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79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学物理教学用具,特别是一种电动机的模型。
背景技术
现在中学物理实验所用的电动机,结构复杂,零配件甚多,有的电动机模型所用螺栓达到12棵之多,组装麻烦,装配时需用螺丝刀、小搬手等多种工具,容易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丢失,导致不少学校不愿使用这些电动机,特别是不愿进行电动机的分组实验,影响到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还有的电动机模型的磁体为固定连接,磁体的N极、S极不能现场对换, 不能当场验证改变磁场方向后对感生电流方向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组装、方便更换磁体的N极、S极的电动机的模型。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机,由转子、固定不动的磁体、及支架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两块立板、及与固定于立板上方与下方的两横杆构成;所述两块立板的中部均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卡固有可取出的磁体;所述转子活动连接于所述两条横杆的中部。所述两块立板与两条横杆注塑成型为一个支架整体。所述磁体、转子、以及与之配套的电刷、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只需两棵固定电刷的螺栓、两棵调节转轴的螺栓(或轴承),即可组装好整个电动机模型,结构简单、容易组装;磁体被卡固在开口向外的凹槽中, 取放及对换磁体的N极、S极都很方便。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立板,2.凹槽,3.转轴,4.横杆,5.转子,6.磁体,7.电刷,8.螺栓,9.轴承。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两块立板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有两条横杆4,两立板1中部均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2,凹槽2内卡固有可取出的磁体6,两立板1上还设有连接电刷7的螺栓 8。两横杆4的中部用于连接转子5的转轴3,该连接方式可以是针尖式的转动结构 (因图1为立体示意图,加之针尖式结构为现有技术,故未画出内部的针尖式结构),也可以是轴承连接。两立板1与两横杆4注塑为一体,转子5、转轴3及其上的线圈等固定在一起;磁体6、转子5、电刷7、螺栓8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机,由转子、固定不动的磁体、及支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两块立板、及与固定于立板上方与下方的两横杆构成;所述两块立板的中部均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卡固有可取出的磁体;所述转子活动连接于所述两条横杆的中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立板与两条横杆为注塑成型为一个支架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转子、以及与之配套的电刷、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机,由转子、固定不动的磁体、及支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两块立板、及与固定于立板上方与下方的两横杆构成;所述两块立板的中部均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卡固有可取出的磁体;所述转子活动连接于所述两条横杆的中部。所述两块立板与两条横杆注塑成型为一个支架整体,所述磁体、转子、以及与之配套的电刷、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有益效果是只需两棵固定电刷的螺栓、两棵调节转轴的螺栓(或轴承),即组装好整个电动机模型,结构简单、容易组装;磁体被卡固在开口向外的凹槽中,取放及对换磁体的N极、S极都很方便。
文档编号G09B23/18GK102236999SQ201010164750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林义艳 申请人:林义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