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色烫印膜和号牌烫印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2079发布日期:2019-12-20 19:1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金属色烫印膜和号牌烫印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烫印膜,特别涉及一种金属色烫印膜和号牌烫印标。



背景技术:

烫印膜是指将激光全息电化铝膜与烫印技术相结合,在印刷品表面形成绚丽多彩的激光全息标识和立体图案的防伪标识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增加激光加密和背面防揭层,用于证件、证卡、票据、商标等的防伪。

金属色烫印膜能够让一般的树脂材料和塑料件具有金属的质感,并且还可以在金属色烫印膜中增加各种全息防伪标识,因此在很多领域,考虑到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原因,金属材料已经渐渐地被烫印有金属色烫印膜的树脂材料和塑料件等取代。

cn205439621u《金属色烫印膜》揭示了一种具有基层、离型层、保护层、镀层和热熔胶层的金属色烫印膜,保护层上压印有具有全息防伪信息的全息防伪微纳机构,使得金属色烫印膜具有全息防伪的技术效果。在对应用对象进行镀层作业时,直接将金属色烫印膜铺于应用对象上,对金属色烫印膜进行加温加压后(即烫印)就可以使得金属色烫印膜通过热熔胶层的作用贴合于应用对象上,然后通过离型层的作用将基层剥离,离型层、透明保护层、镀层和热熔胶层就留在了应用对象上(即转移到应用对象上)。

但是由于镀层为金属层,结构致密,其与胶层粘接牢度有欠缺,长时间使用后,烫印膜容易发生表面的磨损、脱落甚至完全剥离,从而影响使用效果。此外金属色烫印膜的胶层很容易被剥离,从而导致保护层的全息防伪结构容易被盗版,影响其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色烫印膜和号牌烫印标,所述金属色烫印膜在镀层与热熔胶层之间增加了连接层,从而提高了镀层与热熔胶层之间的粘结牢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耐磨性,即使长时间使用,烫印膜表面也不容易出现磨损、脱落或者完全剥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色烫印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离型层、保护层、金属层和胶层,还包括一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胶层之间,所述连接层是含有偶联剂的固化树脂。

优选的,所述连接层通过卷对卷纳米涂布方式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层涂布在经过电晕处理的金属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上压印有防伪信息结构,该防伪信息结构包括多个按照设计图样或文字排布的凹凸微纳结构。

优选的,所述微纳结构的截面呈圆弧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离型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的性能层,所述性能层由耐磨层、耐腐蚀层或者防水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叠层构成,所述性能层为透明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号牌烫印标,所述号牌烫印标是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烫印到车辆号牌上而形成的烫印标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色烫印膜,在镀层与热熔胶层之间增加了连接层,从而提高了镀层与热熔胶层之间的粘结牢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耐磨性,即使长时间使用,烫印膜表面也不容易出现磨损、脱落或者完全剥离。

2、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色烫印膜,可以在保护层上压印防伪信息结构,所述防伪信息结构能够提供多样性图文或者多样性视觉效果的防伪信息,具有防伪的效果。进一步的,连接层还具有防盗版的功能:金属层具有与保护层的防伪信息结构一致的凹凸结构,连接层覆盖在金属层上,且会填平金属层上的凹凸结构,连接层与金属层之间紧密连接,因此盗版者在去除连接层时就势必会破坏金属层上的凹凸微结,这样盗版者就很难得到完整的具有防伪效果的防伪信息结构。

3、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色烫印膜,还可以在离型层和保护层之间增加性能层,金属色烫印膜烫印到应用对象上后性能层在最外层,性能层能够增加烫印膜烫印后的耐磨等其他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号牌烫印标,其应用于车辆号牌表面,具有金属质感,并且可以起到有效防伪的效果,防止恶意冒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1、基层;2、离型层;3、保护层;31、微纳结构;4、金属层;5、连接层;6、胶层;7、性能层。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所述金属色烫印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1、离型层2、保护层3、金属层4、连接层5、和胶层6等主要结构,下面将逐一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基层1为支撑材料,主要作用是支撑依附在其上面的其它涂层,便于加工时的连续烫印。它具有抗拉伸、耐瞬时高温等性能。优选采用pet或者pp材料。烫印后,基材层与保护层等其它层相剥离。

离型层2具有良好的脱落性能,主要作用是在烫印后使保护层等其它层与基层能够迅速脱离,从而其它层被转移黏结在杯烫印的物体表面。所述离型层2一般为有机硅树脂等涂布而成,优选氧化聚乙烯蜡、石蜡、蒙旦蜡、巴西棕榈蜡等乳液涂布而成,涂布厚度0.01-0.1微米。

保护层3为透明保护层,其用于保护烫印在物品表面的金属层不被氧化,所述保护层3一般由至少一种具有透明性和耐热性的树脂,及相应助剂和填料制成。

金属层4的主要作用是反射光线,使烫印膜能够呈现金属色。一般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在保护层的表面制作金属层。金属层优选金属铬或铝。

胶层6为热熔胶层,其与被烫印部件贴合,通过烫印方式附着于被烫印部件上,离型层剥离,将保护层和金属层等转移到被烫印部件上。被烫印部件可以是各类包装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层4和胶层6之间增加了连接层5,用于加强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层4和热熔胶层6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了镀层与热熔胶层之间的粘结牢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耐磨性,即使长时间使用,烫印膜表面也不容易出现磨损、脱落或者完全剥离。优选连接层5由含有偶联剂的树脂固化而成,通过偶联剂的分子键合作用,增强金属层与胶层之间的结合牢度。在塑料配混中,偶联剂是一种可改善合成树脂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的塑料添加剂。其用量一般为填充剂用量的0.5~2%。偶联剂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亲无机基团,可与无机填充剂或增强材料作用;另一部分是亲有机基团,可与合成树脂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树脂为环氧树脂,偶联剂可以是改性硅氧烷和/或改性丙烯酸酯,更具体的,偶联剂可以是磷酸酯改性丙烯酸酯和/或环氧基改性硅氧烷。优选的,所述连接层还包括附着力促进剂。

如图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3上压印有防伪信息结构,该防伪信息结构由复数个凹凸微纳结构31按照设计图样或文字排布构成。所述微纳结构31可以通过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制作而成。所述微纳结构31能够提供多样性图文或者多样性视觉效果的防伪信息,具有防伪的效果。所述微纳结构的截面可以呈圆弧形或多边形。金属层4通过真空镀膜技术喷涂在防伪信息结构的表面,其结构与防伪信息结构一致,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层4具有与防伪信息结构相一致的凹凸结构。另外,具体的防伪信息结构的相关信息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专利cn200710135197.x中的设置在证卡上的用于防伪的微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防伪微结构,这种具有防伪的微纳结构为已知技术,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连接层还具有防盗版的功能:金属层具有与防伪信息结构一致的凹凸结构,连接层覆盖在金属层上,且会填平金属层上的凹凸结构,连接层与金属层之间紧密连接,因此盗版者在去除连接层时就势必会破坏金属层上的凹凸微结,这样盗版者就很难得到完整的具有防伪效果的防伪信息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金属色烫印膜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提供基层,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基层上涂布水溶性或油溶性离型层,形成离型层。

步骤二: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离型层上涂布透明树脂,固化后形成保护层。

步骤三: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在保护层上涂布金属铬或铝形成金属层。

步骤四: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金属层上涂布含有偶联剂的树脂,固化形成连接层。

步骤五: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连接层上涂布热熔胶,固化后形成胶层。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二的保护层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优选在离型层上涂布透明树脂,然后采用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在透明树脂上压印防伪信息结构,最后固化,形成包括有防伪信息结构的保护层。

另外,在步骤三形成的金属层上,可以先进行电晕处理,再在金属层表面涂布偶联剂固化形成连接层,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金属层与连接层的结合牢度。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如图3中所示,所述金属色烫印膜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离型层2与保护层3之间增加了性能层7,即第二实施例的金属色烫印膜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1、离型层2、性能层7、保护层3、金属层4、连接层5、和胶层6等主要结构,由于除性能层外的其它层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详细介绍了,下面只对性能层7进行详细介绍。

性能层7为透明树脂层,设置在离型层2与保护层3之间,金属色烫印膜被烫印到应用对象上后,性能层7处于烫印后的烫印膜的最外面。性能层7可以为经高分子材料涂布后形成的耐磨层、耐腐蚀层或者防水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层叠构成。耐磨层可采用硅氧烷树脂涂层,涂覆后能够提高烫印膜表面的强度及耐刮擦的性能。耐腐层可采用聚乙烯涂层或环氧树脂涂层,涂覆后能够提高烫印膜表面的耐腐蚀、抗酸碱能力。防水层可采用聚氨酯涂层,涂覆后能够在烫印膜表面形成完整的防水层,特别适用于室外及潮湿环境中(如作为车辆的号牌烫印标使用),能够极大地延长烫印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金属色烫印膜的第二实施例的制备方法:

步骤一:提供基层,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基层上涂布水溶性或油溶性离型层,形成离型层。

步骤二: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离型层上涂布透明树脂,固化形成性能层。

步骤三: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性能层上涂布透明树脂,固化后形成保护层。

步骤四: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在保护层上涂布金属层。

步骤五: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金属层上涂布含有偶联剂的树脂,固化形成连接层。

步骤六:采用卷对卷纳米涂布技术在连接层上涂布热熔胶,固化后形成胶层。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是,步骤三的保护层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优选在离型层上涂布透明树脂,然后采用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在透明树脂上压印防伪信息结构,最后固化,形成包括有防伪信息结构的保护层。

另外,在步骤四形成的金属层上,可以先进行电晕处理,再在金属层表面涂布含有偶联剂的树脂固化形成连接层,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金属层与连接层的结合牢度。

在烫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时,胶层6与被烫印部件(即应用对象)贴合,由于高温的作用,胶层与被烫印部件紧密结合,然后离型层2带着基层1与金属色烫印膜的其它层相脱离,金属色烫印膜的其它层被留在被烫印部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号牌烫印标,所述号牌烫印标是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色烫印膜,烫印在车辆号牌上,其具有金属质感,起到装饰的作用。进一步的,可以在金属色烫印膜的保护层上压印能够呈现特殊logo效果的防伪信息结构,使烫印到车辆号牌上的烫印膜具有防伪的效果,能够防止恶意仿冒。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