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9455发布日期:2021-07-23 21:1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涉及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流路构件、加压部、罩构件的液体喷出头。流路构件具有喷出孔、与喷出孔相连的加压室、位于喷出孔侧的喷出孔面、以及位于加压室侧的加压室面。此外,加压部位于加压室面的加压区域。此外,罩构件竖立设置于流路构件(例如,参照在先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6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液体喷出头具有流路构件、加压部、罩构件以及密封构件。流路构件具有喷出孔、加压室、喷出孔面以及加压室面。加压室与喷出孔相连。喷出孔面位于喷出孔侧。加压室面位于加压室侧。加压部位于加压室面的加压区域。罩构件竖立设置于流路构件。密封构件将罩构件和流路构件密封。此外,流路构件具有位于加压室面中的加压区域外的槽。此外,罩构件位于所述槽。此外,密封构件位于罩构件中的位于槽内的固定部与槽之间。

本公开的记录装置具有上述所记载的液体喷出头、输送部以及控制部。输送部对所述液体喷出头输送印刷用纸。控制部对液体喷出头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头的记录装置的彩色喷墨打印机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液体喷出头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液体喷出头的剖视图。

图4是将图1的液体喷出头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的液体喷出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着图6的viii-viii线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并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并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并与图7对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往的液体喷出头中,流路构件与罩构件直接接触。因此,若以微观的视点来看,则在流路构件与罩构件之间产生间隙。在墨雾到达流路构件与罩构件的间隙的情况下,存在墨雾进入间隙并到达加压区域的问题。若墨雾到达加压区域,则存在位于加压区域的加压部产生故障的情况。因此,需要提高液体喷出头的密封性。

本公开的液体喷出头提高液体喷出头的密封性。以下,对本公开的液体喷出头以及记录装置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的(a)是作为包含液体喷出头2的记录装置的彩色喷墨打印机1(以下有时简称为打印机)的概略性侧视图。图1的(b)是概略性俯视图。

打印机1将打印纸p从引导辊82a向输送辊82b输送。印刷用纸p相对于液体喷出头2相对地移动。控制部88基于图像、文字的数据,控制液体喷出头2,使液体朝向印刷用纸p喷出。打印机1使液滴弹落在印刷用纸p上,在印刷用纸p上进行印刷等的记录。

在本方式中,液体喷出头2相对于打印机1被固定,打印机1是所谓的行式打印机。作为打印机1的其他方式,可举出所谓的串行打印机,交替地进行:使液体喷出头2一边在与印刷用纸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往复等并移动,一边进行记录的动作;和印刷用纸p的输送。

在打印机1上,固定有平板状的头搭载框架70(以下有时简称为框架),以使得与印刷用纸p大致平行。在框架70中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孔,液体喷出头2被搭载于各个孔。液体喷出头2与印刷用纸p之间的距离例如被设为0.5~20mm左右。在框架70中被固定的多个液体喷出头2构成一个头组72。打印机1具有多个头组72。

液体喷出头2具有在从图1的(a)的近前朝向里侧的方向、图1的(b)的上下方向上呈细长的长条形状。在一个头组72内,三个液体喷出头2沿着与印刷用纸p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排列。其他两个液体喷出头2在沿着输送方向偏移开的位置处,在三个液体喷出头2之间分别各排列一个。

四个头组72沿着印刷用纸p的输送方向配置。从未图示的液体罐向各液体喷出头2供给例如墨液。向属于一个头组72的液体喷出头2供给相同的颜色的墨液,通过四个头组72能够印刷4种颜色的墨液。从各头组72喷出的墨液的颜色例如是品红色(m)、黄色(y)、蓝色(c)以及黑色(k)。如果通过控制部88控制并印刷这样的墨液,则能够印刷彩色图像。此外,为了进行印刷用纸p的表面处理,也可以印刷涂布剂等液体。

搭载于打印机1的液体喷出头2的个数只要是以单色印刷能够由一个液体喷出头2印刷的范围,则也可以是一个。头组72中包含的液体喷出头2的个数、头组72的个数能够根据印刷的对象、印刷条件适当变更。

印刷用纸p在使用前成为卷绕在供纸辊80a上的状态,在通过两个引导辊82a之间后,通过多个框架70的下侧,通过两个输送辊82c、82d之间,最终被回收辊80b回收。

在此,作为印刷对象,除了印刷用纸p以外,也可以是卷筒状的布等。此外,打印机1也可以代替直接输送印刷用纸p而将其载置在输送带上进行输送。进而,打印机1若使用输送带,则能够将单张处理纸、裁断后的布、木材、瓷砖等作为印刷对象。此外,也可以从液体喷出头2喷出包含导电性的粒子的液体,从而印刷电子设备的布线图案等。此外,也可以从液体喷出头2朝向反应容器等喷出给定量的液体的化学药剂、包含化学药剂的液体,来制作化学药品。

打印机1具有涂覆机83。涂覆机83被控制部88控制,将涂覆剂均匀地涂覆在印刷用纸p上。之后,将印刷用纸p向液体喷出头2的下方输送。

打印机1具有收纳液体喷出头2的头外壳85。头外壳85在印刷用纸p进出的部分等的一部分与外部相连,但大致是与外部隔离的空间。头外壳85根据需要由控制部88等控制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等控制因素(至少一个)。

打印机1在头外壳85内具有送风机84。送风机84使头外壳85内的空气循环。通过用送风机84使空气循环,能够使头外壳85的内部环境接近恒定。

打印机1具有干燥机78。从头外壳85向外送出的印刷用纸p通过两个输送辊82c之间,并通过干燥机78之中。通过干燥机78对印刷用纸p进行干燥,在回收辊80b中,重叠卷绕的印刷用纸p彼此粘接,或者未干燥的液体不易产生摩擦。

打印机1具有传感器部77。传感器部77由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构成。控制部88也可以根据来自传感器部77的信息,判断打印机1各部的状态,控制打印机1的各部。

打印机1也可以具备对液体喷出头2进行清洁的清洁部。清洁部例如进行擦拭、压盖而进行清洗。擦拭例如通过具有柔软性的刮水器擦拭喷出液体的部位的面、例如液体喷出头2的喷出孔面4-1,从而去除附着于该面的液体。压盖的清洗例如如下进行。首先,通过覆盖喷出液体的部位、例如喷出孔面4-1地覆盖罩盖(将其称为压盖),从而利用喷出孔面4-1和罩盖,大致被密闭而形成空间。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反复进行液体的喷出,从而去除堵塞于喷嘴3的、粘度高于标准状态的液体、异物等。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液体喷出头2进行说明。

图2是与液体喷出头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图。不过,省略了流路构件4以及贮液器(reservoir)40的内部的流路。图3是沿着液体喷出头2的长边方向的方向的剖视图。不过,与贮液器40相比位于上方的流路、以及流路构件4的内部的流路省略了一部分。图4是头主体2a的放大图,是为了说明而省略了一部分流路的图。另外,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附图,用实线描绘位于压电致动器基板21的下方且应用虚线描绘的歧管(共用流路)5、喷出孔8、加压室10。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纵剖视图。

液体喷出头2包含头主体2a、贮液器40、壳体90以及罩构件98。头主体2a以及贮液器40均在一个方向上较长且接合成相互地沿着。头主体2a包含流路构件4和压电致动器基板21。贮液器40包含贮液器主体41和分支流路构件51。壳体90和罩构件98覆盖压电致动器基板21。

流路构件4具有多个喷出孔8、多个加压室10以及多个歧管5。流路构件4具备形成有多个喷出孔8的喷出孔面4-1。此外,具有位于喷出孔面4-1的相反一侧的部分的表面即加压室面4-2。在流路构件4中,若将喷出孔面4-1设为下表面,则加压室面4-2为上表面。而且,在流路构件4中的加压室面4-2接合有压电致动器基板21,加压室10的开口由压电致动器基板21形成。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1设置有位移元件30,连接有用于供给信号的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等信号传递部92。

将贮液器主体41与分支流路构件51接合而构成贮液器40。贮液器主体41在内部形成有贮液器流路42。分支流路构件51在内部形成有分支流路52。贮液器流路42的供给孔42a朝向外部开口。从外部供给的液体依次通过供给孔42a、贮液器流路42、分支流路52,向流路构件4的歧管5供给。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分支流路52,而将贮液器流路42直接与歧管5相连。

此外,流路构件4与贮液器40通过接合剂而被接合,加压部收容部54成为大致被密闭的空间。此外,在贮液器40中,与加压部收容部54相连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44,信号传递部92通过其中。贯通孔44的宽度例如被设为1~2mm左右。

在贮液器主体41固定有按压板96和布线基板94。按压板96安装有绝热性弹性构件97。在布线基板94安装有连接器95。在信号传递部92安装有驱动器ic55,信号传递部92与连接器95连接。

从控制部88经由信号电缆而被输送至布线基板94的驱动信号经由连接器95而被输送至信号传递部92。安装于信号传递部92的驱动器ic55对驱动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驱动信号通过信号传递部92被输送至压电致动器基板21。驱动信号通过驱动位移元件30而对流路构件4的内部的液体进行加压,从而喷出液滴。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布线基板94而将来自控制部88的信号电缆直接与信号传递部92连接。

信号传递部92是具有挠性的带状部件,在内部具有金属的布线,布线的一部分在信号传递部92的表面露出,通过露出的布线,与连接器95、驱动器ic55以及压电致动器基板21电连接。

驱动器ic55在进行上述的驱动信号处理时发热。驱动器ic55隔着信号传递部92被按压板96以及绝热性弹性构件97按压,从而被按压于壳体90。因此,所产生的热量主要传递至壳体90,进而快速扩展至壳体90整体,并向外部散热。

按压板96在安装有驱动器ic55时弯曲。通过该弯曲恢复的力,驱动器ic55被按向壳体90。

壳体90呈箱形状,在下表面具有开口。换言之,是有底的筒状体。壳体90通过将头主体2a从开口收容于筒部分,从而覆盖头主体2a。壳体90能够由金属、合金或者树脂形成。

罩构件98设置于流路构件4与壳体90之间。罩构件98竖立设置于流路构件4,包围贮液器40地设置。另外,虽然示出了利用不同的构件形成罩构件98和壳体90的例子,但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贮液器40通过层叠流路构造体41a和平板状的板41b、d和减振板41c而构成。流路构造体41a能够由金属、树脂或者陶瓷形成。通过为树脂制,能够廉价地制作。此外,板40b、d能够由树脂、金属形成,但通过由树脂形成,能够廉价地形成,并且与流路构造体41a之间不易产生膨胀系数差。

贮液器40具有供给孔42a、贮液器流路42、阻尼器46以及过滤器48。贮液器流路42从贮液器主体4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贮液器流路42上下贯通贮液器40。在贮液器流路42上下贯通贮液器主体41的期间设置有过滤器48,抑制液体中的异物等的通过。此外,在贮液器流路42的两端,在一处各设置向外部开口的贮液器流路的供给孔42a,共计两处。贮液器流路42在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与后述的分支流路52的供给孔(中央流路)42a相连。

贮液器流路42的内壁的一部分成为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质的减振板41c构成的阻尼器46。由于能够向阻尼器46的与贮液器流路42相反的面面对的方向变形地开口,因此阻尼器46能够通过弹性变形而使贮液器流路42的体积变化。因此,在液体喷出量急剧增多的情况下等,能够稳定地供给液体。减振板41c的材质例如为树脂、金属,厚度为5~30μm左右。

在分支流路构件51设置有分支流路52,分支流路52的中央部的供给孔52a与贮液器主体41之中的贮液器流路42的中央部相连。分支流路52在中途分支,与流路构件4之中的歧管5的开口5a相连。通过设置分支流路52,能够不易引起液体的供给不足。

分支流路构件51是将多个长方形的板51a~51c层叠而构成的。分支流路52在分支流路52的供给孔52a的正下方朝长边方向的一方以及另一方分支,在长边方向的端附近朝向下侧,在分支流路52的流出孔52b,与流路构件4的歧管5的开口5a相连。

在分支流路构件51的与流路构件4接合的长条形状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凹部,凹部成为加压部收容部54,收纳有压电致动器基板21。

在流路构件4的内部形成有四个歧管5。歧管5具有沿着流路构件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此外,在歧管5的两端,在流路构件4的上表面形成有歧管5的开口5a。歧管5独立地设置有四个,各个开口5a与分支流路52相连。

流路构件4二维地扩展而形成有多个加压室10。加压室10是在角部附以圆弧的具有大致菱形的平面形状的中空的区域。加压室10在作为流路构件4的上表面的加压室面4-2开口。而且,各加压室10的开口通过在流路构件4的上表面的加压区域e接合有压电致动器基板21而被封闭。

加压室10经由独立供给流路14而与一个歧管5相连。以使得沿着一个歧管5,通过与该歧管5相连的加压室10构成加压室列11。加压室列11在歧管5的两侧各设置两列共计4列。各加压室列11中的加压室10的长边方向的间隔相同,为37.5dpi的间隔。

各加压室列11的加压室10以角部位于相邻的加压室列11之间地配置为锯齿状。由与一个歧管5相连的加压室10构成加压室组。各加压室组内的加压室10的相对配置相同,各加压室组在长边方向上稍微错开配置。

从加压室10的与独立供给流路14相连的角部对置的角部起,与流路构件4的下表面的喷出孔面4-1开口的喷出孔8相连的部分流路延伸。部分流路在俯视时在延长加压室的对角线的方向上延伸。在各加压室列11中,加压室10以37.5dpi的间隔排列,与一个歧管5相连的加压室10作为整体在长边方向上成为150dpi的间隔。与四个歧管5相连的加压室10在长边方向上以相当于600dpi的间隔错开配置。因此,加压室10整体在长边方向上以600dpi的间隔形成。如上所述,喷出孔8的长边方向的间隔也为600dpi。

喷出孔8配置在避开与配置于流路构件4的下表面侧的歧管5对置的区域的位置。进而,喷出孔8配置在流路构件4的下表面侧的与压电致动器基板21对置的区域内。

流路构件4具有层叠有多个板的层叠构造。这些板从流路构件4的上表面起依次为腔板4a、基座板4b、孔隙(节流孔)板4c、供给板4d、歧管板4e~g、盖板4h以及喷嘴板4i。在这些板上形成有多个孔。各板的厚度为10~300μm左右,由此能够提高所形成的孔的形成精度。各板对位并层叠为这些孔相互连通而构成独立流路12以及歧管5。

独立流路12将歧管5与喷出孔8连接。供给到歧管5的液体通过以下的路径从喷出孔8喷出。首先,从歧管5朝向上方向,通过独立供给流路14到达节流孔6的一端部。接下来,沿着节流孔6的延伸方向水平地前进,到达节流孔6的另一端部。从此处朝向上方到达加压室10的一端部。进而,沿着加压室10的延伸方向水平地前进,到达加压室10的另一端部。然后,前进到独立流路12,从在喷出孔面4-1开口的喷出孔8喷出。

压电致动器基板21具有由两片压电陶瓷层21a、21b构成的层叠构造。这些压电陶瓷层21a、21b分别具有20μm左右的厚度。从压电致动器基板21的压电陶瓷层21a的下表面到压电陶瓷层21b的上表面的厚度为40μm左右。压电陶瓷层21a、21b中的任一层均延伸为跨越多个加压室10。这些压电陶瓷层21a、21b由具有铁电性的锆钛酸铅(pzt)系的陶瓷材料形成。

压电致动器基板21具有共用电极24、独立电极25、连接电极26、虚设连接电极27以及表面电极28。共用电极24由ag-pd系等金属材料形成。共用电极24在压电陶瓷层21a与压电陶瓷层21b之间的区域遍及面方向的大致整个面地形成。共用电极24的厚度为2μm左右。表面电极28形成于在压电陶瓷层21b上避开由独立电极25构成的电极组的位置。表面电极28经由形成于压电陶瓷层21b的通孔而相连、接地,以保持为接地电位。表面电极28与多个独立电极25同样地,与信号传递部92上的另一电极连接。表面电极28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1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沿着长边方向地形成有两列,此外,在长边方向的端附近沿着短边方向形成有1列。

独立电极25具有独立电极主体25a和引出电极25b。独立电极25配置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1的上表面的与各加压室10对置的位置。独立电极主体25a比加压室10小一圈,具有与加压室10大致相似的形状。引出电极25b从独立电极主体25a引出。

连接电极26被引出到引出电极25b的一端的与加压室10对置的区域外。连接电极26例如由包含玻璃料的银-钯构成,以厚度为15μm左右形成为凸状。连接电极26与设置于信号传递部92的电极电接合。虚设连接电极27配置于连接电极26不位于的区域。虚设连接电极27能够将压电致动器基板21与信号传递部92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并且使在压电致动器基板21上连接的部分的分布均匀化,在连接时,连接稳定。

压电致动器基板21中的与各加压室10对置的部分相当于与各加压室10以及喷出孔8对应的独立的位移元件30。位移元件30按每个加压室10,由位于加压室10的正上方的压电陶瓷层(振动板)21a、共用电极24、压电陶瓷层21b以及独立电极25形成。位移元件30收纳于加压区域f。

多个独立电极25分别经由信号传递部92以及布线而分别与控制部88电连接,以使得能够单独地控制电位。在将独立电极25设为与共用电极24不同的电位而对压电陶瓷层21b在其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时,被施加了该电场的部分作为因压电效应而变形的活性部起作用。在该结构中,若通过控制部88使独立电极25相对于共用电极24成为正或者负的给定电位,以使得电场与极化成为相同方向,则被压电陶瓷层21b的电极夹着的部分(活性部)在面方向上收缩。另一方面,由于非活性层的压电陶瓷层21a不受电场的影响,因此不自发地收缩,要限制活性部的变形。其结果是,在压电陶瓷层21b与压电陶瓷层21a之间向极化方向的变形产生差异,压电陶瓷层21b变形(单晶片变形)向加压室10侧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实际的驱动步骤中,预先将独立电极25设为比共用电极24高的电位(以下称为高电位),每当有喷出请求时,将独立电极25暂时设为与共用电极24相同的电位(以下,称为低电位),然后在给定的定时再次设为高电位。由此,在独立电极25成为低电位的定时,压电陶瓷层21a、21b返回原来的形状,加压室10的容积与初始状态(两电极的电位不同的状态)相比增加。此时,向加压室10内施加负压,液体从歧管5侧被吸入加压室10内。然后,在再次使独立电极25成为高电位的定时,压电陶瓷层21a、21b变形为向加压室10侧凸出,通过加压室10的容积减少,加压室10内的压力成为正压,向液体的压力上升,液滴被喷出。

使用图6~8对罩构件98的密封构造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液体喷出头2的概略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6仅表示流路构件4和罩构件98。图7是图6所示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viii-viii线剖视图。另外,图7、8仅表示流路构件4、罩构件98、密封构件62以及压电致动器基板21。

流路构件4在加压室面4-2中的加压区域e外具有槽60。槽60在流路构件4的长边方向上形成得较长。槽60不贯通流路构件4而设置到流路构件4的厚度方向的中途。

罩构件98具有侧板98a和固定部98b。侧板98a沿着流路构件4的长边方向设置,形成为平板状。固定部98b从侧板98a朝向流路构件4延伸。固定部98b具有第一侧面98b1和第二侧面98b2。第一侧面98b1位于加压区域e侧。第二侧面98b2位于与加压区域e相反的一侧。固定部98b收容于流路构件4的槽60,以与槽60分离的状态配置。固定部98b通过密封构件62被固定于流路构件4。由此,罩构件98竖立设置于流路构件4。流路构件4和罩构件98被密封构件62密封。

罩构件98能够由金属、合金或者树脂形成。为了减小流路构件4与罩构件98的热膨胀差,提高液体喷出头2的密封性,也可以将流路构件4以及罩构件98设为热膨胀系数接近的材质,或者设为相同的材质。

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将流路构件4和罩构件98密封。详细而言,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的底面之间。此外,密封构件62位于第一侧面98b1和槽60的与第一侧面98b1对置的面之间。此外,密封构件62从第一侧面98b1配置到加压室面4-2。因此,密封构件62覆盖槽60的加压区域e侧的边缘。

进而,密封构件62位于第二侧面98b2和槽60的与第二侧面98b2对置的面之间。此外,密封构件62从第二侧面98b2配置到加压室面4-2。因此,密封构件62覆盖槽60的与加压区域e相反的一侧的边缘。

如图8所示,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详细而言,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的底面之间。此外,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侧面之间。此外,密封构件62位于侧板98a与流路构件4之间。更详细而言,密封构件62位于侧板98a的底面与加压室面4-2之间。

密封构件62在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具有间隙64。间隙64位于槽60的整个底面。

作为密封构件62,能够由环氧系的树脂、或者聚氨酯系的树脂等形成。

密封构件62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形成。首先,在罩构件98的下方涂覆固化前的密封构件62。更详细而言,将固化前的密封构件62浸渍于罩构件98,以使得附着于侧板98a的下侧和固定部98b的整个区域。接下来,将罩构件98插入流路构件4,以使得罩构件98的固定部98b收容于槽60内。而且,能够通过使密封构件62固化而形成。

另外,也可以在槽60内涂覆固化前的密封构件62,在罩构件98竖立设置于流路构件4之后,在第一侧面98b1以及第二侧面98b2涂覆固化前的密封构件62,以使得密封固定部98b。

在此,若流路构件4与罩构件98直接接触,以微观的视点来看,在流路构件4与罩构件98之间产生间隙。在墨雾到达流路构件4与罩构件98的间隙的情况下,墨雾进入间隙,到达加压区域e。当墨雾到达加压区域e时,位于加压区域e的压电致动器基板21的独立电极25有时会短路。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的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换言之,密封构件62介于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以使固定部98b与槽60不会接触。即,以微观的视点来看,密封构件62位于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产生的间隙。

由此,在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不具有流路构件4与罩构件98直接接触的界面。其结果,即使在墨雾侵入到密封构件62的内部的情况下,墨雾也难以沿着界面扩展。因此,墨雾不易侵入加压区域e,能够成为提高了密封性的液体喷出头2。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也可以在固定部98b与槽60之间配置间隙64。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墨雾侵入密封构件62的内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侵入的墨雾收容于间隙64。由此,墨雾不易侵入加压区域e,能够成为提高了密封性的液体喷出头2。

另外,间隙64也可以位于第一侧面98b1和槽60的与第一侧面98b1对置的面之间。此外,间隙64也可以位于第二侧面98b2和槽60的与第二侧面98b2对置的面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中,密封构件62也可以从第一侧面98b1配置到加压室面4-2。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密封构件62覆盖槽60的加压区域e侧的边缘。其结果,侵入到槽60的内部的墨雾由于位于槽的加压区域e侧的边缘的密封构件62的存在而难以到达加压区域e。其结果,能够成为提高了密封性的液体喷出头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中,密封构件62也可以位于侧板98a与流路构件4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成为在侧板98a与流路构件4之间也不具有流路构件4与罩构件98直接相接的界面的结构。其结果,即使在墨雾侵入到密封构件62的内部的情况下,墨雾也难以沿着界面扩展。因此,墨雾不易侵入加压区域e,能够成为提高了密封性的液体喷出头2。

接着,使用图9~11对其他的液体喷出头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9、10所示的液体喷出头202、302的基本构造与图1~8所示的构造相同,但密封构件262、362的构造不同。此外,图11所示的液体喷出头402在具有防水膜464的方面不同。另外,对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9的液体喷出头202所示,固定部98b的槽60内的位置也可以与液体喷出头2不同。具体地说,也可以使第一侧面98b1和槽60的与第一侧面98b1对置的面的距离比第二侧面98b2和槽60的与第二侧面98b2对置的面的距离短。换言之,固定部98b也可以位于槽60的加压区域e侧。由此,能够使位于第二侧面9862侧的密封构件262的体积比位于第二侧面98b2侧的密封构件262的体积少。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在位于第一侧面98b1的密封构件262产生的应力比在位于第二侧面98b2的密封构件262产生的应力小。由此,位于第一侧面98b1的密封构件262不易剥离,能够成为提高了密封性的液体喷出头202。

此外,能够增多位于第二侧面98b2和槽60的与第二侧面98b2对置的面之间的密封构件262的体积,墨雾不易从外部侵入加压区域e。

此外,位于第一侧面98b1侧的密封构件262距加压室面4-2的高度也可以比位于第二侧面98b2侧的密封构件262距加压室面4-2的高度高。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罩构件98产生了外力的情况下,罩构件98也难以朝向加压区域e倾倒。其结果,能够降低加压区域e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固定部98b与槽的距离例如能够在与液体喷出头20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断,并从断裂面进行测定。在位于第一侧面98b1侧的密封构件262距加压室面4-2的高度也是同样的。

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也可以具有收容有液体喷出头2的头外壳85和位于头外壳85内并在头外壳85内进行送风的送风机84。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利用送风机84使头外壳85内的空气循环,能够使头外壳85的内部环境接近恒定。由此,能够进行精细的印相。另外,通过启动送风机84,雾容易漂浮在头外壳85内,但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相对于墨雾而提高了密封性,因此成为墨雾不易到达加压区域e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加压部,示出了使用了压电变形的位移元件3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能够对加压室10中的液体进行加压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对加压室1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使其沸腾而产生压力的部件、或者使用了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的部件。

接着,使用图10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出头302的第二密封构件362与液体喷出头202不同。

液体喷出头302具有第一密封构件262和第二密封构件362。第一密封构件262与液体喷出头202的密封构件26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二密封构件362位于第二侧面98b2侧的第一密封构件262上。第二密封构件362由与第一密封构件262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在由环氧类树脂形成第一密封构件262的情况下,由聚氨酯类树脂形成第二密封构件362即可。此外,在由聚氨酯类树脂形成第一密封构件262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环氧类树脂形成第二密封构件362。由此,即使不同组成的墨雾到达第一密封构件262以及第二密封构件362,也能够降低被破坏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302中,第二侧面98b2侧的第二密封构件362的高度也可以比第一侧面98b1侧的第一密封构件262的高度高。

根据上述结构,位于第二侧面98b2侧的第二密封构件362的量以及第一密封构件262的量能够比第一侧面98b1侧的第一密封构件262的量多。由此,墨雾变得更难以到达加压区域e,能够提高液体喷出头302的密封性。

第一密封构件262以及第二密封构件362例如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形成。如上所述,通过浸渍形成固化前的第一密封构件262,使第一密封构件262干燥。接下来,将固化前的第二密封构件362涂覆于第二侧面98b2侧。而且,能够通过同时使第一密封构件262以及第二密封构件362固化来制作。另外,也可以在使第一密封构件262固化之后,涂覆第二密封构件362并使其固化。

使用图11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出头302在第二密封构件262上具有防水膜464,这一点与液体喷出头202不同。

防水膜464位于第二密封构件262上。更详细而言,防水膜464位于第二侧面98b2上、侧板98a上、加压室面4-2上以及流路构件4的侧面上。

防水膜464相对于墨液的防水性比第二密封构件262大。由此,防水膜464比第二密封构件262更难以渗入墨液。防水膜464例如能够使用uv固化型的树脂。在利用uv固化防水膜形成防水膜464的情况下,只要对已使第二密封构件262固化的液体喷出头402使用刷毛、刮水器、笔来进行涂覆,照射紫外线而使其固化即可。另外,对于墨液的防水性例如能够通过使用接触角计测定静态接触角或者动态接触角来确认。

在此,位于第二侧面98b2侧的第二密封构件262暴露于外部,因此容易受到来自墨液或者墨雾的影响。而且,当墨液侵入第二密封构件262时,第二密封构件262有时会劣化。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402在第二密封构件262上具有防水膜464。由此,即使墨液或者墨雾与防水膜464接触,也被防水膜464弹开。其结果,墨液或者墨雾难以渗入到第二密封构件262,第二密封构件262不易劣化。

此外,防水膜464也可以从第二密封构件262上延伸至罩构件98上。由此,防水膜464位于第二密封构件262与罩构件98的界面上,不易从第二密封构件262与罩构件98的界面产生腐蚀。另外,防水膜464也可以遍及罩构件98的整个面地配置。在该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

此外,防水膜464也可以从第二密封构件262上延伸至加压室面4-2上。由此,防水膜464位于第二密封构件262与加压室面4-2的界面上,不易从第二密封构件262与加压室面4-2的界面产生腐蚀。

此外,防水膜464也可以延伸至流路构件4的侧面上。由此,流路构件4的侧面的防水性提高。另外,防水膜464也可以遍及流路构件4的侧面的整个面地配置。在该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性。

-符号说明-

1···打印机

2···液体喷出头

2a···头主体

4···流路构件

4-1···喷出孔面

4-2···加压室面

5···歧管(共用流路)

6···节流孔

8···喷出孔

10···加压室

12···独立流路

14···独立供给流路

21···压电致动器基板

21a···压电陶瓷层(振动板)

21b···压电陶瓷层

24···共用电极

25···独立电极

26···连接电极

27···虚设连接电极

28···表面电极

30···位移元件(加压部)

40···贮液器

41···贮液器主体

42···贮液器流路

51···分支流路构件

52···分支流路

60···槽

62、262、362···密封构件

64···间隙

90···壳体

92···信号传递部

98···罩构件

98a···侧板

98b···固定部

98b1···第一侧板

98b2···第二侧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