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采血管穿刺练习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3274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式采血管穿刺练习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穿戴式采血管穿刺练习模型。



背景技术:

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应用为主的实践学科,医学教育从传统模式逐步演变到现代“集中授课,集中实习”的高等教育模式。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医学仿真模型实施临床模拟教学将培训室构建成仿真的医疗环境,模拟临床各科诊疗情景,既维护了临床患者健康和隐私,又根据临床常见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增加了医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同时医学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容错性,可以帮助医学生克服技能操作时的紧张情绪,通过反复的练习,增强操作过程的记忆,规范技能操作手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相关临床技能的目的。

临床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将技能操作训练和临床思维训练贯穿整个临床学习,但目前的采血练习模型只是在单一的模型上固定操作,没有患者的反馈及医患交流,学生在模型上操作时往往不能真正身临其境的将模型人当作真实的病人对待,缺乏交流,因此在对人文关怀方面差强人意。我们开发此模型的初衷就是将单一枯燥的在模型操作变成与真人模拟患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与模拟患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流,换位体验身临其境的采血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的血管穿刺练习模型,其穿戴在真人身上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角色互换更真实的进行采血或输液练习,结合病例身临其境的体验患者感受,能更好的将临床思维和人文关怀结合到技能操作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可反复穿戴于人体手臂的练习模型本体。

所述练习模型本体为一长筒半指手套状结构;该手套状结构为一多层结构。

该多层结构包括橡胶顶层、海绵中间层及橡胶底层;在穿戴时的穿刺位置、所述海绵中间层及橡胶底层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保护穿戴者不被针刺误伤的塑料层。

所述海绵中间层内灌注有用于模拟切开缝合等外科操作的模拟血浆,两根用于模拟人体手臂血管分布走形的橡胶管分布于海绵中间层;每个橡胶管的一端均与同一橡胶皮囊相连通,该橡胶皮囊位于手套状结构的手指侧;每个橡胶管的另一端均与另一橡胶皮囊相连通,该橡胶皮囊位于手套状结构的臂弯侧;所述橡胶皮囊设置有模拟血液注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料层材质为PVC;所述橡胶层采用半透明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海绵中间层采用高吸水海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套状结构一侧设置有自粘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橡胶皮囊与手套状结构采用粘贴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橡胶皮囊内装有红色血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根橡胶管中靠近拇指侧的橡胶管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模拟少数人畸形血管的分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橡胶管外还设置有一吸收层,该吸收层采用高密度发泡材质。

吸水后更柔软,经过抗压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的“吸尘器”从而把人造血液吸入海绵中。海绵的蜂窝孔犹如脂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橡胶管通过软管接头与橡胶皮囊可拆卸式相连;所述软管接头包括空心的接头杆芯以及套在接头杆芯下部的螺母,所述螺母上部设有环形压肩,所述接头杆芯下部设有供环形压肩压住的环形挡肩,所述环形挡肩底部设有空心的锥形凸台,所述空心的锥形凸台与空心的接头杆芯相通,所述锥形凸台的大直径端位于小直径端上部,所述锥形凸台外周壁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压肩与环形挡肩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所述螺母与一空心的外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式螺纹相连,(该螺母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连接件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该外螺纹连接件的端部形状与螺母内腔相适配),所述空心的外螺纹连接件与空心的锥形凸台相通;该外螺纹连接件底部设置有与之相连通的另一空心接头杆芯;所述接头杆芯外壁套设有橡胶管、与橡胶管可拆卸式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血液注入口上设置有皮囊塞盖,所述皮囊塞盖包括塑料塞和中空的母丝,所述母丝下部设置于橡胶皮囊内、与橡胶皮囊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塞外侧设有外螺纹,母丝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匹配,所述塑料塞上设有凸起甲和凸起乙,所述母丝上设有第一楔形卡和第二楔形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模型穿戴在真人身上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角色互换进行采血或输液练习,可穿戴的便携特点避免了单一手臂无交流的穿刺过程,结合病例可以使穿戴者更直接的体验患者感受,更有身临其境的临床感觉,能更好的将临床思维和人文关怀结合到临床技能操作中。这样既维护了临床患者健康和隐私,又可灵活根据临床常见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增加了医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同时医学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容错性,可以帮助医学生克服技能操作时的紧张情绪,通过反复的练习,增强操作过程的记忆,规范技能操作手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相关临床技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A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软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皮囊塞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皮囊塞盖、2为橡胶皮囊、3为软管接头、4为橡胶管、5为练习模型本体、6为自粘扣、7为橡胶顶层、8为海绵中间层、9为橡胶底层、10为塑料层、11为接头杆芯、12为环形压肩、13环形挡肩、14为锥形凸台、15为螺母、16为密封圈、17为环形凹槽、18为外螺纹连接件、19为密封环、20为塑料塞、21为母丝、22为凸起甲、23为凸起乙、24为第一楔形卡、25为第二楔形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可反复穿戴于人体手臂的练习模型本体5;所述练习模型本体5为一长筒半指手套状结构;该手套状结构为一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橡胶顶层7、海绵中间层8及橡胶底层9;在穿戴时的穿刺位置、所述海绵中间层8及橡胶底层9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保护穿戴者不被针刺误伤的塑料层10;所述海绵中间层8内灌注有用于模拟切开缝合等外科操作的模拟血浆,两根用于模拟人体手臂血管分布走形的橡胶管4分布于海绵中间层8;每个橡胶管4的一端均与同一橡胶皮囊2相连通,该橡胶皮囊2位于手套状结构的手指侧;每个橡胶管4的另一端均与另一橡胶皮囊2相连通,该橡胶皮囊2位于手套状结构的臂弯侧;所述橡胶皮囊2设置有模拟血液注入口。

优选地,所述塑料层10材质为PVC;所述橡胶层采用半透明橡胶。

优选地,所述海绵中间层8采用高吸水海绵。

优选地,所述手套状结构一侧设置有自粘扣6。

优选地,所述橡胶皮囊2与手套状结构的粘贴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橡胶皮囊2内装有红色血液。

优选地,所述两根橡胶管4中靠近拇指侧的橡胶管4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模拟少数人畸形血管的分支管。

优选地,所述橡胶管4外还设置有一吸收层,该吸收层采用的材质为为高密度发泡材质,吸水后更柔软,经过抗压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的“吸尘器”从而把人造血液吸入海绵中。

优选地,所述橡胶管4通过软管接头3与橡胶皮囊2可拆卸式相连;所述软管接头3包括空心的接头杆芯11以及套在接头杆芯11下部的螺母15,所述螺母15上部设有环形压肩12,所述接头杆芯11下部设有供环形压肩12压住的环形挡肩13,所述环形挡肩13底部设有空心的锥形凸台14,所述空心的锥形凸台14与空心的接头杆芯11相通,所述锥形凸台14的大直径端位于小直径端上部,所述锥形凸台14外周壁上开有环形凹槽17,所述环形凹槽17内设有密封圈16;所述环形压肩12与环形挡肩13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密封环19;所述螺母15与一空心的外螺纹连接件18可拆卸式螺纹相连,(该螺母15设置有内螺纹、外螺纹连接件18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该外螺纹连接件18的端部形状与螺母15内腔相适配),所述空心的外螺纹连接件18与空心的锥形凸台14相通;该外螺纹连接件18底部设置有与之相连通的另一空心接头杆芯11;所述接头杆芯11外壁套设有橡胶管4、与橡胶管4可拆卸式相连。

优选地,所述血液注入口上设置有皮囊塞盖1,所述皮囊塞盖1包括塑料塞20和中空的母丝21,所述母丝21下部设置于橡胶皮囊2内、与橡胶皮囊2固定连接;所述塑料塞20外侧设有外螺纹,母丝21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匹配,所述塑料塞20上设有凸起甲22和凸起乙23,所述母丝21上设有第一楔形卡24和第二楔形卡25。

皮囊塞盖1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塑料塞20上设有凸起,母丝21上设有楔形卡,当塑料塞20旋转与母丝21匹配封口时,塑料塞20上的凸起旋转到母丝21上楔形卡位置时,相当于给使用者一个封口完毕的提醒,无需因为担心漏水而再用力拧紧塑料塞20,用力不均或者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封口的损坏,使用更为人性化,延长的橡胶皮囊2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型使用方式为穿脱式,一侧备有自粘扣6,整体结构外层为橡胶,用来模拟真人皮肤,内层遍布橡胶管4,用来模拟人体血管分布走形。两端各有一橡皮囊,囊内为模拟血液,穿刺时手心握拳增加橡皮囊和橡胶管4内压力。更可以仿真血管内血液充盈,可进行动静脉穿刺采血等护理操作等操作,水囊可随时补充液体或更换皮肤和水囊,此外在穿刺部位最里层会放置硬塑保护穿戴者,用来防止针刺破橡胶模型刺伤人体。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