测部检测出的像素的点大小设为上述分辨率间距的I. O倍 2. 5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其特征在干, 降低墨浓度以使得在既定的重叠面积率时得到期望的墨浓度。
9.ー种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该打印数据生成方法的特征在干, 具备点大小设定步骤,在该点大小设定步骤中,将上述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上述分辨率间距。
10.ー种打印数据生成程序,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使从喷墨头的各喷嘴喷出墨液滴来以既定分辨率间距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该打印数据生成程序的特征在干, 使计算机执行点大小设定步骤,在该点大小设定步骤中,将上述点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上述分辨率间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数据生成装置、打印数据生成方法以及打印数据生成程序,抑制由喷墨打印机打印出的打印图像产生条纹不均。RIP(40)具备点偏移量检测部(41),其检测墨的着落位置的偏移量;轮廓检测部(42),其检测与轮廓对应的一个像素;点大小设定部(43),其根据由点偏移量检测部(41)检测出的偏移量以及由轮廓检测部(42)检测出的与轮廓对应的像素,将各像素的点大小设定为大于分辨率间距;浓度设定部(44),其将点的墨浓度设定得较淡;以及打印数据生成部(45),其根据由点大小设定部(43)设定的像素的点大小以及由浓度设定部(44)设定的墨浓度,按照每个像素计算墨液滴的喷出次数、墨液滴量等来生成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用于以由点大小设定部(43)设定的点大小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
文档编号B41J2/01GK102666105SQ201080053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6日
发明者大西胜 申请人: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