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03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



背景技术:

丝印机的全称为“丝网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机器把油墨或锡膏等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在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它印承物上,例如,纺织板、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印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现有的丝印机多采用先上印料,然后使用一个或者两个刮板进行来回地刮胶,这种方式的操作印料并不能均匀的涂抹,而且不能按需加入相应的印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包括底座、模座、网板机构、行走机构和刮胶机构;

所述模座、网板机构和行走机构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刮胶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所述模座为圆盘形;

所述网板机构包括网板支架、丝网和第一气缸,所述网板支架为矩形支架,所述网板支架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丝网水平设置在网板支架内,所述网板支架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位于底座内,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位于底座外,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网板支架连接,所述网板支架位于模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有四个,各第一气缸在模座的外周均匀分布;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杆、限位框、驱动电机和滚珠丝杠,所述支杆竖向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所述限位框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框设置在支杆的一侧,所述限位框位于网板机构的上方,所述滚珠丝杠设置在限位框内,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杆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滚珠丝杠传动连接,所述刮胶机构设置在限位框上,所述刮胶机构与限位框滑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驱动刮胶机构沿着滚珠丝杠的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刮胶机构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气缸、印料桶、泵体和刮胶组件,所述第一支板与滚珠丝杠的螺母连接,所述第一支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气缸和印料桶均设置在第一支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刮胶组件与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泵体设置在印料桶的下方,所述泵体的一端与印料桶连通,所述泵体的另一端与刮胶组件连通;

所述刮胶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弹簧、限位圈,第二支板、连杆、转轴、滚轮和滚筒,所述壳体为长方体,所述限位圈为矩形限位圈,所述限位圈水平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板位于限位圈内,所述第二支板与限位圈匹配,所述第二支板与限位圈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板的上端面通过弹簧与壳体内壁的顶部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有两个,两个滑槽相对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所述转轴可在滑槽内上下移动,所述转轴位于第二支板的下方,所述滚筒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滚筒水平设置,所述滚筒的上端位于壳体内,所述滚筒的从壳体的底面伸向壳体外部,所述连杆为L形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滚轮套设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滚轮竖向设置,所述滚轮轴向所在的直线与滚筒轴向所在的直线平行。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网板支架的移动范围,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与模座的高度相等,限位块位于网板支架的下方,所述限位块有四个,各限位块均匀分布在模座的外周。当放入待印刷材料时,第一气缸将网板支架往下拉,限位块使丝网与待印刷材料更好地贴合。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滚筒的上下移动范围,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壳体内部的顶面,所述限位柱的高度小于限位圈与壳体内部顶面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为了使泵体能在壳体中印料用完时自动加料,所述壳体内壁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位于壳体内部的顶面,所述该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还设有PLC,所述接近开关和泵体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丝网,所述滚筒的外壁设有橡胶保护套。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印料散发的气体被人体直接吸收,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风扇。

作为优选,为了使电机便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设计巧妙,可行性高,刮胶机构实现了自动补料、定量出料和印刷三个功效,泵体将印料从印料桶抽进壳体,并储存在壳体中第二支板的上部,当滚筒与丝网抵触后,滚筒在压力下上移,使第二支板与限位圈分离,印料进入壳体的下部,并伴随滚筒转动时流出,实现了刮胶与出胶同步进行,解决了现有丝印机印料浪费严重,且印刷不均匀等一些列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的刮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的网板支架与丝网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模座,3.网板支架,4.丝网,5.第一气缸,6.支杆,7.限位框,8.驱动电机,9.滚珠丝杠,10.第一支板,11.第二气缸,12.印料桶,13.泵体,14.壳体,15.弹簧,16.限位圈,17.第二支板,18.连杆,19.转轴,20.滚轮,21.滚筒,22.滑槽,23.限位块,24.限位柱,25.接近开关,26.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一种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包括底座1、模座2、网板机构、行走机构和刮胶机构;

所述模座2、网板机构和行走机构均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刮胶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所述模座2为圆盘形;

所述网板机构包括网板支架3、丝网4和第一气缸5,所述网板支架3为矩形支架,所述网板支架3位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丝网4水平设置在网板支架3内,所述网板支架3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5位于底座1内,所述第一气缸5的输出轴位于底座1外,所述第一气缸5的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一气缸5的输出轴与网板支架3连接,所述网板支架3位于模座2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5有四个,各第一气缸5在模座2的外周均匀分布;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支杆6、限位框7、驱动电机8和滚珠丝杠9,所述支杆6竖向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限位框7竖向设置,所述限位框7设置在支杆6的一侧,所述限位框7位于网板机构的上方,所述滚珠丝杠9设置在限位框7内,所述驱动电机8设置在支杆6上,所述驱动电机8与滚珠丝杠9传动连接,所述刮胶机构设置在限位框7上,所述刮胶机构与限位框7滑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9驱动刮胶机构沿着滚珠丝杠9的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刮胶机构包括第一支板10、第二气缸11、印料桶12、泵体13和刮胶组件,所述第一支板10与滚珠丝杠9的螺母连接,所述第一支板10竖向设置,所述第二气缸11和印料桶12均设置在第一支板10上,所述第二气缸1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刮胶组件与第二气缸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泵体13设置在印料桶12的下方,所述泵体13的一端与印料桶12连通,所述泵体13的另一端与刮胶组件连通;

所述刮胶组件包括壳体14,以及设置在壳体14内的弹簧15、限位圈16,第二支板17、连杆18、转轴19、滚轮20和滚筒21,所述壳体14为长方体,所述限位圈16为矩形限位圈16,所述限位圈16水平设置在壳体14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支板17位于限位圈16内,所述第二支板17与限位圈16匹配,所述第二支板17与限位圈1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板17的上端面通过弹簧15与壳体14内壁的顶部连接,所述壳体14内壁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有两个,两个滑槽22相对设置,所述转轴19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滑槽22内,所述转轴19可在滑槽22内上下移动,所述转轴19位于第二支板17的下方,所述滚筒21套设在转轴19上,所述滚筒21水平设置,所述滚筒21的上端位于壳体14内,所述滚筒21的从壳体14的底面伸向壳体14外部,所述连杆18为L形连杆18,所述连杆18的一端与第二支板17的下端面连接,所述滚轮20套设在连杆18的另一端,所述滚轮20竖向设置,所述滚轮20轴向所在的直线与滚筒21轴向所在的直线平行。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网板支架3的移动范围,所述底座1上设有限位块23,所述限位块23的高度与模座2的高度相等,限位块23位于网板支架3的下方,所述限位块23有四个,各限位块23均匀分布在模座2的外周。当放入待印刷材料时,第一气缸5将网板支架3往下拉,限位块使丝网4与待印刷材料更好地贴合。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滚筒21的上下移动范围,所述壳体14内部设有限位柱24,所述限位柱24位于壳体14内部的顶面,所述限位柱24的高度小于限位圈16与壳体14内部顶面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为了使泵体13能在壳体14中印料用完时自动加料,所述壳体14内壁设有接近开关25,所述接近开关25位于壳体14内部的顶面,所述该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还设有PLC,所述接近开关25和泵体13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丝网,所述滚筒21的外壁设有橡胶保护套。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印料散发的气体被人体直接吸收,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风扇26。

作为优选,为了使电机便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8为伺服电机。

该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中,行走机构的工作原理为:驱动电机8驱动滚珠丝杠9的螺杆做旋转运动,在限位框的作用下,滚珠丝杠9的螺母做水平线性运动,由于刮胶机构与滚珠丝杠螺母连接,所以刮胶机构可做水平运动。刮胶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初始状态时,泵体13将印料从印料桶12抽进壳体14,并储存在壳体14中第二支板17的上部,当印刷时,第二气缸11将壳体14向下推,直至滚筒21与丝网4抵靠,然后第二气缸11再向下挤压壳体14,此时滚筒21上移,并通过滚轮20带动连杆18上移,从而带动第二支板17上移,使第二支板17与限位圈16分离,印料进入壳体14的下部,并伴随滚筒21转动时流出。限位柱24用于控制滚筒21的最大上升距离,避免壳体14与丝网直接抵靠,接近开关25用于检测壳体14内印料的量,从而控制泵体13在壳体14中印料不足时及时补充。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提高印料利用率的丝印机设计巧妙,可行性高,刮胶机构实现了自动补料、定量出料和印刷三个功效,泵体13将印料从印料桶12抽进壳体14,并储存在壳体14中第二支板17的上部,当滚筒20与丝网4抵触后,滚筒20在压力下上移,使第二支板17与限位圈16分离,印料进入壳体14的下部,并伴随滚筒21转动时流出,实现了刮胶与出胶同步进行,解决了现有丝印机印料浪费严重,且印刷不均匀等一些列的问题。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