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398发布日期:2018-07-03 23:2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打字部以进行打字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打印机(例如点击打式打印机),该打印机具备对电压进行电力机械转换以驱动打字部的驱动元件,向该驱动元件供给驱动用的电力(电压)以驱动打字部,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印刷文字等。在这种打印机中,一直以来,具备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在驱动用电力向驱动元件的供给被切断之后,该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再生在驱动元件中通过电力机械转换而产生的反向电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现有的打印机中,采用了利用一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而再生在多个驱动元件的各个中产生的反向电压的结构。因此,在例如进行高精细的印刷等、在打印机中利用很多驱动元件来驱动打字部的情况下,存在同时产生较多的反向电压的几率较高、该较多的反向电压被供给至一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情况。

这样,在较多的反向电压被供给至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情况下,例如因电压的重叠而导致反向电压的电压值上升、或者较大的电流即较多的电荷同时流入到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几率变高。因此,关于构成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气元件,需要增大耐电压或增大静电容量。

其结果是,构成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气元件的外形尺寸较大,安装有该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路基板的尺寸也大型化,因此,存在难以使打印机小型化这样的技术问题。另外,在一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中进行电压的再生的情况下,会因供给来的较多的反向电压而使反向电压再生电路自身的动作电压产生波动,因此,存在再生的电压的变动较大这样的技术问题。

另外,即便是在驱动打字部的驱动元件较少(例如一个)的情况下,若在产生的反向电压中电荷量较多(电流较大),则也需要对构成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气元件增大耐电压或增大静电容量,因此,也会产生难以使打印机小型化这样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710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抑制大型化并抑制再生的电压的变动的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打印机。

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打印机是驱动打字部以进行打字的打印机,打印机具备:打字部驱动元件,其对驱动用电力进行电力机械转换以驱动所述打字部;开关,其对是否向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供给所述驱动用电力进行切换;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其在由所述开关实现的所述驱动用电力向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的供给被切断之后,对在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中通过电力机械转换而产生的反向电压进行再生;以及电路基板,其安装有所述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和所述开关,所述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具有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所述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具有对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的所述反向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第一平滑化线圈,所述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具有对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的所述反向电压进行平滑化的第二平滑化线圈,在所述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上,在所述第一平滑化线圈与所述第二平滑化线圈之间,配置并安装有所述开关。

根据该结构,通过两个(多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而抑制了构成该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气元件的大型化,并通过隔着开关而配置两个平滑化线圈,而抑制了两个平滑化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因此,抑制了再生的电压的变动。

在上述打印机中,优选为,所述开关呈具有多个外表面的形状,所述开关以所述多个外表面中的最大面积的主面与所述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交叉的姿态而安装于所述电路基板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使主面成为两个平滑化线圈的壁的方式而配置的开关,能够有效地抑制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上的平滑化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在上述打印机中,优选为,在所述开关的所述主面上安装有导磁率比大气的导磁率高的金属板。

根据该结构,平滑化线圈所产生的磁通在具有较高导磁率的金属板中流动,因此,能够抑制两个平滑化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在上述打印机中,优选为,所述电路基板呈具有两组对置的一对边的矩形形状,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以在两组所述一对边中的一组中,所述第一平滑化线圈被配置于一边侧,且所述第二平滑化线圈被配置于另一边侧的方式,而分别进行安装。

根据该结构,两个平滑化线圈配置于在电路基板上的远离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抑制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在上述打印机中,优选为,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以在与配置有所述第一平滑化线圈及所述第二平滑化线圈的边所属的所述一组不同的另一组的一对边中,将被输入打字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子被配置于一边侧,且所述第一平滑化线圈及所述第二平滑化线圈被配置于另一边侧的方式,而分别进行安装,其中,所述打字控制信号生成对所述开关进行切换的切换信号。

根据该结构,在电路基板中,在与将被输入打字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子远离的位置处配置两个平滑化线圈,因此,能够抑制平滑化线圈对打字控制信号的干涉(磁干涉)。

在上述打印机中,优选为,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安装有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使用从所述输入端子输入的所述打字控制信号而生成所述切换信号并向所述开关供给,在所述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上,从所述控制元件到所述第一平滑化线圈为止的沿着所述基板面的距离以及从所述控制元件到所述第二平滑化线圈为止的沿着所述基板面的距离,均比从所述控制元件到所述开关为止的沿着所述基板面的距离长。

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平滑化线圈对从控制元件流动至开关的切换信号的干涉(磁干涉)。

在上述打印机中,优选为,所述打印机具备第一驱动元件组和第二驱动元件组,该第一驱动元件组和第二驱动元件组分别由在所述打字时驱动所述打字部的数量的各自一半数量以下的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构成,所述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对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组中包含的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所产生的所述反向电压进行再生,所述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对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组中包含的所述打字部驱动元件所产生的所述反向电压进行再生。

根据该结构,在具备多个打字部驱动元件的打印机中,抑制了向一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供给的打字部驱动元件的反向电压的数量,因此,能够抑制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概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对打印机所具备的打字部的驱动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3是对在打字部驱动元件中产生反向电压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打字部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具体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7是安装有打字部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的俯视图。

图8是安装有打字部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利用两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对一个打字部驱动元件所产生的反向电压进行再生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打印机11具备图1中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矩形的壳体12。在该壳体12内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处分别配置有彼此相对的框架部件13。在两个框架部件13上,以沿着长边方向的方式而彼此平行地架设有旋转轴14及引导轴15。旋转轴14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框架部件13旋转,并且在该旋转轴14的外周面上安装有沿长边方向呈长条的圆筒状的辊16。辊16能够与旋转轴14一起旋转,并通过旋转来输送例如纸等介质p。即,介质p卷挂于辊16上,并沿着与壳体12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被输送。

在引导轴15上安装有能够沿着引导轴15移动的滑架17。在滑架17上搭载有对介质p进行印刷的打印头21。打印头21以与辊16对置的方式而设置。另外,打印头21具备朝向辊16突出的凸头部22。此外,打印头21通过使构成打字部20的打印针207(参照图2)从与辊16对置的凸头部22的前端突出,并使打印针207经由墨带等而向介质p施加压力,从而将点复印到介质p以打印文字、符号等。

即,打印机11是通过打印针207将墨带敲打至介质p上从而对介质p进行印刷的点击打式的打印机。此外,通过滑架17的移动,打印头21在相对于被辊16支承的介质p而于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对介质p进行印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滑架17而移动的打印头21的移动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与壳体12的长边方向一致。另外,利用辊16来输送介质p的方向是与该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1通过采用例如无碳纸等压敏纸来作为介质p,从而不使用墨带,通过该介质p单体就能够进行印刷。当然,在采用无碳纸等压敏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辊16与凸头部22之间另行设置墨带的结构。

如图2及图3所示,打字部20构成为包括:金属制的杆204,其能够以轴203为中心而进行旋转;线状的打印针207,其与杆204连接;以及复位弹簧205。另外,具备驱动线圈25,该驱动线圈25作为电磁铁而发挥功能,在该驱动线圈25中,线圈200被卷绕于铁心206,并通过在该线圈200中流动的电流而使铁心206产生磁力。

在该驱动线圈25中,当通过对打字进行控制的打字控制信号而向线圈200施加电压时,电流在线圈200中流动,通过由于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电磁铁的磁力,如图2中双点划线和实线所示,打字部20的金属制的杆204以轴203为中心进行旋转而被拉向铁心206。此外,与杆204连接的打印针207将墨带208击打到纸等介质p上,从而将点的图像形成于介质p上。因此,驱动线圈25作为打字部驱动元件而发挥功能,该打字部驱动元件对通过施加的电压和流动的电流而供给的驱动用电力进行电力机械转换,以驱动打字部20(杆204)(使其旋转)。

另外,复位弹簧205推压杆204,从而对杆204向远离铁心206的方向施力。因此,当通过对打字进行控制的打字控制信号而切断在线圈200中流动的电流时,线圈200中产生的磁力会消失。因此,如图3中双点划线和实线所示,杆204通过复位弹簧205的施力而以轴203为中心进行旋转,并返回至在被拉之前的原来的位置。由此,打印针207也从墨带208离开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杆204向原来的位置返回的过程中,铁心206产生的磁通(磁力线的数量)变化(减少)。并且,伴随着该磁通的变化,会使由电磁感应而形成的电流在卷绕于铁心206的线圈200中流动,从而产生电压即反向电压。

接下来,对打字部20的驱动电路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字部20的驱动电路具有:控制元件50、三个开关元件40a、40b、40c、以及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这两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

控制元件50为具有集成电路的元件,例如从主计算机而被输入对打字进行控制的打字控制信号sc,并使用该输入的打字控制信号sc,而生成切换信号sw,该切换信号sw对分别设置于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中的开关201的接通断开进行切换。

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中设置有由例如晶体管等而实现的电气性的开关201,并通过使开关201从断开变为接通,而使对打字部20进行驱动的驱动线圈25的线圈200与电源vh连接,由此从电源vh供给驱动用电力。因此,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作为对是否向驱动线圈25(打字部驱动元件)供给驱动用电力进行切换的开关而发挥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开关元件40a、40b、40c中分别设置有六个开关201,而对是否向合计十八个线圈200的每一个供给驱动用电力进行切换。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在一方与电源vh连接、另一方与开关201连接的线圈200中,根据切换信号sw使开关201接通从而流通有电流,合计十八个打印针207将墨带208击打到介质p上,从而进行打字。换言之,十八(个)成为在打字时驱动打印针207(打字部20)的驱动线圈25(打字部驱动元件)的数量。

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的电路结构,其成为将在驱动线圈25的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回收并作为电力而返回至电源vh的再生电路。

即,如图4所示,线圈200的与开关201连接的连接侧分别经由二极管202而与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及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连接,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电流)由于二极管202而以不会逆流的方式被供给。另外,将经由该二极管202而向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及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供给(施加)的反向电压称为电压veco。

在本实施方式中,十八个线圈200(驱动线圈25)的一半数量即九个线圈200分别与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及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连接,以使十八个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被等分(二等分)地供给。

即,通过开关元件40a的六个开关201而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以及通过开关元件40b的六个开关201而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中的三个线圈200,作为第一驱动元件组而连接到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另一方面,通过开关元件40c的六个开关201而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以及通过开关元件40b的六个开关201而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中的三个线圈200,作为第二驱动元件组而连接到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换言之,在打印机11中设置有第一驱动元件组和第二驱动元件组,该第一驱动元件组和第二驱动元件组分别由在打字时对打字部20进行驱动的十八个线圈的一半数量的九个线圈200构成。

此外,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对第一驱动元件组中包含的线圈200所产生的反向电压(电压veco)进行再生,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对第二驱动元件组中包含的线圈200所产生的反向电压(电压veco)进行再生。即,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及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分别经由二极管105而与电源vh连接,在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及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的各自中,反向电压(电压veco)经由二极管105而成为电流(电力)并回流至电源vh。

接下来,对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及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是相同的电路结构,此处,代表性地对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进行说明。

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具备第一检测电路31、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第一开关电路33、平滑电路34、第二检测电路35及第二开关电路36。各个电路分别由晶体管、电阻等电气元件构成,并被安装于电路基板60(参照图7)。

第一检测电路31及第二检测电路35是对电压veco的值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31根据电压veco的大小而向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输出信号(电压)。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根据从第一检测电路31输出的信号而向第一开关电路33输出接通信号或断开信号。在从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输出了接通信号的情况下,第一开关电路33使平滑电路34与电压veco(线圈200)导通,在从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被输入了断开信号的情况下,第一开关电路33对电压veco(线圈200)与平滑电路34的导通进行切断。

另外,第二检测电路35根据电压veco的大小而向第二开关电路36输出信号(电压)。第二开关电路36根据从第二检测电路35输出的信号而使第一开关电路33动作,以对电压veco(线圈200)与平滑电路34的导通进行切断。

平滑电路34的输出端子经由二极管105而与电源vh连接,将通过从线圈200经由第一开关电路33供给来的电压veco而产生的电流平滑化并回流至电源vh。

接下来,参照图6,而对各个电路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检测电路31具有电阻110及齐纳二极管111。在经由二极管202供给来的、基于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而形成的电压veco处于超过齐纳二极管111的齐纳电压的较大电压的状态的情况下,齐纳二极管111使电流流动至电阻110。由此,对应于流动至电阻110的电流,而在电阻110产生从电压veco起的电压降。第一检测电路31将因该电阻110而从电压veco下降的电压作为信号输出至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

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具有p沟道型的fet(fieldeffect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120、电阻121、电阻122、电阻123、电阻124、以及n沟道型的fet125。此外,在因从第一检测电路31输出的信号即基于电阻110的下降电压,而使向fet120的栅极施加的栅极电压超过了预定的阈值电压值的时间点,fet120导通而使电流流动至电阻121及电阻122,从而在电阻122产生电压降。当电阻122的电压降超过预定的值时,fet125导通,电流流动至电阻123及电阻124,从而在电阻123产生电压降。

另一方面,当电压veco从较大的电压的状态开始下降而使第一检测电路31内的电阻110的电压降低于fet120的阈值电压值时,fet120截止,从而切断电阻121及电阻122的电流。由此,在电阻122不再产生电压降,fet125截止。然后,电阻123及电阻124的电流被切断,电阻123的电压降以变为零的方式降低。

第一开关电路33具有p沟道型的fet130。此外,在电压veco为较大的电压的状态下,fet125变为导通,电阻123所产生的电压降成为使fet130导通的预定的阈值以上时,fet130接收表示该电阻123的电压降的电压以作为导通信号,并且导通从而使线圈200与平滑电路34导通。另一方面,当电压veco从较大的电压的状态起降低,从而使fet125截止而切断电阻123的电流时,电阻123的电压降降低。此外,在电阻123的电压降低于使fet130导通的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fet130接收表示该电压降的电压以作为截止信号,并且截止从而切断线圈200与平滑电路34的导通。

第二检测电路35具有齐纳二极管150、电阻151、电阻152、pnp型的晶体管153、电阻154、以及电阻155。另外,第二开关电路36具有pnp型的晶体管160。此外,第二检测电路35将晶体管160的基极电压作为信号而输出至第二开关电路36。

即,在第二检测电路35中,在电压veco处于预定电压以下的状态下,电流因齐纳二极管150而未流动至电阻151及电阻152,因此,晶体管153因电流未在基极发射极间流动而截止。因此,晶体管160的基极发射极间电压因电阻154的电压降而超过阈值,晶体管160导通。

另一方面,当电压veco较大而超过预定电压时,齐纳二极管150会使电流流动至电阻151及电阻152,因此,会在电阻152产生电压降,并且由于该电压降,而在晶体管153的基极发射极间流动有电流,从而晶体管153导通。当晶体管153导通时,晶体管160的基极发射极间电压降低,因此,晶体管160截止。

因此,在电压veco是超过预定电压的电压值的期间,晶体管160处于截止状态,在该状态下,当电压veco进一步上升时,如上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2通过第一检测电路31所输出的信号而使fet130导通,从而电压veco与平滑电路34连接。由此,基于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而形成的电流会流动至平滑电路,并在电源vh中再生为电力。

另一方面,当电压veco降低而处于预定电压以下时,晶体管153截止,晶体管160导通,使fet130的源极端子和栅极端子导通,使积蓄于fet130的栅极源极间的寄生电容的电荷放电。由此,fet130截止,经由二极管202流动至平滑电路34的电流被切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图5及图6所示的电路结构的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当线圈200的反向电压即电压veco为超过预定电压的较大电压时,第一开关电路33接通,当电压veco处于预定电压以下时,通过第二开关电路36的作用而使第一开关电路33断开。因此,使第一开关电路33接通的作用和使第一开关电路33断开的作用分别根据电压veco的电压值而加以控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构成为,具有电源vh的电压值以上的大小的电压值,并且通过第一开关电路33的接通断开而抑制了电压变动的电压veco被施加于平滑电路34。

被施加电压veco的平滑电路34具有二极管140、线圈141、以及电容器142。二极管140的阳极被接地,阴极与fet130的漏极端子及线圈141的一端连接。线圈141的另一端与电容器142的一端连接,电容器142的另一端被接地。另外,线圈141的另一端及电容器142的一端与电源vh连接。

该平滑电路34在二极管140的阴极端子接收通过从线圈200经由fet130供给来的电压veco而产生的电流。然后,平滑电路34将在二极管140的阴极端子接收到的电流平滑化,并从线圈141与电容器142之间的节点输出。这样,由平滑电路34平滑化后的电流经由二极管105而回流至电源vh。因此,构成平滑电路34的电气元件使用了具有与通过电压veco而产生的电流相适应的耐电压、静电容量的电气元件。

此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所示的打字部20的驱动电路被安装于一个(一张)电路基板60上。即,在电路基板60上安装有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另外,除了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之外,在电路基板60上还安装有:三个开关元件40a、40b、40c;将被输入打字控制信号sc的连接器等输入端子65;以及使用从该输入端子65输入的打字控制信号sc而生成切换信号sw的控制元件5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基板60呈具有两组对置的一对边的矩形形状。即,该电路基板60具有两组的一对边,该两组的一对边分别是对置的一边61a和另一边61b这一组、以及对置的一边62a和另一边62b这一组。另外,边61a(边61b)的尺寸比边62a(边62b)的尺寸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两组的一对边中的边62a和边62b这组中,作为构成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的平滑电路34的线圈141的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以配置于边62a侧的方式而被安装。另一方面,作为构成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的平滑电路34的线圈141的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以配置于边62b侧的方式而被安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采用棒型的线圈,能够容许较大的电流流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路基板60的基板面63上,在安装于对置的一对的各个边侧的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与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之间,配置并安装有三个开关元件40a、40b、40c。

如图7及图8所示,各开关元件40a、40b、40c分别呈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并具有各自所具有的多个(该情况下为六个)外表面中的最大面积的主面41。此外,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以如下的姿态而被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即,各自的主面41在基板面63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相对于连结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线(任意的线)而交叉,并且相对于电路基板60的基板面63而交叉。另外,在各开关元件40a、40b、40c各自的主面41上,通过粘合等而安装有导磁率比大气(空气)的导磁率高的金属板42。

另外,在电路基板60上,在与配置有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的边62a和配置有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边62b所属的一组不同的另一组的一对边61a和边61b中,输入端子65被配置并安装于一边61a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分别被配置并安装于与输入端子65相反侧的另一边61b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在电路基板60的零件面侧的基板面63中被配置并安装于由边61b和边62a形成的角部,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在电路基板60的零件面侧的基板面63中被配置并安装于由边61b和边62b形成的角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a及距离lb均比距离lc长,其中,上述距离la是从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的控制元件50到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为止的沿着基板面63的距离,上述距离lb是从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的控制元件50到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为止的沿着基板面63的距离,上述距离lc是从控制元件50到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为止的沿着基板面63的距离。

如图7及图8中双点划线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又一个开关元件40d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的开关元件40c与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之间。在该情况下,通过追加开关元件40d所具有的六个开关201,从而能够利用合计二十四个打印针207进行打字。另外,在电路基板60中,在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附近,fet130、二极管105等被配置并安装于基板面63上,并且在与基板面63相反的图案面侧配置并安装有构成平滑电路34的电容器142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142采用了芯片型。当然,电容器142能采用棒型。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即安装有构成打字部20的驱动电路的图4及图6所示的各电气元件的电路基板60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在打字时使用的十八个的一半数量即九个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分别被等分(二等分)地供给至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因此,抑制了多个反向电压重叠而使电压veco的电压值变大的情况,因此抑制了构成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气元件的形状变大的情况。

例如,由于抑制了作为平滑电路34的线圈141的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大型化,因此,抑制了因各自产生的磁通的相互干涉(磁干涉)而产生的再生电压的变动。或者,由于抑制了平滑电路34的电容器142的大型化,因此,抑制了形成于电路基板60上的平滑电路34的配线图案的占有面积变大的情况。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将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配置于电路基板60中对置的一对边的每个边侧,因此,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彼此远离,从而抑制了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另外,使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介于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与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之间,因此,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被各开关元件40a、40b、40c(的主面41)抑制。此外,磁通较多地在安装于主面41上的金属板42中流动,因此,抑制了例如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所产生的磁通中的到达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磁通数。

另外,在电路基板60中,从控制元件50到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为止的距离比从控制元件50到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为止的距离长,因此,抑制了磁通对切换信号sw或打字控制信号sc的影响。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通过两个(多个)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而抑制了构成该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电气元件的大型化。另外,通过使两个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以隔着各开关元件40a、40b、40c的方式而被配置,从而抑制了两个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因此,抑制了再生的电压的变动。

(2)通过以使主面41成为两个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壁的方式而配置的开关元件40a、40b、40c,能够有效地抑制电路基板60的基板面63上的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3)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或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所产生的磁通在具有较高导磁率的金属板42中流动,因此,能够抑制两个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4)在电路基板60上,两个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分别配置于远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线圈间的干涉(磁干涉)。

(5)在电路基板60上,在与将被输入打字控制信号sc的输入端子65远离的位置处配置两个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因此,能够抑制线圈对打字控制信号sc的干涉(磁干涉)。

(6)在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中,从控制元件50到开关元件40a、40b、40c为止的距离比从控制元件50到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为止的距离短,因此,能够抑制线圈对从控制元件50流动至开关元件40a、40b、40c的切换信号sw的干涉(磁干涉)。

(7)在具备多个线圈200的打印机11中,通过两个(多个)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来抑制向一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供给的线圈200的反向电压的数量,因此,能够抑制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大型化。

另外,也可以如下那样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也可以是所具备的线圈200(驱动线圈25)少于十八个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一个打印针207将墨带208击打至介质p上从而进行打字的结构的打印机11。此外,在这样的打印机11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两个(多个)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都连接至一个线圈200而进行电压的再生。

如图9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对于一方与电源vh连接的一个线圈200,在其与开关元件40的开关201连接的另一方,经由二极管202而连接两个(多个)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双方。

例如,在线圈200具有较大的电抗的情况下,线圈200中产生的反向电压的电压值变大。因此,根据所产生的较大的电压值,会有较大的电流(较多的电荷)经由二极管而被供给(施加)至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图9所示的电路结构,能够使供给来的较多的电荷分散地流入到两个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双方。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各自的电气元件(例如电容器142)所需的耐电压的上升。

另外,在图9所示的本变形例的电路结构中,打印机11所具备的线圈200(驱动线圈25)也可以为多个(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十八个)。在该情况下,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双方分别与所具备的各个线圈200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数量比在打字时驱动打字部20的数量的各自一半数量少的线圈200(驱动线圈25)构成的第一驱动元件组和第一驱动元件组。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对第一驱动元件组中包含的线圈200所产生的反向电压进行再生,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对第二驱动元件组中包含的线圈200所产生的反向电压进行再生。

例如在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将通过开关元件40a的六个开关201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作为第一驱动元件组而与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连接。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将通过开关元件40c的六个开关201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作为第二驱动元件组而与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连接。

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通过开关元件40b的六个开关201而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被连接至与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2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2b这两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相比而另行设置的反向电压再生电路。即,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具备三个驱动元件组,各个驱动元件组由数量比在打字时驱动打字部20的数量的各自一半数量少(此处为三等分的六个)的线圈200(驱动线圈25)构成,此外也具备与各驱动元件组的线圈200连接的三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

当然,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分别构成三个反向电压再生电路的平滑电路34的三个线圈141,以在相邻的两个线圈141之间配置有三个开关元件40a、40b、40c中的至少一个的状态而安装于电路基板60的基板面63上。

或者,通过开关元件40b的六个开关201而与电源vh连接的六个线圈200,也可以如上述图9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与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a和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双方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电路基板60中,距离la及距离lb不一定要比距离lc长,其中,上述距离la是从控制元件50到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为止的沿着基板面63的距离,上述距离lb是从控制元件50到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为止的沿着基板面63的距离,上述距离lc是从控制元件50到各开关元件40a、40b、40c为止的沿着基板面63的距离。例如,在磁通对从控制元件50流动至开关元件40a、40b、40c的切换信号sw的影响较少的情况下,距离lc也可以比距离la或距离lb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电路基板60中,并非一定以输入端子65被配置于一边61a侧、且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被配置于另一边61b侧的方式而进行安装。例如在磁通对打字控制信号sc的影响较少的情况下,在图7所示的电路基板60中,输入端子65也可以被配置并安装于边62a、或边62b侧。或者,输入端子65也可以被配置并安装于配置有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的边61b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电路基板60中,并非一定以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被配置于一边62a侧、且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被配置于另一边62b侧的方式而进行安装。例如,也可以是,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被配置于一边61a侧,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被配置于另一边61b侧。或者,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和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在电路基板60中也可以不是分开地配置于两组的一对边中的一组的各个边侧。即,只要在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之间配置有开关元件40a、40b、40c的至少一个,则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及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在电路基板60的基板面63中可以被配置于任意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开关元件40a、40b、40c(开关)未必一定在主面41安装有导磁率比大气(空气)的导磁率高的金属板42。例如,在内部具备具有导磁性的材料等、开关元件40a、40b、40c自身具有导磁性的情况下,无需安装导磁率较高的金属板4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开关元件40a、40b、40c(开关)未必一定要以主面41与电路基板60的基板面63交叉的姿态而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例如,也可以设为,以使主面41沿着基板面63的姿态而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总之,开关元件40a、40b、40c(开关)只要以能够抑制两个线圈141之间(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与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之间)的磁通干涉的姿态而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40a、40b、40c(开关)的形状只要具有多个外表面,则也可以不必是大致长方体的形状,另外,也可以设为例如各外表面的面积相等等而不具有主面41。在该情况下,开关元件40a、40b、40c(开关)只要是能够抑制两个线圈141之间(第一平滑化线圈141a与第二平滑化线圈141b之间)的磁通干涉的姿态,则可以以任意的姿态而安装于电路基板60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也可以使用压电元件,以作为对驱动用电力进行电力机械转换而驱动上述打字部的打字部驱动元件。即,压电元件是根据施加的电压而伸缩的电力机械转换元件,也可以使用该伸缩来驱动打字部20(杆204)(使其旋转)。

·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字部11例如是介质p为长条的纸、且在该长条的纸上进行印刷的大幅面的打印机。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1也可以将纸以从卷绕成卷筒状的状态放卷并卷挂于辊16上的方式进行输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中,介质p能够采用植物性的纸、树脂制的胶片、金属箔、金属薄膜、树脂和金属的复合体薄膜(层压薄膜)、织物、无纺布、陶瓷片等各种材料。

·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1也可以是通过使用压电元件的伸缩使金属板挠曲、从而从打字部20的一个示例即液体喷射头喷射出液体以在介质上打字的喷墨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作为从液体喷射装置以微小量的液滴的方式而排出的液体的状态,设为包含向粒状、泪滴状、拖尾成线状的液体。另外,此处所称的液体只要是能够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只要是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设为包括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胶体溶液、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流状体的材料。另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也包括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形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在溶媒中溶解、分散或混合而成的材料等。作为液体的代表例,列举有油墨、液晶等。此处,油墨是指,包含一般的水溶性油墨及油性油墨、凝胶油墨、热熔性油墨等各种液体组成物的油墨。

符号说明

11…打印机;20…打字部;25…驱动线圈(打字部驱动元件的一个示例);30a…第一反向电压再生电路;30b…第二反向电压再生电路;40、40a、40b、40c、40d…开关元件(开关的一个示例);41…主面;42…金属板;50…控制元件;60…电路基板;61a、61b、62a、62b…边;63…基板面;65…输入端子;105…二极管;130…fet;141a…第一平滑化线圈;141b…第二平滑化线圈;142…电容器;201…开关;la、lb、lc…距离;sc…打字控制信号;sw…切换信号;vh…电源;veco…电压(反向电压的一个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