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线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209阅读:1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线标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缆标识的布线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办公楼的普遍化,大楼内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线路的综合布线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由于线路的复杂,通常技术人员会在各条线路上作上标记,以便今后的识别与维护,常用到的是缠绕固定式线缆标签,可用于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标记。

缠绕固定式线缆标签包括相连接的打印区和缠绕固定部,打印区的中间设有折线,在使用时,先将固定部绕线缆一周,其端部与打印区背面相粘合,然后再将打印区沿对折线向后对折,将固定部的端部包覆在内,从而避免固定部的脱落,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由于固定部较打印区窄,且固定部与打印区的连接处通常为直角,在将标签从底纸上撕下时,打印区和固定部的连接处容易断裂,造成标签报废,如果固定部与打印区的连接处圆角较大,会造成粘胶外露,容易粘附灰尘。同时,打印区中部具有对折线,在布线时对折,由于对折线的刀线间隔设计不合理,对折后容易拱起。

另一个问题是,在将固定部绕于线缆上时,不能准确的将线缆置于固定部的中间,缠绕定位拿捏不准,这就导致标签粘贴后的长度不一,影响美观性。固定部在缠绕时若不能保证与线缆的垂直,会出现几毫米的倾斜,使固定部对叠时的边沿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线标签,便于标签从底纸上撕下,并避免对折时固定部拱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布线标签,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打印区,所述固定部为条状,所述固定部与打印区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圆弧半径为0.3mm-0.7mm,所述打印区中间设置有对折线,该对折线由多个刀线组成,相邻两个刀线的间隔为0.3mm-0.8mm。

采用上述结构,固定部与打印区连接处的圆弧半径在0.3mm-0.7mm内,能够保证较好的受力效果,避免连接处撕断。对折线的刀线间隙太窄强度不够,间隙太宽对折后容易拱起,间隙保持在0.3mm-0.8mm范围内时,对折后对折处比较平滑,不会产生拱起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对折线的两端封闭。即对折线的两端无刀线,保证对折线的强度,避免打印区沿对折线撕开。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中部设置有缠绕标记线。布线时缠绕标记线与线缆对应,保证标签粘贴后长度基本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缠绕标记线与固定部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缠绕标记线为一条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缠绕标记线为两条,两条缠绕标记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或小于线缆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缠绕标记线与固定部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缠绕标记线为一条。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中部设置有缠绕标记段,缠绕标记段的宽度大于或小于固定部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部中部设置有缠绕标记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对折线方向与固定部长度方向平行,固定部的边缘与对折线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对折线方向与固定部长度方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打印区或固定部设置有RFID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部与打印区连接处的圆弧半径在0.3mm-0.7mm内,能够保证较好的受力效果,避免连接处撕断。对折线的刀线间隙太窄强度不够,间隙太宽对折后容易拱起,间隙保持在0.3mm-0.8mm范围内时,对折后对折处比较平滑,不会产生拱起现象。设置缠绕标记,布线时缠绕标记与线缆对应,保证标签粘贴后长度基本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打印区

2 固定部

3 对折线

31 刀线

4 缠绕标记线

5 缠绕标记缺口

6 缠绕标记段

7 RFID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布线标签,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2和打印区1,固定部2为条状,固定部2与打印区1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为0.3mm-0.7mm,本例中优选为0.5mm,所述打印区1中间设置有对折线3,对折线3与固定部2长度方向平行,该对折线3由多个刀线31组成,对折线3的两端封闭,即对折线3的两端无刀线31,保证对折线3的强度,避免打印区1沿对折线3撕开,相邻两个刀线31的间隙D为0.3mm-0.8mm。

固定部2与打印区1连接处的圆弧半径R控制在0.3mm-0.7mm内,能够保证较好的受力效果,避免连接处撕断。对折线3的刀线31间隙太窄强度不够,间隙太宽对折后容易拱起,间隙D保持在0.3mm-0.8mm范围内时,对折后对折处比较平滑,不会产生拱起现象。

为了便于固定部2与线缆缠绕时对位,固定部2中部设置有缠绕标记线4,缠绕标记线4与固定部2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缠绕标记线4为一条以上,本例中为两条,两条缠绕标记线4之间的距离可大于、等于或小于线缆直径;布线时,将缠绕标记线4之间的位置包裹在线缆上,保证各个标签粘贴后长度基本一致。标记线可采用打印的方式标记在固定部2上。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部2中部设置有一个缠绕标记缺口5,方便操作者缠绕线缆时通过缠绕标记缺口5对位;固定部2的边缘与对折线3平齐,在固定部2缠绕后翻折至打印区1时,可以对折线3为参照,防止固定部2对叠时倾斜。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固定部2中部设置有缠绕标记段6,缠绕标记段6的宽度大于或小于固定部2宽度,或者缠绕标记段6与固定部2其他位置设置成不同颜色,以体现与固定部2的区别,方便操作者缠绕线缆时通过缠绕标记段6对位。缠绕标记段6可采用弧形过渡。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缠绕标记线4与固定部2长度方向平行,缠绕标记线4为一条,其长度可以小于、等于或稍大于线缆直径,并且对折线3与固定部2长度方向垂直。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折线3方向与固定部2长度方垂直,并且打印区1也为条状,固定部2中部设置有两个缠绕标记缺口5,两个缠绕标记缺口5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或大于线缆直径,方便操作者缠绕线缆时通过两个缠绕标记缺口5对位;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如图6和图7所示,本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打印区1内或固定部2上设置有RFID芯片7,由于标签是由底层、涂硅层、粘胶层、涂底层、面层、表面涂层等构成,RFID芯片7可与粘胶层直接接触,或者嵌入标签内任意两层之间。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