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交互的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277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所涉及一种教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交互的信息化教学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在教学领域。目前适用于理论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系统(或称电子课堂)较多。但适用于实训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信息化教学系统还有待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实训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可交互式信息化教学系统,能够使得仪器设备与学生有良好的互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并提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交互式信息化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端、教学用仪器设备、交互媒体、学习端、服务器、通信网络;所述教学端通过通信网络与学习端连接发送指令或交互内容,与服务器连接后可添加、修改、共享教学资源;所述学习端通过通信网络、交互媒体与服务器链接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知识、讨论完成某项学习项目并提交共享学习成果;所述交互媒体位于教学用仪器设备上特定位置并向学习端提供特定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个性化学习或仿真练习;所述教学资源是可编辑、可添加、可修改、可评论和可共享的教学用各类资源集。

上述教学端为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与投影仪或电子白板、音箱的组合;所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通过通信网络与服务器、学习端进行数据交换,修改、编辑、添加交互媒体对应的特定教学资源。

上述教学用仪器设备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实训教学设备或实验教学仪器。实训教学设备或实验教学仪器上特定的位置放置交互媒体,这些位置通常位于与操作相关的地方或与设备仪器本身结构相关的地方。

上述交互媒体为二维码或nfc,也可以是二维码和nfc的组合,向学习端提供的特定的教学资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教学用仪器设备内部结构,教学用仪器设备操作步骤,教学用仪器设备运行的参数,教学用仪器设备的仿真模拟,与教学用仪器设备相关的微课,教学相关知识点,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与评论。

上述学习端为带有摄像头或有nfc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上述服务器为提供教学资源存储分发共享的专用服务器和第三方互联网服务。

上述通信网络为局域网或互联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化教学系统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交互流程图;

1为教学端,2为教学用仪器设备,3为交互媒体,4为学习端,5为服务器,6为通信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范围。

本实施实例为挤出成型课程的挤出造粒“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可交互式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端1、教学用仪器设备2、交互媒体3、学习端4、服务器5、通信网络6;所述教学端1通过通信网络6与学习端4链接发送指令或交互内容,与服务器5连接后可添加、修改、共享教学资源;所述学习端4通过通信网络6、交互媒体3与服务器5链接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知识、讨论完成某项学习项目并提交共享学习成果;所述交互媒体3位于教学用仪器设备2上特定位置并向学习端4提供特定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个性化学习或仿真练习;所述教学资源是可编辑、可添加、可修改、可评论和可共享的教学用各类资源集。

在本实施实例中,上述教学端1为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与投影仪或电子白板、音箱的组合;所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通过通信网络6与服务器5、学习端1进行数据交换,修改、编辑、添加交互媒体3对应的特定教学资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教学端1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能实现教学目的的电子设备,均可作为本发明的教学端1。采用笔记本电脑和电子白板组合,或者采用平板电脑和投影仪的组合是最优化的实施实例之一。教师通过对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操作直接将教学相关的任务信息通过服务器5下发给学生实现互动,同时通过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将需要说明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在本实施实例中,上述教学用仪器设备2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实训教学设备或实验教学仪器。本实施实例中为实训教学设备为挤出造粒螺杆挤出机,用于安放交互媒体3的特定位置包括:主机控制面板处,齿轮变速箱处,料斗处;辅机切粒机操作控制处。

上述交互媒体3为二维码或nfc,也可以是二维码和nfc的组合,向学习端4提供的特定的教学资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教学用仪器设备内部结构,教学用仪器设备操作步骤,教学用仪器设备运行的参数,教学用仪器设备的仿真模拟,与教学用仪器设备相关的微课,教学相关知识点,学生提交的学习成果与评论。在本实施实例中采用二维码作为交互媒体3,特定位置的二维码提供的特定教学资源为:主机控制面板处二维码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各种常用高分子材料造粒的工艺参数卡、主机岗位的操作步骤、挤出机操作相关的微课、学生提交的评论和学习成果;主机齿轮变速箱处二维码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挤出机的内部结构分解图、挤出机工作的内部状态视频、挤出理论知识点、挤出理论微课、学生提交的评论和学习成果;主机料斗处二维码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粒料外观图片、预处理条件、学生提交的评论和学习成果;辅机切粒机操作控制处二维码提供的教学资源包括辅机操作岗位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处理步骤、辅机构造微课、学生提交的评论和学习成果。

上述学习端为带有摄像头或有nfc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本实施实例中的最优化的方案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上述服务器为提供教学资源存储分发共享的专用服务器和第三方互联网服务。

上述通信网络为局域网或互联网。在本实施实例中上述教学端1、学习端4和服务器5之间数据交换和通讯都由局域网或互联网来承担,考虑到教学场所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或实验室,局域网布置以wifi无线网络为最优方案。

参见图2所示,其实现交互的步骤包括以下:

步骤01:教师端通过通讯网络发送教学项目指令与内容到服务器;

步骤02:学习端通过通讯网络从服务器得到完成教学项目的指令和内容;

步骤03:学习端从教学用仪器设备上特定位置的交互媒体获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并通过通讯网络查找用于完成教学项目的相关信息资源;

步骤04:学习端通过通讯网络分享学习资源、提交评论、提交学习成果到服务器;

步骤05:其他学习端通过通讯网络从服务器获得相关的评论、学习成果,经过添加修改后提交到服务器;

步骤06:教学端整理评论、学习成果,并添加修改至服务器中对应的教学资源;

步骤07:教学端根据学习端提交的信息予以反馈和统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交互式信息化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端、教学用仪器设备、交互媒体、学习端、服务器、通信网络;教学端通过通信网络与学习端链接发送指令或交互内容,与服务器链接后可以添加、修改、共享教学资源,学习端通过通信网络、交互媒体与服务器连接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知识、讨论完成某项学习项目并提交共享学习成果,交互媒体位于教学用仪器设备上特定位置并向学习端提供特定的教学资源以供学生个性化学习或仿真练习;教学资源是可编辑、可添加、可修改、可评论和可共享的教学用各类资源集。本发明为实训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一套良好的可交互式信息化教学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伍凯飞;关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17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