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4949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显示图像的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显示器装置中,为了抑制入射到显示器的外来光的反 射,改善明室对比度,在面板的显示面侧配置有具有规定透过率的过 滤器。而且,还有以下提案,通过降低对于除去了显示器所发生的光 的波长频带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能够不降低显示器的亮度,而改善 明室对比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3-157017号公报
一般地,在设置有显示器装置的室内,入射到显示器的外来光的 波长频带与显示器所发生的光的波长频带重复的情况很多。例如,人 工照明之一的荧光灯的光,主要是由红、绿、蓝的光所构成,这些光 的波长频带与显示器所发生的光的波长频带相重复。但是,在与显示 器所发生的光的波长频带相重复的波长频带,没有改善明室对比度的 提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形式中,光学过滤器设置于来自输出相互不同色 的光的多个单元的光的输出侧。在光学过滤器中,从光强度最高的色 的单元输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设定得比其它种类单元的波长频 带的透过率低。例如,显示器装置具有发出红色光的红色单元、发出 绿色光的绿色单元、以及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单元,在绿色单元是光强 度最高的单元的情况下,将绿色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设定得比红色、 蓝色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要低。由此,能够降低入射到显示器的外 来光的反射率。特别是,在使用人工照明的室内环境中在光强度较高
的光的波长频带,能够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外 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形式中,光强度最高的色的单元,为了补充因 降低所述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而不足的光量,使光强度进一步提高。
例如,为了提高光强度,通过使用以下3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而实现, (a)增大单元的宽度;(b)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c)增大单元的 荧光体层厚度。由此,在光学过滤器的光输出面上,来自光强度最高 的色的单元的光的强度,会与现有技术相同。所以,能够不降低显示 器的亮度,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而且,在光学过滤 器的光输出面上,来自多种单元的光的强度比也与现有技术相同。其 结果是,能够得到与现有技术相同品质的白平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形式中,显示器装置具有发出红色光的红色单 元、发出绿色光的绿色单元、以及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单元。光强度从 高向低的顺序为绿色单元、红色单元与蓝色单元。光学过滤器的光透 过率,从高向低的顺序为蓝色波长频带的光、红色波长频带的光与绿 色波长频带的光。蓝色单元,为了降低由所述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的 增高而引起的过剩光量,具有比所述红色单元窄的单元宽度。通过降 低光强度相对高的色的透过率、且提高亮度,提高光强度相对低的色 的透过率、且降低亮度,能够最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其结果 是,能够不降低显示器的亮度,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
本发明能够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PDP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详细表示图2所示的背面基板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PDP的主要部分的详细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表示图1所示的电路部的概要的模块图。
图6是表示为了说明1个画面的图像的场FLD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副场SF的放电动作的示例波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的
波长依存性(关系)的特性图。
图9是表示来自3波长荧光灯的光强度的波长依存性的特性图。 图IO是表示光学过滤器中绿色波长频带的光透过率与反射率之间
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1是表示为了求得图10的特性的计算结果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中PDP的背面基
板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 度的波长依存性的特性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形式的光学过滤器中绿色波长频带的光透过 率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5是表示为了求得图14的特性的计算结果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三实施形式中PDP的俯视图。
图n是表示第三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 度的波长依存性的特性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四实施形式中PDP的背面基
板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五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的 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的波长依存性的特性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六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七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2是表示PDP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PDP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4是表示PDP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5是表示PDP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6是表示PDP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PDP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10、 IOA、 IOB、 IOC、 10E—PDP; 12—图像显示面; 14一背面;16—前面基板;16b—X电极;16c—Y电极;18、 18A、 18C 一背面基板;18b"地址电极;18d—隔离壁;20、 20D、 20E—光学过 滤器;30—前框体;40—后框体;50—基底盘;60—电路部;70—两
面接合片;BC—蓝单元;BE—总线电极;GAP—放电间隙;GC—绿
单元;RC—红单元;TE—透明电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一实施形式。该实施形式的
显示器装置是作为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装置(以下也称为PDP装置)。 PDP装置设置有具有四边形板状的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10 (以下也 称为PDP),配置于PDP10的图像显示面12 —侧(光的输出侧)的 光学过滤器20,配置于PDP10的图像显示面12—侧的前框体30,配 置于PDP10的背面14 一侧的后框体40及基底盘50,以及安装于基底 盘50的后框体40—侧、为了驱动PDP10的电路部60。 PDP10由两面 接合片70而贴附于基底盘50。由于电路部60是由多个部件所构成, 所以在图中用虚线的框表示。
PDP10是由构成图像显示面12的前面基板16以及与前面基板16 相对面的背面基板18所构成。在前面基板16与背面基板18之间形成 未图示的放电空间(单元)。前面基板16及背面基板18,例如由玻璃 基板所形成。光学过滤器20贴附于安装在前框体30的开口部32的保 护玻璃(未图示)上,与保护玻璃一体化。光学过滤器20将后述的从 绿单元GC发生的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设定得比现有技术的要低。 光学过滤器20的特性在后述的图8中说明。
图2是详细表示图1所示的PDP10的主要部分。为了进行重复放 电,前面基板16具有在玻璃基材16a上(图中下侧)相互平行且交互 形成的X电极16b及Y电极16c。X电极16b及Y电极16c是由中央 部细的透明电极TE与在图中横方向上延伸的总线电极BE (电极线) 所构成。电极16b及电极16c由介电体层16d所覆盖,在介电体层16d 的表面上,覆盖有MgO等保护层16e。
背面基板18具有在玻璃基材18a上相互平行形成的地址电极18b。 地址电极18b在垂直于总线电极BE的方向上配置。地址电极18b被介 电体层18c所覆盖。在介电体层18c上的与相互邻接的地址电极18b
之间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隔离壁(肋)18d。由隔离壁18d构成后述 的放电单元的侧壁,进而,在隔离壁18d的侧面,及相互邻接的隔离 壁18d之间的介电体层18c上,分别涂敷有由紫外线激励而发生红(R)、 绿(G)、蓝(B)的可见光的荧光体18e、 18f、 18g。 PDPIO的一个 单元(一色的像素),在相互邻接的一对隔离壁18d所包围的区域、 包含一对透明电极TE的区域内形成。由此,PDP10是,为了显示图像 将单元配置为矩阵状、且发出相互不同色的光的多种单元交互配置而 构成。
PDP10是前面基板16及背面基板18贴合,使保护层16e与隔离 壁18d相互连接,封入Ne、 Xe等放电气体的结构。总线电极BE及地 址电极18b,延伸到位于在PDP10的外周部形成的密封区域的外侧的 PDP10的端部,与后述的图5所示的控制电路CNT相连接。
图3是详细表示图2所示的背面基板18的截面图。在该实施形式 中,发出绿色光的绿单元GC的单元宽度W1,比发出红色光的红单元 RC及发出蓝色光的蓝单元BC的单元宽度W2要大。还有,包含红单 元RC、绿单元GC、蓝单元BC,能够进行彩色显示的一个像素PX的 宽度WPX,具有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值。就是说,虽然绿单元GC的单 元宽度Wl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所增加,但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单 元宽度W2却各自减少相应的量。由此,PDP10的大小及像素数,都 与现有技术相同。荧光体的涂敷面积越大,各单元RC、 GC、 BC的发 光强度越高。因此,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对提 高,而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却相对降 低。
图4是详细表示图2所示的PDP10的主要部分。总线电极BE等 间隔且平行地配置。在总线电极BE的两侧(图的上下方向),形成因 放电而发光的放电间隙GAP。而且,红单元RC、绿单元GC及蓝单元 BC,分别在包含一对透明电极TE的区域内形成。而且,由红单元RC、 绿单元GC及蓝单元BC构成一个像素PX。图中上下方向上邻接的像 素PX的一部分相互重复。这种PDP装置,称为ALIS方式(Alternate Lighting of Surfaces Method:交替发光表面技术)。在该实施形式中, 透明电极TE与单元的颜色无关,全部是相同的色,相同的大小。放电
间隙GAP的距离(一对透明电极TE之间的距离)也与单元的颜色无 关,全部是相同的色,相同的大小。
图5是表示表示图1所示的电路部60的概要。电路部60具有 驱动X电极16b的X驱动器XDRV,驱动Y电极16c的Y驱动器YDRV, 驱动地址电极18d的地址驱动器ADRV,控制驱动器XDRV、 YDRV、 ADRV的动作的控制电路CNT及电源电路PWR。
图6是表示为了说明1个画面的图像的场FLD的构成例。1个场 FLD的长度为1/60秒,由10个子场SF所构成。各子场SF,由复位 期间RST、地址期间ADR、维持期间SUS、及壁电荷的消去期间ERS 所构成。还有,消去期间ERS由于有为了消去仅点亮的单元的壁电荷 而进行放电的期间,所以也有包含于维持期间SUS而定义的情况。这 里,所谓壁电荷,例如是指各单元中,图2所示的MgO层16e上积蓄 的正电荷及负电荷。复位期间RST、地址期间ADR及消去期间ERS, 与子场SF无关,经常是相同的长度。维持期间SUS的长度因子场SF 而不同,依存于单元的放电次数(亮度)。因此,通过改变点亮的子 场SF的组合,就能够进行灰度等级的表现。
图7是表示副场SF的放电动作的例。首先,在复位期间RST,将 负的写入电压施加于维持电极X (X电极16b),将缓慢上升的正的写 入电压(写入钝波)施加于扫描电极Y (Y电极16c)(图7 (a))。 由此,在抑制单元发光的同时,使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上,分别 积蓄正的与负的壁电荷(图7 (b))。然后,在维持电极X上施加正 的调整电压,在扫描电极Y上施加负的调整电压(调整钝波)。由此, 在减少壁电荷量的同时,使全部的单元的壁电荷相等。
在地址期间ADR,将正的扫描电压施加于维持电极X,将负的扫 描脉冲施加于扫描电极Y,正的地址脉冲施加于对应于点亮单元的地 址电极A1 A3 (18d)(图7 (c))。由地址脉冲所选择的单元开始 放电。另外,在该例中,表示了用于点亮奇数行的单元的动作。地址 电极ADR的波形中所示的第2次的地址脉冲,是为了选择偶数行的单 元而施加(图7 (d))。
在维持期间SUS,负的与正的第一维持脉冲,分别施加于维持电 极X与扫描电极Y (图7 (e))。由此,维持点亮的单元的放电状态。
其后,极性相互不同的维持脉冲,重复施加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
Y,在维持期间SUS重复进行点亮的单元的放电(图7 (f))。
在消去期间ERS,负的消去前脉冲与高电压的消去前脉冲,分别 施加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 (图7 (g))。由此,壁电荷能够积 蓄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此时,扫描电极Y由于是施加了高电 压,所以积蓄的壁电荷的量相对较多。接着,正的与负的消去脉冲分 别施加于维持电极X与扫描电极Y (图7 (h))。由此,发生弱放电, 减少壁电荷的量。最后,为了移动到下一个复位期间RST,将缓慢下 降的负的电压(钝波)施加于维持电极X,正的脉冲施加于扫描电极Y (图7 (i))。由此完成一个子场期间SF。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学过滤器20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 的波长依存性(关系)。图中的虚线是现有技术的特征,实线是本发 明的特性。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3所示,绿单元GC的单元宽度, 设定得比现有技术的宽度要宽,而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单元宽度, 设定得比现有技术的宽度要窄。因此,从绿单元GC发出的绿的波长 频带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的高。换言之,绿的发光强度,为了补充 由于光学过滤器20的透过率的降低所引起的不足的光量,其发光强度 与现有技术的相比进一步提高。而从红单元RC发出的红的波长频带的 发光强度,及从蓝单元BC发出的蓝的波长频带的发光强度,却比现有 技术的要低。绿的波长频带的发光强度,在520nm附近有峰值。
光学过滤器20与PDP10的发光强度相吻合,绿的波长区域的透过 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降,而红及蓝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与现有技术相 比上升。具体地,光学过滤器20中绿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具有以绿 的发光强度最高的520nm附近为下限的低谷状的特性。由此,将来自 PDP装置、通过光学过滤器20而输出的光的亮度,设定为与现有技术 相同。 一般地,如果设全体的亮度为l,则从PDP装置输出的红、绿、 蓝的亮度比大体为0.3:0.6:0.1 。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最高,蓝单元BC 的发光强度最低。该比例的色温度,约为10000K (白)。
图9是表示来自3波长荧光灯的光强度的波长依存性。光的强度 是通过将来自荧光灯的光照射到标准反射板(白色),测定其反射光 而求得。在从荧光灯输出的绿的波长频带中,发光强度的峰值大体为540nm。如图9所示,在室内照明所使用的荧光灯(外来光)中,绿的 亮度与红、蓝相比相对较高。光学过滤器20使外来光的亮度相对高的 绿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下降。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 提高明室对比度。
图10是表示光学过滤器20中绿色波长频带的光透过率与反射率 之间的关系。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透过率与反射率分别为"1"时 的相对值。因此,反射率小于1的区域,表示具有提高明室对比度的 效果。具体地,在绿单元GC的透过率为0.66以上且小于1时,反射 率比现有技术的低。而且,在透过率为0.7以上、0.92以下时,反射率 能够为现有技术的95%以下。透过率为0.8时,反射率最低,为0.91。 通过本发明的适用,能够将外来光的反射率下降到现有技术的91%。 换言之,通过使用本发明,反射率的降低效果最大为9%。 ALIS方式 的PDP,由于在总线电极BE的两侧具有放电间隙GAP,所以在相互 邻接的总线电极BE之间,没有不放电的区域。所以,难以沿着总线电 极BE设置黑带。使用本发明,能够不设置黑带而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 反射。
图11是表示为了求得图10的特性的计算结果的说明图。WRC、 WGC、及WBC分别表示红单元RC、绿单元GC、蓝单元BC的单元 宽度与现有技术的对比。RPmte表示从红单元RC发生的红的波长频带 的透过率。GPrate表示从绿单元GC发生的绿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 BPrate表示从蓝单元BC发生的蓝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各单元RC、 GC、 BC中,通过使单元宽度与透过率的积总为"1",能够使从PDP 输出的红、绿、蓝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的相同,色温度也与现有技 术的相同。
外来光的反射率Rrate,可以由以下的式(1)所求得。式中的常 数O.l、 0.6及0.3,表示从PDP输出的红、绿、蓝的亮度比。图10的 特性曲线,是由绿单元GC的透过率GPrate与由式(1)得到的反射率 Rrate所做的曲线。
Rrate-0.1 X RPrate2+0.6 X GPmte2+0.3 X BPrate2 (1)
以上,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将发光强度相对最高的绿单元GC发 生的绿光的透过率,设定得比其它色的透过率低。由此,能够降低入
射到PDP10的前面基板16侧的外来光的反射率。设置有PDP的室内 照明,大多是使用荧光灯等人工照明。 一般地,在人工照明中,绿色 的亮度与红、绿相比相对地高。因此,特别是在室内环境中,能够降 低外来光的反射率,提高明室的对比度。
而且,通过扩大单元的宽度而使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进一步提 高,能够进一步下降绿光的透过率,提高明室的对比度。对于单元宽 度相对变窄、发光强度下降的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通过提高红光 及蓝光的透过率,能够使从PDP输出的红、绿、蓝的亮度比,与现有 技术相同,保持为0.3: 0.6: 0.1 (色温度约-10000K)。其结果是,不 破坏白平衡,提高明室的对比度。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二实施形式中PDP10A的背 面基板18A。对于与第一实施形式中说明的要素同样的要素,都赋予 同样的符号,对其详细的说明予以省略。在该实施形式中,红单元RC 的单元宽度W0与现有技术相同。绿单元GC的单元宽度W3比现有技 术的宽。蓝单元BC的单元宽度W4比现有技术的窄。连接红单元RC、 绿单元GC、蓝单元BC的像素PX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的相同。就是 说,蓝单元BC的单元宽度设定得窄,其程度相当于绿单元GC的单元 宽度扩大的量。PDP10A的其它结构,都与图2相同。而且,除了 PDP10A 之外的PDP装置的结构,与图1相同。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与图1中的符号20相 对应)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的波长依存性。图中的虚线是现有 技术的特征,实线是本发明的特性。在本实施形式中,单元宽度窄的 蓝单元BC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的低。换言之,为了能够降低通过提 高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而过剩的光量,蓝单元BC与红单元RC相比, 具有窄的单元宽度。单元宽度大的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 的高,单元宽度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红单元R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相 同。
光学过滤器与PDP来的发光强度相吻合,绿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降,而蓝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上升, 红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与现有技术相同。由此,将来自PDP装置、通 过光学过滤器而输出的红、绿、蓝的光的亮度,设定为与现有技术相 同。通过由光学过滤器使亮度相对高的绿波长区域的透过率的下降, 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提高明室对比度。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中绿色波长频带的光透过 率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图14与上述图10同样,是表示现有技术的 透过率与反射率分别为"1"时的相对值。在该实施形式中也是,在绿 单元GC的透过率为0.66以上且小于1时,反射率比现有技术的低。 而且,在透过率为0.68以上、0.94以下时,反射率能够为现有技术的 95%以下。透过率为0.78时,反射率最低,为0.86。通过本发明的适 用,能够将外来光的反射率下降到现有技术的86%。换言之,通过使 用本发明,反射率的降低效果最大为14%。
图15是表示为了求得图14的特性的计算结果。各参数的符号的 意义,与图11相同。外来光的反射率Rrate,由上述式(1)所求得。
以上,在第二实施形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形式同样 的效果。进而,在该实施形式中,还能够通过单元宽度而调整发光强 度,使绿单元GC的单元宽度的增加量,与发光强度比最低的蓝单元 BC的单元宽度的减少量相等。由此,即使是在伴随着蓝单元BC的发 光强度的下降,蓝色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透过 率的上升对反射率的影响控制为最小限度。其结果是,与第一实施形 式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明室对比度与现有技术相 比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使红单元R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的相同,能够在光学过滤 器的设计中没有必要考虑红色波长区域,使设计效率得到提高。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三实施形式中PDP10B。对 于与第一实施形式中说明的要素同样的要素,都赋予同样的符号,对 其详细的说明予以省略。在该实施形式中,绿单元GC的透明电极TE 的面积,设定得比其它单元的透明电极TE的面积要大。红单元RC及 蓝单元BC的透明电极TE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同。因此,绿单元GC 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的高,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发光强度与现 有技术相同。
红单元RC、绿单元GC及蓝单元BC的单元宽度WO,全部与现 有技术相同。所以,连接了红单元RC、绿单元GC及蓝单元BC的像
素PX的宽度与现有技术相同。PDP10B的其它结构与图2相同。而且, PDP装置除去了 PDP10B的结构与图1相同。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与图1中的符号20相 对应)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的波长依存性。图中的虚线是现有 技术的特征,实线是本发明的特性。在本实施形式中,电极面积大的 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比现有技术的高,电极面积与现有技术相同的 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相同。
光学过滤器与PDP的发光强度相吻合,设定得绿的波长区域的透 过率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降,而红、蓝的波长区域的透过率与现有技术 相同。由此,从PDP装置通过光学过滤器而输出的红、绿、蓝光的亮 度,与现有技术相同。通过由光学过滤器使亮度相对高的绿波长区域 的透过率的下降,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提高明室对比度。
以上,在第三实施形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形 式同样的效果。进而,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与透明电极TE的面积相 对应而调整发光强度,仅通过变更透明电极TE的遮光模,就能够制造 外来光反射率低的PDP10B。隔离壁18d的间隔与现有技术相同。其结 果是,能够使制造工序的变更为最小限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 反射率,提高明室对比度。
通过使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技术的相同,能 够在光学过滤器的设计中没有必要考虑红色及蓝色波长区域,使设计 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四实施形式中PDP10C的背 面基板18C。对于与第一实施形式中说明的要素同样的要素,都赋予 同样的符号,对其详细的说明予以省略。在该实施形式中,红单元RC、 绿单元GC及蓝单元BC的单元宽度W0,与现有技术相同。绿单元 GC的荧光体18f比现有技术的厚,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荧光体 18e、 18g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同。PDP10C的其它结构与图2相同。 而且,PDP装置除去了PDP10C的结构与图l相同。
在该实施形式中,仅荧光体层厚的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与现有 技术相比相对较高。光学过滤器(与图1中的符号20相对应)的透过 率,也是仅从绿单元GC发生的绿光波长区域设定得低。由此,过滤器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的波长依存性,与图17大体相同。
以上,在第四实施形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 实施形式同样的效果。进而,在该实施形式中,为了通过增大绿单元 GC的荧光体18f的厚度而调整发光强度,仅通过变更荧光体18f的涂
敷工序中荧光体18f的浓度,就能够制造外来光反射率低的PDP10C。 其结果是,能够使制造工序的变更为最小限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 光的反射率,提高明室对比度。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五实施形式中光学过滤器 (与图1中的符号20相对应)的透过率与单元的发光强度的波长依存 性。在该光学过滤器中,绿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具有在从图9所示 的荧光灯输出的绿色发光强度最高的540nm有下限的低谷状特性。还 有,还希望在绿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特性,在530 550nm的范围的至 少任一处具有下限的低谷状。由此,在荧光灯的发光强度最高的540nm 附近,能够有效地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光学过滤器的其它特性,与 第二实施形式(图13)相同。而且,除去了光学过滤器的结构与第二 实施形式相同。该实施形式的显示器装置,是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装
以上,在第五实施形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形 式同样的效果。进而,在该实施形式中,通过使从荧光灯输出的绿色 发光强度最高的540nm附近光的透过率为最低,能够进一步降低荧光 灯(外来光)的反射率,明室对比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六实施形式。该实施形式的 显示器装置,是作为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装置的结构。对于与第一实 施形式中说明的要素同样的要素,都赋予同样的符号,对其详细的说 明予以省略。该实施形式的PDP装置,具有光学过滤器20D,取代第 一实施形式的光学过滤器20。光学过滤器20D贴附于PDP10的前面基 板16的表面,与PDP10—体化。其它的结构与第一实施形式(图l) 相同。以上,在第六实施形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形式同 样的效果。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器装置的第七实施形式。该实施形式的 显示器装置,是作为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装置的结构。对于与第一实
施形式中说明的要素同样的要素,都赋予同样的符号,对其详细的说
明予以省略。在该实施形式的PDP装置中,PDP10E的前面基板16E, 具有第一实施形式的光学过滤器20的功能。具体地,前面基板16E的 玻璃基材16a(图2),具有光学过滤器20E的功能。其它的结构与第 一实施形式(图1)相同。以上,在第七实施形式中,也能够得到与上 述第一实施形式同样的效果。
还有,在上述第一实施形式(图4)中,是对为了提高从绿单元 GC发生的绿色光的发光强度,而使绿单元GC的单元宽度Wl比其它 的单元宽度W2大的情况进行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形式。 例如,可以是如图22、图23、图24及图25所示,通过使单元宽度大 的绿单元GC的透明电极TE的面积大于其它单元的透明电极TE的面 积,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绿单元GC的发光强度。结果是能够使光学过 滤器20的绿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进一步下降,进一步提高明室对比度。
而且,如图26所示,通过不仅增大绿单元GC的透明电极TE,而 且也增大红单元RC及蓝单元BC的透明电极TE的面积,能够提高红 及蓝色的波长频带的发光强度。由此,能够使图8所示的透过率特性 及发光特性,成为图17所示的特性。结果是,没有必要提高红及蓝色 波长频带的透过率,就能够充分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提高明室对比 度。
进而,关于第二实施形式(图12),如图27所示,在单元宽度 W4比现有技术的单元宽度WO小的蓝单元BC中,通过增大透明电极 TE的面积,能够提高蓝单元BC的发光强度。由此,能够使图13所示 的透过率特性及发光特性,成为图17所示的特性。结果是,没有必要 提高蓝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就能够充分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提髙 明室对比度。
发光强度的提高能够通过适用以下3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而实现, (a)增大单元宽度,(b)增大透明电极的面积,(c)增大单元的荧 光体层的厚度。例如,可以是增大绿单元GC的单元宽度,增大透明 电极的面积,进而增大荧光体层18f的厚度。
在上述第五实施形式(图19)中,是对改变第二实施形式(图13) 的光学过滤器的特性的示例进行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形式。例如,在第一实施形式(图8)或第七实施形式(图17)的光学 过滤器中,可以是将绿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的特性,设计为具有在从 荧光灯输出的绿色发光强度最高的540nm有下限的低谷状特性。还有, 还希望在绿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特性,在530~550nm的范围内的至少 任一处有下限的低谷状。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荧光灯(外 来光)的反射率,明室对比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
上述第六实施形式(图20)及上述第七实施形式(图21),能够 适用于第二、第三、第四的实施形式,或从图22到图27所示的PDP。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是对适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装置的示例 进行的本发明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形式。例如即使是适 用于有机EL (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无机EL显示器(in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表面电场显 示器(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或液晶显示器装置, 都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有输出相互不同色的多 种单元,以及至少吸收从单元输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一部分的光学过 滤器的显示器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上述实施形式及其变形例仅是 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化示例,并不能由此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的解释。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
本发明适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为了显示图像而配置为矩阵状、输出相互不同色的光的多种单元;和设置于来自所述单元的光的输出侧、从光强度最高的色的单元输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至少一部分的透过率比其它种类单元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低的光学过滤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光强度最高的色的单元,为了补充因降低所述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而不足的光量,使光强度进一步提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单元是发出红色光的红色单元、发出绿色光的绿色单元、以及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单元,光强度最高的单元是所述绿色单元,所述光学过滤器具有从所述绿色单元发出的绿色光的透过率相对 低的特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过滤器的所述绿色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是所述红色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的0.66以上,且小于1。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光强度最高的单元与其它单元相比,具有大的单元宽度。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间隔而平行配置的多条电极线;以及为了构成所述各单元而连接于所述电极线的一对透明电极, 光强度最高的单元与其它单元相比,所述透明电极的面积大。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单元具有在表面形成的荧光体层, 光强度最高的单元与其它单元相比,荧光体层厚。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为了构成所述各单元而连接于所述电极线的一对透明电极, 所述各单元具有在表面形成的荧光体层,所述各单元具有相互对向的一对透明电极、在表面形成的荧光体层,光强度最高的单元至少包含以下3个条件中的2个条件(a)单 元的宽度大于其它单元;(b)所述透明电极的面积大于其它单元;(c) 荧光体层比其它单元厚。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光强度最低的单元是所述蓝色单元,所述光学过滤器具有从所述蓝色单元发出的光的透过率比从所述 红色单元发出的光的透过率高的特性,所述蓝色单元,为了降低由所述光学过滤器的透过率的增高而引 起的过剩光量,具有比所述红色单元窄的单元宽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过滤器的所述绿色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是所述红色单元发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的0.66以上,且小于1。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前面基板;和与所述前面基板对向设置的背面基板, 所述单元在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形成,所述光学过滤器在所述前面基板的表面侧,配置于离开所述前面 基板的位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前面基板;和与所述前面基板对向设置的背面基板, 所述单元在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形成,所述光学过滤器贴附于所述前面基板的表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所述光学过滤器功能的前面基板;和与所述前面基板对向设置的背面基板, 所述单元在前面基板与背面基板之间形成。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间隔而平行配置的多条电极线;和为了构成各单元而连接于所述电极线、具有由放电而发光的放电 间隙的一对透明电极,所述放电间隙设置于所述电极线的两侧。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光强度最高的单元是发出绿光的绿色单元,所述光学过滤器的绿色波长频带的透过率,具有在光的波长为 540nm附近有下限的低谷状特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装置,本发明的光学过滤器设置于从输出相互不同色的光的多种单元的光的输出侧。在光学过滤器中,从光强度最高的色的单元输出的光的波长频带的至少一部分的透过率设定得比其它种类单元的波长频带的透过率低。由此,能够降低入射到显示器的外来光的反射率。特别是,在使用人工照明的室内环境中在光强度较高的光的波长频带,能够降低外来光的反射率。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由于减小光强度最高的色的透过率,所以能够将显示器的亮度的降低抑制到最小限度。由此抑制外来光的反射,提高明室对比度。
文档编号H04N5/66GK101097676SQ20071007913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
发明者佐佐木孝, 大塚晃, 高木彰浩 申请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