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润湿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1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润湿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 一 种电润湿显示器。
技术背景电润湿显示器为近年来应用于显示器的新技术,其因具有 低耗电、广视角和高响应速度的特点而倍受研究和重视。请参阅图1 ,是 一 种现有技术电润湿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电润湿显示器10包括相对设置的 一 第 一 基板11和 一 第二 基板12。该第二基板12定义一主动显示区A和一粘合区B,该主 动显示区A位于中央部分,该粘合区B位于该主动显示区A的四周。请一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图1所示该电润湿显示器10处 于暗态时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沿ni-in线的剖面示意图。该 第二基板12包括一基底121、依次设置于该基底121的显示区A的 一^f象素电极层122、 一绝缘层123和多个隔绝墙124。该像素电^f及 层122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像素电极(图未示)。该绝缘层123 覆盖该像素电极层122并具有一平整表面,其具有疏水性。该多 个隔绝墙124设置在该绝缘层123上,并呈网格状排列形成多个 收容空间127 ,该多个收容空间127分别对应该多个素电^ l 。 该多个收容空间1 27充满 一 第 一 流体1 4和 一 第二流体1 6 ,该第一 流体14的厚度小于该隔绝墙124的高度。该第二流体16层叠于该 第一流体14之上,且该第二流体16可在该相互连通的多个收容 空间127之间流动。该第 一 流体14的材料可为黑色油。该第二流 体16是和该第 一 流体14互不相溶的透明导电液体,可为水或者 盐溶液,如氯化钟(KC1)溶液。该第 一基板ll和该第二基板12的 材料为透明玻璃或塑料。在未加载电压时,该电润湿显示器10呈现该第 一 流体14的颜色,如黑色,则该电润湿显示器1 0处于暗态。在该第二流体16和一 ^象素电极间加载 一 外加电压后,该第 一 流体14在该外加 电压作用下,其表面张力发生改变。该第二流体16^齐压该第一 流体14,使该第 一流体14移向该隔绝墙124—侧,光线透过该第 二流体16从而使该电润湿显示器10的相应 <象素电极区域处于亮 态。该电润湿显示器IO通过前述动作实现显示功能。请一起参阅图4,其是图2沿IV-IV线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二 基板12的粘合区B进一步包括一栅极绝缘层151、 一钝化层161和 一框胶18。该栅极绝缘层151覆盖该基底121,该钝化层161覆盖 该栅极绝缘层151,该隔绝墙124覆盖该钝化层161。该栅极绝缘 层151 、该钝化层161和该隔绝墙124为制造该主动显示区A的元 件时,在蚀刻工艺中未^皮蚀刻而残留在该粘合区B的部分。该框 胶18涂覆在该隔绝墙124上,其用于粘合该第 一基板1 l和该第二 基板12 。然而,由于该粘合区B的面积有限,该框胶18和该第一基板 11和该第二基板12的接触面积不足,从而导致该第 一 基板11和 该第二基板12粘合不牢固,该电润湿显示器10在进行可靠度测 试时,该第一基板11与该第二基板12容易发生剥离的不良现象, 使得该电润湿显示器10的可靠度较低。且该框胶18与该第二流 体16接触,对该框胶18的粘合度也有一定影响,若增加该框胶 1 8的厚度或涂覆面积以增强该第 一 基板11和该第二基板12的粘 合牢固度,则会增加该电润湿显示器10的厚度(cell gap)或尺寸, 不符合该电润湿显示器1 0薄型小巧化的趋势。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电润湿显示器之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由于 粘合不牢固而可靠度较低的问题,有必要提供 一 种可靠度较高 的电润湿显示器。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包括 一 第 一 基板, 一 第二基板和 一 框胶。 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定义一显示区 和 一 粘合区,该粘合区设置多个凹槽。该框胶位于该粘合区并填满该凹槽,用于粘合该第 一 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和一框胶。 该第二基板和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定义一显示区 和 一 粘合区,该粘合区具有 一 不平整表面。该框胶位于该不平 整表面和该第一基板之间,用于粘合该第 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电润湿显示器的第二基板在粘合区 由于设置有多个凹槽,使得该框胶和该第二基板的接触面积增 大,增强了该第 一 基板和该第二基板的粘合强度,从而提高了 该电润湿显示器的可靠度,而不需要增加该框胶的厚度或涂覆 面积。


图1是 一 种现有技术电润湿显示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润湿显示器处于暗态时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沿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沿IV-IV线的剖#见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电润湿显示器处于暗态时的组装示意图。图7是图6沿VII-V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6沿VIII-V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粘合区的剖面示意图。图1 0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三实施方式粘合区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四实施方式粘合区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五实施方式粘合区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六实施方式粘合区的剖面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七实施方式粘合区的剖 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 体分解示意图。该电润湿显示器20包括相对设置的 一 第 一 基板 21和一第二基板22。该第二基板22定义一主动显示区C和一粘合 区D, 该主动显示区C位于中央部分,该粘合区D位于该主动显 示区C的四周。请一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图5所示该电润湿显示器20处 于暗态时的组装示意图,图7是图6沿VII-VII线的剖面示意图。 该第二基板22包括一基底221、依次设置于该基底221的显示区C 的一像素电极层229、 一绝^彖层228和多个隔绝墙224。该4象素电 极层229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像素电极(图未示)。该绝缘层228 覆盖该像素电极层229并具有一平整表面,其具有疏水性。该多 个隔绝墙224设置在该绝缘层228上,并呈网格状排列形成多个 收容空间227 ,该多个收容空间227分别对应该多个像素电极。 该多个收容空间227充满 一 第 一 流体24和 一 第二流体26 ,其中, 该第 一流体24的厚度小于该隔绝墙224的高度。该第二流体26层 叠于该第 一 流体24之上,且该第二流体26可在该相互连通的多 个收容空间227之间流动。该第 一 流体24的材津牛可为黑色油。该 第二流体26是和该第 一 流体24互不相溶的透明导电液体,可为 水或者盐溶液,如氯化钾(KC1)溶液。该第一基板21和该第二基 板2 2的材料为透明玻璃或塑料。该像素电极层2 2 9的材料为氧化 锢锡(Indium Tin Oxide, 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该绝缘层228的材料为疏水性透明非晶态含氟聚合物,如 AF1600。该隔绝墙224的材料为SU8环氧树脂。在未加载电压时,该电润湿显示器20呈现该第 一 流体24的 颜色,如黑色,则该电润湿显示器20处于暗态。在该第二流体 26和 一 像素电极间加载 一 外加电压后,该第 一 流体24在该外加 电压作用下,其表面张力发生改变。该第二流体26挤压该第一流体24,使该第 一 流体24移向该隔绝墙224—侧,光线透过该第 二流体26从而使该电润湿显示器20的相应像素电极区域处于亮 态。该电润湿显示器20通过前述动作实现显示功能。请参阅图8,是图6沿VIII-VIII线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二基板 22的粘合区D进一步包括一栅极绝缘层222、 一钝化层223和一框 胶28。该栅极绝缘层222覆盖该基底221,该钝化层223覆盖该棚-极绝缘层222,该隔绝墙224覆盖该钝化层223。该栅极绝缘层 222 、该化层223和该隔绝墙224为制造该主动显示区的元件 时,在蚀刻工艺中未被蚀刻而残留在该粘合区D的部分。多个凹 槽225形成于该隔绝墙224上,其可由一道蚀刻工艺形成,其垂 直于该第二基板22的横截面为梯形,该凹槽225的深度小于该隔 绝墙224的厚度。该框胶28填充该多个凹槽225并粘合该第 一基 板21和该第二基板22。该框胶28的宽度约为1.5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润湿显示器20的第二基板22的粘合 区D形成有多个凹槽225,该框胶28填充该凹槽225,增加了该框 胶28和该第二基板22的接触面积,使得该框胶28和该第二基板 22粘合更加牢固,从而该电润湿显示器20在进行可靠度测试时, 该第二基板22不容易和该第一基板21发生剥离,进而提高了该 电润湿显示器20的可靠度。请参阅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粘合 区D的剖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仅在于凹槽 325的深度等于隔绝墙324的厚度。该框胶38和钝化层323直接接 触,从而进一步增加该框胶38和第二基板的接触面积,使得该 框胶38和该第二基板粘合更加牢固,该电润湿显示器的可靠度 进一步提高。请参阅图10 ,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三实施方式粘 合区D的剖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仅在于凹 槽425的深度等于隔绝墙424和钝化层423厚度的和,该框胶48和 栅极绝缘层4 2 2直接接触,从而进 一 步增加该框胶4 8和第二基板 的接触面积,使得该框胶48和该第二基板粘合更加牢固,该电 润湿显示器的可靠度进 一 步提高。请参阅图1 1 ,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四实施方式粘合区D的剖面示意图。与第 一 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仅在于凹 槽525的深度等于该隔绝墙424 、该钝化层423和该栅极绝缘层 422厚度的和。该框力交58和该基底421直接接触,/人而进 一 步增 加该框胶58和第二基板的接触面积,使得该框胶58和该第二基 板粘合更加牢固,该电润湿显示器的可靠度进一步提高。请参阅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五实施方式粘 合区D的剖面示意图。与第 一 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仅在于凹 槽625垂直于第二基板的横截面为矩形。请参阅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六实施方式粘 合区D的剖面示意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又在于凹 槽725垂直于第二基板的横截面为弧形。且当该横截面为大于半 圆的弧形时,框胶78更加不易与该第二基板剥离,从而该电润 湿显示器的可靠度更高。请参阅图14 ,是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第七实施方式粘 合区D的剖面示意图。该粘合区部分位置包括从主动显示区引出 的多条金属导线826,如该主动显示区的栅极扫描线与外部芯片 连接的导线。该多条金属导线826位于基底821与栅极绝缘层822 之间。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仅在于凹槽825的位置 与该金属导线826相对应,该凹槽825的底部曝露出该金属导线 826。本实用新型电润湿显示器并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例如, 凹槽垂直于第二基板的横截面还可为三角形,该粘合区的表面 并不限于以上各种形状的凹槽结构,例如,该粘合区的表面也 可以设置多个突起,或经由蚀刻形成波浪状等不平整表面,达 到增大该框胶与该第二基板的粘合面积的目的,从而使得该电 润湿显示器的可靠度较高。
权利要求1.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和一框胶,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定义一显示区和一粘合区,其特征在于该粘合区设置多个凹槽,该框胶位于该粘合区并填满该凹槽,用于粘合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粘合区位 于该显示区的四周,在该粘合区,该第二基板包括一基底,位于该 基底上的一栅极绝缘层、位于该栅极绝缘层上的一钝化层和位于该 钝化层上的一隔绝墙,该凹槽形成于该隔绝墙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深 度小于或等于该隔绝墙的厚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深 度等于该隔绝墙和该钝化层的厚度的和。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凹槽的深 度等于该隔绝墙、该钝化层和该隔绝墙的厚度的和。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垂直 于该基板的横截面为梯形、弧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框胶的宽 度为1.5毫米。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润湿显 示器进 一 步包括 一 第 一 流体和 一 第二流体,该第 一 流体和该第二流 体层叠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之间,该第二基板的 显示区进一步包括一像素电极层、 一位于该像素电极层上的疏水绝 缘层和位于该疏水绝缘层上呈网格状排列的多个隔绝墙。
9.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其包括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和一框 胶,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定义一显示区 和一粘合区,其特征在于该粘合区具有一不平整表面,该框胶位 于该不平整表面和该第一基板之间,用于粘合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 基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润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粘合区位于该显示区的四周,其具有一波浪形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润湿显示器。该电润湿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和一框胶。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相对设置,该第二基板定义一显示区和一粘合区,该粘合区设置多个凹槽。该框胶位于该粘合区并填满该凹槽,用于粘合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该电润湿显示器的可靠度较高。
文档编号G09F9/37GK201111807SQ20072017235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0日
发明者赖毅威, 陈俊名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