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127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印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印章。



背景技术:

在中国,机关、团体或企事业单位等均要使用印章,在文件上盖章代表着该印章所属单位对文件的认可。目前印章多为手工章,手工章便于使用,但对印章的使用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比如难以确定印章的使用人员、使用印章的地点以及使用印章的次数等,一旦印章被偷盖或被他人私刻,印章所属单位将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印章,能够有效对印章实现监督管理,提高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印章,该智能印章包括外壳,外壳底部敞开,外壳内设置有印章本体、用于连接印章本体的连接装置、用于带动印章本体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用于限制印章本体运动位移的限位装置以及控制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轴联器以及丝杆,电机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电机包括输出端,丝杆一端通过轴联器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丝杆螺母;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垫片和外罩,外罩内设置有内罩,印章本体与内罩底部连接,外罩顶部竖直设置有两根带内螺纹的连接柱,所述垫片水平架设在两根连接柱的顶部,垫片中部开有连接孔,丝杆穿过连接孔,丝杆螺母与垫片连接;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霍尔元器件、下限位霍尔元器件以及感应磁铁,上限位霍尔元器件、下限位霍尔元器件均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上限位霍尔元器件、下限位霍尔元器件均设置有外壳内壁,上限位霍尔元器件位于下限位霍尔元器件的正上方,感应磁铁设置在垫片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卡环,内罩的顶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开有凹槽,外罩顶部开有通孔,连接杆的上端穿过通孔、通过卡环与凹槽配合固定在外罩的顶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内罩与外罩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内壁水平设置有用于限制丝杆螺母水平旋转的限位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进而控制印章的使用,能够有效对印章实现监督管理,提高印章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能够准确限定印章本体上升或下降的位置,提高印章使用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定位装置,能够确定印章的使用地方,当印章丢失时可以快速确定印章的位置,进一步有利于对印章实现监督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印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印章本体,3-驱动装置,3a-轴联器,3b-丝杆,3c-丝杆螺母,4-控制器,5-连接装置,5a-垫片,5b-外罩,5c-内罩,5d-连接柱,5e-卡环,6-限位装置,6a-上限位霍尔元器件,6b-下限位霍尔元器件,6c-感应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印章,该智能印章包括外壳1,外壳1底部敞开,外壳1内设置有印章本体2、用于连接印章本体2的连接装置5、用于带动印章本体2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3、用于限制印章本体2运动位移的限位装置6以及控制器4。

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轴联器3a以及丝杆3b,电机与控制器4电信号连接,电机包括输出端,丝杆3b一端通过轴联器3a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丝杆螺母3c。

连接装置5包括垫片5a和外罩5b,外罩5b内设置有内罩5c,印章本体2与内罩5c底部连接,外罩5b顶部竖直设置有两根带内螺纹的连接柱5d,垫片5a水平架设在两根连接柱5d的顶部,垫片5a中部开有连接孔,丝杆3b穿过连接孔,丝杆螺母3c与垫片5a连接。

为了便于丝杆螺母3c的安装,外壳1内壁水平设置有用于限制丝杆螺母3c水平旋转的限位挡板。

连接装置5还包括卡环5e,内罩5c的顶部竖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开有凹槽,外罩5b顶部开有通孔,连接杆的上端穿过通孔、通过卡环5e与凹槽配合固定在外罩5b的顶部。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内罩5c与外罩5b之间。

限位装置6包括上限位霍尔元器件6a、下限位霍尔元器件6b以及感应磁铁6c,上限位霍尔元器件6a、下限位霍尔元器件6b均与控制器4电信号连接;上限位霍尔元器件6a、下限位霍尔元器件6b均设置有外壳1内壁,上限位霍尔元器件6a位于下限位霍尔元器件6b的正上方,感应磁铁6c设置在垫片5a上。

外壳1内还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与控制器4电信号连接。

当需要使用印章时,通过控制器4使驱动装置3带动印章本体2向下运动,使印章本体2伸出外壳1底部,实现盖章。当盖章完毕,通过控制器4使驱动装置3带动印章本体2向上运动,使印章本体2缩回外壳1内。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