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膜及热转印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130发布日期:2019-02-22 22:3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热转印膜及热转印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转印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热转印膜及热转印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需求的不断改变,玻璃制品,特别是3D玻璃制品,越来越受欢迎,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玻璃手机后壳、汽车玻璃、外饰件点表面装饰等。但是,由于玻璃易碎、且格调单一,通常需要在玻璃的表面贴附一层装饰膜,如此,不仅可以防止玻璃爆裂;还能起到装饰作用,使得玻璃制品可以具有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甚至不同纹理的显示效果。但是,现有的装饰膜一般只用于贴附于平面制品表面,对于3D制品,比如3D玻璃制品,比如玻璃手机后壳,现有装饰膜在3D制品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容易褶皱、贴附效果不好。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转印膜,旨在解决现有装饰膜在在3D制品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容易褶皱、贴附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转印膜,包括:弹性薄膜层,所述弹性薄膜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设于所述弹性薄膜层的第一表面。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膜还包括防爆层,所述防爆层设于所述弹性薄膜层的第二表面。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膜还包括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设置于所述防爆层的背离所述弹性薄膜层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膜还包括第一保护膜层,所述第一保护膜层可分离地贴合于所述防爆层的背离所述弹性薄膜层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弹性薄膜层的材质至少包括PU材料、PET材料或PE材料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弹性薄膜层和所述热熔胶层为透明层;所述热转印膜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弹性薄膜层和所述防爆层之间。优选地,所述装饰层为通过涂布、喷涂或印刷工艺,设置于所述弹性薄膜层和所述防爆层之间的具有不同颜色的文字、图案或纹路。优选地,所述热转印膜还包括第二保护膜层,所述第二保护膜层可分离地贴合于所述热熔胶层的背离所述弹性薄膜层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至30微米。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转印制品,包括承印物及贴附于所述承印物表面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为热转印膜。该热转印膜,包括:弹性薄膜层,所述弹性薄膜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热熔胶层,所述热熔胶层设于所述弹性薄膜层的第一表面。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膜,通过设置具有较佳延展性的热熔胶层和弹性薄膜层,使得热转印膜在热压过程中,在高温、高压下,热熔胶层和弹性薄膜层能够在3D承印物的表面弯曲处相互带动或跟随地延展、填充,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热转印膜在承印物的表面弯曲处发生褶皱,从而使得热转印膜具有良好的贴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膜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膜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膜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转印制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热转印膜10热熔胶层20弹性薄膜层30装饰层40防爆层50防静电层60第一保护膜层70第二保护膜层200承印物1000热转印制品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转印膜。该热转印膜用于玻璃制品,特别是3D玻璃制品,比如玻璃手机后壳、汽车玻璃、外饰件点表面装饰等;当然,该热转印膜也可以用于其他3D类似玻璃制品。优选地,热转印膜用于3D玻璃制品,该3D玻璃制品为具有曲面变化或各种形状玻璃产品,比如玻璃手机后壳。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热转印膜的概略使用方法:将热转印膜与承印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热压,使得热转印膜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平顺地完整贴附在承印物上,以做装饰、防爆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包括:弹性薄膜层20,所述弹性薄膜层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图未标)和第二表面(图未标);以及热熔胶层10,所述热熔胶层10设于弹性薄膜层20的第一表面。其中,热熔胶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温度变为能流动(如此,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所以,在高温、高压下,热熔胶能平顺地粘接在物体表面。所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熔胶层10的作用是在热转印时,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将该热转印膜100固定在承印物(即转印基体)上,且避免热转印膜100在3D承印物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发生褶皱。其中,所述弹性薄膜层20为基底层,其用于作为载体,使得热熔胶层10可以附着在其上面,以形成热转印膜100。所述弹性薄膜层20具有较佳的延展性,且其在拉伸延长后不易收缩回弹,在热转印时,弹性薄膜层20在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或跟随热熔胶层10沿承印物的贴合面延伸,因弹性薄膜层20具有较佳的延展性、且延伸后不易收缩回弹,其能够在3D承印物的边角弯曲处或其他弯曲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延展、填充,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热转印膜100在3D承印物的弯曲处发生褶皱,以有效地增加热转印膜100的贴附效果。所以,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热转印膜100,通过设置具有较佳延展性的热熔胶层10和弹性薄膜层20,使得热转印膜100在热压过程中,在高温、高压下,热熔胶层10和弹性薄膜层20能够在3D承印物的表面弯曲处相互带动或跟随地延展、填充,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热转印膜100在承印物的表面弯曲处发生褶皱,从而使得热转印膜100具有良好的贴附效果。其次,所述热转印膜100具有用于防止承印物破裂的作用,且具有用于防止承印物破裂后飞溅的作用;即该热转印膜100用于防爆。此外,根据需要,可将热熔胶层10从承印物上剥离,且不会对玻璃表面造成损坏,从而有利于承印物的回收、利用。本实施例中,热转印膜100使用时,将热转印膜100与承印物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热压,使得热转印膜100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平顺地完整贴附在承印物上,以做装饰、防爆用。进一步地,热熔胶层10的材料可以为热固定有机胶水,如此,可以将热转印膜100固定在承印物上。承印物为3D透明玻璃制品,比如为3D透明手机玻璃后壳,所述热熔胶层10可以为透明层或颜色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10为透明层。进一步地,所述热熔胶层10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至30微米。可以理解,若热熔胶层10过薄,则会不足以使热转印膜100贴附于承印物的表面,且在热压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热熔胶层10断裂或断层,从而会影响热转印膜100的贴附效果;若热熔胶层10过厚,则不仅会造成材料浪费,而且会使得热转印膜100易从承印物的表面上脱落。故,为了兼顾以上两者,所述热熔胶层10的厚度优选范围为5微米至30微米。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使弹性薄膜层20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和延伸后不易收缩回弹的特点,所述弹性薄膜层20的材质可以选用PU材料、PET材料或PE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弹性薄膜层20可以单独选用PET材料、PU材料或PE材料加工而成,也可选用由PET材料、PU材料和PE材料按照不同的配比制成的、不同的复合材料加工而成。而PET材料、PU材料和PE材料均为较为常见的树脂,从而使得弹性薄膜层20的加工方便、成本低且易于取材。当然,弹性薄膜层20也可选用其他具有类似效果的材料加工而成,比如,弹性薄膜层20也可以选用PETG(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材料加工而成。可选地,所述弹性薄膜层20可以为透明层,也可以为颜色层。若弹性薄膜层20为颜色层,则会使得热转印膜100具有简单的装饰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薄膜层20的厚度范围为5微米至30微米。可以理解,若所述弹性薄膜层20过薄,则不足以承载热熔胶层10,且在热压时容易断裂或断层而裸露出热熔胶层10,从而会造成不良的贴附效果;若所述弹性薄膜层20过厚,则不仅会造成材料浪费,而且会使得热熔胶层10和弹性薄膜层20易从承印物的表面上脱落。所以,为了兼顾以上两者,所述弹性薄膜层20的厚度优选范围为5微米至30微米。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地增强热转印膜100的防爆作用,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防爆层40,所述防爆层40设于弹性薄膜层30的第二表面;可以理解,弹性薄膜层20还用于承载防爆层40;所述防爆层40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所述防爆层40的材质和形成方式均为较为常见且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必一一赘述。进一步地,如图1、图3及图5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防静电层50,所述防静电层50设于防爆层40的背离弹性薄膜层20的一侧。如此,通过设置防静电层50,在保存(比如卷存或叠存)热转印膜100时,可防止热转印膜100表面产生静电而相互吸附,也可防止热转印膜100表面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等杂物,从而便于热转印膜100的保存。当然,所述防静电层50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同理,所述防静电层50的材质和形成方式均为较为常见且成熟的技术,在此不必一一赘述。特别地,根据实际需求,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可以设置其他作用层,在此不必一一赘述。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第二保护膜层70,所述第二保护膜层70可分离地贴合于热熔胶层10的粘接面。如此,第二保护膜层70可用于保护热熔胶层10在未使用前、不被外力作用刮伤或损伤,从而以保证热转印膜100的质量。当使用热转印膜100时,将第二保护膜层70从热熔胶层10的粘接面上揭离。实现第二保护膜层70可分离地贴合于热熔胶层10的粘接面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为通过第二保护膜层70和热熔胶层10之间的静电作用而相互吸附而贴合。本实施例中,将第二保护膜层70和未贴合第二保护膜层70的热转印膜100通过滚轮压合,以使第二保护膜层70和热熔胶层10之间因静电作用而相互吸附而贴合。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包括热熔胶层10、弹性薄膜层20、防爆层40以及第二保护膜层7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10、弹性薄膜层20、防爆层40以及第二保护膜层70的作用和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在该实施例中,区别地,如图2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第一保护膜层60,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0可分离地贴合于防爆层40的背离弹性薄膜层20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0用于保护防爆层40在未使用前、不被外力作用刮伤或损伤,从而以保证热转印膜100的质量。当使用热转印膜100时,将第一保护膜层60从防爆层40上揭离。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0与防爆层40的可分离地贴合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第二保护膜层70与热熔胶层10的可分离地贴合方式基本相同,故,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包括依次层叠的热熔胶层10、弹性薄膜层20、防爆层40以及防静电层5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10、弹性薄膜层20、防爆层40以及防静电层50的作用和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区别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10和弹性薄膜层20为透明层。在该实施例中,区别地,如图3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装饰层30,所述装饰层30设于弹性薄膜层20和防爆层40之间。所述装饰层30为设于弹性薄膜层20和防爆层40之间的具有不同颜色的文字、图案或纹路等,以使承印物能够具有不同色彩、不同图案、甚至不同纹理的显示效果。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热熔胶层10和弹性薄膜层20设为透明层,可以避免对装饰层30形成遮挡。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装饰层30可以选用涂布、喷涂或印刷等较成熟的工艺加工而成,以使装饰层30的加工简单、方便、成本低。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防爆层40既可以是透明层,也可以是颜色层。特别地,将防爆层40设置为颜色层,以为装饰层30的底色层,从而可丰富承印物的显示效果,以增大热转印膜100的适用性。当然,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第二保护膜层70,在此不必一一赘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变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包括热熔胶层10、弹性薄膜层20、装饰层30、防爆层40以及第二保护膜层70。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10、弹性薄膜层20、装饰层30、防爆层40以及第二保护膜层70的作用和结构(与上述又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在该实施例中,区别地,如图4所示,所述热转印膜100还包括第一保护膜层60,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0可分离地贴合于防爆层40的背离弹性薄膜层20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护膜层60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必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转印制品。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热转印制品1000包括承印物200及贴附于承印物200表面的装饰膜,所述装饰膜为如上所述的热转印膜100,该热转印膜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热转印制品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