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7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籍扫描前预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阅读者有这样的习惯:想看一本书时常常会拿着书从封面开始迅速的翻转书页,之间通过进一步的前翻和回翻,直至翻到想看的那一页。在自动翻书扫描仪工作前,同样需要这样的步骤对书籍档案书页进行翻动。

在大多时候都是人为的拿着书籍档案对书页进行快速翻动,虽然耗时不长,但针对古籍档案时,由于古籍档案所采用的纸质更为柔软,同时加之其存放时间较长,纸张的性能完全无法和现有普通的纸页相比,在翻动过程中还易将书页损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用手翻动的方式时,无法将书页之间的静电和黏性去除;同时,由于书籍档案多是常年不使用的陈放物,容易积灰,采用人为的方式翻动也会给操作人带来健康上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该方法及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书籍档案揉书形式,不仅可使得书籍档案的页与页之间能够被很好的分开,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包括底板及两块封面放置板,两块封面放置板均分别通过不同的铰链与底板铰接连接,且各铰链的轴线相互平行,各封面放置板均可绕其上铰链的铰接轴转动;

各封面放置板上均连接有翻转部,所述翻转部用于驱动与之对应的封面放置板以该封面放置板上的铰接轴为转轴做往复翻转运动。

具体的,以上翻转部可采用电机配合连杆机构、电机配合凸轮机构、气压缸、油压缸等形式实现,以上两块封面放置板分别用于置放书籍方案的封面,这样,在翻转部的作用下各封面放置板往复转动时,书籍档案的对应部分随封面放置板运动,这样,书籍档案的不同页面因为上述偏摆产生不同的曲率变化,最后,达到书页与书页之间渐渐错开分离,实现最终的揉书目的。

本方案由于采用到了翻转部驱动书籍对应部分绕书脊往复摆动的形式,区别于人工翻动,可更好的控制页面每次的曲率,达到避免揉书过程中书页被破坏的目的;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本揉书方式对操作人员手工劳动的依赖性弱,故可有效避免繁琐的手工揉书劳动;本装置工作时,由于书籍档案的每一页均会发生对应的曲率变化,故本案还具有较高的揉书加工效率。

作为以上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作为翻转部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翻转部包括电机和连杆机构,所述电机固定于底板上,连杆机构的运动输入端连接在电机的转子上,所述连杆机构的运动输出端与对应的封面放置板相连,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将转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所述往复运动的轨迹为圆心位于对应铰接轴上的等径弧线。由于封面放置板需要倾斜安装,采用本方式可将翻转部设置于封面放置板的背侧,这样,可使得本装置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制造、装配、维护方便。

为使得通过翻转部对各封面放置板提供多个约束点,达到优化单个翻转部受力、增加封面放置板运动整体一致性的目的,所述翻转部还包括传动轴,所述电机用于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与对应的封面放置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机构。

作为连杆机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对应的电机转轴轴线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封面放置板封面放置板铰接连接。

为减小铰接连接部的磨损速度、同时提高翻转部各部分的配合精度,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及第二连杆与封面放置板铰接均通过轴承实现。以上轴承可采用滚动轴承也可采用滑动轴承,轴承的安装可在与该轴承对应的任意一个部件上设置一个环形凹槽作为轴承座,另一个部件插入轴承的内孔中,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和轴用弹性挡圈限定轴承与各对应部件的相对位置、在轴承为滚动轴承时,可采用键、插销、过盈连接等方式,避免轴承内圈或外圈与对应部件发生滑动摩擦。

为使得本装置能够适宜不同厚度的书籍档案,两块封面放置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作为以上两块封面放置板之间间距可调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底板包括底座及两块滑板,各封面放置板的下端均通过不同的铰链与不同的滑板铰接连接;

所述底座与两块滑板之间设置有位置调整部,所述位置调整部用于驱动两块滑板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以上位置调整部可采用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杆相对于底座的位置固定,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分别于不同的滑板螺纹连接,在螺纹杆旋转过程中,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的,为使得各滑板能够被稳定的支撑,同时滑板相对运动时,两个滑板具有良好的轨迹精度,在底座上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滑竿,滑竿的轴线方向与螺纹杆的轴线方向平行,各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以上滑块上均设置有滑槽,各滑板不同侧滑块上的滑槽与不同的滑竿配合。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滑竿、滑块的数量及位置,也可设置为多种其他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书籍档案的揉书方法,该方法的实现依赖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揉书装置,揉书方法的实现步骤为:

S1、将书籍档案的书脊朝下放置于揉书装置中,通过不同的封面放置板为书脊档案的不同封面提供支撑;

S2、通过不同翻转部驱动不同的封面放置板以对应铰链上铰接轴为转轴做往复转动。

以上方法区别于人工翻动,可更好的控制页面每次的曲率,达到避免揉书过程中书页被破坏的目的;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本揉书方式对操作人员手工劳动的依赖性弱,故可有效避免繁琐的手工揉书劳动;本装置工作时,由于书籍档案的每一页均会发生对应的曲率变化,故本案还具有较高的揉书加工效率。

作为以上书籍档案的揉书方法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为使得封面放置板在运动过程中,书籍档案的书页被约束于两侧的封面之间,书页仅能通过揉书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曲率,达到书页相互之间分开的目的,以避免书页在揉书过程中运动过于剧烈、局部变形过大而遭到破坏,以利于保护书页,在步骤S2中,两块封面放置板先在与各自对应的翻转部的作用下合拢,而后在封面放置板转动的任意时刻,两块封面放置板的转动方向共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方案由于采用到了翻转部驱动书籍对应部分绕书脊往复摆动的形式,区别于人工翻动,可更好的控制页面每次的曲率,达到避免揉书过程中书页被破坏的目的;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本揉书方式对操作人员手工劳动的依赖性弱,故可有效避免繁琐的手工揉书劳动;本装置工作时,由于书籍档案的每一页均会发生对应的曲率变化,故本案还具有较高的揉书加工效率。

以方法方案的实现依赖于所述装置方案,方法方案区别于现有人工翻动方案,可更好的控制页面每次的曲率,达到避免揉书过程中书页被破坏的目的;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本揉书方式对操作人员手工劳动的依赖性弱,故可有效避免繁琐的手工揉书劳动;本装置工作时,由于书籍档案的每一页均会发生对应的曲率变化,故本案还具有较高的揉书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位置调整部,2、滑板,3、电机,4、铰链,5、书籍档案,6、连杆机构,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传动轴,7、封面放置板,8、滑块,9、滑竿,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书籍档案的揉书装置,包括底板及两块封面放置板7,两块封面放置板7均分别通过不同的铰链4与底板铰接连接,且各铰链4的轴线相互平行,各封面放置板7均可绕其上铰链4的铰接轴转动;

各封面放置板7上均连接有翻转部,所述翻转部用于驱动与之对应的封面放置板7以该封面放置板7上的铰接轴为转轴做往复翻转运动。

具体的,以上翻转部可采用电机3配合连杆机构6、电机3配合凸轮机构、气压缸、油压缸等形式实现,以上两块封面放置板7分别用于置放书籍方案的封面,这样,在翻转部的作用下各封面放置板7往复转动时,书籍档案5的对应部分随封面放置板7运动,这样,书籍档案5的不同页面因为上述偏摆产生不同的曲率变化,最后,达到书页与书页之间渐渐错开分离,实现最终的揉书目的。

本方案由于采用到了翻转部驱动书籍对应部分绕书脊往复摆动的形式,区别于人工翻动,可更好的控制页面每次的曲率,达到避免揉书过程中书页被破坏的目的;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5,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5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本揉书方式对操作人员手工劳动的依赖性弱,故可有效避免繁琐的手工揉书劳动;本装置工作时,由于书籍档案5的每一页均会发生对应的曲率变化,故本案还具有较高的揉书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书籍档案5的揉书方法,该方法的实现依赖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揉书装置,揉书方法的实现步骤为:

S1、将书籍档案5的书脊朝下放置于揉书装置中,通过不同的封面放置板7为书脊档案的不同封面提供支撑;

S2、通过不同翻转部驱动不同的封面放置板7以对应铰链4上铰接轴为转轴做往复转动。

以上方法区别于人工翻动,可更好的控制页面每次的曲率,达到避免揉书过程中书页被破坏的目的;同时,运用于陈旧书籍档案5,可有效避免揉书人员与书籍档案5上的灰尘接触,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本揉书方式对操作人员手工劳动的依赖性弱,故可有效避免繁琐的手工揉书劳动;本装置工作时,由于书籍档案5的每一页均会发生对应的曲率变化,故本案还具有较高的揉书加工效率。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所提供锁固装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以上书籍档案5的揉书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作为翻转部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翻转部包括电机3和连杆机构6,所述电机3固定于底板上,连杆机构6的运动输入端连接在电机3的转子上,所述连杆机构6的运动输出端与对应的封面放置板7相连,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将转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所述往复运动的轨迹为圆心位于对应铰接轴上的等径弧线。由于封面放置板7需要倾斜安装,采用本方式可将翻转部设置于封面放置板7的背侧,这样,可使得本装置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制造、装配、维护方便。

为使得通过翻转部对各封面放置板7提供多个约束点,达到优化单个翻转部受力、增加封面放置板7运动整体一致性的目的,所述翻转部还包括传动轴63,所述电机3用于驱动传动轴63转动,传动轴63与对应的封面放置板7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杆机构6。

作为连杆机构6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连杆61及第二连杆62,所述第一连杆61的一端与对应的电机3的转轴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杆61的另一端位于对应的电机3转轴轴线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杆6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61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与对应的封面放置板7封面放置板7铰接连接。

为减小铰接连接部的磨损速度、同时提高翻转部各部分的配合精度,所述第一连杆61与第二连杆62铰接及第二连杆62与封面放置板7铰接均通过轴承实现。以上轴承可采用滚动轴承也可采用滑动轴承,轴承的安装可在与该轴承对应的任意一个部件上设置一个环形凹槽作为轴承座,另一个部件插入轴承的内孔中,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和轴用弹性挡圈限定轴承与各对应部件的相对位置、在轴承为滚动轴承时,可采用键、插销、过盈连接等方式,避免轴承内圈或外圈与对应部件发生滑动摩擦。

为使得本装置能够适宜不同厚度的书籍档案5,两块封面放置板7之间的间距可调。

作为以上两块封面放置板7之间间距可调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底板包括底座10及两块滑板2,各封面放置板7的下端均通过不同的铰链4与不同的滑板2铰接连接;

所述底座10与两块滑板2之间设置有位置调整部1,所述位置调整部1用于驱动两块滑板2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以上位置调整部1可采用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杆相对于底座10的位置固定,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分别于不同的滑板2螺纹连接,在螺纹杆旋转过程中,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的,为使得各滑板2能够被稳定的支撑,同时滑板2相对运动时,两个滑板2具有良好的轨迹精度,在底座10上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滑竿9,滑竿9的轴线方向与螺纹杆的轴线方向平行,各滑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8,以上滑块8上均设置有滑槽,各滑板2不同侧滑块8上的滑槽与不同的滑竿9配合。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滑竿9、滑块8的数量及位置,也可设置为多种其他的形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使得封面放置板7在运动过程中,为使得封面放置板在运动过程中,书籍档案的书页被约束于两侧的封面之间,书页仅能通过揉书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曲率,达到书页相互之间分开的目的,以避免书页在揉书过程中运动过于剧烈、局部变形过大而遭到破坏,以利于保护书页,在步骤S2中,两块封面放置板7先在与各自对应的翻转部的作用下合拢,而后在封面放置板7转动的任意时刻,两块封面放置板7的转动方向共向。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