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00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业界的显示器panel厂家对于LED panel backlight基本上是采用很多颗 led 二极管串并联的形式存在。同时随着LED灯管的研发技术日益进步,LED灯的发光效率越来越高,单串的LED的电流变大,这样LED灯串的电压(Vout)就会减小。如图1所示, 图1是传统的LED采用IC控制4 string独立均流的方式。鉴于panel的上述特性,相应的LED驱动均流和相关保护回路都要根据panel的 LED串string的数量以及电压电流来确定。同时由于不同panel厂家的串并联的形式不同,对LED的driver部分共用性造成很大的麻烦。对于不同的panel需要设计出不同的 LED驱动,造成资源的很大浪费。如何做出一个可以满足不同panel厂家的LED驱动回路,
一直是个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能实现LED灯组共用总的均流回路,替代了现有LED各灯串各自均流。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包括LED背光灯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LED背光灯组的输出端连接, 栅极经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电源VCC连接,源极经第三电阻接地;一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阳极接地,控制极与所述的源极连接;一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极连接,第二端接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管的型号为P^IOATG。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的型号为AZ432。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能通过一个总的均流回路替代LED各灯串各自均流, 工作稳定,成本低。

图1是传统的LED采用IC控制4串独立均流电路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均流回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应用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包括LED背光灯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管Q817,所述开关管Q817的漏极与所述LED背光灯组的输出端连接,栅极经第一电阻R8843、第二电阻R8806与电源VCC连接,源极经第三电阻R8839接地;一可控硅IC8512,所述可控硅IC8512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8843和第二电阻 R8806之间,阳极接地,控制极与所述的源极连接;一第四电阻R8829,所述第四电阻R8829 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极连接,第二端接地。具体的,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应用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选用耐压、电流以及Rdson比较小的MOS作为唯一均流回路的控制开关。这里我们采用NIKO-SEM生产的P^IOATG,此MOS的Rdson,ID,以及Vds等参数的spec都比较符合回路的需求。图3中,我们将六串LED灯串合并成一路,整个均流回路的总电流为各灯串均流的总和,需要电阻的额定功率等级比较高。按照Ρ=υ*Ι根据可控硅spec AZ432的VREF值为 1. 25V,以目前在用32寸的某一款panel为例。Panel的电压、总电流分别为51V/0. 76A。计算出P=L 25V*0. 76A=0. 95W,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用一个额定功率为2W的常用电阻即可电阻的50%derating的功耗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包括LED背光灯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LED背光灯组的输出端连接,栅极经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与电源VCC连接,源极经第三电阻接地;一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阳极接地,控制极与所述的源极连接;一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极连接,第二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的型号为 P2610AT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的型号为 AZ4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电视的背光均流回路,包括LED背光灯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开关管,所述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LED背光灯组的输出端连接,栅极经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与电源VCC连接,源极经第三电阻接地;一可控硅,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阳极接地,控制极与所述的源极连接;一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极连接,第二端接地。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能实现通过一个总的均流回路替代LED各灯串各自均流,工作稳定,成本低。
文档编号G09G3/34GK202189538SQ20112029106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林建琰, 樊锦程, 陈志彬 申请人: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