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机的喷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9652发布日期:2021-12-22 13:4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喷墨打印机的喷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打印机的喷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诸如写真机和喷绘机等大型的喷墨打印机一般用于大型户外墙体广告和招牌,在使用这些设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喷头堵塞的情况,喷头堵塞就会造成画面内容缺失,影响成品质量。由于大型喷墨打印机的喷头一般都包含多个阵列式排列的喷嘴,一旦出现喷头堵塞情况,需要对于其中的各个喷嘴进行人工排查,排查的过程还可能设计拆装喷头,这种喷头检查的方式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喷墨打印机中喷头堵塞的喷头检测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喷头检测装置,包括:
5.检测位置,具有让喷头穿过的检测宽度,和
6.适配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分别设置于检测位置两侧,激光发射器沿检测位置的检测宽度方向发射激光并由激光接收器接收。
7.优选地,所述的检测位置下方设置有集墨漏斗,喷头喷出的油墨经检测位置后进入集墨漏斗中。
8.优选地,集墨漏斗中设置有吸墨的吸墨层,吸墨层通过支架固定于集墨漏斗中。
9.优选地,集墨漏斗的进口覆盖所述的检测宽度。
10.优选地,所述的集墨漏斗具有坡形底面,集墨漏斗的出口位于坡形底面的低侧。
11.优选地,所述的集墨漏斗包括u型槽和用于封闭u型槽两侧开口的挡板,挡板覆盖固定于u型槽两侧开口上。
12.挡板于激光束通过位置具有通过孔,通过孔具有限制激光束宽度的限制宽度。
13.优选地,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包括:
14.第一固定件,所述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和集墨漏斗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
15.第二固定件,用于与喷墨打印机固接。
16.优选地,底座包括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三固定件固接,第二固定件与第四固定件固接,第三固定件与第四固定件可调节固定在一起。
17.优选地,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的对应位置具有螺孔,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由穿过螺孔的螺栓进行紧固,第三固定件和/或第四固定件的螺孔为腰孔。
18.本实用新型的喷头检测装置能够在不拆下喷头的情况下直接对于喷头进行检测,快速找到堵塞的喷头,检测更便捷,检测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9.图1为喷头检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喷头检测装置检测位置示意图。
21.图3为集墨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集墨漏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集墨漏斗的a

a剖视图。
24.图6为集墨漏斗的爆炸图。
25.图7为底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底座的爆炸图。
27.图9为喷头检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28.图中:1.喷头,100.检测位置,210.激光接收器,220.激光发射器,300. 集墨漏斗,310.u型槽,311.底面,312.进口,313.出口,320.吸墨层,330. 挡板,331.通过口,340.支架,350.接头,400.底座,410.第一固定件,420. 第三固定件,430.第四固定件,431.腰孔,440.第二固定件,l.激光束,d.检测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于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喷墨打印机中包括了用于喷墨的喷头1,喷头1中具有阵列设置的多个喷嘴,部分喷嘴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堵塞以及喷墨异常的情况。现有技术检测喷头1堵塞一般是通过操作人员的经验判断,或者通过人工检测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方法效率低、需要拆下喷头1、对于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存在检测误差。
31.本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可以直接对于喷墨打印机喷头1 进行检测的喷头1检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检测位置100,具有让喷头1穿过的检测宽度d,和适配的激光发射器220和激光接收器210,分别设置于检测位置100两侧,激光发射器220沿检测位置100的检测宽度d 方向发射激光束l并由激光接收器210接收。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器210均可采用市售的产品。其检测原理是,当喷头1到达检测位置100时,控制喷头1 按顺序进行喷墨,正常不堵塞的喷头1在工作时,油墨由喷头1喷出并经过检测位置100从而挡住激光的传播,使得激光接受器一侧接收不到激光信号,堵塞的喷头1无油墨喷出,激光束l能够按照原路径传播,激光接收器210一侧能够接收到来自激光发射器220发射的激光束l,根据激光接受器是否接收到激光信号的一系列数据对照喷墨顺序就可以确定堵塞喷头1的位置。
32.在上述主要结构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在检测位置100下方设置有集墨漏斗300,喷头1的喷墨经检测位置100后进入集墨漏斗300中。在进行检测时,喷头1喷出的油墨由集墨漏斗300收集,减少了喷墨对于环境和设备的污染。
33.集墨漏斗300的一种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3至图6,集墨漏斗300中包括了一个u型槽310和用于封闭u型槽310两侧开口的挡板330,u型槽310的底面 311为坡形,底面311的低侧具有出口313,挡板330从u型槽310两侧对u型槽310进行封口从而形成上下连通的漏斗结构,挡板330于激光束l通过位置具有通过孔331,通过孔331具有限制激光束宽度的限制宽度,可通过预先设计通过口331的限制宽度限定激光束l的宽度,从而保证喷墨能够完全遮
挡穿过检测位置100的激光束l。喷头1中各喷嘴喷出的油墨由集墨漏斗300的进口 312进入,经过坡形底面311滑落至低侧的出口313排出。在一些优化的实施例中,在集墨漏斗300中还设置有吸墨的吸墨层320,吸墨层可由具有吸墨性能的材料制成,如棉花、海绵等。在集墨漏斗300中设置吸墨层320的主要作用包括:吸收喷头1的喷墨,以及防止喷墨的溅射,吸墨层320可以通过支架340 固定于集墨漏斗300中,在出口上可以设置接头350,接头用于与管道连接以便于将集墨漏斗中的油墨排出。如图7所示,吸墨层320通过支架340隔空设置于集墨漏斗300的底面311的上方,吸墨层320吸收的油墨后从下方滴落到集墨漏斗300的底部,并由于重力滑落至底面311低侧的出口313,吸墨层320与底面311隔空能够有助于油墨滑落至出口313,减少油墨滑落的阻力。
3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400,底座400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底座400中包括一个第一固定件410、第二固定件440、第三固定件420和第四固定件430。激光发射器220、激光接收器210和集墨漏斗300固定在第一固定件4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0、第二固定件440、第三固定件420 和第四固定件430均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铁、工程塑料等等各种刚性材料制成,在第一固定件410上可以预留固定用的螺孔,激光发射器220 和激光接收器210以及集墨漏斗300通过螺纹固定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固定件410 上,底座400中的第二固定件440用于与喷墨打印机固接,第二固定件440上可以预设一个或多个安装用的螺孔,从而与喷墨打印机配合并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件410和第二固定件440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固定件420和第四固定件430,第一固定件410与第三固定件420固接,第二固定件440与第四固定件 430固接,第三固定件420与第四固定件430可调节固定在一起。可调节固定的一种结构是在第三固定件420和第四固定件430的对应位置具有螺孔,第三固定件420和第四固定件430由穿过螺孔的螺栓进行紧固,第三固定件420和/或第四固定件430的螺孔具体为腰孔431,通过螺栓在腰孔431中的不同位置进行紧固对于第三固定件420和第四固定件430的距离进行略微调整。
35.在需要进行喷头1检测时,将喷头1检测装置置于喷头1轨道的下方,喷头1检测装置通过第二固定件440与喷墨打印机进行连接和固定,固定完成后喷头1检测装置的检测位置100位于喷头1所在轨道的下方,集墨槽位于检测位置100的下方,通过控制喷头1沿轨道滑动到检测位置100,参考图8的a位置滑动到b位置停下,并控制喷头1逐个进行喷墨,根据喷墨时是否接收到激光信号判断当前喷头1是否堵塞,接受到信号即堵塞,当一行喷头1检测完成后,控制喷头1平移一小段距离,将下一行喷头1移动到检测位置100上方进行喷墨,根据同样的方法判断每个喷头1是否堵塞,以此类推,直至所有喷头1 喷墨并检测完毕,而各个喷头1喷出的油墨在经过检测位置100后,由集墨槽收集,集墨槽中的吸墨层320能够很好的收集喷墨并防止溅出,吸墨层320中的油墨滴落至集墨槽的底部并从出口313排出,得到妥善的收集。在检测完毕后,可从喷墨打印机上直接拆下喷头1检测装置,十分简便。
36.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