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275发布日期:2018-12-28 18:4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件夹,具体是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



背景技术:

文件夹是一种商业或事业等活动过程中为了对纸质文件的储存、保护和规范管理而使用到的工具,现资料文件夹资料文件夹代商务活动中更是赋予了形象展示的功能,可用以盛装各类文件资料。

现有的文件夹不便于存放磁盘而许多的会计数据还会存放至磁盘中,磁盘呈圆弧状本身又比较脆弱不便于携带容易滑落导致磁盘损坏,当磁盘存有较为重要文件时不注意保管容易被磁化,导致损失重要文件浪费人力物力影响项目进度,且现有的文件夹不方便携带,遇雨水天气容易打湿纸质资料,导致降低文件夹的使用率。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文件夹不便于存放磁盘不注意保管容易被磁化和文件夹不方便携带遇雨水天气容易打湿纸质资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包括文件夹主体、翻页板、夹底板、挂笔层、卡片夹层、按压夹板、储存磁盘放置框、固定框,所述文件夹主体左侧固定连接有翻页板,所述文件夹主体右测固定连接有夹底板,且夹底板与翻页板呈左右对称状,所述翻页板右侧固定连接有挂笔层,所述翻页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磁盘放置框,且储存磁盘放置框与挂笔层位于同一条平行线上,所述夹底板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片夹层,所述文件夹主体中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夹板,且按压夹板位于翻页板与夹底板之间,两个所述文件夹主体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位于夹底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储存磁盘放置框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盘卡槽,所述储存磁盘放置框左测固定连接有磁化检测器,所述磁化检测器下端固定连接有磁化警报器,磁化警报器与磁化检测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储存磁盘放置框右侧固定连接有磁化警报器,且磁化警报器、磁化检测器和固盘卡槽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固定框外侧均嵌入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固定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且固定卡扣位于防水层上,所述固定框顶端嵌入设置有有手提件,且手提件位于防水层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盘卡槽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个固盘卡槽大小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化检测器左右两端呈可折叠状,且磁化检测器与蓄电池呈上下对称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化警报器呈圆柱体状,且磁化警报器的上端设有震动提示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层厚度为两厘米,且防水层和固定卡扣在同一条平行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卡扣数量为三个,且每个固定卡扣为之间间隔一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提件呈圆弧状,且手提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固盘卡槽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个固盘卡槽大小一致,通过两个固盘卡槽在左右两端固定住磁盘,使固盘卡槽在左右两端同时固定住磁盘,使得呈圆弧状磁盘不宜滑落,从而使磁盘达到便于携带的作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文件夹不便于存放磁盘而许多的会计数据还会存放至磁盘中,磁盘呈圆弧状本身又比较脆弱不便于携带容易滑落导致磁盘损坏的问题,磁化检测器左右两端呈可折叠状,且磁化检测器与蓄电池呈上下对称状,通过磁化检测器能检测周围的磁化现象,使磁化检测器可以检测储存磁盘放置框周围是否存在磁化的现象,从而使磁盘达到防止被磁化的作用,磁化警报器呈圆柱体状,且磁化警报器的上端设有震动提示件,通过磁化检测器将磁化现象传达给磁化警报器,使磁化警报器可以将磁化检测器检测出的磁化现象传达给携带人员,从而达到防护磁盘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当磁盘存有较为重要文件时不注意保管容易被磁化,导致损失重要文件浪费人力物力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防水层厚度为两厘米,且防水层和固定卡扣在同一条平行线上,通过防水层能防止雨水进入文件夹主体中,使文件夹主体在携带的过程中遇雨水天气可以防止雨水浸入纸质文件中,为纸质文件提供了保护的作用,固定卡扣数量为三个,且每个固定卡扣为之间间隔一厘米,通过翻页板中的固定卡扣与夹底板中的固定卡扣卡合,使固定卡扣可以将翻页板和夹底板中的固定框卡固,使文件夹主体在携带的过程中不容易松动,从而达到防止文件夹主体内部放置的物件掉下来的目的,手提件呈圆弧状,且手提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通过提起手提件能将文件夹主体提起,使手提件长时间提文件夹主体时不会割手,从而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文件夹不方便携带遇雨水天气容易打湿纸质资料,导致降低文件夹的使用率的问题。

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防水携带效果好,可以充分保持文件夹的品质稳定,避免了文件夹不方便携带遇雨水天气容易打湿纸质资料的问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存磁盘放置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文件夹主体,2-翻页板,3-夹底板,4-挂笔层,5-卡片夹层,6-按压夹板,7-储存磁盘放置框,8-固定框,701-固盘卡槽,702-磁化检测器,703-磁化警报器,704-蓄电池,801-防水层,802-固定卡扣,803-手提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磁化检测器702、磁化警报器703、蓄电池704和防水层801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定制可得,还包括磁化检测器702和磁化警报器703进行控制的控制器,具体型号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会计用的便携式文件夹,包括文件夹主体1、翻页板2、夹底板3、挂笔层4、卡片夹层5、按压夹板6、储存磁盘放置框7、固定框8,文件夹主体1左侧固定连接有翻页板2,文件夹主体1右测固定连接有夹底板3,且夹底板3与翻页板2呈左右对称状,翻页板2右侧固定连接有挂笔层4,翻页板2左侧固定连接有储存磁盘放置框7,且储存磁盘放置框7与挂笔层4位于同一条平行线上,夹底板3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片夹层5,文件夹主体1中部固定连接有按压夹板6,且按压夹板6位于翻页板2与夹底板3之间,两个文件夹主体1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且固定框8位于夹底板3的上下两端,储存磁盘放置框7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盘卡槽701,储存磁盘放置框7左测固定连接有磁化检测器702,磁化检测器702下端固定连接有磁化警报器703,磁化警报器703与磁化检测器702之间电性连接,储存磁盘放置框7右侧固定连接有磁化警报器703,且磁化警报器703、磁化检测器702和固盘卡槽701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固定框8外侧均嵌入设置有防水层801,固定框8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802,且固定卡扣802位于防水层801上,固定框8顶端嵌入设置有有手提件803,且手提件803位于防水层801中。

进一步的,固盘卡槽701数量为若干个,且每个固盘卡槽701大小一致,使固盘卡槽701在左右两端同时固定住磁盘,使得呈圆弧状磁盘不宜滑落,从而使磁盘达到便于携带的作用。

进一步的,磁化检测器702左右两端呈可折叠状,且磁化检测器702与蓄电池704呈上下对称状,使磁化检测器702可以检测储存磁盘放置框7周围是否存在磁化的现象,从而使磁盘达到防止被磁化的作用。

进一步的,磁化警报器703呈圆柱体状,且磁化警报器703的上端设有震动提示件,使磁化警报器703可以将磁化检测器702检测出的磁化现象传达给携带人员,从而达到防护磁盘的目的。

进一步的,防水层801厚度为两厘米,且防水层801和固定卡扣802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使文件夹主体1在携带的过程中遇雨水天气可以防止雨水浸入纸质文件中,为纸质文件提供了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的,固定卡扣802数量为三个,且每个固定卡扣802为之间间隔一厘米,使固定卡扣802可以将翻页板2和夹底板3中的固定框8卡固,使文件夹主体1在携带的过程中不容易松动,从而达到防止文件夹主体1内部放置的物件掉下来的目的。

进一步的,手提件803呈圆弧状,且手提件803具有一定的柔软度,使手提件803长时间提文件夹主体1时不会割手,从而达到便于携带的目的。

工作原理,首先,将文件夹主体1打开,将需要放入的资料合物品放入相应夹层中,按压夹板6将纸质文件夹紧,通过储存磁盘放置框7中的固盘卡槽701在左右两端固定住磁盘,使固盘卡槽701在左右两端同时固定住磁盘,使得呈圆弧状磁盘达到不宜滑落的作用,通过磁化检测器702能检测周围的磁化现象,使磁化检测器702可以检测储存磁盘放置框7周围是否存在磁化的现象的作用,通过磁化检测器702将磁化现象传达给磁化警报器703,使磁化警报器703可以将磁化检测器702检测出的磁化现象传达给携带人员的作用,通过防水层801能防止雨水进入文件夹主体1中,使文件夹主体1在携带的过程中遇雨水天气可以防止雨水浸入纸质文件中的作用,通过翻页板2中的固定卡扣802与夹底板3中的固定卡扣802卡合,使固定卡扣802可以将翻页板2和夹底板3中的固定框8卡固的作用,最后,通过提起手提件803能将文件夹主体1提起,使手提件803长时间提文件夹主体1时不会割手的作用。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