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印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119阅读:1585来源:国知局
字符印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字符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布网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在音响设备上就常用到布网,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在布网上印刷一些字符。目前通常是采用丝印技术在布网上印刷字符,通过采用一布网支架,先将布网固定于该布网支架上,之后再在该布网上印刷相应的字符。为了达到较好的字符印刷效果,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的循环印刷,而在这多次的循环印刷中,只要有一次出现印刷不良等失误情况,就会导致布网报废,需要采用新的布网重新进行字符印刷,因此,字符印刷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字符印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字符印刷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字符印刷方法,所述字符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待印刷至布网的字符;

在制作好的所述字符上印刷热熔胶;

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以在所述热熔胶融化冷却后,所述字符印刷至所述布网上。

优选地,所述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气压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

优选地,所述预设气压为0.5Mpa。

优选地,所述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温度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

优选地,所述预设温度为150℃。

优选地,控制所述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的热压时长为15s。

优选地,所述字符的原料为PU热固型单组分高性能聚氨酯喷涂油墨。

优选地,所述字符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

优选地,所述制作待印刷至布网的字符的步骤包括:

采用PET耐高温聚酯薄膜作为字符载体,在所述PET膜上印刷制作所述字符。

优选地,所述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以在所述热熔胶融化冷却后,所述字符印刷至所述布网上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字符印刷至所述布网上后,去除当前置于所述字符表面的所述PET膜。

本发明提出的字符印刷方法,当需要在布网上印刷字符时,首先将字符独立进行制作,在制作好的字符上印刷热熔胶,然后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当热压完成,热熔胶融化冷却后,字符就印刷固定于布网上了。由于字符是在印刷前就制作好,省去了在布网上多次循环印刷字符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字符印刷的效率;同时,即使字符制作失败,也不会导致布网报废,因此,降低了字符印刷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字符印刷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布网支架与布网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字符印刷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字符印刷方法。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字符印刷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字符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制作待印刷至布网的字符;

步骤S20,在制作好的所述字符上印刷热熔胶;

现今,布网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比如,在音响设备上就常用到布网,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在布网上印刷一些字符。目前通常是采用丝印技术在布网上印刷字符,如图2所示,采用一布网支架100,先将布网200固定于该布网支架100上,之后再在该布网200上印刷相应的字符。为了达到较好的字符印刷效果,通常需要经过多次的循环印刷(至少5次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在这多次的循环印刷中,只要有一次出现印刷不良等失误情况,就会导致布网和布网支架报废,需要采用新的布网重新进行字符印刷,因此,不仅成本高,而且字符印刷的效率也不高。并且,如果布网支架的尺寸过大,那么字符印刷时的作业场地也很大,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同时,由于是在布网上直接印刷字符,字符的厚度受到限制,不能做出立体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在布网上印刷字符时,首先将布网上需要印刷的字符独立进行制作,也即与丝印技术不同,并不通过直接在布网上印刷字符。

进一步地,由于PU热固型单组分高性能聚氨酯喷涂油墨具有附着力强、手感滑爽、耐磨性佳、可低温固化、透明度高、耐候性好、耐化学品性优等特性,优选地,采用PU油墨为原料来制作字符。

进一步地,在制作字符时,字符的厚度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优选地,字符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也即字符的厚度可达到1.0mm,因此,使得字符具有立体显示的效果。

当字符制作好后,为了能将制作好的字符固定于布网上,先在制作好的字符上印刷热熔胶。具体地,制作好的独立字符通常有正反两面,若字符正面为A面,字符反面为B面,则在字符的B面上印刷热熔胶。

进一步地,由于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常用的热熔胶的种类繁多,其中的热熔胶纸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因此,优选地在制作好的字符上印刷热熔胶纸。

步骤S30,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以在所述热熔胶融化冷却后,所述字符印刷至所述布网上。

之后,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具体地,在热压前,先在气动压合治具上依次放入布网和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置于布网上,其中,字符印刷有热熔胶的一面附贴于布网。然后,启动气动压合治具,进行热压操作。当热压操作完成,热熔胶融化冷却后,字符就印刷固定于布网上了。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字符的印刷效果,在使用气动压合治具前,首先对气动压合治具进行点检,比如对气动压合治具的平整度等进行检测等。当检测合格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对字符和布网进行热压,使字符印刷固定于布网上。

采用本实施例的字符印刷方法在布网上印刷字符,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所需的作业场地也小,因此,达到了既降低成本,又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并且,还适用于批量性生产。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当需要在布网上印刷字符时,首先将字符独立进行制作,在制作好的字符上印刷热熔胶,然后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当热压完成,热熔胶融化冷却后,字符就印刷固定于布网上了。由于字符是在印刷前就制作好,省去了在布网上多次循环印刷字符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字符印刷的效率;同时,即使字符制作失败,也不会导致布网报废,因此,降低了字符印刷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提出本发明字符印刷方法第二实施例。字符印刷方法第二实施例与字符印刷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字符印刷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采用PET耐高温聚酯薄膜作为字符载体,在所述PET膜上印刷制作所述字符。

由于PET耐高温聚酯薄膜有光泽、尺寸稳定性好、透明性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防潮性,并且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而且还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PET膜作为字符载体,在PET膜上印刷制作字符。

当字符印刷制作好后,字符的一面会附着PET膜,因此,在字符的另外一面印刷热熔胶。然后,采用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a,控制所述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气压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

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字符印刷效果,在进行热压时,控制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气压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通过实验得知,当设置预设气压为0.5Mpa时,字符印刷效果较好,因此,预设气压优选设置为0.5Mpa,也即优选地,控制气动压合治具采用0.5Mpa气压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0包括:

步骤b,控制所述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温度将印刷有热熔胶的所述字符在所述布网上进行热压。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热压时,控制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温度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通过实验得知,当设置预设温度为150℃时,字符印刷效果较好,因此,预设温度优选设置150℃,也即优选地,控制气动压合治具采用150℃温度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字符印刷效果,对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的热压时长进行控制。通过实验得知,当控制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的热压时长为15s时,字符印刷效果较好。因此,优选地,控制气动压合治具将印刷有热熔胶的字符在布网上进行热压的热压时长为15s。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c,在所述字符印刷至所述布网上后,去除当前置于所述字符表面的所述PET膜。

在采用PET膜作为字符载体,在PET膜上印刷制作字符的情况下,当热压完成,字符印刷固定于布网上之后,字符的上表面还附着PET膜,因此,可将当前置于字符上表面的PET膜去除,比如,将PET膜揭除。

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案,采用PET膜作为字符载体,在PET膜上印刷制作字符,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了字符印刷的效率。并且,控制气动压合治具采用预设气压、预设温度对字符进行热压,进一步提高了字符的印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