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7286发布日期:2019-12-31 15:3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属于防伪包装标贴标识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市场中,各种品牌的假品大量充斥,尤其是机油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的量甚至能够超过50%,假冒伪劣产品不但存在较大的危害,还能够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具有溯源、防伪和兑奖功能的标贴,能够增加产品各个环节的透明度,不但能够给企业展示产品的窗口,还能够助力企业打造安全的高端品牌。

但是,目前的该类标贴存在以下问题:

1、油桶标面层通常采用的是pet、pp、pp合成纸、纸面等材料,油桶通常材质为pe材料,在高温注油时或储存过程中(油桶存储环境比较恶劣,-50~50℃环境下都有使用),由于标识材质与油桶材质受热变形率不一致,导致标签从油桶上起翘或者起皱甚至脱落现象,严重影响着产品的流通,还能够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pe基材由于形变比较大,易拉伸,在印刷时容易导致面层拉伸变形,无法单层膜直接印刷,只能采用pe不干胶形式印刷,背面无法设置信息,防伪力度低。采取pe基材直接背面印刷时,生产过程中会对面层进行拉伸,模切后面层收缩,导致标识溢胶,进而致使标识无法从硅油纸上取标,无法满足客户贴标使用,不能实现自动贴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油桶注油或者储存时冷热温差下不起翘、不起皱,且满足自动贴标要求,无溢胶,防伪力度高,能够实现产品的溯源、防伪、积分和兑奖等功能,且验证后就被破坏,能够有效防止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层、基材层、胶层、可变信息层、局部光油层和硅油纸层,基材层采用pe膜或者pe合成纸,可变信息层信息为可变二维码、验证码、提示图文中的一种或几种,可变信息层与局部光油层位置对应,对应局部光油层在油桶标上设置有模切线。

其中: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所述的印刷层上方设置有光油层。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印刷层信息包含二维码或一维码。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印刷层信息与可变信息层信息逻辑对应,实现产品的溯源、防伪、积分和兑奖等功能。所述的逻辑对应关系利用企业物流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生成,并且将信息进行关联。

进一步的优选,基材层采用pe膜或者pe合成纸,厚度为50-150μm。具有极好的手感,使产品更加柔软舒适,服帖性能佳,同时与pe油桶具有一致的冷热收缩功能,使用时不会出现翘标、起皱现象的出现,且耐化学性好,不易腐蚀。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可变二维码采用黑色二维码或彩色二维码或多色块组合的二维码。

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局部光油层采用网格状结构。

在可变信息层上涂布局部光油层,贴在油桶上时,局部光油层与桶体直接接触,胶水接触的少了,消费者容易从模切线处揭开,揭开力值小,也避免了原材料变形导致可变信息层无法识读。局部光油层还具有保护可变信息的作用,揭开时避免胶层乱分离导致可变信息部分残留到被贴物上,影响客户识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选定基材,确定基材层,在基材层上进行涂胶,形成不干胶;

或b、直接选用成品不干胶;

2)将预先设计的文字、图案信息以及图文的形式设计制版,在设计制版过程中根据设计图案将防伪手段嵌入到里面,然后通过印刷机将其印刷到不干胶基材层正面,得到印刷层;

3)在印刷机上先将硅油纸层剥开,然后在胶层进行喷码,形成可变信息层,然后再将硅油纸层复合在一起;

4)再次在印刷机上将硅油纸层剥开,可变信息层区域上涂布局部光油,形成局部光油层,然后再将硅油纸层复合在一起;

5)进行模切的同时,对应可变信息层和局部光油层把易撕的点线模切到油桶标上面,获得油桶标上的模切线,形成成品油桶标,其中,所述模切线根据局部光油层的形状进行模切。

其中:

步骤3)和步骤4)中所述的印刷机能够将不干胶的硅油纸剥开,并且能够重新将其复合到一起。

步骤3)中所述的喷码为uv喷码。

步骤4)中所述的涂布局部光油采用uv光油工艺。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pe或者pe合成纸,具有极好的手感,使产品更加柔软舒适,服帖性能佳,同时与pe油桶具有一致的冷热收缩功能,使用时不会出现翘标、起皱现象的出现,且耐化学性好,不易腐蚀。

2、本实用新型采取胶面喷码工艺,避免了pe膜直接印刷导致严重拉伸变形,可满足自动贴标使用,同时胶面含有可变信息,防伪信息增加,防伪力度高。

3、所述的印刷层设置二维码与胶面可变信息相关联,每一件商品都有唯一识别的信息码,无法进行仿制和模仿,提高了防伪力度,且在系统生成二维码的同时,可以与区域进行关联,能够有效防止窜货的发生,方便产品实现溯源。

4、本实用新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全程监督,可以追根溯源,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产品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防伪、溯源、积分和兑奖等功能,且标识被撕开后就会将标贴破坏,能够有效防止标贴的二次使用,防伪力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伪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信息层揭开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信息层揭开后示意图;

图中:1、光油层;2、印刷层;3、基材层;4、胶层;5、可变信息层;6、局部光油层;7、硅油纸层;8、模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信息化油桶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光油层1、印刷层2、基材层3、胶层4、可变信息层5、局部光油层6和硅油纸层7,基材层3采用pe膜或者pe合成纸,可变信息层5信息为可变二维码,可变信息层5与局部光油层6位置对应,对应局部光油层6在油桶标上设置有模切线8。

其中:所述的印刷层2信息包含二维码。所述的印刷层2信息(即二维码)与可变信息层5信息逻辑对应,实现产品的溯源、防伪、积分和兑奖等功能。所述的逻辑对应关系利用企业物流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生成,并且将信息进行关联。

基材层3采用pe膜,厚度为50μm。所述的可变二维码采用黑色二维码。所述的局部光油层6采用网格状结构。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定基材,确定基材层3;

2)在基材层3上进行涂胶,形成不干胶;

3)将预先设计的文字、图案信息以及图文的形式设计制版,在设计制版过程中根据设计图案将防伪手段嵌入到里面,然后通过印刷机将其印刷到不干胶基材层3正面,得到印刷层2;

4)利用印刷机在印刷层2上均匀涂布一层光油,得到光油层1;

5)在印刷机上先将硅油纸层7剥开,然后在胶层4进行喷码,形成可变信息层5,然后再将硅油纸层7复合在一起;

6)再次在印刷机上将硅油纸层7剥开,可变信息层5区域上涂布局部光油,形成局部光油层6,然后再将硅油纸层7复合在一起;

7)进行模切的同时,对应可变信息层5和局部光油层6把易撕的点线模切到油桶标上面,获得油桶标上的模切线8,形成成品油桶标,其中,所述模切线8根据局部光油层6的形状进行模切。

其中,步骤(5)和步骤(6)中所述的印刷机能够将不干胶的硅油纸剥开,并且能够重新将其复合到一起。

步骤5)中所述的喷码为uv喷码。

步骤6)中所述的涂布局部光油采用uv光油工艺。

以上制备方法中,利用企业物流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生成,将所生成的印刷层2二维码和可变信息层5二维码进行一一对应相互关联,并将完成一一对应关联后的印刷层2二维码和可变信息层5二维码进行数据排版、打印生成pdf格式发送到印刷服务器上,以方便印刷机调用。

实施例2

所述的油桶标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可变信息层5信息为验证码。

所述的印刷层2信息包含一维码。所述的印刷层2信息与可变信息层5信息逻辑对应,实现产品的溯源、防伪、积分和兑奖等功能。所述的逻辑对应关系利用企业物流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生成,并且将信息进行关联。基材层3采用pe合成纸,厚度为150μm。所述的局部光油层6采用网格状结构。

制备过程中,利用企业物流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生成,将所生成的印刷层2一维码和可变信息层5验证码进行一一对应相互关联,并将完成一一对应关联后的印刷层2一维码和可变信息层5验证码进行数据排版、打印生成pdf格式发送到印刷服务器上,以方便印刷机调用。

实施例3

所述的油桶标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可变二维码采用彩色二维码。

实施例4

所述的油桶标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可变信息层5信息为提示图文。

制备过程中,利用企业物流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生成,将所生成的印刷层2二维码和可变信息层5提示图文进行一一对应相互关联,并将完成一一对应关联后的印刷层2二维码和可变信息层5提示图文进行数据排版、打印生成pdf格式发送到印刷服务器上,以方便印刷机调用。

实施例5

所述的油桶标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于:

直接选用pe不干胶或者pe合成纸不干胶,而不需要对基材进行涂胶形成不干胶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