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776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教学模型,具体地,涉及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3DP),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而在教学过程中,机器内部的激光器的运动和振镜的工作原理不易呈现,导致学生无法直观地学习3D打印激光器的原理及激光光斑扫描方式、路径,给日常教学带来不便。

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学生直观地学习3D打印激光器的原理及激光光斑扫描方式、路径的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该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采用开放式,可直观呈现激光器的运动及振镜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直观的学习3D打印激光器的原理及激光光斑扫描方式、路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包括激光器、振镜和机架;其中,

激光器固接在机架的上臂上且能够竖直向下射出激光线,振镜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的下臂上,另一端通过驱动臂与电机相连接以使得电机能够驱动驱动臂来调整振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激光器射出的激光线能够通过振镜并投射在机架的底座表面上以形成光斑。

优选地,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还包括扫描控制器,扫描控制器与电机电连以控制驱动臂控制激光线的运行路径。

优选地,机架为铝合金机架。

优选地,机架的底座上铺设有一层黑色平面层。

优选地,上臂和下臂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机架上。

优选地,机架的顶端设有吊环。

优选地,机架的底端设有配重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激光器、振镜、机架组成,可以通过振镜控制激光光斑的路径,并配合扫描控制软件,控制激光的运行路径。并且,机架采用开放式,可直观呈现激光器的运动及振镜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直观的学习3D打印激光器的原理及激光光斑扫描方式、路径。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激光器 2-振镜

3-机架 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包括激光器1、振镜2和机架3;其中,

激光器1固接在机架3的上臂上且能够竖直向下射出激光线,振镜2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3的下臂上,另一端通过驱动臂与电机4相连接以使得电机4能够驱动驱动臂来调整振镜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激光器1射出的激光线能够通过振镜2并投射在机架3的底座表面上以形成光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由激光器1、振镜2、机架3组成,可以通过振镜2控制激光光斑的路径,并配合扫描控制软件,控制激光的运行路径。并且,机架3采用开放式,可直观呈现激光器的运动及振镜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直观的学习3D打印激光器的原理及激光光斑扫描方式、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远程控制振镜2的角度,优选地,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还包括扫描控制器,扫描控制器与电机4电连以控制驱动臂控制激光线的运行路径。

为了延长机架3的使用寿命以便于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该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来进行演示,同时减轻机架3的重量便于单人搬运,机架3为铝合金机架。

当激光照射至机架3上时,为了使得照射形成的光斑更加清晰和明显,优选机架3的底座上铺设有一层黑色平面层。这样,增加了光斑处的对比度以优化演示效果。

为了便于在不使用时将该激光扫描控制教学模块拆卸开来并收藏起来,节省其占地空间,优选地,上臂和下臂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机架3上。

在上述收藏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地减少其占用空间,并对演示区域的空间作出进一步地优化,优选地,机架3的顶端设有吊环。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节省材料,机架3多设计成空心结构,但是在演示过程中需要提高机架3的稳定性,因此优选机架3的底端设有配重块。采用配重块可以降低机架3的重心,有效防止其在演示过程中歪斜甚至倾倒。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