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式装订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251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式装订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沿一缘部设有多个装订孔的松散页等装订起来的环式装订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具备多个能够开闭的环的环式装订件以往已被公知。例如,多作为用来将松散页式的相册、记事本、笔记本、透明薄膜保存袋及其他类似物装订起来的装订件使用。
这种环式装订件,通常是通过进行使左右对称或者非对称的半圆形的环片的自由端彼此对合或分离的操作来对环进行开闭。
作为环的开闭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滑动部件的滑动操作来开闭环的技术。该技术如下所述通过使分别支承左右环片的两个支承部件中的一个向基座部件的侧方滑动,而使环变成开环姿势和闭环姿势。
但是,在使环片的一个支承部件向侧方滑动的方法中,存在如果不增大支承部件的滑动量就不能增大环的开度的问题。另外,还有使两个环片都向基座部件的侧方滑动的方法,但是根据该方法,会产生下述问题由于包括滑动机构而导致基座部件的宽度尺寸大型化,或受到所装订的文件的重量影响等而难以顺滑地进行环的开闭操作。
作为考虑这种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有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技术。该技术,如图19至21所示,在封面体111和基座112之间,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设置有滑动部件113,并且,在基座112的两侧配置有卡合于该滑动部件113的环部件115。环部件115包括轴部件131和与该轴部件131一体地设置的环形成体(环片)132,在两侧的各环片132的末端对合的状态下形成闭合环。
在轴部件131上设置有突部133,该突部133卡合在设置于滑动部件113的侧端面上的引导槽28中。由此,在使滑动部件113进退时,环片132能够顺着引导槽28的形状而在相互远离和接近的方向上转动。
专利文献1特开平8-33708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10273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的环式装订件110,由于是在基座112的宽度方向中央配置滑动部件113的结构,所以将作为各环片132的支承部件的轴部件131形成为细长轴的形状。结果,轴部件131的扭曲刚性脆弱,将环保持在闭环状态下的力较弱(环容易挠曲),相应地,存在文件容易从环片132脱落的问题。而且,如图16所示,由于环片132和突部133偏置,所以在两者间的轴部件131部分上容易产生扭曲现象,由于这一点也会助长环的挠曲。
另外,在该环式装订件110中,要将环设为打开状态,需要用手指将滑动部件113的操作部21拉出。要进行这一操作,需要用于将装订起来的文件挑起后将手指勾住的多余空间S,相应地,会产生死空间也增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用于例如系统记事本那样不能得到大的死空间的装订件的情况下,会成为重要问题。
而且,引导槽28是具有其两端的水平部28A、28C和其中间的倾斜部28B的形状。因此,若将倾斜部28B作成平缓的倾斜,虽然能够确保滑动部件113的顺滑的操作性,但是会产生滑动部件113的行程变长的问题。另一方面,若将倾斜部28B作成陡的倾斜,虽然能减小滑动部件113的行程,却会产生滑动部件113的操作性变差(变得生硬)的问题。
进而,该环式装订件110的环开闭机构,是将滑动部件113的轴向移动转换成环的开闭运动的机构。因此,要实现环开闭机构的顺滑的动作,就必须仔细选择滑动性良好的材料,或仔细进行引导槽28与突部133的形状调整等,从而存在设计制作不易进行、而且难以确保品质稳定性的问题。
另外,在这样通过引导槽28和突部133使环部件115转动的结构中,需要将引导槽28设置在滑动部件113的侧面上,从而存在模具复杂化、制作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环式装订件,其能够以比较简易的结构顺滑地进行环的开闭操作,而且能够实现设计制作性的提高、结构强度及品质稳定性的提高以及低成本化等。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中采用下述方案。
即,本发明的环式装订件具备壳体形的基座部,具有底板部和顶板部;多个环,设置在基座部上,通过一侧环片和另一侧环片的自由端彼此的接触或远离而变化成闭环姿势或者开环姿势;支承一侧环片的基端的第1支承部件和支承另一侧环片的基端的第2支承部件,并行配置于基座部内;操作部件,设置成能够沿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切换机构,设置于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与操作部件之间,在操作部件的往复移动时使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绕基座部的轴倾斜,以便各环能够变化成闭环姿势和开环姿势;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在基座部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操作部件配置在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与顶板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通过操作能够沿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操作部件,可使各环变化成闭环姿势和开环姿势。此时,由于作成通过切换机构使两个支承部件绕基座部的轴倾斜而对环进行开闭的结构,所以能够设成环片转动的两开的形态。即,能够增大环片的自由端彼此的最大远离距离即环的开度。由此能够得到使用方便、操作性优良的装订件。而且,由于设成环片转动的两开的形态,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环的顺滑的开闭操作。
特别是由于采用在基座部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并在它们上方配置操作部件的结构,所以能够作成有效利用了基座部的宽度尺寸的部件构造。即,作为两个支承部件,可以不是如以往那样单纯的棒状,可以配置扭曲刚性优良的例如板形的部件。由此,能够提高两个支承部件的构造强度,减小环打开方向的挠曲而防止文件的脱落等。
在本发明中,希望如下构成,前述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分别具有细长的板状部分、和位于该板状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并沿自身的轴向延伸的圆柱部分。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板状部分和圆柱部分来进一步提高支承部件自身的刚性。进而,由于圆柱部分的存在,能够作成支承部件容易绕其轴转动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希望如下构成,前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操作部件的下表面的凸部、设置于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的凹部、和对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向环成为开环姿势的方向施力的弹簧,在使操作部件向某一方移动了的时候,凸部嵌入到凹部中,使各环从闭环姿势变化成开环姿势。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仅通过向一方对操作部件进行按压操作,就能够借助弹簧的作用力而使环顺滑地变化成开环姿势。而且,能够通过这样包括凹部、凸部及弹簧的简易结构来构成切换机构。由此,能够得到包括模具在内的设计制作容易,容易确保品质稳定性的切换机构。
另外,希望如下构成,前述切换机构,在使操作部件向另一方移动了的时候,凸部从凹部脱出,按压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的正面而使各环从开环姿势变化成闭环姿势。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仅通过对操作部件向另一方进行按压操作,就能够使环变化成闭环姿势。
另外,希望如下构成,前述切换机构的凸部设置于与各环片的基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各环片分别支承在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上。如果这样构成,则切换机构的凸部在按压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的正面时按压的是与各环片的基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所以不会在两个支承部件上产生扭曲现象。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能够减小环打开方向的挠曲而增强防止文件脱落等功能。
在本发明中,希望如下构成,前述基座部具有收纳部和开口,所述收纳部用于沿着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并行配置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所述开口使支承于第1支承部件的一侧环片和支承于第2支承部件的另一侧环片向基座部上方突出。如果这样使多个一侧环片和另一侧环片从基座部的开口部分向基座部上方突出,则外观良好,而且能够将支承部件和切换机构等可动部分收纳在基座部内加以保护。
在本发明中,希望如下构成,前述基座部具备俯视呈大致长方形的下部壳体和覆盖该下部壳体的上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具有底板部和侧板部并且上面敞开,操作部件配置于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与上部壳体之间,操作部件的两端从基座部的两端突出。如果用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构成基座部,则能够预先将下部壳体安装到例如脊部封面上。由此,也可以在之后进行将包括上部壳体在内的剩余部件安装在下部壳体上的组装作业。另外,通过使操作部件的两端从基座部的两端突出,仅以操作性优良的按压操作便能够使操作部件往复移动,相应地,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而且,不需要以往那样用于勾挂手指的空间,从而可以消除多余的死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环式装订件,则能够得到下述优良的效果能够以比较简易的结构顺滑地进行环的开闭操作,而且能够实现设计制作性的提高、结构强度及品质稳定性的提高以及低成本化等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和封皮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局部透视地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操作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A-A线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剖视图,(b)是图9的B-B线剖视图,(c)是图9的C-C线剖视图,(d)是表示图10的D-D线截面上的环闭合状态的图,(e)是表示是表示图10的D-D线截面上的环打开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图,(a)是侧视图,(b)是仰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装订件的封皮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环式装订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背面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下部壳体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现有的环式装订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现有的环式装订件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现有的环式装订件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环式装订件固定在封面体的脊部封面上使用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局部透视地表示环式装订件的立体图。图3和图4是该装订件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环式装订件1具备细长壳体形的基座部2(参照图6)、沿基座部2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6个)环3、并行配置在基座部2内的两个环用支承部件(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以能够沿基座部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配置的操作部件6、和通过操作部件6的操作而使环3开闭动作的切换机构7。通过使操作部件6往复移动,各环3能够变化成如图1所示那样将文件等装订起来的闭环姿势、和如图2所示那样为了将文件等装订起来而将闭合的环打开的开环姿势。
下面,参照图1~图13对它们的详细情况加以说明。
基座部2是合成树脂制成的,由下部壳体21和上部壳体22构成。下部壳体21具有底板部211和侧板部212,上面敞开,俯视呈大致长方形。在该下部壳体21上,如图1所示,设置有用于用铆钉或螺纹件等固定到封面体100的脊部封面101上的固定孔213。在下部壳体21上,设置有用于沿基座部2的长度方向并行配置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的收纳部214。
另外,在螺纹固定下部壳体21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通过下部壳体21、和具有螺纹件102用的螺纹孔103的用于防脱的背面部件104,构成封皮安装组件。
上部壳体22具有能够覆盖下部壳体21的顶板部221和侧板部222,下面敞开。顶板部221在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上形成为圆弧形。而且,在下部壳体21的侧板部212和上部壳体22的侧板部222上,分别设置有使后述的一侧环片31和另一侧环片32向基座部2上方突出的开口215、225。
另外,在下部壳体21的侧板部212和上部壳体22的侧板部222上,如图8所示,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上部壳体22嵌入并安装到下部壳体21上的卡合片21a、22a。
进而,在基座部2的侧面中的、下部壳体21和上部壳体22的边界部分上,如图7所示,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插入一字螺丝刀等的插入孔2a。该插入孔2a用于在进行分解等的时候将上部壳体22从下部壳体21分离。
各环3分别包括一侧环片31和另一侧环片32。并且,一侧环片31支承于第1支承部件4,另一侧环片32支承于第2支承部件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环片和支承部件也与基座部2同样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因此,各一侧环片31和第1支承部件4、以及各另一侧环片32和第2支承部件5分别用树脂成形为一体。当然,也可以将环片成形为分体再通过粘接固定在支承部件上。
两个支承部件4、5,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环片在内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平行配置在基座部2内。两个支承部件4、5的长度形成为与基座部2的内部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以便不会在基座部2的轴向上相对变位。两个支承部件4、5也可以形成为整体上呈细长的板状。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4、5具有位于板状部分41、5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并在各自的轴向上呈棒状地延伸的圆柱部42、52。
设置该圆柱部42、52是出于下述理由,即,使得两个支承部件4、5容易绕自身的轴转动而向左右(侧方)倾斜。另外,在相对的板状部分41、51上设置有突片43、53,以便两个支承部件4、5能够在基座部2内左右联动地转动。这些突片在板状部分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操作部件6配置在第1支承部件4及第2支承部件5与上部壳体22之间,其两端61、62从基座部2的两端突出。两端61、62形成为覆盖基座部2的端面的大小的端板状,用作由手指等按压的操作部。两端61、62之间,如图5所示形成为从底面看呈薄的槽形的长尺寸部63,在其下表面上沿长尺寸部63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6个)凸部71,所述凸部71构成切换机构7的一部分。这些凸部71分别对应于各环3而位于各环3的正下方。
即,各凸部71分别设置在与各环片31、32的基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各环片31、32分别支承在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上。这是为了,在各凸部71按压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的正面时按压与各环片的基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从而不会使两个支承部件产生扭曲现象。
凸部71如图10所示那样形成为截面楔形。即,在操作部件6的移动方向(箭头b方向)的一侧形成锥面从而作成末端细的形状。而且,在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上分别形成有这些凸部71所嵌入的凹部72。
切换机构7设置在第1支承部件4及第2支承部件5与操作部件6之间,设定成,在操作部件6往复移动时使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绕基座部2的轴转动(倾斜)规定角度,以便各环3能够变化成闭环姿势和开环姿势。
即,切换机构7具备设置于操作部件6的下表面的凸部71、设置于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的凹部72、以及对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向使环3成为开环姿势的方向施力的弹簧73(未图示)。在使操作部件6向一方(箭头a方向)移动时,凸部71嵌入到凹部72中,使各环3从闭环姿势变化到开环姿势。
进而,该切换机构7,在使操作部件6向另一方(箭头b方向)移动时,凸部71从凹部72脱出并按压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的正面,使各环3从开环姿势变化到闭环姿势(参照图10)。
为了顺滑地实现该环3的开闭功能,凹部72为狭缝状,以对置的形态设置于两个支承部件4、5的相对的板状部分41、51上。而且,各凹部72的大小设定为,在凸部71分别嵌入到这些凹部中的状态下,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能够顺滑地转动。
另外,凸部71如图10所示形成为截面楔形并且在单侧具有锥面。另一方面,凹部72的内表面中与凸部71的锥面接触的内表面也形成为锥面。由此,使得凸部71从凹部72脱出并越到两支承部件4、5的相对的板状部分41、51上的作用(实际上是将板状部分41、51下压的作用)得以顺滑地实现。凸部71将相对的板状部分41、51下压,使两个支承部件4、5向内侧转动,从而各环3变化成闭环姿势。
构成切换机构7的一部分的弹簧73配置在第1支承部件4及第2支承部件5与下部壳体21之间。作为该弹簧73,可以采用各种形状的弹簧,在采用螺旋弹簧的情况下,在相对的板状部分41、51的下表面与下部壳体21之间分别配置两个。而在采用例如板簧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相对的板状部分41、51的边界部分与下部壳体21之间配置一个。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操作能够往复移动的操作部件6,能够使各环3变化成闭环姿势和开环姿势。此时,由于是通过切换机构7使两个支承部件4、5绕基座部2的轴倾斜而对环3进行开闭,所以能够达到环片31、32转动的两开的形态。即,能够增大环片31、32的自由端31a、32a彼此的最大远离距离(参照图2)即环的开度。由此能够得到使用方便、操作性优良的装订件。而且,由于设成环片31、32转动的两开的形态,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环的顺滑的开闭操作。
另外,由于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沿基座部2的宽度方向排列地配置,并在它们之上配置操作部件61,所以能够作成有效利用基座部2的宽度尺寸的部件构造。由此,能够提高两个支承部件的构造强度,减小环打开方向上的挠曲而防止文件的脱落等。
另外,第1支承部件4和第2支承部件5分别具有细长的板状部分41、51、和位于该板状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并沿自身的轴向延伸的圆柱部分42、52,由此能够借助板状部分和圆柱部分进一步提高支承部件自身的刚性,并且由于圆柱部分42、52的存在,能够使得支承部件4、5容易绕其轴转动。
而且,切换机构7包括设置于操作部件的凸部71、设置于两个支承部件的凹部72、和向环3成为打开姿势的方向施力的弹簧73,在使操作部件6向箭头a方向移动时凸部71嵌入到凹部72中,使各环3从闭环姿势变化到开环姿势。由此仅将操作部件向一方按压操作,便能够借助弹簧73的作用力而使环3顺滑地变化到开环姿势。而且,能够以这样包括凹部72、凸部71以及弹簧73的简易结构构成切换机构7。进而,仅通过将操作部件6向另一方(箭头b方向)按压操作,该切换机构7便能使环3变化到闭环姿势。
另外,由于是作成使一侧环片31和另一侧环片32从基座部2的开口部分向基座部2上方突出的结构,所以如图示的例子那样外观良好,而且能够将支承部件4、5和切换机构7等可动部分收纳在基座部2内而加以保护。
而且,通过用下部壳体21和上部壳体22构成基座部2,能够将下部壳体21预先安装在例如脊部封面101上。由此,能在之后进行将包括上部壳体22在内的剩余部件安装到下部壳体21上的组装作业。而且,通过使操作部件6的两端从基座部2的两端突出,能够仅利用操作性优良的按压操作来使操作部件6往复移动,相应地,能够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图14~图18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有装卸机构的例子,所述装卸机构能够将环式装订件1的下部壳体21以能通过简易的操作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脊部封面或记事本等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简化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环式装订件1也具备可装卸地安装下部壳体21的背面部件10。背面部件10与图13所示部件同样为细长的板状,在其正面中央部设置有圆筒状的筒状突起11。进而,在背面部件10的正面上,沿背面部件10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4个)防脱用的带头部的突起12(参照图15)。
在下部壳体21的底板部211上,如图16的俯视图所示,设置有背面部件10的筒状突起11所贯通的长孔2a、和各带头部的突起12分别以贯通状态卡合的卡合孔2b。长孔2a在下部壳体2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得较长。各带头部的突起12所卡合的各卡合孔2b具有带头部的突起12的头部所贯通的稍大的圆形孔2c、和从该圆形孔2c起沿下部壳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孔2d。
横孔2d的宽度较窄,带头部的突起的轴部分能够进入到该横孔2d中。因此,在将下部壳体21与背面部件10重叠,而使得各带头部的突起12分别进入到对应的卡合孔2b的圆形孔2c中之后,通过使其沿彼此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能够使两者卡合(结合),通过使其向相反方向滑动,而能够解除两者的卡合。
在上部壳体22的顶板221的中央部上,设置有带头部的固定销13用的通孔22a。通过将带头部的固定销13从该通孔22a插入,能够将其末端部插入(过盈配合)到筒状突起11内并固定。由此,能够阻止基座部2和背面部件10在彼此的长度方向上滑动。
在将环式装订件1装备于例如记事本的情况下,背面部件10被固定在记事本侧。固定方法有多种,但在收纳在设置于记事本侧的例如袋状背面部件收纳部中的状态下,成为仅筒状突起11和各带头部的突起12从设置于背面部件收纳部的孔突出到正面的形态(未图示)。因此,背面部件10为固定侧,其他部分即除背面部件10外的环式装订件1为安装侧。当然,也可以将背面部件10配置在脊部封面的正面侧。
另外,如图17所示,在操作部件6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也设置有滑动用长孔6a。该长孔6a是将筒状突起11沿基座部2的厚度方向插入到由下部壳体21和上部壳体22构成的基座部2内时所需的。之所以作成在操作部件6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是为了不对操作部件6的滑动操作造成影响。
进而,如图18所示,在支承部件4的板状部件41上设置有俯视呈半圆状的缺口41a,以使得筒状突起11不会对支承部件4的功能造成影响。另外,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在支承部件5的板状部件51上也同样设置有该俯视呈半圆状的缺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环式装订件,具备壳体形的基座部,具有底板部和顶板部;多个环,设置在前述基座部上,通过一侧环片和另一侧环片的自由端彼此的接触或远离而变化成闭环姿势或者开环姿势;支承前述一侧环片的基端的第1支承部件和支承另一侧环片的基端的第2支承部件,并行配置于前述基座部内;操作部件,设置成能够沿前述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切换机构,设置于前述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与前述操作部件之间,在操作部件的往复移动时使前述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绕基座部的轴倾斜,以便各环能够变化成闭环姿势和开环姿势;前述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在前述基座部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前述操作部件配置在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与前述顶板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装订件,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分别具有细长的板状部分、和位于该板状部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并沿自身的轴向延伸的圆柱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式装订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换机构包括设置于前述操作部件的下表面的凸部、设置于前述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的凹部、和对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向前述环成为开环姿势的方向施力的弹簧,在使前述操作部件向某一方移动了的时候,凸部嵌入到前述凹部中,使各环从闭环姿势变化成开环姿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式装订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换机构,在使前述操作部件向另一方移动了的时候,前述凸部从凹部脱出,按压前述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的正面而使各环从开环姿势变化成闭环姿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式装订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切换机构的凸部设置于与各环片的基端部附近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各环片分别支承在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装订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部具有收纳部和开口,所述收纳部用于沿着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并行配置前述第1支承部件和第2支承部件,所述开口使支承于第1支承部件的一侧环片和支承于第2支承部件的另一侧环片向基座部上方突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式装订件,其特征在于,前述基座部具备俯视呈大致长方形的下部壳体和覆盖该下部壳体的上部壳体,所述下部壳体具有底板部和侧板部并且上面敞开,前述操作部件配置于前述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与前述上部壳体之间,前述操作部件的两端从前述基座部的两端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环式装订件,其能以较简易的结构进行环的顺滑的开闭操作,而且能实现设计制作性的提高、构造强度和品质稳定性的提高及低成本化。该环式装订件具备壳体形的基座部(2);多个环(3),设于基座部,通过一侧环片和另一侧环片的自由端彼此的接触或远离而变化成闭环姿势或开环姿势;支承一侧环片的基端的第1支承部件(4)和支承另一侧环片的基端的第2支承部件(5),并行配置于基座部内;操作部件(6),能沿基座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切换机构,设置在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和操作部件之间,在操作部件的往复移动时使前述第1支承部件及第2支承部件绕基座部的轴倾斜,以便各环能变化成闭环姿势和开环姿势。
文档编号B42F3/04GK1876398SQ200610091618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7日
发明者岛田博, 藤田哲也, 可児友靖 申请人: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