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拆式脚座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71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拆式脚座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可拆式脚座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显示信息的重要角色。在与显示器配合的构件中,脚座负责支撑和固定显示器并提供俯仰调整的任务。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屏的尺寸不断地增加,显示屏的重量也相对地增加,对脚座的大小和强度的要求也因而增加。在考量厂商出货和使用者包装送修等情形,大尺寸的脚座导致成本增加和极大的不便,因此发展出可拆式脚座。传统的可拆式脚座包括一支撑架和一底座,支撑架与显示器连结,底座则与支撑架连结。
公知的可拆式脚座大多利用螺丝锁定的方式结合支撑架和底座。然而这些方式存在很多缺点,例如螺丝锁定的方式使得脚座不易拆卸,当使用者在许多情形下需拆卸脚座时,对使用者会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无螺丝组装的可拆式脚座,以简化生产流程,增加组装速度。此外,支撑架与底座为可分离式,有助于缩小包装和方便运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利用闩件将底座上的突出部收纳在支撑架的收纳部中,可容易地结合和分离支撑架和底座,并加强支撑架和底座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一弹性元件,利用弹性元件的弹力,使得闩件可自动地位移,以达到方便拆卸支撑架和底座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底座、支撑架及闩件。底座包括容纳区域和突出部,且容纳区域是容设支撑架,突出部设置在界定容纳区域的侧壁上,且朝容纳区域的中心突出。支撑架包括一导引部和一收纳部。闩件可移动地连结导引部,以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闩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收纳部开放以收纳突出部。当突出部收纳于收纳部时,闩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封闭收纳部,进而限制突出部的移动,以结合支撑架和底座,使得支撑架支撑显示屏。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其提供弹力使得闩件移至第二位置。举例来说,当结合支撑架和底座时,突出部推抵闩件,以压缩弹性元件使得闩件移至第一位置,而开放收纳部以收纳突出部。当突出部收纳在收纳部中后,弹性元件提供弹力使得闩件移至第二位置。当拆卸支撑架和底座时,施力将闩件推至第一位置以开放收纳部,进而将突出部移出收纳部,且支撑架自底座的容纳区域移开而与底座分离。支撑架包括一连结元件,使显示屏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上。再有,闩件还包括一连结部,以连结弹性元件,支撑架还包括一定位件,以定位弹性元件。
此外,闩件包括一接合部,导引部包括一卡槽,接合部与卡槽连结,闩件沿卡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闩件还可包括一粗糙面,提供摩擦力以利于使用者施力操作。支撑架还包括一辅助收纳部,底座还包括一辅助突出部,当突出部收纳在收纳部中时,辅助突出部收纳在辅助收纳部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架和闩件的结合示意图;图4A和4B分别为本发明的闩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闩件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说明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附图并未表示电源接头及其它的构件,但实际操作中是可包括其它构件的,例如与其它电子装置连结的构件等。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组合图。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其包括一显示屏5、一底座10、一支撑架20及一闩件30。显示装置可为平面显示器,或其它适当的电子装置如平面电视,而显示屏5可显示相关信息。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各组件示意图(为说明方便,图2中未表示显示屏)。底座10包括一容纳区域14和突出部12,支撑架20包括导引部22、收纳部24(示于图2中)及连结元件25(显示在图1中)。连结元件25可连结显示屏5,连结元件25与导引部22及收纳部24设置在支撑架20的相对两端。容纳区域14设置支撑架20,容纳区域14的形状是配合支撑架20的设计,使得支撑架20与底座10初步结合时,仍可移动或可转动。在一实施例中,容纳区域14为底座10的一凹陷区域。如图2所示,容纳区域14可配合支撑架20设计成圆形结构。容纳区域14的直径最好略大于支撑架20的外径。这样,当支撑架20与底座10初步结合时,仍容许支撑架20在容纳区域14内转动。此外,突出部12设置在界定容纳区域14的侧壁140上,且朝容纳区域14的中心突出。即当底座10与支撑架20结合时,突出部12作为与支撑架20的收纳部24接合的机构。在此需注意,容纳区域14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凹陷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界定容纳区域14的侧壁140也可是凸起于底座10的结构设计。
闩件30可移动地连结导引部22,以选择性地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闩件30移至第一位置时,收纳部24开放以收纳突出部12。当突出部12收纳在收纳部24中后,闩件30移至第二位置封闭收纳部24,进而限制突出部12的移动,使得支撑架20固定在底座10上,且支撑架20可利用连结元件25与显示屏5连结,以支撑显示屏,如图1所示。
参考图3,其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闩件30与支撑架20的结合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架20为圆柱形结构,然而,本领域具有普通技术知识人员应理解,为适应不同的设计需求,支撑架20也可为矩形柱状结构。参考图2和图3,支撑架20的导引部22可为柱状壁上的开口结构,其包括一卡槽220,且收纳部24可为邻近开口结构的柱状壁上的裂缝或槽。闩件30包括接合部32(例如卡钩)以连结导引部22,使闩件30组装在支撑架20上。即闩件30利用接合部32与卡槽220的连结,使得闩件30可沿卡槽220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如图4A所示,当闩件30位于第一位置时,开放收纳部24,使得收纳部24可收纳底座10的突出部12。参考图4B,当闩件30在第二位置时,闩件30封闭收纳部24。此外。为适应外观设计的需求,可设计闩件30使其组装在支撑架20时,具有与支撑架20相应的几何形状。再有,考虑支撑架20固定在底座10时的稳固性,组装后,闩件30的末端最好与支撑架20的末端实质地齐平。此外,闩件30还包括一粗糙面,例如多个凸条34,其可提供摩擦力,利于一使用者手指操作推动闩件30。
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欲结合底座10和支撑架20时,可先对准底座10和支撑架20。即底座10的突出部12与连结于支撑架20的闩件30对准。接着,将支撑架20朝底座10移动,使得闩件30因突出部12的推抵而移至第一位置。此时支撑架20可容置在底座10的容纳区域14中,使得支撑架20的收纳部24开口对准底座10的突出部12(如图4A所示)。通过转动支撑架20或底座10,可使得突出部12收纳在支撑架20的收纳部24中。例如,将支撑架20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突出部12由收纳部24的开口移入收纳部24中(如图4B所示)。再有,优选地,收纳部24可配合突出部12的形状,设计为可移动地接合,使得突出部12收纳在收纳部24中时具有最小的可移动距离。当突出部12收纳在收纳部24中时,闩件30移至第二位置封闭收纳部24,以进一步限制突出部12的移动。换句话说,突出部12的移动受收纳部24的形状的限制,且因闩件30封闭收纳部24,使得突出部12不能由进入收纳部24的原路径脱离。这样,因突出部12与收纳部24的接合,使得支撑架20不能自容纳区域14脱离而固定在底座10上,进而可稳固地支撑显示屏5在支撑面上(例如桌面上)。
当使用者欲拆卸底座10和支撑架20时,先将闩件30移至第一位置,以开放收纳部24。此时,因无闩件30阻挡移动路径,通过逆向转动可将突出部12移出收纳部24,进而可将支撑架20自容纳区域14移开,即可容易地分离拆卸支撑架20和底座10。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40(例如弹簧),其提供一弹力使得闩件30移至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闩件30还包括一连结部36,以连结弹性元件40。连结部36可配合弹性元件40而有不同的设计,例如图2所示的连结部36为一中空柱状体,使弹性元件40置于其中。在另一实施例中,闩件50的连结部56可为柱状体或凸起部(如图5所示),且弹性元件40置于柱状体或凸起部上。此外,支撑架20还包括一定位件26,以定位弹性元件40。举例来说,定位件26可为一凸点,其设置在导引部22上(如图3所示)。当应用弹性元件40时,利用支撑架20的定位件26和/或闩件30的连结部36,可使得弹性元件40在操作时维持一定的运动路径,从而不易滑脱。再有,导引部22还包括一导槽28,进一步导引闩件30的移动。举例来说,当闩件30组装在支撑架20时,卡钩32与卡槽220连结,且闩件30的连结部36以可沿导槽28移动的方式设置,以增加闩件30移动时的稳固性。
举例来说,当闩件30与支撑架20连结时,弹性元件40通过定位件26和/或连结部36结合闩件30和/或支撑架20,使得闩件30位于第二位置。当使用者欲结合支撑架20和底座10时,将连结于支撑架20的闩件30对准底座10的突出部12。使用者可施力,使得突出部12沿第一方向(例如向上)推抵闩件30压缩弹性元件40,致使闩件30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开放收纳部24。当闩件30在第一位置时,将支撑架20置于容纳区域14且突出部12对准收纳部24的开口。通过转动支撑架20,突出部12沿第二方向(例如横向)移动而收纳在收纳部24中。当突出部12收纳在收纳部24中时,受压缩的弹性元件40因失去突出部12的推抵作用而自动回复到原长度,同时提供弹力将闩件30向下推至第二位置以封闭收纳部24。这样,闩件30可进一步限制突出部12的移动,且闩件30的一部分受到界定容纳区域14的侧壁140的限制,因而可加强支撑架20与底座10的结合。
当使用者欲拆卸支撑架20和底座10时,先施力将闩件30移至第一位置,以开放收纳部24。此时,因无闩件30阻挡移动路径,通过逆向转动可将突出部12移出收纳部24,进而将支撑架20从容纳区域14移开,即可容易地拆卸支撑架20和底座10。
此外,参考图6,在又一实施例中,支撑架20还包括一辅助收纳部64,底座10还包括一辅助突出部62。举例来说,支撑架20可具有两个收纳部24和64,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即收纳部24设置在相对辅助收纳部64的另一侧(如图6所示)。而底座10具有两个突出部12和62,它们对应于收纳部24和64设置。当结合支撑架20和底座10时,其中一个突出部12对准与闩件30相邻的收纳部开口,而另一突出部62则对准另一收纳部64开口。当转动支撑架20时,两个突出部12和62同时收纳在各个对应的收纳部24和64中。这样,可进一步加强支撑架20与底座10的结合,有利于稳固支撑显示屏5在支撑面上。
在此需注意,本发明附图中虽表示应用弹性元件的实施例,然而当无弹性元件时,闩件和支撑架的设计均可对应变化。例如,闩件可设计成不具有连结部,且支撑架也无需设置定位件。此外,本发明的闩件数量并不以一个为限,当应用多个闩件时,其与对应的突出部优选为均匀地设置在侧壁上,以加强支撑架底座的结合。再有,辅助收纳部和辅助突出部的数目,并不以附图中所例示数目为限制。另外,显示屏5与支撑架20的连结方式,也不以实施例所表示的连结元件为限。
以上优选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用以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构思,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涵盖所有可能的等同变化以及具有等同性的安排。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屏;一支撑架,包括一导引部和一收纳部;一底座,包括一容纳区域和一突出部,所述容纳区域容设所述支撑架,所述突出部设置在界定所述容纳区域的一侧壁上,且朝所述容纳区域的中心突出;以及一闩件,可移动地连结所述导引部,以选择性地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其中当闩件在第一位置时,收纳部开放以收纳突出部,当突出部收纳收纳部时,闩件移动至第二位置封闭收纳部,进而限制突出部的移动,以结合支撑架和底座,使得支撑架支撑显示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弹性元件,以提供一弹力使得闩件移至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组装支撑架与底座时,突出部推抵闩件,以压缩弹性元件使得闩件移至第一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突出部收纳收纳部后,弹性元件提供弹力使得闩件移至第二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闩件还包括一连结部,以连结弹性元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定位件,以定位弹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拆卸支撑架和底座时,施力将闩件推至第一位置以开放收纳部,进而将突出部移出收纳部,且支撑架自底座的容纳区域移开而与底座分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闩件包括一接合部,导引部包括一卡槽,接合部与卡槽连结,闩件沿卡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一连结元件,显示屏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辅助收纳部,底座还包括一辅助突出部,当突出部收纳收纳部时,辅助突出部收纳辅助收纳部。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可拆式脚座的显示装置,其包括一显示屏、一底座、一支撑架、以及一闩件。底座包括一容纳区域和一突出部,容纳区域容设支撑架,突出部设置在容纳区域的侧壁上,且朝容纳区域的中心突出。支撑架包括一导引部和一收纳部。闩件可移动地连结导引部,以选择性地位于一第一位置或一第二位置。当闩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收纳部开放以收纳突出部,当突出部收纳收纳部时,闩件移至第二位置封闭收纳部,进而限制突出部的移动,以结合支撑架和底座,使得支撑架支撑显示屏。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弹性元件,以提供一弹力使得闩件移至第二位置。
文档编号G09F9/00GK101035420SQ2006100595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0日
发明者朱宜白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