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828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打印机连续供墨系统简称连供,是最近几年在喷墨打印机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供墨方式。连续供墨系统,采用外置墨瓶通过导管与打印机的供墨管路连接,这样墨瓶中的墨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向打印机系统,正所谓“连供”。连续供墨系统最大的好处是实惠,连供因其颇具竞争力的价格,而在印务公司、广告公司、数码印花行业等每月印刷量大的企业中颇受青睐。此外,连供还具有供墨量大,加墨水方便等优点,为连供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连供系统是由外墨盒(墨袋)、支架等附件、软管(带针软管)、及内墨盒等四大部分组成,外墨盒即放置在打印机外面的大容量墨水容器,它一般是由塑料注塑形成的,外墨盒的容量较大,约1000ML 左右,外墨盒一般都带有注墨口以方便补充墨水,另外还有一个透气孔,以维持容器内外的压力平衡。

目前,市面上常见使用的连续供墨装置有两种:

第一种是填充式墨盒供墨,该系统通过导管将外置墨瓶与打印机的墨盒连接,当外置墨瓶中的墨水使用完毕时,工作人员通过借助注墨工具(如注射器)或直接倾倒的方式将墨水灌注到外置墨瓶中,达到加墨的目的。但该加墨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1、往复的加墨动作会使墨水带入微小的空气泡,这些空气泡和从打印喷头进入打印墨盒的少量空气泡的积聚,会逐渐将墨水泡沫化,从而导致打印机出现气泡故障;

2、容易加错不同颜色的墨水;

3、加墨时容易造成溅墨污染,注墨过程中,工作人员稍有不慎容易使墨水喷溅、倾倒、满溢,从而导致污染周围环境;

4、非真空环境的加墨过程,微生物容易滋生,使墨水容易病腐变质,导致墨水的保质期减短,甚至造成堵头偏色等现象;

5、当墨水使用完时没有提示报警系统,要靠人随时注意看,很不方便。

第二种为插针式供墨,该装置通过带有金属插针的软管将外置墨袋与打印机的墨盒连接,外置墨袋中的墨水使用完时,直接置换新的墨袋即可。这种方式较之前一种虽有所改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前面提到的问题出现:

1、热转印墨水含有水分,墨水长期和金属浸泡在一起会使插针生锈;

2、普通软袋包装墨水,防止溢墨,会在墨袋嘴上加硅胶塞,金属针插入墨袋嘴时需要刺破硅胶塞,有少量的硅胶屑会混杂到墨水里,打印时会出现堵头或不流畅现象;

3、更换墨袋时,尖锐的金属插针容易刺破墨袋,让墨水流的到处都是。

诸如以上两种连供方式均需工作人员时刻观察墨水的用量情况,以便及时更换墨瓶或墨袋,若发现不及时或因观察不清楚而未及时补墨,墨水供给不顺畅造成墨水喷射不均匀,图像不完整,偏色等问题而带来不必要的打印损失。

专利申请CN103568578A、申请号为201310326231.7、专利名称为喷墨式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墨盒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墨盒结构,将油墨袋放置在油墨袋保持部,在油墨袋的后端部(安装方向上远离使用者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喷头(油墨供给口),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推压,将墨盒安装部的空心针从墨盒安装部插入到墨盒内的喷头中,从而通过空心针将油墨袋内的油墨向系统供墨。但是该专利中以及现有技术中,墨袋大多是平躺式或倾斜的放在墨盒内,这样就使得供墨系统以及墨袋在使用过程中,在靠近墨袋喷头(油墨供给口) 的下方位置,总会存留一些油墨无法被充分利用,油墨袋在使用后,油墨袋内存留的油墨一般无法继续使用,一方面造成了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剩余的油墨在处理起来也相当麻烦,处理不好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专利申请CN104553340A、申请号为201510048584.4、专利名称为连续式自动供墨系统及其连续供墨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连续式自动供墨的系统,该系统通过气压原理来实现,即将墨瓶倒插在开有气孔的墨盒上,墨水导管连通墨瓶和墨盒,中空的墨水导管中设有轴向贯通的气孔,在气压作用下,墨瓶中的墨水由墨水导管流入墨盒中,当墨盒中的墨水液面没到墨水导管底面时,墨水液面将导管封堵,墨瓶中的墨水不再向墨盒中流入;随着打印工作的进行,墨盒中墨水液面低于墨水导管底面,墨瓶中的墨水继续经由墨水导管流入墨盒中,如此循环直至墨瓶中的墨水用完。而当墨瓶中的墨水用完后,墨盒中的墨水随着打印的进行降至到墨盒中液位感应器设定的液位时,液位感应器会触发报警器,提示更换墨瓶。这种连供系统存在的缺陷是:它应用的是气压原理,也就是说它所提供的是一个非真空的供墨环境,会带来我们前面提到的因非真空环境供墨引起的诸多问题。

通过监测液面变化的感应器均浸泡在墨水中进行工作,这样一来,因元件长期浸泡而引发的另一个隐患出现,墨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会对元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而墨水中的色料也极易在元件上沉积,沉积的色料会在元件上长出沉积层,这些沉积物脱落进入墨水中,容易堵塞喷头;再者,长有沉积层的感应器其灵敏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报警效果,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目前打印机除了日常小型的商用打印机外,也存在用于大幅面印染的打印机,这种用于大幅面印染的打印机用墨量大,更换墨水频繁,且一般用于大幅面印染的打印机体积庞大,墨盒竖直放置在打印机顶部,在更换墨盒时,往往需要在打印机顶部进行操作,需要保持竖直方向对准插入口插入新的墨袋,操作位置高,操作费时费力。

此外,在现有的连续供墨装置中,当需要更换墨袋里的液体时,只能更换整个墨袋,同时,墨袋在使用时,墨袋内的墨液经常也会有残留,一方面造成了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剩余的油墨在处理起来也相当麻烦,处理不好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包括顶盖,在顶盖下方设置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被配置为将墨袋呈上下状悬挂设置,所述顶盖与悬挂装置固定件一体成型,悬挂装置固定件被配置为连接悬挂装置,在墨袋的下方设置墨袋流通口,墨袋内的墨液向打印机系统供墨。

所述的悬挂装置为挂钩,所述悬挂装置固定件为钩定位孔,钩定位孔设置在顶盖上,挂钩与钩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所述挂钩包括钩连接部和挂钩勾部,在钩连接部与挂钩勾部的连接处设置钩限位部,在钩连接部设置挂钩卡扣。

所述顶盖包括顶盖顶板和顶盖侧板,所述的顶盖侧板设置在顶盖顶板的一侧,在顶盖顶板上设置挂钩连接部,所述的挂钩连接部与顶盖侧板同侧设置。

所述挂钩连接部上设置顶盖顶板容纳部,顶盖顶板容纳部被配置为容纳穿过钩定位孔的挂钩的钩连接部,在顶盖顶板容纳部的上方设置装饰条。

在装饰条上设置装饰条凹槽,所述装饰条两端设置两个装饰条连接部。

所述的顶盖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在顶盖顶板设置加强部侧板,所述加强部侧板包括加强部第一侧板、加强部第二侧板、加强部第三侧板、加强部第四侧板,在加强部侧板与顶盖侧板在顶盖顶板的同侧设置,对应的加强部侧板与顶盖侧板之间留有间隙。

在顶盖下方设置可拆卸的容纳壳体,所述的容纳壳体被配置为放置悬挂墨袋的空间,容纳壳体的下方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容纳壳体的下部设置壳体定位槽,在底座侧壁上设置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与壳体定位槽卡接连接。

所述的容纳壳体包括壳体第一侧壁、壳体第二侧壁、壳体第三侧壁,所述的壳体第一侧壁、壳体第三侧壁设置在壳体第二侧壁的同侧,容纳壳体的壳体第一侧壁、壳体第二侧壁、壳体第三侧壁配合的被底座上设置的加劲肋支撑,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架和/或第二支撑架和/ 或第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配合的对容纳壳体进行限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设置两级供墨装置,分别为墨袋和测容袋,并且将两级供墨装置都设置在墨盒外面,换墨充墨容易,通过设置悬挂墨袋用于存储墨液给打印机系统供墨,利用平躺放置的测容袋为小容量袋子,即使需要更换也只是换测容袋就可以,损失小,也不会造成原材料的很大浪费;容纳壳体呈三面环绕的亚克力玻璃设置,容纳壳体与顶盖、底座都为可拆卸连接,一方面避免墨袋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破坏,另一方面也便于使用者进行观察、更换墨袋;顶盖和悬挂装置固定件的集成式设计,减少了零件的设置,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支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支架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支架结构的另一视角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支架结构与底座装配一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盖板的结构侧视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盖板另一视角的结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容纳壳体的结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挂钩的结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所述装饰条的结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所述顶盖的结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所述顶盖的另一视角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所述顶盖的第三视角侧视图;

图16为本发明所述供墨系统连供装置的整体装配正视图;

图17为本发明所述底座、容纳壳体、顶盖、装饰条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18为图16的另一视角侧视图;

图19为本发明所述底座、容纳壳体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20为本发明所述底座、盖板、容纳壳体、顶盖、装饰条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21为图20中的B-B剖视图;

其中,1.底座;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03.第三侧壁; 104.第四侧壁;105.底座底壁;2.支撑架;201.第一支撑边;202. 第二支撑边;3.连接板;4.加劲肋;5.第二支撑架;6.第三支撑架; 7.第二连接板;8.螺钉柱;9.第一卡扣;10.卡槽;11.第四支撑架;12.支架定位件;13.过线孔;14.支撑柱;15.第二卡扣;17.过管槽;18.支架;1801.支架底板;1801a.支架加劲肋;1801b.支架固定孔;1802.支架立板;1803.支架侧板;1804.传感器定位部; 1805.传感器卡接部;1805a.传感器卡接头部;19.盖板;1901.盖板顶板;1902.过管孔;1903.盖板定位孔;1904.第一侧边;1905.第二侧边;1906.第三侧边;1907.第四侧边;1908.盖板横向加劲肋; 1909.盖板竖向加劲肋;1910.盖板卡接部;20.行程开关;2001.限位孔;2002.滚柱;21.容纳壳体;2101.壳体第一侧壁;2102.壳体第二侧壁;2103.壳体第三侧壁;2104.壳体定位槽;23.顶盖;2301. 第一侧板;2301a.加强部第一侧板;2302.第二侧板;2302a.加强部第二侧板;2303.第三侧板;2303a.加强部第三侧板;2304.第四侧板;2304a.加强部第四侧板;2305.顶盖顶板;2306.顶盖第一竖向加劲肋;2307.顶盖第一横向加劲肋;2308.顶盖第二竖向加劲肋; 2309.顶盖第二横向加劲肋;2310.挂钩连接部;2311.钩定位孔; 2312.顶盖顶板容纳部;24.装饰条;2401.装饰条凹槽;2402.装饰条连接部;25.挂钩;2501.钩连接部;2501a.挂钩卡扣;2502.挂钩勾部;2503.钩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13~2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墨系统连供装置,包括顶盖23,在顶盖23下方设置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被配置为将墨袋呈上下状悬挂设置,所述墨袋下方设置底座1,所述底座1被配置为支撑测容袋,在底座1上设置测容袋固定部,所述测容袋固定部被配置为对测容袋进行限位,所述测容袋一侧通过连接管路与墨袋连接,测容袋另一侧通过连接管路与打印机供墨管路连接,在测容袋上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测容袋的体积变化,控制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调整打印机的工作状态,当测容袋的体积变化量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停止打印机的打印操作。

优选的,所述顶盖23与悬挂装置固定件一体成型,悬挂装置固定件被配置为固定悬挂装置,所述的悬挂装置固定件与悬挂装置可以为粘接、卡接、扣接、插接以及固定连接等多种方式,在墨袋的下方设置墨袋流通口,墨袋内的墨液通过连接管路向测容袋进行供墨,测容袋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路向打印机系统供墨。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1所示,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盖板19,所述盖板19的侧边与底座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容纳壳体21,顶盖23设置在容纳壳体21的上方,所述的容纳壳体21被配置为放置悬挂墨袋的空间,在顶盖23的下方设置挂钩25,所述挂钩25被配置为悬挂墨袋,容纳壳体21的下方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如图1或2所示,所述的底座1包括底座底壁105和底座侧壁,所述的底座侧壁包括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第三侧壁103、第四侧壁104,所述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第三侧壁 103、第四侧壁104设置在底座底壁105的同一侧围成底座容纳空间,所述的底座容纳空间用于放置测容袋,在第一侧壁101、第三侧壁 103、第四侧壁104上设置加劲肋4,所述加劲肋4设置在底座容纳空间的一侧,所述第四侧壁104上设置加劲肋4的另一侧与连接板3 连接,所述连接板3在沿第四侧壁104的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平面高度高于连接板3的上平面高度,支撑架2都包含第一支撑边201和第二支撑边202,所述的第一支撑边201与连接板3共线设置,第二支撑边202设置在第一支撑边201靠近底座容纳空间的一侧并延伸至底座底壁105。

所述第一侧壁101、第三侧壁103上设置加劲肋4的另一侧连接第二连接板7,在第二连接板7的两端设置第三支撑架6,所述的第三支撑架6的上平面高度与支撑架2的上平面高度等高,所述的加劲肋4被配置为支撑容纳壳体21,支撑架2、第三支撑架6被配置为支撑盖板19,并同时对容纳壳体21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在第一侧壁101、第三侧壁103上设置第二卡扣15,所述容纳壳体21的下部设置壳体定位槽2104,第二卡扣15与壳体定位槽2104配合的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侧壁103上设置两个第二卡扣15,两个第二卡扣15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7的两侧,在第一侧壁101上设置的两个第二卡扣15沿着第四侧壁104的中心线对称的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扣15在远离第二连接板7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架5,所述的第二支撑架5通过加劲肋4与底座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5的高度与支撑架2等高,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容纳壳体 21被加劲肋4支撑和被支撑架限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都呈T 字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102在靠近底座容纳空间的一侧设置第四支撑架11,第四支撑架11的上平面标高与支撑架2的上平面标高相同,该设置进一步保证底座1的四条侧边上均设置有支撑结构对盖板19进行支撑,从而保证盖板19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第四侧壁104上设置过线孔13,所述过线孔13被配置为将传感器和/或控制器电线实现底座1内外联通,该设置公开了一种具体结构,实现传感器和/或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壁105上设置螺钉柱8,所述螺钉柱8的上平面高度与支撑架2的上平面高度相同,在螺钉柱的上端设置螺钉孔,所述螺钉柱8被配置为与盖板19实现可拆卸的螺栓连接,该设置通过螺栓将盖板19与底座1进行可拆卸固定,保证盖板19与底座 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便于对测容袋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的螺钉柱8在底座底壁105上设置两排,每排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在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中,每排设置三个,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盖板19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底座底壁105上设置支架定位件 12,所述支架定位件12被配置为固定支架18,支架18被配置为固定传感器,优选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定位件12设置多个,用于配置多个传感器,从而可以对多个连接不通颜色的测容袋进行检测,提高本发明的适用性。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18包括支架底板1801、支架立板1802,所述的支架底板1801与支架立板1802垂直设置,在支架底板1801与支架立板1802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支架侧板1803,在支架底板1801上设置支架固定孔1801b,所述的支架固定孔1801b 被配置为与支架定位件12配合的可拆卸连接,在支架立板1802远离支架底板1801的一侧设置传感器卡接件,所述的传感器卡接件被配置固定传感器。

进一步的,如图3~5所示,所述的支架底板1801上设置的支架固定孔1801b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架底板1801上靠近支架侧板1803的位置,该设置进一步保证支架18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传感器卡接件包括两个传感器卡接部1805,在传感器卡接部1805上远离支架立板1802的一侧设置传感器卡接头部1805a,在两个传感器卡接部1805之间设置传感器定位部1804,所述的传感器定位部1804设置在支架立板1802上,该设置公开了一种具体结构,通过传感器卡接部1805、传感器卡接头部1805a以及传感器定位部1804实现传感器的配合卡接,便于传感器的卡接固定,提高了传感器固定的可靠性与便捷性。

优选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的支架 18上固定的传感器为行程开关20,行程开关20包括开关连接部,在开关连接部上设置限位孔2001,所述的限位孔2001与支架18上设置的传感器定位部1804配合的插入连接定位,支架18上设置的传感器卡接部1805与开关连接部卡接,在开关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滚柱 2002,当测容袋饱满时,滚柱2002抵在平放的饱满测容袋的上平面,当测容袋内的墨液随着使用减少时,测容袋的上表面逐渐下降,与测容袋相连的滚柱2002也会逐渐下降,当测容袋里的含墨量低于预定值即滚柱200的下移量超出预定阈值时,行程开关20打开时,控制器发出警报并停机。

进一步的,所述滚柱2002为可自由转动的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测容袋与打印机系统的供墨管路之间设置有截断阀,当打印机需要换墨时,通过截断阀关闭测容袋与供墨管路之间的流通,打印机停止进墨。

优选的,在两个支架定位件1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测容袋设置在两个支架定位件12之间,每一个支架18都是通过两个支架固定孔1801b与两个支架定位件12上的进行固定连接,多个支架18共线设置,该设置公开一种传感器支架固定的方式,提高本发明的适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测容袋水平放置在底座1上时,测容袋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连接管路,其中,一个连接管路与悬挂的墨袋连接,另一个连接管路与打印机的供墨管路联通,连接管路与测容袋通过连接头进行连接。

更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2所示,所述的测容袋固定部为第一卡扣9,所述的第一卡扣9设置在底座底壁105 上,在第一卡扣9上设置卡槽10,所述的第一卡扣9设置在支架定位件12和螺钉柱8之间,每一个测容袋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一卡扣 9,两个第一卡扣9与测容袋两端的连接端部对应设置,测容袋两侧设置的连接头配合的与卡槽10卡接连接,该设置公开一种测容袋固定的具体结构,便于对测容袋进行支撑,使得测容袋在传感器检测的作用下更加准确,避免测容袋中墨液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9在靠近支架定位件12的一侧设置支撑柱14,支撑柱14设置在底座底壁105上,该设置进一步保证测容袋两端连接部的部位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测容袋中墨液的流通效率与可靠性。

如图10所示,所述的容纳壳体21包括壳体第一侧壁2101、壳体第二侧壁2102、壳体第三侧壁2103,所述的壳体第一侧壁2101、壳体第三侧壁2103设置在壳体第二侧壁2102的同侧,容纳壳体21 的壳体第一侧壁2101、壳体第二侧壁2102、壳体第三侧壁2103配合的被底座1上设置的加劲肋4支撑,所述底座1上设置的支撑架2和 /或第二支撑架5和/或第三支撑架6配合的对容纳壳体21进行限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容纳壳体21由三面环绕的亚克力玻璃制作而成,一方面便于使用者进行观察,也尽可能避免墨袋受到外部破坏,从而影响供墨系统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壳体第一侧壁2101、壳体第三侧壁2103在下部各设置两个壳体定位槽2104,所述壳体定位槽2104配合的与底座1上设置的第二卡扣卡接连接,该设置保证了容纳壳体21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容纳壳体21与底座1拆卸的便捷性。

如图8或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19包括盖板顶板1901,在盖板顶板1901的一侧设置盖板侧边,所述的盖板侧边包括第一侧边1904、第二侧边1905、第三侧边1906、第四侧边 1907,所述盖板顶板1901、第一侧边1904、第二侧边1905、第三侧边1906、第四侧边1907相邻两者之间在连接处垂直设置,在盖板顶板1901上设置盖板横向加劲肋1908和盖板竖向加劲肋1909,所述的盖板横向加劲肋1908、盖板竖向加劲肋1909垂直设置并且延伸至盖板侧边,在盖板顶板1901上设置盖板定位孔1903,所述盖板定位孔1903设置在盖板横向加劲肋1908和盖板竖向加劲肋1909交汇处,在盖板定位孔1903上设置盖板定位孔沉降槽,所述的盖板定位孔沉降槽保证盖板19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的盖板定位孔1903配合的与底座1上设置的螺钉柱8可拆卸连接,将盖板定位孔1903设置在盖板横向加劲肋1908和盖板竖向加劲肋1909交汇处的布置,进一步增强了盖板19与底座1的连接稳定性,在盖板顶板 1901上设置过管孔1902,所述过管孔1902被配置为将测容袋的联通设置的连接管穿过盖板19与盖板19上方悬挂设置的墨袋连接,保证了墨袋与测容袋之间联通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过管孔1902设置在盖板19的侧边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9与底座1装配连接时,过管孔1902设置在盖板19远离底座1上过管槽17的一侧,所述过管槽17设置在底座侧壁与底座底壁105连接处,该设置公开一种测容袋两端设置连接管路的具体连接方式,使得测容袋两侧设置的两条连接管路分别直接与墨袋、打印机墨盒各自联通,避免连接管路在底座1内流通线路复杂导致墨袋内少量墨液的损耗。

进一步的,在盖板顶板1901上设置不少于两条的盖板横向加劲肋1908和不少于两条的盖板竖向加劲肋1909,在盖板横向加劲肋 1908和盖板竖向加劲肋1909交汇处设置的盖板定位孔1903不少于两排,所述盖板定位孔1903与底座1上设置的螺钉柱对应配合的设置,该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盖板19的强度和盖板19与底座1连接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在第一侧边1904、第三侧边1906上设置一个盖板卡接部1910,所述的盖板卡接部1910被配置为对与底座1配合后的容纳壳体21进一步限位,一方面保证盖板19与底座1、容纳壳体21 连接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容纳壳体21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3~1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23包括顶盖顶板2305和顶盖侧板,所述的顶盖侧板包括第一侧板2301、第二侧板2302、第三侧板2303、第四侧板2304,所述的顶盖侧板设置在顶盖顶板2305的一侧,在顶盖顶板2305设置加强部侧板,所述加强部侧板包括加强部第一侧板2301a、加强部第二侧板2302a、加强部第三侧板2303a、加强部第四侧板2304a,在加强部侧板与顶盖侧板在顶盖顶板2305的同侧设置,第一侧板2301与加强部第一侧板 2301a、第二侧板2302与加强部第二侧板2302a、第三侧板2303与加强部第三侧板2303a、第四侧板2304与加强部第四侧板2304a一一对应,所述对应的加强部侧板与顶盖侧板之间留有间隙,用以配合的与容纳壳体21的侧壁进行插接连接,在顶盖顶板2305上设置挂钩连接部2310,所述的挂钩连接部2310设置在加强部第一侧板2301a 与加强部第三侧板2303a之间,在挂钩连接部2310上设置钩定位孔 2311,所述钩定位孔2311被配置为与挂钩25配合连接,此处,所述的钩定位孔2311即为悬挂装置固定件,该设置提供一种顶盖23与悬挂装置固定件集成在一起方式。

优选的,所述挂钩连接部2310与加强部第二侧板2302a、加强部第四侧板2304a之间设置顶盖第一竖向加劲肋2306、顶盖第二竖向加劲肋2308,所述顶盖第一竖向加劲肋2306为靠近加强部第二侧板2302a、加强部第四侧板2304a设置的加劲肋,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盖第一竖向加劲肋2306为挂钩连接部2310两端端部设置的加劲肋,在挂钩连接部2310端部、顶盖第一竖向加劲肋2306 与第一侧板2301、第三侧板2303之间设置顶盖第一横向加劲肋2307,相邻的顶盖第二竖向加劲肋2308之间、顶盖第二竖向加劲肋2308 与顶盖第一竖向加劲肋2306之间设置顶盖第二横向加劲肋2309,该设置保证了顶盖23与挂钩25装配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顶板2305上设置顶盖顶板容纳部2312,顶盖顶板容纳部2312被配置为容纳穿过钩定位孔2311的挂钩25的钩连接部2501,在顶盖顶板容纳部2312的上方设置装饰条24,在装饰条24上设置装饰条凹槽2401,所述装饰条24被配置为将顶盖顶板容纳部2312进行封盖,该设置一方面保证了挂钩25与顶盖23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顶盖23的整体性。

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装饰条24两端设置两个装饰条连接部2402,所述装饰条连接部2402与顶盖顶板容纳部2312内设置顶盖顶板容纳部凸台配合的连接,该设置便于装饰条的拆卸。

如图1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挂钩25包括钩连接部2501和挂钩勾部2502,在钩连接部2501与挂钩勾部2502的连接处设置钩限位部2503,所述的钩限位部2503被配置为限位钩连接部2501与顶盖顶板2305配合连接的相对位置,在挂钩连接部设置挂钩卡扣2501a,所述的挂钩卡扣2501a配合的与钩定位孔2311配合的卡接连接,该设置便于挂钩的拆卸连接,并且保证了挂钩25与顶盖顶板2305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