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1000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194240.5、申请日为2013年05月23日,发明名称为“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覆盖液体容纳容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3]以往,作为向打印机供应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的技术,已知有利用容纳墨水的墨盒(也简称作“盒”)的技术,所述打印机是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例子。盒包括用于容纳墨水的液体容纳部、用于将液体容纳部的墨水供应给打印机的液体供应部。液体供应部的一端部与液体容纳部连通,其另一端部形成作为开口的液体供应口(例如,专利文献
1、2) ο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735983号说明书;
[0007]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938523号说明书。
[0008]专利文献所记载的盒存在例如搬运时受到碰撞而液体容纳部内的墨水在使用前漏到盒外部的情况。如果墨水漏到盒外部,则会产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用户能够使用的墨水量可能变少。另外,还有可能墨水附着在用户、打印机、印刷介质等上。这样的问题不限于打印机用的盒,在液体喷出装置所用的液体容纳容器中是共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并且能够用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0010](I)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一种盖,
[0011]被用于安装到液体喷出装置的液体容纳容器上,所述液体容纳容器具有第一面,检测用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面露出,所述检测用部件用于光学地检测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或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的有无,并且,在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液体供应部,所述液体供应部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并向所述液体喷出装置供应所述液体,并且,所述第一面上具有配置在所述液体供应部和所述检测用部件之间的容器侧第一卡合部。所述盖包括:盖侧第一卡合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所述盖侧第一卡合部与所述容器侧第一卡合部卡合;以及盖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所述盖部覆盖所述液体供应部。根据该方式的盖,盖部能够覆盖液体供应部,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供应部泄漏到外部。此外,盖侧第一卡合部所卡合的容器侧第一卡合部配置在液体容纳容器的第一面中液体供应部和检测用部件之间。因此,即便因某种原因而液体从盖部泄漏出,也能够通过盖侧第一卡合部和容器侧第一卡合部的卡合部分来截住液体,能够抑制液体到达检测用部件。因此,能够抑制检测用部件被液体污染,能够抑制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的量的误检测的产生。
[0012](2)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交叉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五面的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检测用部件相比配置得更靠近所述液体供应部;以及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所述盖侧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虚拟面相交,所述虚拟面通过从所述第三面朝向所述第四面的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中心,并且平行于从所述第六面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根据该方式的盖,第一定位部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通过从第三面朝向第四面的方向上的液体供应部的中心并且平行于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的虚拟面相交,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三面向第四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因此,能够通过盖部可靠地覆盖液体供应部,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供应部泄漏。
[0013](3)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交叉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五面的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检测用部件相比配置得更靠近所述液体供应部;以及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在所述容器侧第一卡合部中形成有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第六面侧开口,且所述第一凹部沿从所述第六面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形成,所述盖侧第一卡合部具有第一定位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凹部卡合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中的从所述第六面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部相比更长地突出。根据该方式的盖,第一定位部沿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中的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上,与第一凸部相比更长地突出,因此,当将盖沿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移动而安装到液体容纳容器上时,首先使第一定位部与容器侧第一卡合部卡合,能够进行定位。因此,之后,当使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卡合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卡合。
[0014](4)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交叉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五面的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检测用部件相比配置得更靠近所述液体供应部,所述第五面具有容器侧第二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所述盖还具有盖侧第二卡合部,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容器侧第二卡合部卡合,并且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虚拟面相交,所述虚拟面通过从所述第三面朝向所述第四面的方向上的所述液体供应部的中心,并且平行于从所述第六面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根据该方式的盖,第二定位部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通过从第三面朝向第四面的方向上的液体供应部的中心并且平行于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的虚拟面相交,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三面朝向第四面的方向(从第四面朝向第三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因此,能够通过盖部可靠地覆盖液体供应部,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供应部泄漏。
[0015](5)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容器侧第二卡合部具有第二凸部以及多个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第五面侧开口,且所述第二凹部沿从所述第五面朝向所述第六面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二凸部沿从所述第六面朝向所述第五面的方向形成,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具有多个第三凸部,所述多个第三凸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多个第二凹部卡合,所述第二定位部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凸部被插入到所述第二定位部中。根据该方式的盖,在盖侧第二卡合部所具有的第二定位部中插入液体容纳容器的第三面所具有的容器侧第二卡合部中的第二凸部。第二凸部沿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形成,因此,通过第二凸部被插入到第二定位部中,能够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三面朝向第四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因此,能够通过盖部可靠地覆盖液体供应部,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供应部泄漏。
[0016](6)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交叉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五面的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检测用部件相比配置得更靠近所述液体供应部,所述第五面具有容器侧第二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所述容器侧第二卡合部具有液体喷出装置定位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定位部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出装置上的状态下与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卡合,所述盖还具有盖侧第二卡合部,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定位部卡合。根据该方式的盖,能够将用于液体容纳容器与液体喷出装置卡合的液体喷出装置定位部利用在盖和液体容纳容器的卡合中。因此,能够使盖和液体容纳容器的卡合更加紧密。此外,在液体容纳容器中,比起不同于在与液体喷出装置之间的卡合中所使用的构成要素而准备在与盖的卡合中使用的构成要素的构成,能够简化液体容纳容器的构成,能够抑制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成本。
[0017](7)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盖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配置在所述盖部和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之间,所述第一面在与所述第五面相交的端部附近具有朝向所述第五面倾斜的倾斜部,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沿所述倾斜部倾斜地配置。根据该方式的盖,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连接部沿着液体容纳容器的倾斜部倾斜地配置,因此,通过连接部能够加强倾斜部。由于面和面(第一面和第五面)相交的端部附近的部分与其他部分相比脆弱,因此,通过连接部加强倾斜部,由此能够加强该脆弱的部分。此外,由于连接部沿着倾斜部倾斜地配置,因此利用连接部和倾斜部能够进行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从第五面朝向第六面的方向)上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因此,能够通过盖部可靠地覆盖液体供应部,能够抑制液体从液体供应部泄漏。
[0018](8)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盖还具有盖侧第三卡合部,所述盖侧第三卡合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面相接。根据该方式的盖,在彼此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中,能够将盖卡合到液体容纳容器。因此,能够通过该盖部更加可靠地覆盖液体供应部,并且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一面朝向第二面的方向(从第二面朝向第一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
[0019](9)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交叉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五面的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检测用部件相比配置得更靠近所述液体供应部,所述第五面具有容器侧第二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在所述第四面中比所述第六面更靠近所述第五面的区域,沿从所述第四面朝向所述第三面的方向形成有第四面侧凹部,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还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五面以及所述第三面相接,并且所述抵接部沿从所述第五面朝向所述第六面的方向延伸并超过所述第四面侧凹部而与所述第四面相接。根据该方式的盖,盖侧第二卡合部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彼此相对的第三面以及第四面相接,因此能够通过盖侧第二卡合部保持(夹持)液体容纳容器。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三面朝向第四面的方向(从第四面朝向第三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此外,抵接部在从第五面朝向第六面的方向上延伸并超过第四面侧凹部而与第四面相接,因此与抵接部的第二面侧的端部位于形成有第四面侧凹部的区域中的构成相比,能够提高保持(夹持)液体容纳容器的力。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定位。
[0020](10)在上述方式的盖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液体容纳容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交叉的第三面;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第五面,所述第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以及所述第四面交叉,并且所述第五面的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检测用部件相比配置得更靠近所述液体供应部,所述第五面具有容器侧第二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五面相对的第六面,在所述第四面中比所述第六面更靠近所述第五面的区域,沿从所述第四面朝向所述第三面的方向形成有第四面侧凹部,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还具有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在所述盖被安装在所述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被插入到所述第四面侧凹部中,并且所述盖侧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五面以及所述第三面相接,并通过所述插入部与所述第四面相接。根据该方式的盖,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盖侧第二卡合部与彼此相对的第三面以及第四面相接,因此能够通过盖侧第二卡合部夹持液体容纳容器。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三面朝向第四面的方向(从第四面朝向第三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此外,盖侧第二卡合部具有被插入到液体容纳容器的第四面侧凹部中的插入部,因此通过与第五面相接的部分以及插入部,能够能够可靠地进行沿着从第五面朝向第六面的方向(从第六面朝向第五面的方向)的盖和液体容纳容器之间的定位。
[0021](11)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安装有盖的液体容纳容器。
[0022]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不一定所有都是必须的,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适当地进行改变、删除、替换成新的其他的构成要素、限定内容的一部分的删除。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将包含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与包含在上述的本发明其他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组合,作为本发明的独立的一个方式。
[0023]例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作为具有盖侧第一卡合部和盖部这两个要素中的一个以上的要素的装置来实现。即,该装置既可以具有盖侧第一卡合部,也可以不具有盖侧第一卡合部。另外,装置既可以具有盖部,也可以不具有盖部。盖侧第一卡合部可以被构成为例如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与容器侧第一卡合部卡合的盖侧第一卡合部。另外,盖部可以被构成为在盖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的状态下覆盖液体供应部的盖部。这样的装置可以例如作为盖来实现,然而,也可以以盖之外的其他的装置来实现。例如,也可以作为容纳液体的盒用的帽来实现。根据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装置(部件)的小型化、节省资源、制造容易、容易使用等各种课题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的盖的各方式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都可以适用于该装置中。
[0024]此外,本发明可以用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盒、盖的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盒的制造方法等的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示出液体喷射系统10的构成的立体图;
[0026]图2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第一立体图;
[0027]图3是示出安装有盒20的保持器60的第二立体图;
[0028]图4是盒20的第一外观立体图;
[0029]图5是盒20的第二外观立体图;
[0030]图6是盒20的主视图;
[0031]图7是盒20的后视图;
[0032]图8是盒20的左侧视图;
[0033]图9是盒20的右侧视图;
[0034]图10是盒20的俯视图;
[0035]图11是盒20的仰视图;
[0036]图12是盒20的分解立体图;
[0037]图13是主体部件22的主视图;
[0038]图14是用于说明盒20的动作的第一图;
[0039]图15是用于说明盒20的动作的第二图;
[0040]图16是用于说明盒20的动作的第三图;
[0041]图17是安装有帽的盒20的立体图;
[0042]图18是帽70的第一立体图;
[0043]图19是帽70的第二立体图;
[0044]图20是盒20的部分截面图;
[0045]图2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盒20a的立体图;
[0046]图22是安装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帽70a的盒20a的立体图;
[0047]图23是帽70a的第一立体图;
[0048]图24是帽70a的第二立体图;
[0049]图2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帽70b的第一立体图;
[0050]图2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帽70b的第二立体图;
[0051]图27是安装有帽70b的盒20的截面图;
[0052]图28是放大了图27的一部分的图;
[0053]图29是作为变形例的帽70c的第一立体图;
[0054]图30是作为变形例的帽70c的第二立体图;
[0055]图31是安装有第四实施方式的帽70d的盒20的立体图;
[0056]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