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旅游景观内容的智能地球仪教具。
背景技术:
旅游地理是人文地理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在人文地理教学领域,尚未见到将旅游景点、景观内容通过地球仪技术展示的教具。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反应特定地理位置的旅游景点、景观综合内容的教具,可以方便旅游地理教学,并提升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带有旅游景观内容的智能地球仪教具,其可以在地球仪上反应特定位置的旅游内容,便于与地理课程结合教学,生动易懂,有效满足了教学需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旅游景观内容的智能地球仪教具,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可转动的球体;
所述球体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转动筒,沿所述转动筒的外周均布多根间隔片,各相邻间隔片之间形成用于插入手册架组件及介绍手册的容纳空间;
所述支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底座,连接架设置于底座上,于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固接上定位块,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固接下定位块,于所述上定位块及下定位块之间设置用于贯穿转动筒的转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手册架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介绍手册的圆弧面板,所述圆弧面板与内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内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吸附转动筒外周的磁性吸附片,所述圆弧面板、内连接板及磁性吸附片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在所述圆弧面板的弧形外表面上还设置用于粘贴印刷旅游景观、旅游景点的图文;
在所述内连接板与圆弧面板连接的一端、沿所述圆弧面板的弧线方向延伸形成一段用于抵接间隔片外端的定位凸缘;
所述介绍手册由若干张依次连接的纸张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圆弧面板上印刷的图文可以清楚直观的反应旅游景观、景点的内容,使景点的位置信息可视化效果更直观,在手册架组件内部设置介绍手册,介绍手册可以加深学生对旅游景点、文化信息的综合理解,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球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介绍手册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介绍手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球体;11、转动筒;12、间隔片;13、圆弧面板;131、定位凸缘;14、容纳空间;15、介绍手册;151、纸张;16、内连接板;17、磁性吸附片;2、支架;21、底座;22、连接架;23、上定位块;24、下定位块;2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有旅游景观内容的智能地球仪教具包括支架2以及设置于支架2上可转动的球体1;
如图2所示,球体1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转动筒11,沿转动筒11的外周均布多根间隔片12,各相邻间隔片12之间形成用于插入手册架组件及介绍手册15的容纳空间14,如图4所示,上述介绍手册15由若干张依次连接的纸张151组成。如图2、图3所示,上述手册架组件包括用于固定介绍手册15的圆弧面板13,圆弧面板13与内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内连接板16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吸附转动筒11外周的磁性吸附片17,圆弧面板13、内连接板16及磁性吸附片17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在圆弧面板13的弧形外表面上还设置用于粘贴印刷旅游景观、旅游景点的图文。如图2、图3所示,在上述内连接板16与圆弧面板13连接的一端、沿圆弧面板13的弧线方向延伸形成一段用于抵接间隔片12外端的定位凸缘131。
如图1所示,支架2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底座21,连接架22设置于底座21上,于连接架22的一端固接上定位块23,连接架22的另一端固接下定位块24,于上定位块23及下定位块24之间设置用于贯穿转动筒11的转轴2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在教学时通过转轴25使转动筒11转动,通过粘贴在圆弧面板13上的印刷图文可以清楚的反应地理位置信息,若干个拼接的圆弧面板13拼接构成球体1的球面,使其按照经纬度区域将地理位置分隔,各经纬度区域位置的旅游内容通过安装在圆弧面板13内部的介绍手册15所反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圆弧面板上印刷的图文可以清楚直观的反应旅游景观、景点的内容,使景点的位置信息可视化效果更直观,在手册架组件内部设置介绍手册,介绍手册可以加深学生对旅游景点、文化信息的综合理解,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