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印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6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印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印烫机,涉及一种与其它操作组合进行的印刷操作用的设备或机械。
目前公用的印刷设备一般用途单一,如只用于平印或平烫,不能用作滚烫等。而现有的滚烫设备则是采用胶底滚的转动而实现的,一般不能适应滚烫产品的不同尺寸。而且,目前的平印或平烫设备与滚烫设备的差异较大,不易转换,因此,不能适应轻工及印刷产品的生产要求,较难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操作方便,并经较小改动即能实现平烫、平印、滚烫及热转印的多功能印烫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工作台及工作台上方的印烫头,底座上带有导柱,它穿过印烫头上的压板,导柱外有与压板配合的弹簧。使用外力压动压板而使印烫头下移即能通过安装在其上的印刷板等对工作台上的待印物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导柱外的弹簧即将印烫头复位。在这一过程中导杆对印烫头起到导向作用。为便于操作底座上表面应有与工作台配合的导向槽,工作台的下部带有齿条;另有一主轴安装在底座上,主轴上固定一齿轮,它与工作台下部的齿条啮合;主轴的一端与工作台操纵手柄连接。这样,扳动工作台操纵手柄工作台即会前后移动,而使操作者方便地将待印物放上或取下工作台。为了保证待印物与印烫头的位置对应,至少在工作台后侧的底座上旋有与工作台下底位置对应的定位螺杆,定位螺杆与主轴垂直。而在调整工作台的位置后,要使主轴处于适当的操作角度,方便操作者使用,主轴与工作台操作手柄之间应通过离合器连接,以便随之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印烫头可以由电机或安装在底座上的踏板等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也可以由上端与压板连接的压杆带动,压杆的下部与安装于底座上、一端带有印烫头操纵手柄的压杆轴配合。欲使印烫头与工作台的间距适应不同尺寸的待印物的要求,导柱的至少一端旋有调整螺母。
使导柱上的弹簧位于压板与下调整螺母之间,在工作台上固定一产品台,并将至少一个墨辊安装在工作台的上方,而与产品台高度相适应的墨台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在印烫头的下底装上印版后即可进行平印。
将印烫头通过控温仪探头与控温仪连接,在工作台的前后两侧通过支架将前后纸轴安装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即能进行平烫。工作台与前后纸轴之间还有前后压纸轴和相互配合的上下两个压纸钢辊通过其轴安装在与底座固连的支架上,两压纸钢辊则安装在后纸轴与后压纸轴之间的同一支架上;后纸轴、压纸钢辊通过传动机构与主轴连接,从而使箔纸处于水平状态并实现自动走纸。传动机构可为实现自动走纸功能的各种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方式传动机构包括四个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其铰接孔为狭长孔,其中第一连杆的首端与主轴铰接,第四连杆的末端铰接在安装两压纸钢辊的支架上,该铰接轴上带有棘轮和一齿轮,第四连杆上还有与棘轮配合的棘齿,而铰接轴上的齿轮与压纸钢辊轴上的齿轮啮合,压纸钢辊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后纸轴上的皮带轮配合。在棘轮和棘齿的作用下,箔纸做单向运动。而连杆间的铰接孔设计为狭长孔则是便于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走纸长度。
如果要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滚烫的功能,最好在工作台上也安装产品台;在工作台的前端,与印烫头、产品台的间隙对应处有一送料板安装于通过套管固定在底座上的小导杆的前端,小导杆的后端与套管之间安装有压簧;与小导杆的后端位置对应的工作台上固定有撞块。送料板在压簧的作用下将待烫物送入产品台与印烫头之间,扳动工作台操纵手柄使工作台后移,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待烫物滚动而实现滚烫。而当工作台前移时,撞块推动小导杆、压紧压簧,使送料板复位。套管的前端旋接有送料板定位螺母以确定送料位置。送料板的上方有与工作台成一夹角的料斗,其后端安装有柔质挡料片。这种结构用于实现自动给料。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滚烫时的结构图;图2为
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2的A-A视图;图4为图2的B-B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作平印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纸轴,2-压纸钢辊,3-后压纸轴,4-垫块,5-压板,6-上调整螺母,7-工作台操纵手柄,8-导柱,9-弹簧,10-印烫头,11-前纸轴,12-前压纸轴,13-料斗,14-产品台,15-工作台,16-接料盘,17-定位螺杆,18-定位块,19-下调整螺母,20-底座,21-印烫头操纵手柄,22-第一连杆,23-主轴,24-第四连杆,25-棘轮,26、27-齿轮,28、39-皮带轮,30-送料板,31-棘齿,32-压杆,33-基座,34-齿条,35-齿轮,36-压杆轴,37-导向块,38-压块,39-矩形连杆,40-离合器,41-撞块,42-压簧,43-套管,44-送料板定位螺母,45-小导杆,46-墨辊,47-墨台,48-支架。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位于
图1的右侧,其后端位于
图1的左侧,它是由其底座20、安装在底座20上的工作台部分及其操纵机构、印烫头部分及其操纵机构、走纸机构、连接工作台操纵机构与走纸机构的传动机构以及待印物送料机构组成的。其中,工作台部分由与底座20上表面配合的燕尾形基座33、基座33上的工作台15和工作台15上的产品台14组成。产品台14的前端短于工作台15。在产品台14前端两侧的工作台15上各有一撞块41。在工作台15前后两侧的底座20上还通过支板旋有工作台15的定位螺杆17,它们位于底座20内的端部与工作台15的基座33位置对应,其中安装于前侧的定位螺杆17该端带有定位块18。在基座33的下底安装有齿条34,它与其下方的齿轮35啮合,该齿轮35固定在安装于底座20上的主轴23上。在主轴23的一端通过离合器40接工作台操纵手柄7。本实用新型的印烫头10通过控温仪探头与控温仪相接。而固定在工作台15左右两侧底座20上的两导柱8穿过印烫头10上的压板5的两端。导柱8的上下两端各旋有一调整螺母6、19。其中,下调整螺母19与压板5之间的导柱8上套有垫块4。当本实用新型用作滚烫时,还有一弹簧9安装在压板5与上调整螺母6之间。印烫头10上的压板5有两个压杆32穿过,如图3所示,各压杆32由相接的上下两部分组成,且其下部为一矩形连杆39,主轴23由其中间的孔中穿过。矩形连杆39下部还由一导向轴,它与安装在其下方底座上的导向块37配合,并位于其上表面的导向槽中。一端与压杆轴36固连的压块38另一端位于矩形连杆39的导向轴的上方。与安装在底座20上的压杆轴36配合,压杆轴36与主轴23平行,并有一印烫头操纵手柄21位于底座20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的走纸机构由位于工作台15前后两侧的前后纸轴11、1,前纸轴11与工作台15之间的前后压纸轴12、3以及后压纸轴3与后纸轴1之间的相配合的两个压纸钢辊2组成,它们都通过各自的支架与底座20相连接,各支架由螺丝安装在底座20上。其中,后纸轴1的侧面有带有手柄的皮带轮29。两个压纸钢辊2安装在同一支架上,在支架的侧面有一皮带轮28和齿轮27,该皮带轮28与后纸轴1上的皮带轮29之间由皮带相连。在安装压纸钢辊2的支架上,还通过另一中心轴的安装着齿轮26和棘轮25,它们位于齿轮27的下方,两齿轮26、27啮合。本实用新型的走纸机构与工作台操纵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包括四个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各连杆的铰接孔为狭长孔,铰接轴为旋有螺母的螺栓。其中,第一连杆22的首端铰接在主轴23上,第四连杆24的末端铰接在棘轮25的轴上,且该连杆上有与棘轮25配合的棘齿31。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包括与工作台15成一角度的料斗13、位于料斗13下方的送料板30以及料斗13后方的柔质挡料片。料斗13内有调节送料宽度的机构柔质挡料片与料斗13的间隙与待印物的直径相适应。送料板30的位置与产品台14和印烫头10的间隙相对应,且其两端安装在其两侧的小导杆45的前端,小导杆45穿过固定在底座20上的套管43,在套管43与小导杆45的后端之间还安装有压簧42,小导杆45的后端与撞块41位置对应。与工作台15高度一致的底座20的前端还有成品接料盘16。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滚烫时,首先装好箔纸,使其穿过前后压纸轴以及两压纸钢辊之间,使用定位螺杆和离合器确定工作台及其操纵手柄的位置,并利用导柱上的下调整螺母将印烫头调至适当的高度,然后将待印物放入料斗,将工作台前移,工作台上的撞块推动小导杆压缩压簧,使一个待印物落在送料板后的产品台上;再使工作台后移,送料板则将待印物推入产品台与印烫头之间,随着工作台向后的运动印烫头完成滚烫。然后成品滚下产品台落在工作台上。这时将工作台前移,撞块又一次推动小导杆,第二个待印物落在送料板后的产品台上,且第一个成品由产品台的前端推进接料盘。在工作台移动的时走纸机构完成走纸。
当本实用新型用作平烫时,拆除送料板,并将导柱8上的弹簧9移至压板5与垫块4之间。而待印物放在产品台14上,工作台15到位后扳动印烫头操纵手柄21,即完成平烫。最后扳动工作台操纵手柄7送出成品,走纸机构同时工作。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平印时,关闭控温仪,拆除走纸机构,将导柱8上的弹簧9安装于压板5与垫块4之间,印版则安装在印烫头10的下底面。按照平印的工序即可。
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用于胶印时,拆除各支架及走纸轮、压纸轴或压纸钢辊,将印版安装在印烫头10的下底,利用一支架48将墨台47固定在底座20上,并位于工作台15的上方,使其高度与产品台14高度相适应,再将两个墨辊46由支板安装在工作台15上。当后移工作台15时,墨辊46给印版涂墨;扳动印烫头操纵手柄进行印刷,然后将工作台15前移时,送出成品,而当墨辊46到达墨台47处,而实现对墨辊46上墨。
同样,利用以上结构还能实现平面或圆柱产品的热转印。
很明显,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普及的特点,而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平印、平烫、滚烫及热转印设备的相互转换。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印烫机,包括底座(20)、安装于底座(20)上的工作台(15)及工作台(15)上方的印烫头(10),其特征是底座(20)上带有导柱(8),它穿过印烫头(10)上的压板(5),导柱(8)外有与压板(5)配合的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底座(20)上表面有与工作台(15)配合的导向槽,工作台(15)的下部带有齿条(35);另有一主轴(23)安装在底座(20)上,主轴(23)上固定一齿轮(35),它与工作台(15)下部的齿条(34)啮合;主轴(23)的一端与工作台操作手柄(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至少在工作台(15)后侧的底座(20)上旋有与工作台(15)下底位置对应的定位螺杆(17),定位螺杆(17)与主轴(23)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主轴(23)与工作台操作手柄(7)之间通过离合器(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上端与压板连接的压杆(32)下部与安装于底座(20)上、一端带有印烫头操作手柄(21)的压杆轴(36)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导柱(8)至少一端旋有调整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导柱(8)上的弹簧(9)位于压板(5)与下调整螺母(19)之间,工作台(15)上固定有产品台(14),有至少一个墨辊(46)安装工作台(15)的上方,而与产品台(14)高度相适应的墨台(47)通过支架(48)安装在底座(20)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印烫头(10)通过控温仪探头与控温仪连接;工作台(15)的前后两侧有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20)上的前后纸轴(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在前后纸轴(11)、(1)与印烫头(10)之间还有上下两个压纸钢辊(2)及前后压纸轴(12)、(3)通过其轴安装在与底座(20)固连的支架上;两压纸钢辊(2)安装在后纸轴(1)与后压纸轴(3)之间的同一支架上;后纸轴(1)及压纸钢辊(2)通过传动机构与主轴(2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所说的传动机构包括四个首尾依次铰接的连杆,其铰接孔为狭长孔,第一连杆(22)的首端与主轴(23)铰接,第四连杆(24)的末端铰接在安装压纸钢辊(2)的支架上,该铰接轴上带有一棘轮(25)和一齿轮(26),第四连杆(24)上还有与棘轮(25)配合的棘齿(31),而铰接轴上的齿轮(26)与压纸钢辊(2)轴上的齿轮(27)啮合,压纸钢辊(2)轴上的皮带轮(28)通过皮带与后纸轴(1)上的皮带轮(29)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导柱(8)上的弹簧(9)位于上调整螺母(6)与压板(5)之间,工作台(15)上安装有产品台(14);在工作台(15)的前方,与印烫头(10)、产品台(14)的间隙对应处有一送料板(30)安装于通过套管(43)固定在底座(20)上的小导杆(45)的前端,小导杆(45)的后端与套管(43)之间安装有压簧(42);与小导杆(45)的后端位置对应的工作台(15)上固定有撞块(4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套管(43)的前端旋接有送料板定位螺母(4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印烫机,其特征是送料板(30)的上方有与工作台(15)成一夹角的料斗(13),其后端安装有柔质挡料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功能印烫机,涉及一种与其它操作组合进行的印刷操作用的设备或机械。它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工作台及工作台上方的印烫头,底座上带有导柱,它穿过印烫头上的压板,导柱外有与压板配合的弹簧。使用外力压动压板而使印烫头下移即能通过安装在其上的印刷板等对工作台上的待印物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普及的特点,而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平印、平烫、滚烫及热转印设备的相互转换。
文档编号B41M5/24GK2214293SQ9523347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7日
发明者王维忠, 李忠贵 申请人:王维忠, 李忠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