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463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正常驾驶车辆前进和倒车的过程中,驾驶员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的情况,用来获得足够的后方视野,以做出正确的操作判断,保证驾驶过程的安全。但是由于,目前使用的后视镜存在一定的盲区、视野不足和在后方车辆大灯的照射下会导致驾驶员短时间眩目致盲的缺点。目前,各种防炫目的技术被研究及应用,例如机械式、电子式以及采用量子点技术的光的转化的方法来起到防强光眩目的目的。但是后方视野盲区和后方视野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用以在防止后方强光产生的眩目的同时保证后方视野。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光强检测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其中,

所述光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

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车辆后方图像;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显示器包括背光源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源出光方向上的液晶盒;

所述液晶盒分为:对入射到所述显示器的环境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区域,以及对所述背光源发射的光进行透射的透射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液晶盒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波片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面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波片组;其中,

所述第二波片组面向所述液晶层的所述反射区域具有涂覆反射涂层的树脂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液晶盒,还包括:位于所述液晶层与所述第一波片组之间的第一透明电极,位于所述反射区域的液晶层与所述反射涂层之间的第二透明电极,以及位于所述透射区域的液晶层与所述第二波片组之间的第三透明电极;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分别对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以及第三透明电极施加电压,使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所述液晶盒,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波片组与所述液晶层之间的补偿膜层;

所述补偿膜层,用于对所述背光源在各视角所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任一车载后视显示系统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

光强检测装置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

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车辆后方图像;

处理器根据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包括:

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环境光光强转化为电信号向所述处理器输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在所述显示器包括背光源及液晶盒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所述显示器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的所述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背光源关闭,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对所述液晶盒的反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反射区域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在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所述预设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的所述电信号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背光源打开,并根据所述电信号对所述反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同时对所述透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在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所述预设范围之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未检测到光强时,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红外图像采集,并控制所述背光源打开,对所述透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使所述透射区域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在显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所述预设范围之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中,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光强检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显示器,光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车辆后方图像;处理器,用于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载后视显示系统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后视镜,并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光强进行控制,从而可避免由于后方强光入射显示器而引起的眩目;并且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车后方图像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反射镜作为后视镜而造成的视野不足,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后视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像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用以在防止后方强光产生的眩目的同时保证后方视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包括:处理器11,以及分别与处理器11连接的显示器12、光强检测装置13和图像采集装置14;其中,

光强检测装置13,用于检测显示器12的环境光光强;

图像采集装置14,用于采集车辆后方图像;

处理器11,用于根据光强检测装置13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器12显示图像采集装置14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显示器12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载后视显示系统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后视镜,并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光强进行控制,从而可避免由于后方强光入射显示器而引起的眩目;并且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车后方图像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反射镜作为后视镜而造成的视野不足,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载后视显示系统的各部分进行具体说明。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如图2所示,显示器12包括:背光源121以及位于背光源121出光方向上的液晶盒122;

液晶盒122分为:对入射到显示器12的环境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区域a,以及对背光源121发射的光进行透射的透射区域b。

在实际应用时,将液晶盒122分为反射区域a和透射区域b两部分,反射区域a可根据入射到显示器12的环境光进行反射,并将反射的环境光作为光源用于图像显示;而透射区域b则以背光源121作为光源用于图像显示。上述的液晶盒122可采用电控双折射型液晶盒(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ECB-LCD)、高级超维场转换型液晶盒(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ADS-LCD)或垂直配向型液晶盒(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VA-LCD),上述模式的液晶盒为优选模式,在应用中还可采用其它模式的液晶盒,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如图3所示,液晶盒122包括:相对而置的第一基板1221和第二基板1222、位于第一基板1221与第二基板1222之间的液晶层1223、位于第一基板1221背离液晶层1223一侧的第一偏光片1224、位于第二基板1222背离液晶层1223一侧的第二偏光片1225、位于第一基板1221面向液晶层1223一侧的第一波片组1226以及位于第二基板1222面向液晶层1223一侧的第二波片组1227;其中,

第二波片组1227面向液晶层1223的反射区域具有涂覆反射涂层1229的树脂层1228。

在实际应用时,可选用ECB-LCD作为上述的液晶盒,第一波片组1226和第二波片组1227应与第一偏光片1224和第二偏光片1225相互配合,从而控制反射区域a和透射区域b的光线。例如,第一波片组可选用半波片与四分之一波片的组合,第二波片组采用半波片。此外,为使反射区域a与透射区域b中的光具有相等光程,反射区域a内的液晶层的厚度可为透射区域内b液晶层厚度的一半,当然,还可根据具体需要调整以上第一偏光片1224、第二偏光片1225、第一波片组1226、第二波片组1227的偏光参数,以及反射区域a和透射区域b对应的液晶层的厚度比,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其取值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如图3所示,液晶盒122,还包括:位于液晶层1223与第一波片组1226之间的第一透明电极1226’,位于反射区域a的液晶层1223与反射涂层1229之间的第二透明电极1229’,以及位于透射区域b的液晶层1223与第二波片组1227之间的第三透明电极1227’;

采用上述的结构时,处理器11,具体用于根据光强检测装置13检测到的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分别对第一透明电极1226’、第二透明电极1229’以及第三透明电极1227’施加电压,使显示器12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实际应用时,针对反射区域a的显示光强可通过加载到第一透明电极1226’和第二透明电极1229’两端的电压进行控制,并且处理器11根据光强检测装置13检测到的光强对加载到到第一透明电极1226’和第二透明电极1229’的电压进行控制,在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越大时,加载到上述两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越小,再配合透射区域b的透射光强,对第一透明电极1226’第三透明电极1227’之间的施加电压,由此,可控制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适合人眼观看的范围内,有效防止强光引起的眩目。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图如3所示,液晶盒122,还包括:位于第二波片组1227与液晶层1223之间的补偿膜层1220;补偿膜层1220,用于对背光源121在各视角所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具体地,如图3所示,补偿膜层1220可设置在第二波片组1227和第三透明电极1227’之间。进一步地,补偿膜层1220可采用NH补偿膜层,上述透明电极可均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电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任一车载后视显示系统的图像显示方法,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图像显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光强检测装置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

S402、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车辆后方图像;

S403、处理器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载后视显示系统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后视镜,其显示方法具体采用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光强进行控制,从而可避免由于后方强光入射显示器而引起的眩目;并且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车后方图像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反射镜作为后视镜而造成的视野不足,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

具体地,在上述的步骤S401中,光强检测装置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具体可以包括:

光强检测装置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并将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转化为电信号向所述处理器输出。

由于处理器通常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其输出的控制信号多为电信号,因此,将光强转化为电信号更方便于后续处理器根据该电信号对施加在反射区域液晶层的电压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显示器包括背光源及液晶盒时,在上述的步骤S403中,处理器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具体可以包括:

处理器在接收的电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背光源关闭,并根据电信号对液晶盒的反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使反射区域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实际应用时,处理器接收的电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通常由车后方入射至显示器的环境光强较大,此时如不对环境光进行控制易引起眩目。因此,此时处理器控制背光源关闭,只通过反射区域进行图像显示,并且处理器根据入射的环境光光强的大小控制施加在反射区域液晶层的电压。具体地,入射到显示器的环境光强越大,施加在反射区域液晶层的电压越小,因而,反射区域内液晶公子的偏转角度越小,使反射区域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对显示器的显示光强进行控制。在具体应用时,反射区域的环境光的反射率可控制在0-10%,有效防止后方强光入射而引起的眩目。此外,驾驶员通过显示器观察车后方图像,保证后方视野,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处理器在接收的电信号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背光源打开,并根据电信号对反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同时对透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使反射区域与透射区域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上述情况中,光强检测装置检测的环境光光强未达到阈值或比较小时,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同时进行图像显示。具体地,针对反射区域,处理器根据入射的环境光光强控制施加在反射区域的液晶层的电压;针对透射区域,处理器可根据反射区域的反射率同时对透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以获得合适的反射率和透射率,使最终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上述的预设范围之内。在实际应用时,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可分别通过不同的ITO电极进行控制,以使反射区域和透射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分别发生偏转,以达到适合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处理器在光强检测装置未检测到光强时,控制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红外图像采集,并控制背光源打开,对透射区域的液晶层施加电压,使透射区域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时,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

由于光强检测装置未检测到光强,即此时无环境光入射到显示器,则车后方光线较弱,因此反射区域内无环境光作为光源用于显示,从而通过透射区域进行图像显示。控制施加在透射区域内液晶层两侧的电压,通过控制液晶分子偏转来控制背光源出射光的透射率,从而控制图像显示时的显示光强。由此,可保证显示器显示光强始终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之内,使驾驶员能够清晰观察车后方图像,保证了足够的视野,确保驾驶员能够正确操作判断,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方法中,车载后视显示系统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光强检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显示器,光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显示器的环境光光强;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车辆后方图像;处理器,用于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器显示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控制,使显示器的显示光强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车载后视显示系统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后视镜,并根据光强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环境光光强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关系对显示光强进行控制,从而可避免由于后方强光入射显示器而引起的眩目;并且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车后方图像可避免现有技术中由反射镜作为后视镜而造成的视野不足。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