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正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9775发布日期:2019-03-05 18:55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正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尤其是一种修正笔。



背景技术:

一般修正笔的结构包括一可容装修正液的笔身和用于涂改的笔尖,以及承载笔尖的笔头座(俗称内盖),笔头座中的中空导管与笔身孔的内壁过盈密封,使液体可以直接流入笔头座中到达笔尖,密封结构导致笔头座内部会整个充满修正液,并且由于存在死角,某些位置的修正液难以流动,时间一长就会凝固阻碍笔身内的修正液向笔尖流动,造成笔尖出液不畅。

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修正笔,能保证笔身内的修正液顺畅流动至笔尖,避免笔头内残存过多的修正液。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修正笔,包括,笔身、笔头和笔帽,所述笔身内设有储液腔,所述笔头包括笔尖座和安装在笔尖座上的笔尖,所述储液腔的一端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央形成有易于破裂的薄弱壁,所述笔尖座内设有一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笔尖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密封盖一侧,并配置为用于插入密封盖中并顶破薄弱壁,使储液腔与笔尖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管插入至密封盖中后,导管的外壁与密封盖形成密封配合。

进一步,所述笔身与笔尖座为螺纹连接,在笔身的螺纹底部还套设有一拉环,所述拉环与笔尖座的端部接触,去掉拉环可使笔尖座进一步旋拧,并带动导管向储液腔内移动,向下旋移过程即为密封盖底端薄弱壁的刺破过程。

进一步,所述导管与薄弱壁之间预留的间隙小于拉环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薄弱壁的厚度小于0.20mm。

进一步,所述密封盖与出液口为过盈配合,密封盖的中央向储液腔内凹陷,形成一圆柱形盲孔,盲孔的底部为薄弱壁,所述导管与盲孔为过盈密封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笔头内增加了导管结构,并在笔身的出液口增加了密封盖,不仅密封效果好,而且在使用时,笔身内的修正液经导管流动至笔尖,避免了整个笔头内填充满修正液,提高了修正液的利用率,而且能够避免因过多修正液残存在笔头内造成了流动不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图;

其中:1、笔身 2、笔头 3、笔帽 4、拉环 5、密封盖 11、储液腔 21、笔尖座 22、笔尖 23、导管 51、薄弱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修正笔,包括,笔身1、笔头2和笔帽3,所述笔身1内设有储液腔11,储液腔11内装有修正液,优选地,笔身1内直接形成所述储液腔11,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笔身1内单独装有一可拆卸的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内形成所述储液腔11,储液管装在笔身1内使用。所述笔头2包括笔尖座21和安装在笔尖座21上的笔尖22,所述笔帽3用于扣在笔尖座21上,以保护笔尖22。所述储液腔11的一端设有出液口,在出液口上装有一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的中央形成有易于破裂的薄弱壁51,在外力作用下,薄弱壁51可以破裂,使储液腔11内的修正液通过出液口流出。所述笔尖座21内设有一导管23,所述导管23的一端与笔尖2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密封盖5一侧,并配置为用于插入密封盖5中并顶破薄弱壁51,使储液腔11与笔尖22相连通,所述导管23的一个作用是顶破薄弱壁51,另一作用是引导储液腔11内的修正液流动至笔尖22。

所述导管23插入至密封盖5中后,导管23的外壁与密封盖5形成密封配合,避免储液腔11内的液体流动至导管23外侧,具体地,所述密封盖5的中央向储液腔11内凹陷,形成一圆柱形盲孔,盲孔的底部为薄弱壁51,所述导管23与盲孔为过盈密封配合,导管23先插入至盲孔中,然后再顶破薄弱壁51。

优选地,所述笔身1与笔尖座21为螺纹连接,在笔身1的螺纹底部还套设有一防盗拉环4,所述防盗拉环4与笔尖座21的端部接触,且防盗拉环4易于断裂,去掉防盗拉环4可使笔尖座21进一步旋拧,并带动导管23向储液腔11内移动,进而使导管23顶破薄弱壁51。

防盗拉环4的设置使导管23与薄弱壁51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只有在去掉拉环4后,才能旋转笔尖座21使导管23顶破薄弱壁51。

所述导管23与薄弱壁51之间预留的间隙小于防盗拉环4的宽度。

所述薄弱壁51的厚度小于0.20mm,优选范围为0.1—0.2mm。

所述密封盖5与出液口为过盈配合,密封盖5直接卡在出液口上,将出液口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笔身1上的拉环4扯断,并去掉,然后旋拧笔头2,使笔头2向笔身1一侧移动,笔头2在移动的过程中,导管23将不断靠近薄弱壁51,并直至与薄弱壁51接触,并将薄弱壁51顶破,储液腔11内的修正液通过导管23到达笔尖22,在笔身1内的修正液用完后,可以重新换上另一个笔身1,继续使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