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纸质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7478发布日期:2021-06-11 21: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的气缸杆(11)、设于所述气缸杆(11)上的丝网印刷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印刷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气缸杆(11)上的移动块(21)、设于所述移动块(21)上的第一连接块(22)、设于所述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上方的第一弧形块(23)、设于所诉第一弧形块(23)上的第二连接块(24)、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4)上的连接片(25)、设于所述连接片(25)下方的弧形网版(26)、设于所述弧形网版(26)内的丝网(27)、用于将弧形网版(26)固定在连接片(25)上的螺钉(28)、设于所述弧形网版(26)上的刮墨结构(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两侧的烘干结构(4)、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上的助力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墨结构(3)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两侧的第一块体(31)、设于所述第一块体(31)上刮墨块(3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下方的第一挤压轮(33)、开设于所述刮墨块(32)内的第一腔体(34)、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34)内的齿杆(35)、开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块(23)上方的第二腔体(36)、套设于所述齿杆(35)上的摩擦轮(37)、开设于所述第一腔体(34)上方的第三腔体(38)、设于第三腔体(38)内的中心杆(39)、设于所述中心杆(39)两侧的杠杆(310)、设于所述中心杆(39)下方与所述齿杆(35)相配合的第一凸齿(311)、开设于所述刮墨块(32)两侧的第一凹槽(312)、可在所述第一凹槽(312)内来回移动的刮墨刀(313)、用于减少刮墨刀(313)振动的抗震结构(6)、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挤压轮(33)位置的调整结构(7)、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4)上的添墨结构(8);所述被动轮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3)的上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结构(6)包括开设于所诉刮墨刀(313)上的嵌口(61)、可在嵌口(61)内来回移动第一滑块(62)、设于所述嵌口(61)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一滑块(62)的第一弹性件(63)、设于所述第一凹槽(312)顶部的限位针(64)、开设于所述刮墨刀(313)内的限位口(65)、开设于所述第三腔体(38)顶部的第四腔体(66)、可在所述第四腔体(66)内来回移动的第二滑块(67)、设于所述第四腔体(66)内用于复位所述第二滑块(67)的第二弹性件(68)、设于所述第二滑块(67)上的卡接块(69)、设于所述中心杆(39)上的卡接口(610)、设于所述卡接口(610)内的止动平面(6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7)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块体(31)上的第一弧形槽(71)、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71)上的第二弧形槽(72)、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槽(72)侧壁上的第二凸齿(73)、可在所述第一弧形槽(71)内来回移动的转杆(74)、设于所述转杆(74)上的与所述第二凸齿(73)相配合的第三凸齿(75)、设于所述转杆(74)一端的第一齿轮(76)、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71)上方与所述第一齿轮(76)相配合的第二齿轮(77)、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齿轮(77)转动的第一电机(78)、用于固定所述转杆(74)的固定结构(9);所述第一挤压轮(33)套设于所述转杆(74)另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9)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71)底部的第一伸缩块(91)、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块(91)上的第一挤压斜面(92)、开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槽(71)底部的推料凹槽(93)、设于所述中心杆(39)上的多个第二伸缩块(94);所述推料凹槽(93)包括斜面和止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块(23)下方设置有第四凸齿(12);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凸齿(12)相对应的第五凸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结构(4)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内的第五腔体(41)、设于所述第五腔体(41)内的电热丝(42)、开设于所述第五腔体(41)侧壁上的通槽(43)、设于所述底座(1)一侧的吹风机(44)、用于连接所述吹风机(44)和所述第五腔体(41)的气管(45)、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下方用于固定的挤压片(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结构(5)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两侧的弧形轨道(51)、开设于所述弧型轨道内的第一滑槽(52)、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4)两侧可在第一滑槽(52)内来回移动的第三滑块(53)、设于所述第一滑槽(52)内用于推动所述第三滑块(53)的气囊(54)、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上的第二块体(55)、开设于第二块体(55)内的气腔(56)、用于连通所述气腔(56)和所述气囊(54)的气流道(57)、设于所述气腔(56)内的密封薄膜(58)、开设于气腔(56)侧壁上的第二滑槽(59)、可在所述第二滑槽(59)内来回移动的第四滑块(510)、设于所述第四滑块(510)一侧的夹持块(511)、设于所述第四滑块(510)另一侧的轮体(512);所述夹持块(511)夹持在所述第一块体(31)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墨结构(8)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2)上的壳体(81)、开设于壳体(81)内的料腔(82)、可在料腔(82)内来回移动的活塞片(83)、设于所述活塞片(83)上的活塞杆(84)、设于所述壳体(81)上的第一料管(85)、设于所述移动块(21)上的墨盒(86)、用于连接所述墨盒(86)和所述料腔(82)的第二料管(87)、设于所述第一料管(85)和第二料管(87)内的单向阀(88)、设于所述料腔(82)内用于复位所述活塞片(83)的第三弹性件(8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纸质打印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气缸杆、设于所述气缸杆上的丝网印刷装置;所述丝网印刷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气缸杆上的移动块、设于所述移动块上的第一连接块、设于所述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方的第一弧形块、设于所诉第一弧形块上的第二连接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连接片、设于所述连接片下方的弧形网版、设于所述弧形网版内的丝网、用于将弧形网版固定在连接片上的螺钉、设于所述弧形网版上的刮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两侧的烘干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助力结构;本发明通过将网版设置成弧面的形式,从而在运动时油墨始终处于弧形网版的最低点,使油墨始终于丝网和物料的接触点,从而保障了良好的印刷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佳鑫
技术研发日:2021.02.23
技术公布日:2021.06.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