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空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27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仿真空速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模拟机用仪表,特别涉及一种仿真空速表。



背景技术:

空速是飞行器相对周围空气的运动速度,空速表就是测量飞机空速的仪表,飞行员可以根据空速表的显示读数判断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情况,进而正确地操纵飞机,由于飞机的仪表过于复杂,导致改造过程比较复杂,改造后的仪表虽然精度高,但费用也相对较高,不利于企业对成本的 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号为“201420323604.5”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模块化设计且功能独立的仿真空速表,该空速表的大部分零件均可采用塑料材料,以降低整体重量,前表框与支架一般通过固定安装连接柱以增强前表框与支架的整体结构强度,电路板控制主机芯的工作,当步进电机转动时,通过联轴器带动指针和校准码盘同步转动,当校准码盘的所带的导电缺口正对着光电传感器的U形槽对射光路时,光电传感器发送信号给电路板,表示当前处于归零位置,每次控制电路板上电时,首先控制步进电机向某一方向转动,当校准码盘的导光缺口对准光电传感器的U形槽对射光路时,光电传感器发送归零信号,记录步进电机当前位置为零位置,然后电路板接受来自飞行模拟计算机的仿真空速数据,转换为步进电机的角偏移位置,驱动步进电机旋转,完成空速的指示。

但是,上述仿真空速表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连接柱的两端需要分别与前表框、支架固定,在空速表损坏的情况下需要对支架与前表框进行维修,前表框和支架固定在一起,维修起来会非常的麻烦、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空速表,仪表框和支架板可拆装,从而使维修工作变得便捷、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仿真空速表,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支架板、固定在支架板上的电机,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校准码盘以及光电传感器,所述外壳上可拆卸连接有盖在上开口上的仪表框,所述仪表框的底面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支架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插接孔插接配合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直径大于插接孔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仪表框可拆装的安装在外壳上,支架板与仪表框通过插接柱和插接孔实现插装,从而将两者安装在一起,需要拆装维修时,只需将插接柱从插接孔内拔出来,便将支架板和仪表框拆卸分离开,方便了维修人员对这两个零部件单独进行维修,维修完成之后,将插接柱插入到插接孔内,便实现支架板和仪表框的安装,且插接柱的直径大于插接孔的直径,从而使插接柱和插接孔过盈配合,插接柱不易从插接孔内脱离出来,采用插接的方式使支架板和仪表框的拆装维修工作更加的便捷、省力。

优选的,所述插接柱为弹性空心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空心柱的重量比较轻,从而减轻了整个空速表的重量,使空速表更加轻巧,同时,弹性空心柱具有一定的弹性,将其插入到插接孔内,使插接孔对弹性空心柱产生弹性挤压力,从而使插接柱更加牢固的插装在插接槽内,避免了支架板从仪表框内意外脱离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外壳内底面、仪表框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的两端与外壳内底面、仪表框连接固定,支撑柱对仪表框起到支撑作用,使仪表框与外壳之间连接强度提高,并且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外壳与仪表框之间的拆装,方便空速表的维修和组装。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设置为空心柱,可进一步减轻空速表的重量,从而使空速表更加轻巧,非常适用于飞机模拟机上的使用。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设有与电机轴滑移连接的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上表面与所述校准码盘的下表面贴合,所述支撑套筒开设有贯穿支撑套筒内外筒壁的第一螺纹孔,所在支撑套筒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螺纹孔后与电机轴相抵的螺纹件,所述螺纹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筒位于校准码盘的下方,支撑套筒对校准码盘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且随着支撑套筒在电机轴上的升降滑移,可调节校准码盘的高度位置,以适应不同大小高度规格的光电传感器,螺纹件穿过第一螺纹孔后与电机轴相抵,拧紧螺纹件,将支撑套筒螺纹固定在电机轴上,从而使调整高度后的光电传感器得到固定支撑,避免校准码盘在电机轴上上下移动不稳定,从而提高校准码盘放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套设有与电机轴滑移连接的下压套筒,所述下压套筒的下表面与所述校准码盘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压套筒的内筒壁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螺纹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压套筒螺纹套设在电机轴上,向下调节下压套筒,使下压套筒压在校准码盘上,对校准码盘起到较好的定位固定作用,避免校准码盘在电机轴上上下窜动,对校准码盘起到比较牢固的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仪表框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仪表腔,所述仪表腔内安装有仪表盘,所述仪表腔内设置有与仪表腔内侧面贴合的垫圈,所述仪表腔上设置有盖在仪表腔上且与垫圈上表面贴合的透明玻璃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玻璃罩贴合在垫圈的上表面上,在透明玻璃罩与仪表盘之间增加垫圈,从而增大了透明玻璃罩与仪表盘之间的间距,避免透明玻璃罩与仪表盘靠的太近,从而影响仪表指针的正常转动。

优选的,所述仪表框上可拆卸连接有下压在透明玻璃罩上的固定框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架下压在透明玻璃罩上,然后将固定框架固定安装在仪表框上,固定框架对透明玻璃罩起到下压的作用,从而使透明玻璃罩、垫圈与仪表盘之间压紧密封效果较强,灰尘不易进入,从而使空速表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架与仪表框螺纹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架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仪表框上,螺纹固定方式比较牢固、稳定,便于拆装。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可拆卸连接有与电机电连接的连接器插座,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四节音频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器插座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在外壳底部上,且连接器插座与电机电连接,连接器插座接收来自飞行模拟计算机的仿真空速数据,转换为电机的角偏移位置,驱动电机旋转,连接器插座的设置,方便了空速表与外界数据连接,四节音频座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在外壳上,四节音频座可外接音频装置,可用于输入或输出音频信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插接的方式使支架板和仪表框的拆装维修工作更加的便捷、省力;

2、在透明玻璃罩与仪表盘之间增加垫圈,从而增大了透明玻璃罩与仪表盘之间的间距,避免透明玻璃罩与仪表盘靠的太近,从而影响仪表指针的正常转动;

3、固定框架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仪表框上,螺纹固定方式比较牢固、稳定,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装配后空速表的整体形状结构;

图2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一,用于展示连接器插座和四节音频座的结构;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展示电机、光电传感器以及下压套筒和支撑套筒的位置关系;

图4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二,用于展示插接孔的位置;

图5是实施例2的爆炸示意图,用于展示支撑柱的空心结构。

附图标记:1、外壳;2、仪表框;3、第五螺钉;4、透明玻璃罩;5、固定框架;6、连接器插座;601、螺纹柱;7、仪表指针;8、仪表盘;9、垫圈;10、插接柱;11、电机;12、第四螺钉;13、第二安装孔;14、四节音频座;1401、音频座本体;1402、连接片;15、限位环;16、第一安装孔;17、支架板;18、仪表腔;19、电机轴;20、支撑柱;21、光电传感器;22、U形槽;23、校准码盘;24、螺纹件;25、第一螺纹孔;26、下压套筒;27、支撑套筒;28、第五螺纹孔;29、插接孔;30、六角柱;31、第二螺钉;32、上开口;33、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仿真空速表,如图2和图4所示,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外壳1,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的上开口32,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外壳1内外表面的第一安装孔16和第二安装孔13,外壳1上设置有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6内且与第一安装孔16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器插座6,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为螺纹连接,第一安装孔16的内孔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器插座6上固定连接有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6的螺纹柱601,螺纹柱601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16上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连接器插座6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6上,连接器插座6与电机11电路连接;外壳1上设置有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3内且与第二安装孔13可拆卸连接的四节音频座14,四节音频座14包括圆柱体形状的音频座本体1402和设置在音频座本体1402上端面的连接片1401,四节音频座14属于现有的音频座子,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做详细说明,音频座本体140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安装孔13的内孔壁设置有与音频座本体1402上外螺纹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四节音频座14固定在第二安装孔13上;音频座本体1402上一体成型有环绕在音频座本体1402外圆周面上的限位环15,限位环15的外环径大于第二安装孔13的内孔径,音频座本体1402螺纹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3上,限位环15的上表面与外壳1底部的外表面相抵,限位环15限制音频座本体1402安装到外壳1内的深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外壳1上设置有盖在上开口32上的仪表框2,仪表框2可拆卸的卡装在上开口32的内侧壁上,仪表框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仪表腔18,仪表腔18底面开贯穿至仪表框2下表面的通孔,仪表腔18底面设置有穿过通孔的第二螺钉31,仪表腔18的表面设置有六角柱30,六角柱30上设置有贯穿六角柱30上下端面的插接孔29,插接孔29的上端端部内孔壁设置有与第二螺钉3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第二螺钉31穿过通孔后与插接孔29的上端螺纹连接,将六角柱30螺纹固定在仪表框2的下表面,外壳1内设置有支架板17,支架板17上固定连接有与插接孔29插接配合的插接柱10,插接柱10的下端焊接固定于支架板17上表面上,其上端可插入到插接孔29内,且插接柱10外直径大于插接孔29的内孔径,实现插接柱10与插接孔29的过盈配合,支架板17由下向上通过插接柱10插入到插接孔29内,本实用新型采用插拔的方式拆装支架板17与仪表框2;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柱10为弹性空心柱,弹性空心柱由弹性塑料材料制成,弹性空心柱采用空心设置,将弹性空心柱插入到插接孔29内,插接孔29对弹性空心柱产生弹性挤压力,使弹性空心柱牢固的固定于插接孔29内。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电机轴19竖直向上贯穿支架板17,电机轴19上由上向下依次套设有下压套筒26、校准码盘23以及支撑套筒27,校准码盘23上设置有贯穿校准码盘23上下表面的导光缺口,支撑套筒27在电机轴19上上下升降滑移,支撑套筒27的上表面与校准码盘23的下表面贴合,支撑套筒27上开设与有水平贯穿支撑套筒27内外筒壁的第一螺纹孔25,支撑套筒27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25螺纹配合的螺纹件24,在本实施例中,螺纹件24为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螺纹孔25并且其端部与电机轴19的侧面相抵,拧紧第一螺钉,使支撑套筒27抵接固定于电机轴19上,下压套筒26的内筒壁设置有内螺纹,电机轴19上设置有与下压套筒26上的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将下压套筒26螺纹套设在电机轴19上,向下拧紧下压套筒26,下压套筒26的下表面与校准码盘23的上表面贴合;支架板17上固定连接有光电传感器21,光电传感器21包括有朝向校准码盘23的U形槽22,校准码盘23的部分面积水平伸入至U形槽22内。

如图2和图4所示,外壳1内设置有两端分别与外壳1内底面、仪表框2下表面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柱20,在本实施例中,仪表框2设置有从仪表腔18底部向下穿过仪表框2底部的第三螺钉33,支撑柱2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三螺钉33螺纹配合的第三螺纹孔(未示出),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将支撑柱20的上端固定在仪表框2的下表面,支撑柱20的下表面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未示出),外壳1底部设置有由外壳1外表面贯穿至外壳1内表面的第四螺钉12,第四螺钉12与第四螺纹孔螺纹配合,采用螺纹固定的方式将支撑柱20的下端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

如图1和图2所示,仪表腔18内安装有带有仪表刻度线的仪表盘8,仪表盘8的下表面与仪表腔18的底面相贴合,仪表盘8上设置有仪表指针7,仪表指针7与电机轴19相连,电机轴19带动仪表指针7转动,仪表腔18的形状为圆形,仪表腔18内设置有与仪表腔18内侧面贴合的垫圈9,垫圈9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仪表腔18上设置有盖在仪表腔18上的透明玻璃罩4,透明玻璃罩4的下表面与垫圈9的上表面贴合,透明玻璃罩4的外侧面,仪表框2上可拆卸连接有下压在透明玻璃罩4上的固定框架5,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固定框架5的形状为环体状,固定框架5内环边沿压在透明玻璃罩4上,固定框架5上设置有第五螺钉3,仪表框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五螺钉3螺纹配合的第五螺纹孔28,第五螺钉3竖直向下穿过固定框架5后与第五螺纹孔28螺纹配合,从而将固定框架5可拆卸固定在仪表框2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下压套筒26和支撑套筒27将校准码盘23夹紧固定在其中,电机11工作,电机轴19自转,从而带动校准码盘23转动,当校准码盘23上的导电缺口进入到U形槽22内时,U形槽22内的对射光路穿过导电缺口,光电传感器21发送归零信号,记录电机11当前位置为零位置,然后连接器插座6接收来自飞行模拟计算机的仿真空速数据,转换为电机11的角偏移位置,驱动电机11旋转,完成空速的指示。

实施例2:一种仿真空速表,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0设置为空心柱,空心柱的内孔从支撑柱20的上端面沿支撑柱20的轴线方向上贯穿至支撑柱20的下端面,内孔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三螺钉33、第四螺钉12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采用空心设置,以减少支撑柱20的重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