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368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当前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基于WEB浏览器以微课形式制作的短小视频为主,优点是内容全面,开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缺点是以观看视频课的形式为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兴趣,另外对于老师来说,无法对不同学生的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程度进行了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教师端、交互系统和学生端,所述教师端包括操作模块、编辑模块、审阅模块和计算机,且操作模块的输出端、编辑模块的输出端和审阅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机对应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的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考核模块的输入端,且考核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推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推送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考核问题存储器的第一输入端,且考核问题存储器的第二输入端和计算机的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考核问题存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二端口电性连接有数据浏览模块,且数据浏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课件存储器的输出端,所述课件存储器的输入端和计算机第三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三输端口电性连接有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且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属于教师端,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的第四端口无线连接有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一端口,且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二端口电性连接有电子白板的输出端,所述电子白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的输出端,且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和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三端口电性连接,所述考核模块的内部还包括作业提交模块,所述作业提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五端口电性连接,且作业提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计算机的第四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学生通过电子白板对从考核问题存储器中提取的问题进行应答操作,且学生端将电子白板应答操作后的内容提交到作业提交模块上,便于教师在教师端进行审阅,实现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推送模块、考核模块、第一通讯模块、数据浏览模块均属于交互系统,且交互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器,所述数据存储器包括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

优选地,所述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和学生VR虚拟头盔均可以对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的内容进行浏览。

优选地,所述编辑模块用于对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编辑和修改。

优选地,所述审阅模块用于对作业提交模块上的学生作业进行审阅,且审阅模块用于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进行记录。

优选地,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对考核模块发送的命令信号进行接收,且推送模块用于将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进行推送到电子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

优选地,所述数据浏览模块用于对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浏览,且数据浏览模块用于将浏览的课件存储器的内容分别发送到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或者指定的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

1、通过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数据浏览模块和存储存储器相配合,带有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的学生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的配合下,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存储器来对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浏览,学生可以体验真实场景,具备沉浸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实现了交互;

2、通过编辑模块、计算机和数据存储器相配合,教师在编辑模块上可以对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编辑和修改;

3、通过操作模块、计算机、推送模块、考核问题存储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相配合,操作模块可以对考核模块进行控制,使得考核模块向推送模块发送推送命令,推送模块将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的配合下,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可以推送到电子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上;

4、通过审阅模块、计算机、作业提交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和电子白板,学生可以根据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所接收的考核问题,在电子白板上对考核问题进行回答,电子白板上的答案在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的配合下进行存储到作业提交模块上,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审阅模块对作业提交模块上的学生的答案进行审阅,并对学生的回答正确率进行记录,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程度进行了解;

本发明采用VR虚拟环境头盔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体验真实场景,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程度进行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教师端、交互系统和学生端,教师端包括操作模块、编辑模块、审阅模块和计算机,且操作模块的输出端、编辑模块的输出端和审阅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计算机对应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电性连接,计算机的第一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考核模块的输入端,且考核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推送模块的输入端,推送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考核问题存储器的第一输入端,且考核问题存储器的第二输入端和计算机的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考核问题存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二端口电性连接有数据浏览模块,且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二端口和数据浏览模块之间采用双向传输,数据浏览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课件存储器的输出端,课件存储器的输入端和计算机第三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三输端口电性连接有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且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属于教师端,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三输端口和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之间采用双向传输,第一通讯模块的第四端口无线连接有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一端口,且第一通讯模块的第四端口无线连接有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一端口之间采用双向传输,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二端口电性连接有电子白板的输出端,电子白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的输出端,且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和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三端口电性连接,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和第二通讯模块的第三端口之间采用双向传输,在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数据浏览模块和存储存储器的配合下,带有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的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存储器来对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浏览,学生可以体验真实场景,具备沉浸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模块的内部还包括作业提交模块,作业提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通讯模块的第五端口电性连接,且作业提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计算机的第四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操作模块、计算机、推送模块、考核问题存储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相配合,操作模块可以对考核模块进行控制,使得考核模块向推送模块发送推送命令,推送模块将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可以推送到电子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上。

本实施例中,推送模块、考核模块、第一通讯模块、数据浏览模块均属于交互系统,且交互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包括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在编辑模块、计算机和数据存储器的配合下,教师在编辑模块上可以对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编辑和修改,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和学生VR虚拟头盔均可以对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的内容进行浏览,编辑模块用于对考核问题存储器和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编辑和修改,审阅模块用于对作业提交模块上的学生作业进行审阅,且审阅模块用于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进行记录,推送模块用于对考核模块发送的命令信号进行接收,且推送模块用于将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进行推送到电子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数据浏览模块用于对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浏览,且数据浏览模块用于将浏览的课件存储器的内容分别发送到教师VR虚拟环境头盔或者指定的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通过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数据浏览模块和存储存储器相配合,带有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的学生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的配合下,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存储器来对课件存储器上的内容进行浏览,学生可以体验真实场景,具备沉浸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实现了交互,通过操作模块、计算机、推送模块、考核问题存储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相配合,操作模块可以对考核模块进行控制,使得考核模块向推送模块发送推送命令,推送模块将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的配合下,考核问题存储器内部所设定的问题可以推送到电子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上,通过审阅模块、计算机、作业提交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一通讯模块和电子白板,学生可以根据学生VR虚拟环境头盔所接收的考核问题,在电子白板上对考核问题进行回答,电子白板上的答案在在第二通讯模块和第一通讯模块的配合下进行存储到作业提交模块上,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审阅模块对作业提交模块上的学生的答案进行审阅,并对学生的回答正确率进行记录,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程度进行了解,本发明采用VR虚拟环境头盔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体验真实场景,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程度进行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