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1432发布日期:2018-06-19 19:3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印花纺织面料一般是先由经线和纬线交织制成成品后再进行布面染色印花工艺,其花色效果平淡,色彩视觉效果单一,颜色过渡不够自然,层次感不足且不具有立体感官效应,无法呈现鲜明的花色亮点,因此根本无法满足高档面料所要呈现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采用热转移印经工艺生产的面料则花型的立体感较强,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其颜色亦会变化、深浅不一,层层叠叠,似有水墨画传统画法中的“积墨”效果,给人以朦朦胧胧、 浑然一体的美感及栩栩如生的动感。

在热转移针线纺织面料生产方法中,普通热转移印花时,过剩染料只能在布料表面,无法到达布料根底,染料渗透度不够,尤其是在针对高克重绒布的染料步骤结束后,布料的蓬松绒面载体表面已经被压扁的纤维也无法当即恢复蓬松的状态,纤维扁塌,颜色暗淡,需要在后续的步骤中增加相应程序,不仅影响布料的美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布料本体带有大量余热而不能够进行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现有相关转移印花机领域中尚无有关技术解决此问题,因此,亟待相关技术来解决此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普通热转移印花时,过剩染料只能在布料表面,无法到达布料根底,染料渗透度不够,尤其是针对高克重绒布的染料步骤结束后,蓬松绒面载体表面已经被压扁的纤维也无法当即恢复蓬松的状态,纤维扁塌,颜色暗淡,需要在后续的步骤中增加相应程序,不仅影响布料的美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在染料步骤结束后,布料本体带有大量余热而不能够进行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包括热辊和耐热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连接热转移印花机,其周围包裹有耐高温毛毯,所述耐高温毛毯上端设置抽热体,所述抽热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表面设置透气孔,所述耐热气管一端通过所述透气孔与抽热体的箱体连接,所述耐热气管另一端与出风装置连接,所述出风装置为风刀,所述风刀包括刀体和风刀口,所述风刀口设计为薄面刀口型。将抽热体设计在热转移印花机工序之后,已经高温转移印完的布料从出布口出来,此时的布料温度较高,气体压在布料的无数透气口表面上,抽热体对热气体进行直接抽气,把布料内的热气体抽至箱体内部,布料表面的已经汽化的染料由于抽热体对布料进行抽气,改变了气流方向促使汽化后的染料二次吸附至布料,由上而下直到布料底部,二次染料通过快速高温的深层渗透至布料底部,提高了印花效果;由于是瞬间的吸气,所以把布料中的热气体快速地集中到了根部同时抽热体将布料根部的热量直接吸走进行利用,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抽热体表面的透气孔连接耐热气管,将箱体内部的热气体传递至风刀的风刀口处,对已经被压扁的纤维进行吹风,被压扁的纤维绒毛当即恢复蓬松的状态,纤维立体,颜色发亮,改善了产品的美观度,减少了后续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风刀口设计为薄面刀口型,代替传统的出风口为圆形的设计,能够增加出风口的风压,出风效果明显,能够更好的改善布料上被压扁的纤维,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与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透气孔均匀设置在箱体上表面或者左右两表面。在箱体表面均匀设置透气孔,连接耐热气管的同时能够将布料内的热气体传输至抽热体的箱体内部,汽化的染料能够均匀、快速的二次深层渗透在布料底部,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与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热气管为倒U型管道。根据布料传递方向将耐热气管设计为倒U型管道,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送热气体效果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热气管靠近出风装置一端固设驱动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风刀右端设置压辊。在布料开始对已经被压扁的纤维进行吹风之前设置一压辊,改变布料上的纤维方向,对接下来风刀口对绒面压扁纤维起到更好的蓬松效果。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将抽热体设计在热转移印花机工序之后,已经高温转移印完的布料从出布口出来,此时的布料温度较高,气体压在布料的无数透气口表面上,抽热体对热气体进行直接抽气,把布料内的热气体抽至箱体内部,布料表面的已经汽化的染料由于抽热体对布料进行抽气,改变了气流方向促使汽化后的染料二次吸附至布料,由上而下直到布料底部,二次染料通过快速高温的深层渗透至布料底部,提高了印花效果;由于是瞬间的吸气,所以把布料中的热气体快速地集中到了根部同时抽热体将布料根部的热量直接吸走进行利用,减少了热量的损失,通过抽热体表面的透气孔连接耐热气管,将箱体内部的热气体采用热气流的方式传递至风刀的风刀口处,对已经被压扁的纤维进行吹风,被压扁的纤维绒毛当即恢复蓬松的状态,纤维立体,颜色发亮,改善了产品的美观度,减少了后续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风刀口设计为薄面刀口型,改变了传统的出风口圆形的设计,能够增加出风口的风压,出风效果明显,能够更好的改善布料上被压扁的纤维,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与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

2)在箱体表面均匀设置透气孔,连接耐热气管的同时能够将布料内的热气体传输至抽热体的箱体内部,汽化的染料能够均匀、快速的二次深层渗透在布料底部,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与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

3)根据布料传递方向将耐热气管设计为倒U型管道,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送热气体效果好;

4)在布料开始对已经被压扁的纤维进行吹风之前设置压辊,改变布料上的纤维方向,对接下来风刀口对绒面压扁纤维起到更好的蓬松效果;

5)该设计结构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大大的改善目前所有热转移印花机都不具备二次渗透同时还可以蓬松绒面载体表面已经压扁的纤维的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利于产品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热辊;2、耐热气管;3、耐高温毛毯;4、抽热体;41、箱体; 42、透气孔;5、高克重绒布;6、风刀;61、刀体;62、风刀口;7、热气流方向;8、电机;9、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参见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进行说明。一种热转移印花二次渗透装置,包括热辊1和耐热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1连接热转移印花机,其周围包裹有耐高温毛毯3,所述耐高温毛毯3上端设置抽热体4,所述抽热体4包括箱体41,所述箱体41表面设置透气孔42,所述耐热气管2一端通过所述透气孔41与抽热体4的箱体41连接,所述耐热气管2另一端与出风装置连接,所述出风装置为风刀6,所述风刀6包括刀体61和风刀口62,所述风刀口62设计为薄面刀口型。将抽热体4设计在热转移印花机工序之后,已经高温转移印完的布料从出布口出来,此时的布料温度较高,气体压在布料的无数透气口表面上,抽热体4对热气体进行直接抽气,把布料内的热气体抽至箱体41内部,布料表面的已经汽化的染料由于抽热体4对布料进行抽气,改变了气流方向促使汽化后的染料二次吸附至布料,由上而下直到布料底部,二次染料通过快速高温的深层渗透至布料底部,提高了印花效果;由于是瞬间的吸气,所以把布料中的热气体快速地集中到了根部同时抽热体4将布料根部的热量直接吸走进行利用,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同时通过抽热体表面的透气孔连接耐热气管,将箱体内部的热气体传递至风刀的风刀口处,对已经被压扁的纤维进行吹风,被压扁的纤维绒毛当即恢复蓬松的状态,纤维立体,颜色发亮,改善了产品的美观度,减少了后续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风刀口62设计为薄面刀口型,代替传统的出风口为圆形的设计,能够增加出风口的风压,出风效果明显,能够更好的改善布料上被压扁的纤维,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与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

实施例2: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透气孔42均匀设置在箱体41上表面或者左右两表面。在箱体41表面均匀设置透气孔42,连接耐热气管2的同时能够将布料内的热气体传输至抽热体4的箱体41内部,汽化的染料能够均匀、快速的二次深层渗透在布料底部,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与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

实施例3: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热气管2为倒U型管道。根据布料传递方向将耐热气管2设计为倒U型管道,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送热气体效果好。

实施例4: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热气管2靠近出风装置一端固设驱动装置。

实施例5: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8。

实施例6:参见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风刀6右端设置压辊9。在布料开始对已经被压扁的纤维进行吹风之前设置一压辊9,改变布料上的纤维方向,对接下来风刀口对绒面压扁纤维起到更好的蓬松效果,能够使得被压扁的纤维绒毛当即恢复蓬松的状态,纤维立体,颜色发亮,改善了产品的美观度。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