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276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学习用品的制作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学生使用的作业本、簿册还处于传统的普通印制状态,众所周知传统和普通作业簿册的品质达不到教科书、少儿读物、教辅的绿色环保印刷品质。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用眼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包括长时间的读书和写字,使得青少年的近视比例大幅增加,甚至极大的损害了身体健康。

响应国家推动和全面实施绿色环保印刷产品的号召,中小学生教科书、少儿读物、教辅已经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的作业簿册实施绿色环保印刷势在必行。但是,在目前传统印制的作业本还没有达到绿色环保印制标准,大多采用传统和普通白色簿册纸张,基于白色纸张对于光线是全波反射,全波中包含的蓝色光波段对人体视觉有抑制功能,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长时间使用此类作业本书写容易使视力下降而导致近视。

随着绿色印刷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如何将绿色印刷技术运用到中小学生视力防护中去,变成了一个紧迫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印制的缺陷,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纸张白度较好的白色纸张;

第二步:调配黄色油墨色度对第一步中选用的纸张进行网点涂布印刷,并优化本芯格线布局;

第三步:将涂布印刷后的纸张与作业簿册的封页进行装订。

在第一步中,所述白色纸张所用纸张亮(白)度符合GB/T 18359标准要求。

在第二步中,所述黄色油墨能有效吸收530nm-330nm及以下波段的蓝色等光波,反射530nm-700nm及以上波段的绿色光波和红色光波等。

在第三步中,所述作业簿册的封页包括四页。

所述四页作业簿册的封页内容包含国学文化、科普知识、安全常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使用绿色环保纸张、黄色油墨、胶粘剂等材料,经科学调配油墨,采用网点涂布印刷工艺改善纸张的光学性能,优化本芯格线布局,有效地吸收蓝色光波段光线,减少甚至阻止了蓝色光线通过页面反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从而达到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效果。

2.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还响应国家针对中小学生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在作业簿册的封页增添国学文化、科普知识、安全常识等文化教育宣传内容,丰富了中小学生长知识长学问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绿色环保纸张、油墨、胶粘剂等。

第二步:调配黄色油墨色度对第一步中选用的白色纸张进行网点涂布印刷,并优化本芯格线布局,改善纸张的呈色特性,使本芯页面即书写页面达到吸收蓝色等有害光波的光学性能。

第三步:将经过网点涂布印刷后的纸张与作业簿册的封页进行装订。

本发明一种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使用绿色环保纸张、油墨、胶粘剂等材料,经科学调配油墨,采用网点涂布工艺改善纸张的光学性能,有效地吸收蓝色光波段的光线,减少甚至阻止了蓝色光线通过页面反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从而达到保护眼睛、保护视力的效果。

在第一步中,所述白色纸张的白度符合GB/T 18359中小学生教科书用纸、印制质量和检验方法的要求;油墨符合HJ/T 37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粘剂符合HJ/T 22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在第二步中,所述调配后的黄色色度的油墨具有吸收530nm-330nm及以下波段的蓝色等光波,反射530nm-700nm及以上波段的绿色光波和红色光波等。

在第三步中,所述作业簿册的封页包括四页。所述四页作业簿册的封页内容包括国学文化、科普知识、安全常识。本发明一种绿色环保的保护视力的作业簿册的制作方法针对中小学生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在作业簿册的封页增添国学文化、科普知识、安全常识等文化教育宣传内容,丰富了中小学生长知识长学问的途径。本发明的作业簿册的封面具有防污染防溅水功能,节省本子保护皮,免用本子皮。

在实际印制过程中,响应国家绿色印刷号召:绿色环保印刷材料(纸张、油墨、胶粘剂等材料)、绿色环保印刷图文设计、绿色环保制版工艺、绿色环保印刷工艺、绿色环保印后加工工艺、环保型印刷设备、印刷品废弃后回收月再生、经过绿色环保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等。从生产加工过程到使用包括消费者(中小学生、家长老师)在内进入良性的绿色环保状态。选用达到并符合绿色环保标准要求的材料,即: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制过程注重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对健康有益,使用过或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可以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印制方式。

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案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