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视微透镜防伪的水转印花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9216发布日期:2019-11-27 19:5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视微透镜防伪的水转印花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凹视微透镜防伪的水转印花纸。



背景技术:

花纸常被印制于陶瓷、玻璃制品表面,用于商品的辨识。花纸具有强度大、耐高温、耐摩擦等性能和色泽亮丽的特点。消费者通过识别商品亮丽的花纸而识别对应的商品。但是,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多,一些低价值商品开始仿照高价值商品的包装设计,只为使消费者产生混淆。普通花纸的使用已经很难将真品同其他产品区分开,这将会导致消费者难以辨别,会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的收益,以及社会上流通商品的稳定性。

申请人已授权的授权号为cn10476044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提供了一种防伪花纸及其印制方法,该印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文字和/或图案;2、制作菲林片;3、制作印刷丝网版;4、印刷非烫金的文字和/或图案;5、上隔离树脂;6、上烫金底墨:采用步骤3中制作的丝网印刷版,使用uv树脂,按照同一颜色印刷一次的方法,分别将不同颜色的图案印刷在同一底纸上,即成uv油墨,在紫外线照射下光固化uv油墨;7、转印烫金:用烫金机将防伪电化铝箔分别转印在步骤6得到的uv油墨上;8、上隔离光油;9、上可撕封面胶膜。

在此印制方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防伪效果,拓展已有专利的保护范围,需要对现有的防伪水转印花纸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凹视微透镜防伪的水转印花纸。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凹视微透镜防伪的水转印花纸,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设的可撕膜层、光油层、电化铝箔层及印刷有底油的底纸层;所述电化铝箔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设的离型层、用于承载防伪信息的信息载体层,铝层及背胶层;所述信息载体层包括微缩防伪图文和设于微缩防伪图文顶部的凹视微透镜阵列层。底油位于底纸层与电化铝箔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包括规则分布的多个微透镜,此多个微透镜自处于中部的中间微透镜至处于外缘处的边部微透镜高度逐渐增高。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中的多个微透镜呈矩阵排列,矩阵排列的微透镜自内向外分层排布,处于同一层的微透镜具有相同高度,相邻层的微透镜的高度差恒定。位于中间的所述微透镜高度最低,矩形环绕于中间微透镜外围的8个二层微透镜具有相同高度,并与中间微透镜的高度差恒定;所述n层微透镜矩形环绕于(n-1)层微透镜外围,n层微透镜与(n-1)层微透镜的高度差恒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恒定高度差为中间微透镜高度的0.2%-2%。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为中折射率或是高折色率的透明树脂。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为中折射率或是高折色率的透明树脂;中折射率为折射率在1.54~1.59;高折射率一般指折射率1.60-1.80;中折射率的树脂包括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高折射率的树脂为mr系列单体和引进硫、磷原子的丙烯酸系列单体加工制得。

作为优选的,所述背胶层采用厚度为16μm的bopet;所述离型层、信息载体层与铝层三者的总体厚度为3μm。

作为优选的,所述离型层为熔点在80-90℃的石蜡;所述可撕膜层为水转印专用树脂;所述光油层为uv烫金面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的水转印花纸为通过授权号为cn104760440b的中国发明专利的制备方法制得,其制备方法为:1、制作文字和/或图案;2、制作菲林片;3、制作印刷丝网版;4、印刷非烫金的文字和/或图案;5、印刷有非烫金的文字和/或图案的一侧印刷一层用于防止文字和/或图案脱落的底油;6、上烫金底墨:7、转印烫金文字和/或图案:8、上隔离用uv烫金面油;制得层层叠设的可撕膜层、光油层、电化铝箔层及印刷有底油的底纸层,其中可撕膜有良好的分离性,便于水转移至玻璃或是陶瓷制的瓶身上,通过低温烘烤揭掉该膜后,即可在瓶身上保留清晰完整的文字和/或图案。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信息载体层包括微缩防伪图文和设于微缩防伪图文顶部的凹视微透镜阵列层,其中微缩防伪图文与凹视微透镜阵列层相配合,位于凹视微透镜阵列层底部的微缩防伪图文中印制有缩小一定倍数的防伪信息,可借助相关的放大工具对其放大,从而起到防伪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凹视微透镜阵列层包括多个微透镜;各个微透镜的顶面位于同一凹透镜面上,当微透镜的个数足够多时,或是固定面积中微透镜足够小时,凹视微透镜阵列层无限接近于一个凹透镜。对于电化铝箔转印出底纸上的图文信息有凹视效果,左右或是上下晃动也会得到不同的防伪效果,使得水转印花纸具有容易辨别的防伪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信息载体层底部设置的高反射率的铝层,使得图案亮度较高且清晰完整,具有较好的立体视感;高反射的光可以使防伪信息能够较大强度的表达;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为中折射率或是高折色率的透明树脂,其可以不影响电化铝箔转印出底纸上的图文信息的显现,并且能够显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的防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花纸的可以方便辨别的产品的真伪,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防伪技术门槛,增强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凹视微透镜阵列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信息载体层的截面图。

1-可撕膜层;2-光油层;

2-电化铝箔层;31-离型层;32-信息载体层;321-微缩防伪图文;322-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1-中间微透镜;322-2-二层微透镜;322-n-n层微透镜;322-n-1-(n-1)层微透镜;33-铝层;34-背胶层;

4-底纸层;41-底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凹视微透镜防伪的水转印花纸,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设的可撕膜层1、光油层2、电化铝箔层3及印刷有底油41的底纸层4;所述电化铝箔层3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设的离型层31、用于承载防伪信息的信息载体层32,铝层33及背胶层34;所述信息载体层32包括微缩防伪图文321和设于微缩防伪图文321顶部的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包括规则分布的多个微透镜,此多个微透镜自处于中部的中间微透镜322-1至处于外缘处的边部微透镜高度逐渐增高。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中的多个微透镜呈矩阵排列,矩阵排列的微透镜自内向外分层排布,处于同一层的微透镜具有相同高度,相邻层的微透镜的高度差恒定。

也即是,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包括呈阵列分布的多个微透镜;位于中间的所述微透镜高度最低,矩形环绕于中间微透镜322-1外围的8个二层微透镜322-2具有相同高度,并与中间微透镜322-1的高度差恒定;所述n层微透镜322-n矩形环绕于(n-1)层微透镜322-n-1外围,n层微透镜322-n与(n-1)层微透镜322-n-1的高度差恒定。

其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包括的各个微透镜的顶面可以同在一个凹透镜的顶面上,当微透镜的个数足够多时,或是固定面积中微透镜足够小时,其可以无限接近于一个凹透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述恒定的高度差为中间微透镜322-1高度的0.2%-2%。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背胶层34采用厚度为16μm的bopet;所述离型层31、信息载体层32与铝层33三者的总体厚度为3μm。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为中折射率或是高折色率的透明树脂;中折射率为折射率在1.54~1.59;高折射率一般指折射率1.60-1.80;中折射率的树脂包括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高折射率的树脂为mr系列单体和引进硫、磷原子的丙烯酸系列单体加工制得。

所述凹视微透镜阵列层322为折色率1.5~1.8透明树脂。所述所述铝层33为镀铝层。所述离型层31为熔点在80-90℃的石蜡;所述可撕膜层1为水转印专用树脂;所述光油为uv烫金面油。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