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117发布日期:2018-07-07 14:3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热敏打印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便携热敏打印机已在POS终端系统、物流系统、医疗仪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打印头上安装有半导体加热元件,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纸后就可以打印出所需要的文字与图案。目前市场上,现有便携热敏打印机的齿轮传动方式一般为分离式,即胶辊齿轮与电机传动齿轮采用分离扣合方式啮合,且电机传动齿轮外露于机壳,易进灰尘和异物,影响齿轮啮合与传动。同时分离扣合方法使齿轮啮合长期处于非稳态的状态运行,存在打印故障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齿轮传动机构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便携式热敏打印机包括由上壳、中上壳、中下壳和下壳组成的封闭壳体,其中,该齿轮传动机构可包括电机组件、齿轮架、传动齿轮组件和胶辊齿轮,所述齿轮架固定在所述中下壳上,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装配在所述齿轮架上,所述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齿轮架上,使得其电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件的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胶辊齿轮固定安装在被定位于所述中下壳上的胶辊的一端上,并且与所述传动齿轮组件的输出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齿轮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入齿轮和第二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第一输入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第二输出齿轮与胶辊齿轮啮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组件还包括中间传动齿轮,所述中间传动齿轮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中间传动齿轮和第二中间传动齿轮,第一输入齿轮与电机齿轮啮合,第一中间传动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啮合,第二中间传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第二输出齿轮与胶辊齿轮啮合。

又更进一步地,第一输入齿轮外径大于第二输入齿轮外径,第一中间传动齿轮外径大于第二中间传动齿轮外径,第一输出齿轮外径大于第二输出齿轮外径。

再更进一步地,第一输入齿轮位于第二输入齿轮内侧,第一中间传动齿轮位于第二中间传动齿轮外侧,第一输出齿轮位于第二输出齿轮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架包括主体和从主体底部向两侧延伸的至少两个固定部,每个固定部上均设有对应于中下壳中的固定孔的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3个,其中1个位于所述主体内侧,2个位于所述主体外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整个齿轮传动机构均安装在壳体内,因此保证了齿轮组的密封性,使异物灰尘不易进入壳体内。此外,齿轮采用稳定的固定方式啮合,使齿轮传动更稳定,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及提升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2,描述一种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的封闭式齿轮传动机构1。便携式热敏打印机包括由上壳、中上壳、中下壳和下壳组成的封闭壳体,图1和2中仅示出中下壳2。齿轮传动机构1可包括电机组件11、齿轮架12、传动齿轮组件13和胶辊齿轮14。齿轮架12固定在中下壳2上。具体地,齿轮架12包括主体121和从主体121底部向两侧(左右两侧)延伸的3个固定部122,其中1个固定部122位于主体10内侧(右侧),2个固定部122位于主体10外侧(左侧)。每个固定部122上设有对应于中下壳2中的固定孔21的通孔123。齿轮架12通过3个螺钉穿过通孔123并拧入固定孔21来固定在中下壳2上。

传动齿轮组件13装配在齿轮架12上。在所示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件13包括输入齿轮131、中间传动齿轮132和输出齿轮133。其中,输入齿轮131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入齿轮1311和第二输入齿轮1312,中间传动齿轮132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中间传动齿轮1321和第二中间传动齿轮1322,输出齿轮133包括同轴布置的第一输出齿轮1331和第二输入齿轮1332。第一输入齿轮1311与电机齿轮111啮合,第二输入齿轮1312啮合与第一中间传动齿轮1321,第二中间传动齿轮1322与第一输出齿轮啮合1331,第二输出齿轮1331与胶辊齿轮14啮合。第一输入齿轮1311外径大于第二输入齿轮1312外径,第一中间传动齿轮1321外径大于第二中间传动齿轮1322外径,第一输出齿轮1331外径大于第二输出齿轮1332外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输入齿轮1311位于第二输入齿轮1312内侧,第一中间传动齿轮1321位于第二中间传动齿轮1322外侧,第一输出齿轮1331位于第二输出齿轮1332外侧。当然,传动齿轮组件13也可以采用其它构型,例如没有中间传动齿轮132,或者输入齿轮131、中间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133也可以采用其他构型。

电机组件11安装在齿轮架12上,使得其电机齿轮111与传动齿轮组件30的输入齿轮131啮合。具体地,电机组件11包括电机齿轮111、电机112和固定板113。电机齿轮111固定安装在电机112的输出轴上。电机112固定在固定架113上。固定板113可通过2个螺钉锁定在齿轮架12上,使得电机齿轮111穿过齿轮架12上的通孔与安装在齿轮架12上的输入齿轮131的第一输入齿轮1311啮合。

胶辊齿轮14固定安装在被定位于中下壳2上的胶辊15的一端上,并且与输出齿轮134啮合。具体地,胶辊15与胶辊齿轮14装配后,从中下壳2下方装入其固定位,使得胶辊齿轮14与输出齿轮134的第二输出齿轮1332啮合。因此,电机112转动时,电机齿轮111带动传动齿轮组件13,从而带动胶辊齿轮14,使胶辊15转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