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944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



背景技术:

热敏打印机技术最早应用在传真机的使用上,其随着热敏打印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普及到了POS终端系统、银行系统等领域。由于热敏打印机具有低噪音、速度快、可靠性高、打印字符清晰、小型化等特点,所以在医疗仪器领域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在心电图机,监护仪、检验仪器等上用于打印检测数据和波形等。

现有技术的热敏打印机的原理是先通过主设备处理器将需要打印的数据发送给热敏打印机,热敏打印机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热敏打印头点阵信息,进而控制热敏打印头的热敏单元加热,把热敏纸上热敏图层加热显示相应的图文。并且热敏纸会因为环境温度的不同,而造成热敏纸变成深色所花费时间的不同。在现有技术中,当热敏打印头在与热敏纸接触时,一般需要热敏打印头达到 200℃,这样才可以快速的打印出清晰地图文。但是热敏打印头的加热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现有技术的热敏打印机都是给热敏打印头设定一个固定的加热时间,但是这只是根据一个环境温度的条件下设置的加热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热敏纸上显示的图文的颜色就会较深,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热敏纸上显示的图文的颜色就会较浅,这样就会影响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并且当热敏打印机连续工作时,热敏打印头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这也会影响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效果,甚至当热敏打印头的温度过高时,还会烧坏热敏打印头,造成热敏打印机的损坏,减少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寿命。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敏打印机会因为环境温度的改变造成打印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形状为方形壳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与所述外壳的底面垂直,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挡墙分为用于存放热敏纸的纸仓和打印仓,所述打印仓与所述挡墙平行的侧面设置有纸张出口,所述打印仓的底面上设置有打印头基座,所述挡墙上设置有安装口;

热敏打印头,所述热敏打印头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基座上,所述热敏打印头阵列排布在所述打印头基座的顶面;

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输轮、第二传输轮和压纸轮,所述第一传输轮设置在所述纸张出口上,所述第二传输轮设置在所述安装口上,所述压纸轮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基座的上方,所述压纸轮与所述热敏打印头之间设置有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略小于所述热敏纸的厚度;

第一温度采集器,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器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探测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器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热敏纸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头相匹配,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纸仓连通,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头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的内部,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头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连接通道的深度;

第二温度采集器,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探测头,所述打印头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热敏打印头的一侧,所述打印头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方,所述防护罩面向所述热敏打印头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头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

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位于所述纸仓的内部,所述控制芯片与传输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器和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热敏打印头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芯片通过预先设定,并通过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器采集所述纸仓内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来控制所述热敏打印头的加热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打印仓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散热孔相同;

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个用于遮挡所述散热孔的挡板和用于驱动所述挡板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散热孔相对设置,所述散热孔的截面图形为矩形,所述挡板的截面图形为矩形,所述挡板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散热孔的截面面积,所述散热孔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杂物进入所述打印仓内部的防护网。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两个排气扇,所述排气扇分别设置所述散热孔的内侧,两个所述排气扇相同,所述排气扇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所述散热装置启动,所述散热孔打开,所述排气扇转动;

当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所述散热装置关闭,所述挡板遮挡所述散热孔,所述排气扇停止转动,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三设定温度时,所述热敏打印头停止加热,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停止打印,所述散热孔打开,所述排气扇转动,所述第三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当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所述散热装置关闭,所述挡板遮挡所述散热孔,所述排气扇停止转动,所述热敏打印头开始工作,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开始打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还包括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状态指示灯位于所述打印仓的上方,所述状态指示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报警装置位于所述打印仓的上方,所述报警装置位于所述状态指示灯的一侧,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还包括过热保护装置,所述过热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的热敏电阻,所述过热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基座的内部,所述过热保护装置位于所述热敏打印头的下方,所述过热保护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

当所述热敏电阻检测到所述热敏打印头的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时,所述过热保护装置启动,所述报警装置报警,所述过热保护装置切断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电源,所述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停止工作,所述第四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通过控制芯片接收第一温度采集器采集纸仓内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然后控制芯片根据预设信息,选择合适的热敏打印头的加热时间,从而确保热敏打印头以合适温度与热敏纸接触,从而确保在不同的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效果一致,从而可以长时间的进行清晰地打印。并且,通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设置,保护第一温度采集器和第二温度采集器,通过连接通道和防护罩保护第一温度探测头和第二温度探测头,防止第一温度采集器和第二温度采集器在使用时受到外力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散热装置和过热保护装置的设置,以及通过第二温度采集器监控热敏打印头的温度,当热敏打印头的温度达到相应设定温度时,启动相应的装置,对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进行散热或保护。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节约了能源,防止热敏打印头烧坏,以及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数字所代表的相应数字的名称:100、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1、纸仓,102、传输装置,1021、第一传输轮,1022、第二传输轮,1023、压纸轮, 103、打印仓,1031、打印头基座,1032、纸张出口,104、控制芯片,105、第一温度采集器,1051、第一温度探测头,1052、连接通道,106、第二温度采集器,1061、第二温度探测头,1062、防护罩,107、散热装置,1071、散热孔, 1072、挡板,1073、防护网,1074、排气扇,108、报警装置,109、状态指示灯,110、过热保护装置,111、热敏打印头,112、外壳,1121、挡墙,1122、安装口;

200、电源,300、热敏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1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优选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包括纸仓101,传输装置102,打印仓103,控制芯片104,第一温度采集器105,第二温度采集器106,散热装置107,报警装置108,状态指示灯109,过热保护装置110、热敏打印头111 和外壳112。

其中,外壳112的形状为方形壳体,外壳112的内部设置有挡墙1121,挡墙1121与外壳112的底面垂直,并且外壳112的内部空间被挡墙1121分为两个相互隔离的空间,这两个空间分别为纸仓101和打印仓103。

纸仓101的内部用于存放热敏纸300,挡墙1121上设置有安装口1122,打印仓103的内部的底面设置有打印头基座1031,打印仓103与挡墙1121平行的侧面设置有纸张出口1032。打印头基座1031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热敏打印头111,打印头基座1031的顶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热敏打印头111的一侧。并且,打印头基座1031的内部设置有过热保护装置110。

并且,打印头基座1031的顶面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罩1062,防护罩1062 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上方,防护罩1062面向热敏打印头111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

外壳112的上设置有报警装置108、状态指示灯109和第一安装槽,并且报警装置108、状态指示灯109位于打印仓103的上方,报警装置108位于状态指示灯109的一侧,第一安装槽位于热敏纸300的上方,第一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连接通道1052,连接通道1052与纸仓101连通。

控制芯片104设置在纸仓101的内部,第一温度采集器105与第一安装槽匹配,第一温度采集器105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第一温度采集器105上还包括第一温度探测头1051,第一温度探测头1051与连接通道1052匹配,第一温度探测头1051设置在连接通道1052的内部,第一温度探测头1051的长度略大于与连接通道1052的深度。这样可以防止第一温度采集器105上的第一温度探测头1051在更换热敏纸300时受到损伤,也利于第一温度采集器105的安装与稳定。

第二温度采集器106与第二安装槽匹配,第二温度采集器106设置在第一安装槽的内部,第二温度采集器106上还包括第二温度探测头1061,第二温度探测头1061位于防护罩1062的内部,并且第二温度探测头1061指向防护罩 1062上的开口。从而既达到保护第二温度探测头1061的目的,又不会阻碍第二温度采集器106对热敏打印头111温度的测量。

并且,控制芯片104分别与传输装置102,第一温度采集器105,第二温度采集器106,报警装置108,状态指示灯109和热敏打印头111相连接,过热保护装置110分别与报警装置108和电源200连接,过热保护装置110包括用于检测热敏打印头111的温度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设置在热敏打印头111附近。

传输装置102包括第一传输轮1021、第二传输轮1022和压纸轮1023,第一传输轮1021设置在纸张出口1032上,第二传输轮1022设置在安装口1122 上,压纸轮1023设置在打印头基座1031的上方,并且压纸轮1023与热敏打印头111之间还设置有设定距离,设定距离略小于热敏纸300的厚度。

散热装置107包括散热孔1071,挡板1072,驱动装置,防护网1073和排气扇1074,散热孔1071设置在外壳112上,并且散热孔1071位于打印仓103 的两侧。散热孔1071一共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散热孔1071相同。

驱动装置和挡板1072均设置在外壳112上,并且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芯片104和挡板1072相连接。挡板1072的截面图形为矩形,散热孔1071的界面图形为矩形,挡板1075的截面面积大于散热孔1071的截面面积。

防护网1073设置在散热孔1071的内部,使得在散热孔1071打开时,可以防止杂物进入打印仓103的内部。

两个相同的排气扇1074设置在打印仓103的内部,并且两个排气扇1074 分别位于两个散热孔1071的内侧,排气扇1074与控制芯片10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分别与电源200和电脑连接,并将热敏纸 300放入纸仓101的内部,并根据状态指示灯109确认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 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即可开始打印工作。

开始打印工作后,先将打印信息输入到控制芯片104,然后控制芯片104 根据打印信息来控制热敏打印头111对热敏纸进行打印,并且控制芯片104也控制着传输装置102,对使得热敏纸300在第二传输轮1022的驱动下从纸仓101 传输至打印仓103。然后,通过压纸轮1023确保热敏纸300与热敏打印头111 接触,最后再通过第一传输轮1021使得热敏纸300从纸张出口1032传输出去,从而完成打印。

在热敏打印头111对热敏纸300进行打印的同时,第一温度采集器105对纸仓101内部环境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第二温度采集器106对热敏打印头111 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然后第一温度采集器105和第二温度采集器106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芯片104,控制芯片104再根据这些温度数据控制热敏打印头111的加热时间。

并且,第一温度采集器105和第二温度采集器106在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 100进行打印时,周期性的向控制芯片104传输数据。

当第二温度采集器106采集热敏打印头111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散热装置107启动,散热孔1071打开,排气扇1074转动,状态指示灯109 显示相应的状态,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继续打印。

当第二温度采集器106采集热敏打印头111的温度数据大于第三设定温度时,热敏打印头111停止加热,状态指示灯109显示相应的状态,报警装置108 提示操作人员机器过热,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停止打印,散热孔1071打开,排气扇1074转动。

当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在进行散热时,若第二温度采集器106采集热敏打印头111的温度数据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散热装置107关闭,挡板1072 遮挡所述散热孔,排气扇1074停止转动,状态指示灯109显示相应的状态,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继续打印。

第三设定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第二设定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

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的打印效果受到热敏打印头111持续加热而带来的不利的影响,也可以防止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的内部进入过多的灰尘,影响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并且,当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出现故障时,控制芯片104会控制报警装置108和状态指示灯109,使得操作人员得到警示,防止出现过大的损失,也提高了效率。

但是,当热敏打印头111的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时,证明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内部出现故障,且未能检测出来故障。此时过热保护装置110的热敏电阻检测到热敏打印头111的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热保护装置110启动,切断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的电源200,并且报警装置108进行报警。

最后,如果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100顺利的完成打印工作,在结束完打印后,报警装置108在控制芯片104的控制下发出声音,提醒操作人员打印结束。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通过控制芯片接收第一温度采集器采集纸仓内部环境的温度数据和第二温度采集器采集热敏打印头的温度数据,然后控制芯片根据预设信息,选择合适的热敏打印头的加热时间,从而确保热敏打印头以合适温度与热敏纸接触,从而确保在不同的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打印效果一致,从而可以长时间的进行清晰地打印。并且,通过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设置,保护第一温度采集器和第二温度采集器,通过连接通道和防护罩保护第一温度探测头和第二温度探测头,防止第一温度采集器和第二温度采集器在使用时受到外力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散热装置和过热保护装置的设置,以及通过第二温度采集器监控热敏打印头的温度,当热敏打印头的温度达到相应设定温度时,启动相应的装置,对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进行散热或保护。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节约了能源,防止热敏打印头烧坏,以及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温控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寿命。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