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合操作实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150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合操作实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炼油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石油产品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品质标准越来越高。但由于受加工工艺的限制,炼油各装置直接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油品调合已经成为炼油厂石油产品生产工序之一。目前油品调合的方法主要有罐式调合、机械搅拌调合、管道调合等,存在调合罐结构复杂、附件多,调合方法单一、理论计算复杂、油品调合不均,维修管理要求严格等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油品调合的方法主要有罐式调合、机械搅拌调合、管道调合等,存在调合罐结构复杂、附件多,调合方法单一、理论计算复杂、油品调合不均,维修管理要求严格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油品调合的方法主要有罐式调合、机械搅拌调合、管道调合等,存在调合罐结构复杂、附件多,调合方法单一、理论计算复杂、油品调合不均,维修管理要求严格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调合操作实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合操作实训系统,所述调合操作实训系统设置有:

一个拱顶罐;

至少一个离心泵,通过管道与拱顶罐和外浮顶罐连接;

一个外浮顶罐,通过管道与离心泵连接。

进一步,两个离心泵并联连接。

进一步,所述拱顶罐通过离心泵与外浮顶罐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拱顶罐和离心泵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

至少一个闸阀;

至少一个膨胀节;通过管道与闸阀串联连接;

至少一个过滤器;通过管道与膨胀节串联连接。

进一步,所述离心泵和外浮顶罐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

至少一个压力表;

至少一个截止阀;通过管道与压力表串联连接;

至少一个闸阀;通过管道与压力表串联连接;

至少一个止回阀;通过管道与截止阀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实现油品倒罐、拱顶罐与浮顶罐两罐循环调合、离心泵的并联等操作,根据实训目的的不同,方便选取实训方法,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合操作实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拱顶罐;2、第一闸阀;3、第一膨胀节;4、第一过滤器;5、第二闸阀;6、第一压力表;7、第二膨胀节;8、第二过滤器;9、第三闸阀;10、第一离心泵;11、第二离心泵;12、第二压力表;13、第一截止阀;14、第一止回阀;15、第四闸阀;16、第二截止阀;17、第三压力表;18、第二止回阀;19、第五闸阀;20、外浮顶罐;21、第六闸阀;22、第三膨胀节;23、第四压力表;24、第三过滤器;25、第七闸阀;26、第三离心泵;27、第五压力表;28、第三截止阀;29、第三止回阀;30、第四膨胀节;31、第四过滤器;32、第八闸阀;33、第六压力表;34、第四离心泵;35、第七压力表;36、第四截止阀;37、第四止回阀;38、第九闸阀;39、第十闸阀;40、第八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合操作实训系统包括:拱顶罐1、第一闸阀2、第一膨胀节3、第一过滤器4、第二闸阀5、第一压力表6、第二膨胀节7、第二过滤器8、第三闸阀9、第一离心泵10、第二离心泵11、第二压力表12、第一截止阀13、第一止回阀14、第四闸阀15、第二截止阀16、第三压力表17、第二止回阀18、第五闸阀19、外浮顶罐20、第六闸阀21、第三膨胀节22、第四压力表23、第三过滤器24、第七闸阀25、第三离心泵26、第五压力表27、第三截止阀28、第三止回阀29、第四膨胀节30、第四过滤器31、第八闸阀32、第六压力表33、第四离心泵34、第七压力表35、第四截止阀36、第四止回阀37、第九闸阀38、第十闸阀39、第八压力表40。

拱顶罐1通过管道与第一闸阀2的一端连接,第一闸阀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膨胀节3的一端和第二膨胀节7的一端连接,第一膨胀节3的另一端与第一过滤器4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过滤器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闸阀5的一端连接,第二闸阀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离心泵10的一端连接,第一离心泵10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压力表12的一端连接,第二压力表1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截止阀13的一端连接,第一截止阀1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止回阀14的一端连接,第一止回阀14通过管道与第四闸阀15的一端连接,第四闸阀1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五闸阀19的一端连接,第二膨胀节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过滤器8的一端连接,第二过滤器8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闸阀9的一端连接,第三闸阀9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八压力表40的一端连接,第八压力表40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离心泵11的一端连接,第二离心泵1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压力表17的一端连接,第三压力表1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截止阀16的一端连接,第二截止阀16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止回阀18的一端连接,第二止回阀1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五闸阀19的一端连接;第五闸阀19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外浮顶罐20连接。

外浮顶罐20与第六闸阀2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六闸阀2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膨胀节22的一端和第四膨胀节30一端连接,第三膨胀节2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过滤器24的一端连接,第三过滤器2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七闸阀25的一端连接,第七闸阀2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四压力表23的一端连接,第四压力表2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离心泵26的一端连接,第三离心泵26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五压力表27的一端连接,第五压力表2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截止阀28的一端连接,第三截止阀2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三止回阀29的一端连接,第三止回阀29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十闸阀39的一端连接;第四膨胀节30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四过滤器31的一端连接,第四过滤器3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八闸阀32连接,第八闸阀32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六压力表33的一端连接,第六压力表33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第四离心泵34的一端连接,第四离心泵3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七压力表35的一端连接,第七压力表35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四截止阀36的一端连接,第四截止阀36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四止回阀37的一端连接,第四止回阀3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九闸阀38的一端连接,第九闸阀38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十闸阀39的一端连接,第十闸阀39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拱顶罐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拱顶罐、外浮顶罐和四个离心泵;在拱顶罐、外浮顶罐和离心泵之设置有多个压力表、闸阀、止回阀、截止阀、过滤器和膨胀节;实现了离心泵前后压力的测试;在离心泵的近端依次设置有膨胀节、过滤器、闸阀;在离心泵的出口端设置有止回阀,使得调合的物质不能回流;拱顶罐、外浮顶罐联通,可以多次调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