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5989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 包括壳体、控制模块和面贴,所述的控制模块和面贴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模块包括电子线路板和覆盖在电子线路板上的面盖,所述的面贴贴装在控制模块的面盖上,所述的面贴上具有多个指示标记,在面盖上且对应各指示标记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贯穿面盖的导光孔,在电子线路板上且对应各导光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指示灯,所述的面贴朝向控制模块的一面上设置用于使指示标记的各笔划在指示灯点亮时均匀、完整显示的均光部件。优点:能使面贴上的透光指示标记在指示灯的照射下显示均匀、直观;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气装置例如自动电源转换系统控制器,需要对两路电源的状态等情况进行检测,并且需要将检测到的信息实时显示,以便用户随时了解信息,实现对两路电源的综合控制。两路电源的状态常采用指示灯显示,现有市场上带指示灯的自动电源转换系统控制器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将发光元件直接集成在面贴上,虽然能比较直观地实时显示电源的运行状态,但其成本大,且无法对文字或字符进行显示;另一种是通过焊接在PCB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来显示电源的状态,同样,该指示灯在显示文字或字符时存在缺陷,无法完整显示笔画,导致同一个文字或字符的笔画深浅不一。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自动电源转换系统控制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指示灯的附近标识汉字,通过汉字来说明该指示灯的作用,该方法简单,但不够直观,当自动电源转换系统控制器的面板上出现较多需指示的项目时,用户识别吃力,容易看错而产生误操作。
[000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气装置的显示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 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能使电气装置上使用的面贴上的文字或字符显示均匀、直观,且成本低。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模块和面贴,所述的控制模块和面贴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模块包括电子线路板和覆盖在电子线路板上的面盖,所述的面贴贴装在控制模块的面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贴上具有多个指示标记,在面盖上且对应各指示标记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贯穿面盖的导光孔,在电子线路板上且对应各导光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指示灯,所述的面贴朝向控制模块的一面上设置用于使指示标记的各笔划在指示灯点亮时均匀、完整显示的均光部件。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均光部件为遮光白油墨,所述的遮光白油墨涂覆在面贴朝向控制模块的一面上,并且与指示标记的位置相对应,即涂覆在指示标记的背面。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均光部件为均光纸,所述的均光纸粘贴在面贴朝向控制模块的一面上,并且与指示标记的位置相对应,即粘贴在指示标记的背面。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光孔为喇叭形通孔,直径小的一端靠近所述的电子线路板。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各导光孔彼此隔绝,在每一导光孔中设置对应的指示灯。
[0010]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指示标记上增设了遮光白油墨等均光涂层或均光纸,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使面贴上的透光指示标记在指示灯的照射下显示均匀、直观;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贴的正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盖的背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光孔的剖视图。
[0015]图中:1.底座;2.电源线路板;3.操作显示线路板、31.液晶屏、32.操作按钮、33.操作旋钮、34.指示灯;4.面盖、41.液晶屏安装孔、42.操作按钮安装孔、43.操作旋钮安装孔、44.导光孔;5.面贴、51.薄膜观察窗、52.薄膜操作按钮、53.操作旋钮开孔、54.指示标记;6.上盖;7.旋钮;200.控制模块;300.电子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 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以自动电源转换系统控制器为例,包括壳体、控制模块200和面贴5,所述的控制模块200和面贴5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I和上盖6 ;所述的控制模块200包括电子线路板300和覆盖在电子线路板300上的面盖4 ;电子线路板300包括电源线路板2和操作显示线路板3。安装时,电源线路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I的座腔内。面盖4在朝向底座I的一侧安装操作显示线路板3、在朝向上盖6的一侧贴装面贴5,三者共同通过螺钉固定到上盖6上。所述的面贴5优选采用胶粘剂的方式粘贴在面盖4上。在电子线路板300的电源线路板2和操作显示线路板3通过线束电连接后,将底座I上的卡槽与上盖6上的卡扣卡合,完成壳体的装配。
[0018]请继续参阅图1,并结合图2?图4,所述的面贴5上具有多个透光的指示标记54,所述的指示标记54可以为汉字、数字、英文、图形等。每个指示标记54代表一个工作状态即每个指示标记54可以是一个词组也可以是多个字符等。所述的控制模块200在操作显示线路板3上设有操作显示部件,所述的操作显示部件包括液晶屏31、操作按钮32、操作旋钮33以及指示灯34,其中,所述的指示灯34与面贴5上的各指示标记54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指示灯34优选为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操作显示线路板3通过螺钉与所述的面盖4连接固定。所述的面盖4上设有操作显示部件安装孔,所述的操作显示部件安装孔包括与液晶屏31位置对应的液晶屏安装孔41、与操作按钮32位置对应的操作按钮安装孔42、与操作旋钮33位置对应的操作旋钮安装孔43以及与指示灯34位置对应的导光孔44。所述的导光孔44为喇叭形通孔,直径小的一端靠近所述的操作显示线路板3,在每一导光孔44中设置对应的指示灯34。导光孔44的作用是使指示灯34的光源发散。所述的各导光孔44彼此隔绝,能防止发生穿光现象。所述的面贴5上还设有与面盖4上的液晶屏安装孔41位置对应的薄膜观察窗51、与操作按钮安装孔42位置对应的薄膜操作按钮52以及与操作旋钮安装孔43位置对应的操作旋钮开孔53。通过薄膜观察窗51可以读取液晶屏31上的相关数据,通过按压薄膜操作按钮52可对操作按钮32进行操作。一旋钮7依次穿过面贴5上的操作旋钮开孔53以及面盖4上的操作旋钮安装孔43后安装到操作显示线路板3的操作旋钮33上,所述的旋钮7用于实现对操作旋钮33的操作。
[0019]为了使指示灯34发出的光源均匀发散,从而能完整显示各指示标记54的各笔画,在面贴5朝向控制模块200的一面上设置用于使指示标记54的各笔划在指示灯34点亮时均匀、完整显示的均光部件(未作图示)。所述的均光部件可以是遮光白油墨,所述的遮光白油墨涂覆在面贴5朝向控制模块200的一面上,并且与指示标记54的位置相对应,即涂覆在指示标记54的背面;所述的均光部件还可以为均光纸,均光纸粘贴在面贴5朝向控制模块200的一面上,并且与指示标记54的位置相对应,即粘贴在指示标记54的背面。此处,以指示标记54为文字的情况进行说明,面盖4上的各导光孔44对应设置在各透光文字的正下方。当透光文字下方的独立导光孔44中的指示灯34点亮时,上述均光部件使指示灯34的光源分散,从而使该透光文字的各笔画都能清晰显示。另外,当面贴5对应指示标记54的区域背景颜色较深时,透光文字在无光源情况下的识别度很低,而在增设了均光部件后,透光文字完整突显,用户识别容易,从而能避免因看错而发生误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模块(200)和面贴(5),所述的控制模块(200)和面贴(5)设置在壳体内,控制模块(200)包括电子线路板(300)和覆盖在电子线路板上的面盖(4),所述的面贴(5)贴装在控制模块(200)的面盖(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贴(5)上具有多个指示标记(54),在面盖(4)上且对应各指示标记(54)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贯穿面盖(4)的导光孔(44),在电子线路板(300)上且对应各导光孔(44)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指示灯(34),所述的面贴(5)朝向控制模块(200)的一面上设置用于使指示标记(54)的各笔划在指示灯(34)点亮时均匀、完整显示的均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光部件为遮光白油墨,所述的遮光白油墨涂覆在面贴(5)朝向控制模块(200)的一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光部件为均光纸,所述的均光纸粘贴在面贴(5)朝向控制模块(200)的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孔(44)为喇叭形通孔,直径小的一端靠近所述的电子线路板(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状态指示的电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导光孔(44)彼此隔绝,在每一导光孔(44)中设置对应的指示灯(34)。
【文档编号】G09F13/04GK204189405SQ20142067411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沈惠新, 顾怡文, 季春华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