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液压绷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59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液压绷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自动液压绷网机,属丝网印刷制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绷网机是丝网印刷制版用的专用配套辅助机械,它是将丝网以一定的张カ绷紧在网框上,形成印版载体。根据绷网动カ的不同,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绷网设备,一种是气动式绷网机,另ー种是机械式绷网机。气动式绷网机由于气压不易控制,在初拉时容易出现瞬间快速的大拉力,丝网易被损坏;另外气动式绷网机的绷紧カ大小受气缸容量的控制,气缸容量不匹配会导致丝网张カ达不到要求。机械式绷网机不会产生气动式绷网机的这些问题,但机械式绷网机不能精确控制丝网张力,而且使用时间长后会出现齿轮、齿条及导轨等部件运转不灵,从而导致绷网动作不同步,严重影响丝网版质量。此外,上述两种设备在绷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操作工人,自动化程度不高,已逐渐不能适应丝网印刷行业对丝网版的大量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绷网动作执行部件采用同步运动的液压缸组合,丝网压紧和网框平台上顶元件采用气压缸组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可精确控制丝网张カ的自动液压绷网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自动液压绷网机由主机、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的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均置于主机的ー侧,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主机和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由横向绷网液缸、纵向绷网液缸、纵向压紧旋转气缸、纵向导轨组件、横向导轨组件、网框上顶气缸、横向压紧旋转气缸、纵向上压条、纵向下压条、横向上压条、横向下压条和机架构成;机架为中空框架结构,横向导轨组件水平排列安装于机架内部,纵向导轨组件安装于机架长边的外侧;纵向下压条和横向下压条分别焊接在纵向导轨组件和横向导轨组件的滑杆上,纵向压紧旋转气缸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的缸体安装于纵向下压条和横向下压条上,纵向压紧旋转气缸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的活塞上分別安装有纵向上压条和横向上压条;纵向绷网液缸和横向绷网液缸分别安装在纵向导轨组件和横向导轨组件的ー侧;网框上顶气缸安装于机架内部的框架上。所述的液压系统由油箱、过滤器、变量叶片泵、电机、溢流阀、压カ表、冷却器、快换接头、单向节流阀、三位四通电液阀、比例减压阀、压カ变送器、同步分流马达、横向绷网液缸、油路块和纵向绷网液缸构成,变量叶片泵与电机相联,变量叶片泵的入口管线上安装有过滤器,变量叶片泵的出口管线上依次安装溢流阀、压カ表及快换接头,快换接头的出口安装有ー单向节流阀,单向节流阀的出口液压管线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上各对应安装有三位四通电液阀,三位四通电液阀的4个进出ロ分别连接至比例减、压阀和油路块及回油管线;比例减压阀的出口接单向节流阀,单向节流阀的出口连接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的出口接同步分流马达,同步分流马达的4个出口分别连接至横向绷网液缸和纵向绷网液缸的工作端,横向绷网液缸和纵向绷网液缸的非工作端连接至油路块;所述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的总回油管线上装接有快换接头,快换接头的出口端装有冷却器。所述的气压系统由气压源、网框上顶气缸、纵向压紧旋转气缸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组成,各气缸和气压源之间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由PLC集成控制柜和踏板组成,踏板通过导线与PLC集成控制柜相连。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自动液压绷网机采用液压缸作为绷网动作的执行元件,易实现PLC控制,液压油通过同步分流马达均匀分配,使各支路上的液缸同步动作,确保丝网沿纵向和横向的张 力均匀一致,减少了绷网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绷网动作平稳,杜绝了丝网初拉时撕裂的现象,提高了丝网版的质量。另一方面,该自动液压绷网机纵横向液缸的压力可通过各支路上的比例减压阀分别进行调节,便于实现特定的丝网纵横向张力,解决了气动式绷网机由于气压不易控制,在初拉时容易出现瞬间快速的大拉力,导致丝网易被损坏的问题。该自动液压绷网机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可精确控制丝网张力。

图I为自动液压绷网机的液压系统示意图;图2为自动液压绷网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液压绷网机主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过滤器,3、变量叶片泵,4、电机,5、溢流阀,6、压力表,7、冷却器,
8、快换接头,9、单向节流阀,10、三位四通电液阀,11、比例减压阀,12、压力变送器,13、同步分流马达,14、横向绷网液缸,15、油路块,16、纵向绷网液缸,17、18、踏板,19、PLC集成控制柜,20、液压系统,21、气压源,22、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3、纵向导轨组件,24、横向导轨组件,25、网框上顶气缸,26、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7、纵向上压条,28、纵向下压条,29、横向上压条,30、横向下压条,3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自动液压绷网机由主机、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的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均置于主机的一侧,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主机和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之间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的主机由横向绷网液缸14、纵向绷网液缸16、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纵向导轨组件23、横向导轨组件24、网框上顶气缸25、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纵向上压条27、纵向下压条28、横向上压条29、横向下压条30和机架31构成。机架31为中空框架结构,横向导轨组件24水平排列安装于机架31内部,纵向导轨组件23安装于机架31长边的外侧;纵向下压条28和横向下压条30分别焊接在纵向导轨组件23和横向导轨组件24的滑杆上,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的缸体安装于纵向下压条28和横向下压条30上,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的活塞上分別安装有纵向上压条27和横向上压条29 ;纵向绷网液缸16和横向绷网液缸14分别安装在纵向导轨组件23和横向导轨组件24的ー侧;网框上顶气缸25安装于机架31内部的框架上;为减轻重量,提高动作灵敏度,纵向上压条27和横向上压条29的主体均采用铝合金制造。所述的液压系统由油箱I、过滤器2、变量叶片泵3、电机4、溢流阀5、压カ表6、冷却器7、快换接头8、单向节流阀9、三位四通电液阀10、比例减压阀11、压カ变送器12、同步分流马达13、横向绷网液缸14、 油路块15和纵向绷网液缸16组成,所述变量叶片泵3与电机4相联,变量叶片泵3的入口管线上安装有过滤器2,变量叶片泵3的出ロ管线上依次安装溢流阀5、压カ表6及快换接头8,快换接头8出口安装有ー单向节流阀9,单向节流阀9的出ロ液压管线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上分别对应安装有三位四通电液阀10,三位四通电液阀10的4个进出ロ分别连接至比例减压阀11和油路块15及回油管线;比例减压阀11的出口接单向节流阀9,单向节流阀9的出口连接压力变送器12 ;压力变送器12的出ロ接同步分流马达13,同步分流马达13的4个出ロ分别连接至横向绷网液缸14和纵向绷网液缸16的工作端,横向绷网液缸14和纵向绷网液缸16的非工作端连接至油路块15。所述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的总回油管线上装接有快换接头8,快换接头8的出ロ端装有冷却器7。所述的快换接头8接头自带单向阀,其作用是便于带压拆卸或连接设备,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不出现液压油滴漏及防止杂质进入液压系统。所述的气压系统由气压源21、网框上顶气缸25、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组成,各气缸和气压源21之间通过管线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由PLC集成控制柜19和踏板17、18组成,踏板17、18通过导线与PLC集成控制柜19相连。所述的横向绷网液缸14、纵向绷网液缸16、网框上顶气缸25、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既是主机的一部分,也分别是液压系统20和气压系统的一部分。该自动液压绷网机执行绷网作业时,事先在PLC集成控制柜19中输入纵、横向绷网压力,根据需要在主机上铺设若干网框,网框上平铺丝网并将丝网置于纵向上压条27和横向上压条29和纵向下压条28和横向下压条30之间。踩下踏板17后,PLC集成控制柜19启动气压源21,使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工作,带动纵向上压条27摆动并下压,与纵向下压条28 —起将丝网短边夹紫。PLC集成控制柜19根据预先输入的程序启动液压系统20,电机4带动变量叶片泵3工作,液压油经过滤器2进入管线,通过快换接头8后流进单向节流阀9的入口,经过单向节流阀9调节流量后进入纵向支路的三位四通电液阀10,此时三位四通电液阀10的入口与比例减压阀11连通,经过比例减压阀11调节后,液压油的压カ降至所需的绷网压力,流入压カ变送器12,压カ变送器12对油压精确测定后,将信号反馈至PLC集成控制柜供操作人员监控,液压油从压カ变送器12流出后进入同步分流马达13,经同步分流马达13均匀分配后进入纵向绷网液缸16,使各液缸同步动作,执行纵向拉伸。回油则依次经过同步分流马达13、三位四通电液阀10及快换接头8流入冷却器7,经冷却器7冷却后进入油箱I循环。待纵向拉伸完毕后,踩下踏板18,PLC集成控制柜19则操作控制气压源21,使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工作,带动横向上压条29摆动并下压,与横向下压条30 —起将丝网长边夹紧;然后PLC集成控制柜19根据程序设定,对横向支路供油,执行横向绷网动作,横向支路各零部件功能与纵向支路相同。纵、横向拉伸均完毕后,PLC集成控制柜19控制网框上顶气缸25的活塞上升,使网框与丝网贴紧,在丝网与网框接触部位涂上专用胶水,待胶水干燥后按网框大小切割丝网,即成为可用于丝网印刷的丝网版成品。 以上所述只是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可以对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液压绷网机由主机、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的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均置于主机的一侧,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主机和液压系统(20)、气压系统之间通过管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由横向绷网液缸(14)、纵向绷网液缸(16)、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纵向导轨组件(23 )、横向导轨组件(24 )、网框上顶气缸(25 )、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 )、纵向上压条(27)、纵向下压条(28)、横向上压条(29)、横向下压条(30)和机架(31)构成;机架(31)为中空框架结构,横向导轨组件(24)水平排列安装于机架(31)内部,纵向导轨组件(23)安装于机架(31)长边的外侧;纵向下压条(28)和横向下压条(30)分别焊接在纵向导轨组件(23 )和横向导轨组件(24 )的滑杆上,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 )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 )的缸体安装于纵向下压条(28)和横向下压条(30)上,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的活塞上分别安装有纵向上压条(27)和横向上压条(29);纵向绷网液缸(16)和横向绷网液缸(14)分别安装在纵向导轨组件(23)和横向导轨组件(24)的一侧;网框上顶气缸(25)安装于机架(31)内部的框架上; 所述的液压系统(20)由油箱(I)、过滤器(2)、变量叶片泵(3)、电机(4)、溢流阀(5)、压力表(6)、冷却器(7)、快换接头(8)、单向节流阀(9)、三位四通电液阀(10)、比例减压阀(11)、压力变送器(12)、同步分流马达(13)、横向绷网液缸(14)、油路块(15)和纵向绷网液缸(16)构成,变量叶片泵(3)与电机(4)相联,变量叶片泵(3)的入口管线上安装有过滤器(2),变量叶片泵(3)的出口管线上依次安装溢流阀(5)、压力表(6)及快换接头(8),快换接头(8)的出口安装有一单向节流阀(9 ),单向节流阀(9 )的出口液压管线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上各对应安装有三位四通电液阀(10 ),三位四通电液阀(10 )的4个进出口分别连接至比例减压阀(11)和油路块(15)及回油管线;比例减压阀(11)的出口接单向节流阀(9),单向节流阀(9)的出口连接压力变送器(12);压力变送器(12)的出口接同步分流马达(13),同步分流马达(13)的4个出口分别连接至横向绷网液缸(14)和纵向绷网液缸(16)的工作端,横向绷网液缸(14)和纵向绷网液缸(16)的非工作端连接至油路块(15);所述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支路的总回油管线上装接有快换接头(8),快换接头(8)的出口端装有冷却器(7); 所述的气压系统由气压源(21)、网框上顶气缸(25)、纵向压紧旋转气缸(22)和横向压紧旋转气缸(26)组成,各气缸和气压源(21)之间通过管线连接; 所述的控制系统由PLC集成控制柜(19)和踏板(17)、(18)组成,踏板(17)、(18)通过导线与PLC集成控制柜(19)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液压绷网机,属丝网印刷制版技术领域。它由主机、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构成。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均置于主机的一侧,控制系统与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主机和液压系统、气压系统之间通过管线连接。该自动液压绷网机采用液压缸作为绷网动作的执行元件,易实现PLC控制,液压油通过同步分流马达均匀分配,确保丝网沿纵向和横向的张力均匀一致,减少了绷网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绷网动作平稳,杜绝了丝网初拉时撕裂的现象。另一方面,该自动液压绷网机纵横向液缸的压力可通过比例减压阀进行调节,解决了气动式绷网机由于气压不易控制,初拉时易出现瞬间快速的大拉力,导致丝网易被损坏的问题。
文档编号B41C1/14GK202517802SQ20122009535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4日
发明者于昊成, 华剑, 周思柱 申请人:长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