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简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9762阅读:1842来源:国知局
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简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简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给深夜或黎明时候车以及客流量少候车地区或城市郊区的候车乘客提供方便,有的公交站台设置了具有发光装置的简易提示牌给公交车司机以提示,如遇客流量少且有人候车时,候车人可以点亮该发光装置,以便公交车司机在站台远方时就能及时获知前方有人等车的信息,方便及时刹车和停车载运的成功判断。又或者如遇客流量少或无人候车时,该发光装置没有被点亮,这时司机在距离站台较远处即可提早获知该站无人等车故无需停车的信息,以避免不必要停车时间的浪费,这样可大大提高诸如客流量少候车地区或城市远郊的载运效率,并能有效避免这些地区不必要停车时间的浪费以及停刹车重启动油耗的浪费。但是关于怎样设置该发光提示牌装置更为科学合理,并在对现有汽车站台结构改造不大,改造成本较低又能实现上述提示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上述发光提示装置的安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简易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具有可拆卸或组装的10-15°倾斜支撑夹角的发光提示牌本体,解决现有技术下其他类型的公交站台发光提示装置结构复杂、安装成本过高、安装时对现有公交站台破拆改动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简易安装结构,具有公交站牌本体和发光提示牌本体,所述发光提示牌本体由发光牌固连长臂支架组成;所述公交站牌本体具有外侧边框,所述外侧边框上部通过销轴组件可转动铰接一根短臂活动支架,所述外侧边框的下部通过销轴组件可转动铰接长臂支架的顶端,其中短臂活动支架底端自由端固连挂钩,所述长臂支架中部设有与挂钩可拆卸适配挂接的圆柱销,通过挂钩与圆柱销可拆卸式挂接以倾斜支撑发光提示牌本体于公交站牌本体外侧并使发光提示牌本体与公交站牌本体之间呈10-15°的倾斜支撑夹角。

为适应结构简易化设计并满足发光的提示性功能,所述发光牌包括长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宽度与公交站牌本体的外侧边框宽度相同,位于壳体正面左右两侧分别贴有荧光反光带,所述荧光反光带之间位于壳体正面中部设有一列LED灯珠,所述LED灯珠通过导线与壳体底部设有的按钮开关电联接,并通过按钮开关用导线与壳体内部的电池仓电池电联接。

为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耗材成本,所述长臂支架长度为25-40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本方案发光提示牌本体10-15°的倾角设计较现有技术下竖直设置的发光提示装置,既不会对过往车辆的通行造成阻碍,又具有能够方便司机在距离站台更远处就能发现发光体的作用;

2、本方案较触摸式或太阳能式发光提示装置的结构更为简单,可直接在现有公交站牌上直接加装得以实现,尤其适合城市郊区公交站台的直接改装和安装使用,安装时无需更换全新的站牌,因此改装成本更为经济;

3、乘客使用时,将短臂活动支架与发光提示牌本体先顺时针上旋,再将挂钩与圆柱销配套挂接,即可完成发光提示牌本体的安装,之后点亮LED灯珠使用即可;

4、当遇非乘车高峰期或无人使用发光提示牌本体时,可通过拆分挂钩与圆柱销的挂接,发光提示牌本体和短臂活动支架受自重回落至自由状态原位并与公交站牌本体的外侧边框相重叠收合,更加节省站台空间,按需支撑使用或拆分复位,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支撑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拆分收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发光提示牌本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公交站台发光提示牌简易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公交站牌本体1和发光提示牌本体,为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节省安装空间,所述发光提示牌本体由发光牌6固连长臂支架4组成;所述公交站牌本体1具有外侧边框101,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均安装于现有普遍较为常见的方框形的公交站牌本体1的外侧边框101上来实现。所述外侧边框101上部通过销轴组件2可转动铰接一根短臂活动支架3的顶端,所述短臂活动支架3可选用一根长条状的金属材料加工制成,或选用工程塑料倒模注塑制成,其长度不用过长,为能与长臂支架4的中部相交,只需5-8cm的长度即可。此外,所述外侧边框101的下部,位于短臂活动支架3安装正下方的位置,同样通过销轴组件2可转动铰接发光提示牌本体的长臂支架4的顶端,在自由状态下,发光提示牌本体受重力作用垂直倒置下落呈如图2所示状态,而当在夜晚需要使用发光提示牌本体的发光提示作用时,其中(如图3所示)位于短臂活动支架3底端自由端固连设有挂钩5,所述长臂支架4中部固定设有与挂钩5可拆卸适配挂接的圆柱销401(如图4所示),通过将短臂活动支架3的挂钩5与发光提示牌本体的圆柱销401可拆卸式挂接以倾斜支撑发光提示牌本体于公交站牌本体1外侧并使发光提示牌本体与公交站牌本体1之间呈10-15°的倾斜支撑夹角,来实现效果更佳、发光提示视野范围更宽更远的发光提示作用。

为适应结构简易化设计并满足发光的提示性功能,所述发光提示牌本体的发光牌6包括长条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宽度与公交站牌本体1的外侧边框101宽度相同以便收合后更好地与公交站牌本体1的外侧边框101重叠。所述长条形的壳体厚度以满足内置电池的安装为宜即可,不必过厚,选用壳体结构,较实体结构轻质的同时满足其余构件的隐藏式安装空间需求。位于壳体正面左右两侧分别贴有荧光反光带7,该荧光反光带7能够在LED灯珠8损坏的前提下,借助车灯照射实现反光提示作用。所述荧光反光带7之间位于壳体正面中部设有一列LED灯珠8,选用LED灯珠8作为发光体,具有节能、经济、寿命持久的特性,与本设计整体结构简易、经济相适应。所述LED灯珠8通过导线与壳体底部设有的按钮开关9电联接,并通过按钮开关9用导线与壳体内部的电池仓电池电联接。

为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耗材成本,所述长臂支架4长度为25-40cm。

本方案发光提示牌本体10-15°的倾角设计较现有技术下竖直设置的发光提示装置,既不会对过往车辆的通行造成阻碍,又具有能够方便司机在距离站台更远处就能发现发光体的作用,能够更为提前地进入对面司机的视野范围,因此提示作用更为突出和明显,尤其适合夜晚站台候车乘客的点亮警示提示使用。

而且使用这样的发光提示牌,较手持式的发光提示装置,无需乘客向司机挥手示意或一直手持发光提示器,因此还具有结构虽然简易但更为省力的作用;此外,(如图1所示)本方案可直接在现有市面上最为普及的公交站牌上直接加装得以实现,通用性更广,尤其适合城市郊区公交站台的补充加装和配套使用,安装时无需更换全新的站牌,因此改装成本更为经济,但同样具备实用性功能,能够给深夜或黎明时候车,以及客流量少候车地区或城市郊区的候车乘客提供方便;如客流量少但有人候车时,候车人可以点亮该发光提示牌本体上的LED灯珠8,以便公交车司机在站台远方时就能及时获知前方有人等车的信息,方便及时刹车和停车载运的成功判断。又或者如遇客流量少或无人候车时,该发光装置没有被点亮,这时司机在距离站台较远处即可提早获知该站无人等车故无需停车的信息,以避免不必要停车时间的浪费,这样可大大提高诸如客流量少候车地区或城市郊区的载运效率,并能有效避免这些地区不必要停车时间的浪费以及停刹车重启动油耗的浪费。

此外,当遇非乘车高峰期或无人使用发光提示牌本体时,可通过拆分挂钩5与圆柱销401的挂接,发光提示牌本体和短臂活动支架3受自重回落至自由状态原位并与公交站牌本体的外侧边框101相重叠收合状态(如图2所示),更加节省公交站台有限的空间,按需支撑使用或拆分恢复至原位,灵活多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更为科学合理,并对现有汽车站台结构改造不大,改造成本较低,又能实现对司机的候车提示功能,尤其适合城市远郊及车流量稀少地区公交站台的改装安装和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