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线制造用超高速印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522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线制造用超高速印字机。



背景技术:

电缆在生产时,最终一道工序往往是在电缆外皮上印刷电缆性能参数,现有的印字机往往是直接将字体刻于印刷轮外圆柱壁上,印刷时通过挤压将文字印刷纸电缆表面,印刷轮外壁与电缆相切时,往往通过挤压将电缆外皮强行压平从而使字体附着于电缆上,因此印刷轮上的文字往往不能设置过大,只能在电缆外皮可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进行印刷,一旦文字过大的话由于电缆外皮变形量不够,会导致文字无法完全印刷上去,尤其是对于一些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薄壁电缆,因其本身外皮就薄,印刷轮碾压印刷时顽皮的弹性变形受到限制,如一味追求大的印刷字体而增加碾压力,就容易使电缆脱皮或是伤及内部导线的绞合状态,造成断丝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印字速度快,印刷过程中不易跑偏,印刷字体大且清晰,节约油墨且能对多种直径电缆进行印刷的新能源线制造用超高速印字机。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线制造用超高速印字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墨斗,所述墨斗上设有可拆式的斗盖,所述墨斗内设有可更换式的主印字轮,所述主印字轮上部外露于斗盖,所述主印字轮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主轮缘槽,所述轮缘槽内设有下凹的印刷文字,所述墨斗内还设有喷头及与主轮缘槽相适配的刮板,所述主印字轮转动时印刷文字先经过喷头后再经过刮板刮除主轮缘槽内的多余油墨;所述主印字轮上方还设有可上下升降的从动印字轮,所述从动印字轮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从轮缘槽。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主印字轮外圆柱壁上设置与电缆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主轮缘槽,在印刷时通过主轮缘槽与电缆外壁相切贴合进行印刷,从而减少电缆的挤压变形,由于两者弧度相适配因此可以将大字体刻于主轮缘槽内,实现大字体的印刷;同时从动印字轮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从轮缘槽,通过主轮缘槽与从轮缘槽共同对电缆进行定位,从而避免电缆印刷时跑偏,可换式的主印字轮可针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适应性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墨斗下方设有集料斗,所述墨斗底部设有与集料斗相连的下料管,所述集料斗内设有油墨进管、稀释剂进管以及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与喷头相连,所述循环管与喷头之间设有送料泵。

上述结构中,集料斗用于收集墨斗内多余的油墨并重新通过循环管抽回喷头,油墨进管用于向集料斗内注入油墨,稀释剂进管用于向向集料斗内注入稀释剂稀释油墨,当使用中稀释剂发生挥发导致油墨变粘稠时,可进行增补稀释剂,从而有效保证印刷质量,节约油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身上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机身铰接,另一端设有推动气缸,所述从动印字轮设置于连杆中段且呈可更换式。

上述结构中,推动气缸在工作时由于气体压力的存在因此具有一定的退让效果,当电缆直径发生改变时,可使从动印字轮做一定的适应性退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印字轮通过步进电机带动旋转。

上述结构中,步进电机具有输送精确,可有效保证字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主印字轮外圆柱壁上设置与电缆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主轮缘槽,在印刷时通过主轮缘槽与电缆外壁相切贴合进行印刷,从而减少电缆的挤压变形,由于两者弧度相适配因此可以将大字体刻于主轮缘槽内,实现大字体的印刷;同时从动印字轮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从轮缘槽,通过主轮缘槽与从轮缘槽共同对电缆进行定位,从而避免电缆印刷时跑偏,可换式的主印字轮可针对不同直径的电缆进行适应性更换,印刷字体大,字迹清晰,并有效节约油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机身;11-墨斗;111-斗盖;112-下料管;12-主印字轮;121-主轮缘槽;13-喷头;14-刮板;15-从动印字轮;151-从轮缘槽;16-集料斗;161-油墨进管;162-稀释剂进管;163-循环管;164-送料泵;17-连杆;171-推动气缸;a-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如图1所示的新能源线制造用超高速印字机,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上设有墨斗11,所述墨斗11上设有可拆式的斗盖111,所述墨斗10内设有可更换式的主印字轮12,所述主印字轮12上部外露于斗盖111,所述主印字轮12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a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主轮缘槽121,所述轮缘槽121内设有下凹的印刷文字(图中未示出),所述墨斗10内还设有喷头13及与主轮缘槽121相适配的刮板14,所述主印字轮12转动时印刷文字先经过喷头13后再经过刮板14刮除主轮缘槽121内的多余油墨,从而使积存于印刷文字内的油墨完成对电缆a的印刷;所述主印字轮12上方还设有可上下升降的从动印字轮15,所述从动印字轮15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a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从轮缘槽151。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主印字轮12外圆柱壁上设置与电缆a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主轮缘槽121,在印刷时通过主轮缘槽121与电缆a外壁相切贴合进行印刷,从而减少电缆a的挤压变形,由于两者弧度相适配因此可以将大字体的印刷文字刻于主轮缘槽121内,实现大字体的印刷;同时从动印字轮15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a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从轮缘槽151,通过主轮缘槽121与从轮缘槽151共同对电缆a进行定位,从而避免电缆a印刷时跑偏,可换式的主印字轮12可针对不同直径的电缆a进行适应性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墨斗11下方设有集料斗16,所述墨斗11底部设有与集料斗16相连的下料管112,所述集料斗16内设有油墨进管161、稀释剂进管162以及循环管163,所述循环管163与喷头13相连,所述循环管163与喷头13之间设有送料泵164。

上述结构中,集料斗16用于收集墨斗11内多余的油墨并重新通过循环管163抽回喷头13,油墨进管161用于向集料斗16内注入油墨,稀释剂进管162用于向向集料斗16内注入稀释剂稀释油墨,当使用中稀释剂发生挥发导致油墨变粘稠时,可进行增补稀释剂,从而有效保证印刷质量,节约油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10上设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一端与机身10铰接,另一端设有推动气缸171,所述从动印字轮15设置于连杆17中段且呈可更换式。

上述结构中,推动气缸171在工作时由于气体压力的存在因此具有一定的退让效果,当电缆a直径发生改变时,可使从动印字轮15做一定的适应性退让。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印字轮12通过步进电机(图中未示出)带动旋转。

上述结构中,步进电机具有输送精确,可有效保证字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主印字轮12外圆柱壁上设置与电缆a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主轮缘槽121,在印刷时通过主轮缘槽121与电缆a外壁相切贴合进行印刷,从而减少电缆a的挤压变形,由于两者弧度相适配因此可以将大字体刻于主轮缘槽121内,实现大字体的印刷;同时从动印字轮15外圆柱壁上设有与电缆a外径弧度相适配的从轮缘槽151,通过主轮缘槽121与从轮缘槽151共同对电缆a进行定位,从而避免电缆a印刷时跑偏,可换式的主印字轮12可针对不同直径的电缆a进行适应性更换,印刷字体大,字迹清晰,并有效节约油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