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407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加工和电路印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有电子产品身影,而每件电子产品内部都要使用电子线路。现有的印刷电路一般要使用覆铜板,先在覆铜板上均匀涂光刻胶,再用设计好的电路图案对光刻胶层实施曝光显影,经腐蚀性溶液对暴露出来的铜金属层进行化学腐蚀,并清洗去除存留光刻胶后的覆铜板,便会在覆铜层上加工出所设计的电子线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覆铜层的绝大部分要在溶液腐蚀掉,既浪费铜材料又污染水环境,并且光刻胶的频繁喷涂、干燥、曝光、显影及清除,也会向外挥发大量溶剂和产生许多废液,所以印刷电路的传统生产须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
[0003]随着导电油墨的诞生和普及,使在基材上迅速印刷或打印电子线路成为可能,该技术基本不会浪费导电油墨,对周围环境也没有什么污染,属绿色环保生产。然而,在具体的加工实践中,用丝网印刷的电路品质好,导电油墨组成的导线尺寸均匀、组织细密,但是必须先进行制版,一般适合电路的批量印刷;用喷射打印的电路品质一般,因为喷射的导电油墨颗粒之间难以完全融合粘结,所以成型导线的组织疏松和强度低,又因为喷射的导电油墨在与基材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会延展变形,很难控制墨滴颗粒的形状与定位,所以成型导线的尺寸和电阻存在一定波动,但喷射打印电路却有极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无须任何制版,可随时打印任何电路,所以有必要探索一条适应性强且成型导线品质高的电路加工新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滚轮拉伸和转印油墨来保证成型导线的品质,用滚轮厚度有效控制成型导线的线宽,用滚轮与墨嘴间的缝隙有效控制成型导线的线厚,用滚轮的滚动转印来保障电路生成的适应性,实现了电路加工的灵活与高品质。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包括有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固定侧板,两块固定侧板的上端与一个安装法兰连接,两块固定侧板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个滚轮轴,滚轮轴上设置有一个滚轮,两块固定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导电油墨供应系统的下部靠近滚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7]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包括有靠近安装法兰处设置的墨池,墨池通过供墨管与墨嘴连接;滚轮采用精密轴承安装于滚轮轴;墨嘴与滚轮构成间隙配合。
[0008]墨池外设置有压力测控仪。
[0009]墨嘴,包括有墨嘴本体,墨嘴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进墨口,墨嘴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出墨口,进墨口与供墨管连接,墨嘴本体内设置一个储墨腔。
[0010]供墨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采用滚轮拉伸与转印油墨,墨嘴中的导电油墨与滚轮在墨嘴处始终相互接触,并在液面张力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滚轮发生匀速转动时,导电油墨受拉伸被均匀涂布在滚轮的边缘上,当滚轮在基材上匀速滚动时,均匀涂布在滚轮边缘上的导电油墨便转印至基材上,由于油墨在拉伸与转印过程中是一条均匀、完整的膜带,所以成型导线的品质高。
[0013](2)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滚轮厚度调控成型导线的线宽,同一滚轮在基材上成型的导线基本一致,配备若干个标准线宽系列的转印头,便能灵活进行各类电路的印制,由于是在基材上印线,所以印制速度比喷射打印快,又因为多数电路基本是由直导线组成,所以该转印头极适合印制各类电路。
[0014](3)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滚轮与墨嘴间的缝隙调控成型导线的厚度,一般缝隙的大小与涂布在滚轮边缘上油墨的膜带厚度密切相关,能直接调控向基材转印的油膜厚度,能有效减少反复印制的次数,避免发生印制错位与层间分离现象,实现导线印制的一次成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7]图中,1.滚轮,2.墨嘴,3.墨池,4.控制阀,5.供墨管,6.固定侧板,7.滚轮轴,8.安装法兰,9.储墨腔,1.压力测控仪,11.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9]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固定侧板6,两块固定侧板6的上端与一个安装法兰8连接,两块固定侧板6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个滚轮轴7,滚轮轴7上设置有一个滚轮I,两块固定侧板6之间形成一个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导电油墨供应系统的下部靠近滚轮I。
[0020]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包括有靠近安装法兰8处设置的墨池3,墨池3通过供墨管5与墨嘴2连接;墨嘴2与滚轮I构成间隙配合。
[0021]滚轮I采用精密轴承安装于滚轮轴7。
[0022]如图2所示,墨池3外设置有压力测控仪10。
[0023]墨嘴2,包括有墨嘴本体,墨嘴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进墨口,墨嘴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出墨口,进墨口与供墨管5连接,墨嘴本体内设置一个储墨腔9。
[0024]供墨管5上设置有控制阀4。
[0025]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中各部件的功能具体如下:
[0026]安装法兰8:用于将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与运动系统连接。
[0027]两块固定侧板6:是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结构框架,用于安装墨池3、墨嘴2及滚轮I。
[0028]墨池3通过供墨管5与墨嘴2连接,供墨管5上设置有控制阀4,这样就构成导电油墨供应系统;而其中的墨嘴2能与滚轮I配合构成导电油墨向基材进行转印的系统。
[0029]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0030]如图2所示,墨池3中的导电油墨在压力测控仪10的监控下,经供墨管5(打开控制阀4)向墨嘴2内的储墨腔9提供充足且压力稳定的导电油墨;储墨腔9中的导电油墨在墨嘴2与滚轮I间的缝隙处形成平衡,当滚轮I转动时,与滚轮I接触的导电油墨受拉伸被均匀涂布在滚轮I的边缘上,形成一条尺寸准确的膜带,当滚轮I与基材11滚动接触时,这条膜带便被转印至基材11上形成导线,实现用滚轮I与墨嘴2配合在基材11上印制电路的功能。
【主权项】
1.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固定侧板(6),两块固定侧板(6)的上端与一个安装法兰(8)连接,两块固定侧板(6)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个滚轮轴(7),所述滚轮轴(7)上设置有一个滚轮(I),两块固定侧板(6)之间形成一个流道,所述流道内设置有导电油墨供应系统,所述导电油墨供应系统的下部靠近滚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包括有靠近安装法兰(8)处设置的墨池(3),所述墨池(3)通过供墨管(5)与墨嘴(2)连接; 所述滚轮(I)采用精密轴承安装于滚轮轴(7); 所述墨嘴(2)与滚轮(I)构成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池(3)外设置有压力测控仪(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嘴(2),包括有墨嘴本体,所述墨嘴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进墨口,所述墨嘴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出墨口,所述进墨口与供墨管(5)连接,所述墨嘴本体内设置一个储墨腔(9)。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管(5)上设置有控制阀(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包括有两块平行且相对设置的固定侧板,两块固定侧板的上端与一个安装法兰连接,两块固定侧板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个滚轮轴,滚轮轴上设置有一个滚轮,两块固定侧板之间形成一个流道,流道内设置有导电油墨供应系统,导电油墨供应系统的下部靠近滚轮。本实用新型滚轮与墨嘴配合式印制电路转印头,用滚轮拉伸和转印油墨来保证成型导线的品质,用滚轮厚度有效控制成型导线的线宽,用滚轮与墨嘴间的缝隙有效控制成型导线的线厚,用滚轮的滚动转印来保障电路生成的适应性,实现了电路加工的灵活与高品质。
【IPC分类】B41F31/28, B41F17/00, H05K3/14
【公开号】CN205255724
【申请号】CN201520969777
【发明人】汪成龙
【申请人】西安工程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