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685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教学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儿童教学方法一般都是通过老师或家人在黑板、白板或相关板面、纸张上书写相关知识,然后再加以相应的讲解,从而让儿童在老师或家人的讲解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然而,由于大多数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而传统的讲解教学却只是在听觉上刺激儿童的记忆力,通过不断的重复解说来促使儿童死记硬背相关知识,因此,传统的儿童教学不易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平均教学质量不佳。

近年来的教育思路是要求儿童发挥主观能动性,现有的卡牌类、棋类教具能够大大调动儿童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动手能力,使得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始终跟随引导,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利于儿童的全方位发展。现有技术中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卡牌类、棋类益智教具,且各种卡牌类、棋类益智教具多由多个个体组成,故需要采用专用的盒体他们进行收纳。进一步优化益智教具的结构,无疑会进一步推进益智教具在儿童中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改进现有盒体的结构,无疑会进一步推进益智教具在儿童中推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该教具能够训练儿童的物品收纳能力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包括多片卡片、用于盛装卡片的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作为容置空间的容纳腔,还包括作为容纳腔盖体的盒盖,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包括两块卡板及设置于两块卡板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卡板固定连接;

所述卡块用于置放于容纳腔中,通过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产生由卡板作用于卡片上的推力,实现将卡片压持于容纳腔中;所述盒盖与盒体铰接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盒盖与盒体之间的倾斜度调整装置,所述倾斜度调整装置包括拉绳及拉绳收放机构,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于盒盖上,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拉绳收放机构上,所述拉绳收放机构包括收卷轮及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用于驱动收卷轮定向转动,且收卷轮的转动方向可调,拉绳绕卷于收卷轮上。

具体的,以上卡片即可用于排列出不同的元素,如组合成不同的物体形状、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等,以训练儿童的智力;在盒体发挥卡片收纳功能时,可将卡片层叠后置入容纳腔中,由于层叠的卡片厚度不一定能够达到容纳腔的宽度,这样,便会使得卡片被松散的收纳于盒体中,故本案中还包括卡块,通过预先压缩弹簧,两块卡板之间的间距减小后,将卡块设置于卡片组的一侧或卡片组之间,这样,通过卡块弥补卡片与容纳腔壁面或卡片与卡片之间的间隙,达到将卡片压持于容纳腔中的目的,以上卡片通过卡块被约束于容纳腔中,可达到避免本教具携带过程中卡片被快速磨损的效果;同时,儿童在使用本教具时重复这个动作,还可达到训练儿童的物品收纳能力的效果。

以上倾斜度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本盒体在平放时盒盖相对于桌面的倾斜角度,这样,可使得盒盖的内侧面可作为画板、写字板、贴板等使用,以上倾斜度调整装置中,棘轮机构可采用现有棘轮扳手上所采用的棘轮机构,这样,儿童仅需要拨动棘轮机构上的换向旋钮到特定位置,便能通过棘轮机构完成拉绳的收绳或放绳,本过程中,盒盖绕铰链转动,拉绳为盒盖提供保持倾斜状态的拉应力,可方便的完成盒盖相对于桌面的倾斜度调整,同时,本倾斜度调整装置不影响盒盖的合盖;倾斜度调整装置可使得盒盖的停留位置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及围板,所述围板环布于底板边缘上,底板其中一侧的围板为弧形板,且在盒体平放时,所述弧形板的自由端位于底板的正上方,所述盒盖通过铰链铰接于弧形板对侧围板的自由端上,且盒盖具有磁吸附能力,弧形板对侧的围板外壁面上还固定有提手。

在儿童通过提手提起本盒体时,由于提手所在围板上的位置与为弧形板的围板有特定的位置关系,此时,盒盖在自重下绕铰链的转动轴转动,可实现对容纳腔的封闭,此情况下,放置于容纳腔中的物体底部落入到弧形板与底板围成的槽内,物品的左右侧分别受到底板与弧形板的约束,从而使得本盒体在提起时,具有良好的防物品跌落功能;同时,在本盒体平放时,即将底板的底面作为本盒体的支撑面时,通过根据物品的尺寸设计相应尺寸的容纳腔,如设置为物品放入后,物品的前后端分别与提手位置处的围板及弧形板接触,这样,儿童在拿出物品时,需要左右倾斜物品后才能从容纳腔中将物品取出,这样,不仅强化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使得本盒体在平放抖动时,其内物件也不易被抛出;进一步的,由于很多儿童具有趴在桌上的习惯,以上弧形板在盒体平放使用时可作为最靠近儿童的围板,这样,由于弧形板在作为物品挡边的同时没有棱角,这样,可达到避免儿童受到不必要伤害的目的。

以上盒盖具有磁吸附能力的实现方式优选设置为在盒盖内均匀分布多个永磁体,这样,配合如具有磁吸附能力的卡片等,可在盒盖为平面或斜面的位置状态下,卡片能够被稳固的吸附于盒盖上,实现在盒盖上将卡片拼接成特定的形状或图案,这样,即使相邻的卡片之间没有用于相互卡接的卡口,由于磁吸附力的存在,也可能使得相邻的卡片之间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

为利于盒盖保持合盖状态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便于实现的方式,所述盒盖的自由端上及弧形板上均设置有磁铁,以上两块磁铁在盒盖关闭时相互吸引。

为使得本盒体具有分类容纳功能,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中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容纳腔分割为多个容纳空间。

为使得各容纳空间能够分别容纳不同尺寸类别的物品,各容纳空间具有不同的大小和/或形状。

为使得各容纳空间均具有物品防跌落功能,所述隔板有多块,且部分隔板为平板,其余隔板呈弧形,呈弧形的隔板与底板围成的槽的槽口方向与弧形板与底板围成的槽的槽口方向共向。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方案中,可为各个容纳空间均配备一个或几个卡块,也可为部分容纳空间配备一定数量的卡块。

作为一种便于盒体携带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呈长方形状,弧形板为底板长度边上的围板。

为避免弹簧发生非轴线方向的变形,以在弹簧被压缩时,在整体上改变卡板之间的间距,两块卡板上均设置有导向块,两块卡板上的导向块相互配合,其中一块卡板上的导向块可沿着另一块卡板上的导向块滑动,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弹簧的轴线方向。以上导向块可采用固定于卡板上的筒体结构,即两个筒体结构中,一个筒体结构的外侧与另一个筒体结构的内侧相互配合即可很好的实现本方案。

为便于放入卡块或取出卡块,各卡板上均固定有相对于卡块壁面外凸的压块,且压块处于卡块的同一侧面上。这样,儿童可通过向压块上施加力来压缩弹簧,这样,手指就不需要深入到卡块与卡片的配合面上或卡块与容纳腔的配合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以上卡片即可用于排列出不同的元素,如组合成不同的物体形状、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等,以训练儿童的智力;在盒体发挥卡片收纳功能时,可将卡片层叠后置入容纳腔中,由于层叠的卡片厚度不一定能够达到容纳腔的宽度,这样,便会使得卡片被松散的收纳于盒体中,故本案中还包括卡块,通过预先压缩弹簧,两块卡板之间的间距减小后,将卡块设置于卡片组的一侧或卡片组之间,这样,通过卡块弥补卡片与容纳腔壁面或卡片与卡片之间的间隙,达到将卡片压持于容纳腔中的目的,以上卡片通过卡块被约束于容纳腔中,可达到避免本教具携带过程中卡片被快速磨损的效果;同时,儿童在使用本教具时重复这个动作,还可达到训练儿童的物品收纳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一个具体实施例在提起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卡块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卡块的侧视图。

图中的编号依次为:1、盒盖,2、盒体,21、底板,22、围板,23、弧形板,3、容纳腔,4、磁铁,5、隔板,6、提手,7、卡片,8、卡块,81、卡板,82、弹簧,83、导向块,84、压块,9、倾斜度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儿童用益智教具,包括多片卡片7、用于盛装卡片7的盒体2,所述盒体2上设置有作为容置空间的容纳腔3,还包括作为容纳腔3盖体的盒盖1,还包括卡块8,所述卡块8包括两块卡板81及设置于两块卡板81之间的弹簧82,所述弹簧8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卡板81固定连接;

所述卡块8用于置放于容纳腔3中,通过弹簧82处于压缩状态时,产生由卡板81作用于卡片7上的推力,实现将卡片7压持于容纳腔3中;还包括设置于盒盖1与盒体2之间的倾斜度调整装置9,所述倾斜度调整装置9包括拉绳及拉绳收放机构,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于盒盖1上,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拉绳收放机构上,所述拉绳收放机构包括收卷轮及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用于驱动收卷轮定向转动,且收卷轮的转动方向可调,拉绳绕卷于收卷轮上。

具体的,以上卡片7即可用于排列出不同的元素,如组合成不同的物体形状、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等,以训练儿童的智力;在盒体2发挥卡片7收纳功能时,可将卡片7层叠后置入容纳腔3中,由于层叠的卡片7厚度不一定能够达到容纳腔3的宽度,这样,便会使得卡片7被松散的收纳于盒体2中,故本案中还包括卡块8,通过预先压缩弹簧82,两块卡板81之间的间距减小后,将卡块8设置于卡片7组的一侧或卡片7组之间,这样,通过卡块8弥补卡片7与容纳腔3壁面或卡片7与卡片7之间的间隙,达到将卡片7压持于容纳腔3中的目的,以上卡片7通过卡块8被约束于容纳腔3中,可达到避免本教具携带过程中卡片7被快速磨损的效果;同时,儿童在使用本教具时重复这个动作,还可达到训练儿童的物品收纳能力的效果。

以上倾斜度调整装置9用于调整本盒体2在平放时盒盖1相对于桌面的倾斜角度,这样,可使得盒盖1的内侧面可作为画板、写字板、贴板等使用,以上倾斜度调整装置9中,棘轮机构可采用现有棘轮扳手上所采用的棘轮机构,这样,儿童仅需要拨动棘轮机构上的换向旋钮到特定位置,便能通过棘轮机构完成拉绳的收绳或放绳,本过程中,盒盖1绕铰链转动,拉绳为盒盖1提供保持倾斜状态的拉应力,可方便的完成盒盖1相对于桌面的倾斜度调整,同时,本倾斜度调整装置9不影响盒盖1的合盖;倾斜度调整装置9可使得盒盖1的停留位置适应不同身高的儿童。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盒体2包括底板21及围板22,所述围板22环布于底板21边缘上,底板21其中一侧的围板22为弧形板23,且在盒体2平放时,所述弧形板23的自由端位于底板21的正上方,所述盒盖1通过铰链铰接于弧形板23对侧围板22的自由端上,且盒盖1具有磁吸附能力,弧形板23对侧的围板22外壁面上还固定有提手6;

在儿童通过提手6提起本盒体2时,由于提手6所在围板22上的位置与为弧形板23的围板22有特定的位置关系,此时,盒盖1在自重下绕铰链的转动轴转动,可实现对容纳腔3的封闭,此情况下,放置于容纳腔3中的物体底部落入到弧形板23与底板21围成的槽内,物品的左右侧分别受到底板21与弧形板23的约束,从而使得本盒体2在提起时,具有良好的防物品跌落功能;同时,在本盒体2平放时,即将底板21的底面作为本盒体2的支撑面时,通过根据物品的尺寸设计相应尺寸的容纳腔3,如设置为物品放入后,物品的前后端分别与提手6位置处的围板22及弧形板23接触,这样,儿童在拿出物品时,需要左右倾斜物品后才能从容纳腔3中将物品取出,这样,不仅强化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使得本盒体2在平放抖动时,其内物件也不易被抛出;进一步的,由于很多儿童具有趴在桌上的习惯,以上弧形板23在盒体2平放使用时可作为最靠近儿童的围板22,这样,由于弧形板23在作为物品挡边的同时没有棱角,这样,可达到避免儿童受到不必要伤害的目的。

以上盒盖1具有磁吸附能力的实现方式优选设置为在盒盖1内均匀分布多个永磁体,这样,配合如具有磁吸附能力的卡片7等,可在盒盖1为平面或斜面的位置状态下,卡片7能够被稳固的吸附于盒盖1上,实现在盒盖1上将卡片7拼接成特定的形状或图案,这样,即使相邻的卡片7之间没有用于相互卡接的卡口,由于磁吸附力的存在,也可能使得相邻的卡片7之间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

以上拉绳收放机构固定于围板22上,实现方式为在围板22上固定一根转轴,收卷轮及棘轮机构中的棘轮分别通过各自上的通孔与转轴间隙配合,且收卷轮及棘轮机构中的棘轮固定连接,同时棘轮机构中的棘爪安装于转轴上,换向旋钮用于改变棘爪与棘轮的配合状态,在棘爪与棘轮的不同配合状态下,实现棘轮仅能绕转轴单向转动。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收卷轮及棘轮机构中的棘轮可以是一体化结构。

为利于盒盖1保持合盖状态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便于实现的方式,所述盒盖1的自由端上及弧形板23上均设置有磁铁4,以上两块磁铁4在盒盖1关闭时相互吸引。

为使得本盒体2具有分类容纳功能,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3中的隔板5,所述隔板5将容纳腔3分割为多个容纳空间。

为使得各容纳空间能够分别容纳不同尺寸类别的物品,各容纳空间具有不同的大小和/或形状。

为使得各容纳空间均具有物品防跌落功能,所述隔板5有多块,且部分隔板5为平板,其余隔板5呈弧形,呈弧形的隔板5与底板21围成的槽的槽口方向与弧形板23与底板21围成的槽的槽口方向共向。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方案中,可为各个容纳空间均配备一个或几个卡块8,也可为部分容纳空间配备一定数量的卡块8。

作为一种便于盒体2携带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21呈长方形状,弧形板23为底板21长度边上的围板22。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为避免弹簧82发生非轴线方向的变形,以在弹簧82被压缩时,在整体上改变卡板81之间的间距,两块卡板81上均设置有导向块83,两块卡板81上的导向块83相互配合,其中一块卡板81上的导向块83可沿着另一块卡板81上的导向块83滑动,且滑动方向平行于弹簧82的轴线方向。以上导向块83可采用固定于卡板81上的筒体结构,即两个筒体结构中,一个筒体结构的外侧与另一个筒体结构的内侧相互配合即可很好的实现本方案。

为便于放入卡块8或取出卡块8,各卡板81上均固定有相对于卡块8壁面外凸的压块84,且压块84处于卡块8的同一侧面上。这样,儿童可通过向压块84上施加力来压缩弹簧82,这样,手指就不需要深入到卡块8与卡片7的配合面上或卡块8与容纳腔3的配合面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